中国水泥生产工艺的生命周期对比分析及建议.pdf
《中国水泥生产工艺的生命周期对比分析及建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水泥生产工艺的生命周期对比分析及建议.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30 卷第 11 期2010 年 11 月环境科学学报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Vol 30,No 11Nov,2010基金项目:“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2006BAC02A02,2009BAC65B09)Supported by the Key Technologies RD Program of the“11th Five-year Plans”(No2006BAC02A02,2009BAC65B09)作者简介:姜睿(1984),男,E-mail:totoyingying hotmail com;*通讯作者(责任作者),E-mail:wanght
2、 scu edu cnBiography:JIANG Rui(1984),male,E-mail:totoyingying hotmail com;*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wanght scu edu cn姜睿,王洪涛,张浩,等2010 中国水泥生产工艺的生命周期对比分析及建议J 环境科学学报,30(11):2361 2368Jiang R,Wang H T,Zhang H,et al 2010 Life cycle assessment of cement technologies in China and recommendationsJ Acta Sci
3、entiaeCircumstantiae,30(11):2361 2368中国水泥生产工艺的生命周期对比分析及建议姜睿,王洪涛*,张浩,陈雪雪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成都 610065收稿日期:2010-02-09修回日期:2010-05-21录用日期:2010-07-07摘要:为了定量分析各种水泥生产工艺造成的环境影响以及工艺替代时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转移,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方法,建立了大型、中型、小型新型干法、传统立窑、新型半干法(JT 窑)5 种典型水泥生产工艺从原材料开采到熟料生产的生命周期模型,对比分析了以上工艺生命周期过程中能耗、温
4、室效应、酸化、可吸入无机物等主要环境影响类型的差异,提出并计算了大型新型干法替代其他工艺时的“平衡运输距离”,并推导了其一般表达式 结果表明,由于大型新型干法工艺氮氧化物排放较多,使得工艺替代时可能伴随着环境问题从能耗、温室效应向酸化、可吸入无机物等影响类型转移;同时,由于产能增加,大型新型干法工艺也可能导致环境影响从生产阶段向运输阶段转移 从本文的案例研究可以看出,LCA 方法可以定量分析不同环境影响类型之间和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之间的环境问题转移,能为技术评价和相关政策制定及实现全社会节能减排目标提供科学的依据与建议关键词:生命周期评价;水泥;熟料;工艺比较;环境问题转移;平衡运输距离文章编号
5、:0253-2468(2010)11-2361-08中图分类号:X32文献标识码:ALife cycle assessment of cement technologies in China and recommendationsJIANG Rui,WANG Hongtao*,ZHANG Hao,CHEN Xuexue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Environment,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65Received 9 February 2010;received in revised form 21 May 2010;accep
6、ted 7 July 2010Abstract:In order to assess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cement production with different technologies and quantify the potential“environmental problemshifting”due to technology replacement,life cycle models of cement clinkers,produced with large/medium/small rotary kiln,shaft kiln an
7、d new semi-dryprocess(JT kiln),were developed based on life cycle assessment(LCA)Major environmental impacts,i e primary energy demand,global warmingpotential,acidification potential and respiratory inorganics,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Furthermore,the concept of“balance mileage”is proposed toindica
8、te the problem shifting from production stage to transportation stage due to technology replacement The balance mileage and its general formulaswere obtained This study shows that LCA can support various technology assessments and policy-making to prevent environmental problem shiftingKeywords:life
9、cycle assessment;cement;clinker;technology comparison;environmental problem shifting;balance mileage1引言(Introduction)在采用技术方案或政策措施解决产品环境问题时,经常出现两种形式的环境问题转移:在不同资源/环境影响类型之间转移,或者在不同的产品生命周期阶段之间转移,即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转移 大多数情况下,这两种形式的环境问题转移甚至同时出现,因此,在技术评价和相关政策制订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这一问题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ife Cycle Assessment,LCA)可以覆盖产
10、品的多个生命周期阶段,能够量化分析各种资源、环境因素,为发现和定量分析上述环境问题转移提供了标准化的方法(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2006a;2006b)水泥是国民经济建设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同时,水泥工业也是高能耗、高污染的基础行业 中国水泥协会的统计资料(曾学敏,2009;孔祥中,2009)显示,2008 年全国水泥产量 13 8 109t,相当于当年世界总产量的 50%;水泥行业能源消耗约为 1 39109t 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 4 9%;全行环境科学学报30 卷业 CO2、SO2年排放量分别为 8 93 10
11、9t 和 60 35 104t,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 20%和 2 6%;年排放颗粒物 420 104t,约占全国工业颗粒物排放总量的30%因此,对水泥行业进行技术改造并制定政策调控措施对实现全社会的节能减排目标有重要的影响新型干法工艺,尤其是装备大型回转窑的新型干法,因具有节能、经济效益高的特点,被认为是替代落后技术的最佳工艺选择 近年来,在技术准入、差别电价、资源综合利用补贴、清洁生产标准等一系列行业政策的引导下,新型干法工艺已经成为中国水泥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其市场份额已从 2002年的不到 20%快速上升到 2008 年底的 60%以上,而传统立窑的比重则降至 38 6%(曾学敏,200
12、9),干法中空窑、湿法窑等落后技术基本被完全淘汰与中小型新型干法、立窑、JT 窑等其他工艺相比,大型新型干法工艺在能耗、温室气体和颗粒物排放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由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较大,有可能造成酸化、可吸入无机物等的影响增大因此,采用大型新型干法替代其他工艺,其实伴随着环境问题向其他影响类型的转移 因此,定量分析大型新型干法工艺的优势和不足,综合权衡多种环境影响就显得十分必要 目前,国内对水泥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已有较系统的研究(刘顺妮,2002;朱天乐等,2006;董世根等,2008),但不同生产工艺及规模之间的多环境影响类型量化对比分析却较为少见此外,在市场容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产能的增
13、大必将导致产品运输量的增加 而且由于大型新型干法工艺受资源、选址等因素的限制,无法灵活选址及靠近销售市场,有可能进一步导致运输量增加 为此,水泥行业内提倡采用“大型新型干法配合分布式粉磨站”的生产模式,改水泥运输为熟料运输,以减少运输量 但即便采用“大型新型干法-粉磨站”生产模式替代其他工艺,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加,运输阶段的能耗与排放可能逐步抵消、甚至反转大型新型干法工艺在生产阶段的优势 尤其是现存的落后产能市场主要位于运输条件差、市场容量小的地区,采用大型新型干法工艺后,运输量可能会显著增加 因此,不加区分地建设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有可能使得环境问题从生产阶段转移到运输阶段,甚至造成全社会
14、能耗和环境排放的增加,而有关这方面的定量分析,国内文献还未见讨论因此,本研究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建立大型、中型、小型新型干法、传统立窑、新型半干法 JT 窑 5 种典型水泥工艺从原材料开采到熟料生产的生命周期模型,通过对比分析以上工艺的生命周期能耗、温室效应及酸化、可吸入无机物等主要环境影响类型,定量分析不同环境影响类型之间的环境问题转移;同时,提出并计算大型新型干法替代其他工艺时的“平衡运输距离”,推导了当两种生产工艺的能耗和温室效应影响持平时,熟料和水泥的平衡运输距离一般关系式,定量分析生产和运输阶段之间的环境问题转移 以期为各种技术的实际应用和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及全社会节能减
15、排目标的实现提供科学依据与建议2水泥熟料的生 命 周 期 评 价(LCA of cementclinker)2 1目标与范围定义目前,中国水泥行业的典型生产工艺可以分为5 种:大型新型干法(熟料日产量 4000 td1)、中型新型干法(熟料日产量 2000 4000 td1)、小型新型干法(熟料日产量 2000 t d1)、传统立窑(熟料日产量 1000 2000 td1)和新型半干法 JT 窑(熟料日产量 0 1200 t d1)本文的研究目标是量化分析大型新型干法与其他工艺相比的优势与不足及运输过程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图 1水泥生命周期流程图Fig 1Life cycle flow char
16、t of cement选取生产 1t 强度等级为 52 5 MPa 的水泥熟料作为 LCA 的功能单位 根据研究目标,系统边界定义为:原材料开采、能源生产、熟料煅烧及产品的运输过程,系统边界未包括产品的使用和废弃阶段,具体生命周期流程见图 1 本研究假设水泥厂选址尽量接近原燃料产地,不同工艺的原燃料运输量接近,因此,在进行工艺比较时忽略了原燃料运输对研究结果的影响263211 期姜睿等:中国水泥生产工艺的生命周期对比分析及建议2 2生命周期清单分析根据目标与范围定义,本研究分别调查了上述5 种水泥生产工艺的物质投入和污染物排放数据,并追溯上游原材料开采、能源生产等流程的生命周期清单,最终计算出
17、不同工艺生产功能单位熟料产品的生命周期清单2 2 1熟料煅烧过程的清单数据熟料生产的原料投入主要为石灰石、粘土或砂岩及硫酸渣或其他工业废弃物 由于不同工艺的原料消耗量接近,在进行工艺比较时差异很小,因此,表 1 中只列出了生产 1t 熟料时的能耗和环境排放数据,在工艺对比差值计算时未考虑原材料的差别 熟料生产的能耗主要为烧成煤耗和电耗,对于不同工艺,本研究取多条生产线的统计平均值作为单位熟料产品的能源消耗(肖 秋 菊 等,2008;周 鸿 锦,2007;李 俭 之,2009),并在新型干法工艺中包含了回转窑低温余热发电技术 熟料生产过程会产生多种环境排放,其中,源自煤炭燃烧和石灰石分解造成的
18、CO2排放是基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模型(IPCC,2006a;2006b)计算得出,JT 窑的颗粒物排放来自于实际生产线的统计平均值(李俭之,2009),其余环境排放数据来自于中国水泥工业污染源普查统计结果(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08)本研究根据国内余热发电技术平均水平假设每吨熟料余热发电量为 35 kWh 考虑到不同工艺熟料的差异,假设新型干法的熟料强度等级为 62 5MPa,立窑和 JT 窑的熟料强度等级为 52 5 MPa表 1熟料煅烧单元过程的能耗和排放清单数据Table 1Inventory of unit process of clink
19、er calcinations生产工艺熟料强度/MPa原煤/(kg t1)电耗/(kW h t1)CO2/(kg t1)SO2/(kg t1)NOx/(kg t1)颗粒物/(kg t1)大型新型干法62 5159 102649(299)837 102990 102158189 101中型新型干法62 5170 102700(350)860 102109 101175189 101小型新型干法62 5192 102790(440)905 102119 101175275 101立窑52 5202 102830(830)926 102352 101223 101405 101JT 窑52 5155
20、 102452(452)829 102352 101223 101131 101注:原煤热值为 2 09 107J kg1 括号中数据表示外购电量2 2 2熟料生产上游流程的清单数据在本研究中,熟料生产的上游流程包括电力生产、煤炭开采及石灰石、粘土等原材料开采 其中,电力生产和煤炭开采的生命周期清单数据来自于中国生命周期参考数据库 CLCD(刘夏璐等,2010)由于不同工艺的石灰石和粘土消耗量接近,且资源开采流程对整个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贡献很小,所以,在以下计算不同工艺的环境影响差值时未考虑原材料开采过程的差别22 3熟料生产生命周期建模与生命周期清单采用国内开发的 LCA 软件 eBalan
21、ce,建立不同工艺的 LCA 模型,分别计算出功能单位熟料的生命周期清单(表 2)为保证不同工艺之间的可比性,在计算生命周期清单之前,先将表 1 中新型干法工艺的物质清单数据折算为熟料强度等级52 5 MPa 的水平,折算公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09)如下:表 2不同工艺熟料生产的生命周期清单(LCI)Table 2LCI results of clinkers by different technologies生产工艺熟料强度/MPa煤/(kg t1)原油/(kg t1)天然气/(m3 t1)CO2/(kg t1)CH4/(kg t1)SO2/(kg t1)NOx/(kg t1)
22、颗粒物/(kg t1)大型新型干法525183 1029 71 102825 103883 102861 101769 101160244 101中型新型干法525198 1021 13 101958 103914 102930 101846 101178254 101小型新型干法525225 1021 40 101119 103973 102106980 101181353 101立窑525267 1022 64 101224 103108 1021261554 68 101575 101JT 窑525195 1021 47 101125 103929 102918 1011 153 60
23、101226 1013632环境科学学报30 卷=452 5槡A(1)M=M(2)式中,为熟料强度等级折算系数;A 为熟料平均 28d 抗压强度(MPa);M为熟料强度等级折算为 52 5MPa 后,单位熟料产品的物质清单数据;M 为单位熟料产品的原始物质清单数据从表 2 可以看出,大型新型干法与其他工艺相比具有一定优势,JT 窑大体上与中型新型干法相当,而小型新型干法优于立窑 其中,原油、天然气主要来自于上游生产过程,在水泥的生命周期中的贡献很小2 3生命周期影响评价(LCIA)本研究选择以下 4 类与水泥生产关系密切的环境影响类型进行分析:一次能源消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20
24、08)、温室效应(Forsteret al,2007)、酸化效应(Guinee et al,2001)及可吸入无机物(Jolliet et al,2003)功能单位熟料产品的 LCIA 结果见表 3 从表 3 中可以看出,大型新型干法的能耗和温室效应环境影响优于其他工艺,但酸化效应、可吸入无机物等环境影响高于立窑和JT 窑,这主要是由于大型新型干法的 NOx排放量较大所致;并且新型干法对环境的影响随着工艺规模的减小而增大 因此,采用大型新型干法替代其他立窑等落后产能,可能导致环境问题从能耗和温室效应向酸化效应、可吸入无机物影响转移表 3不同工艺熟料生产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LCIA)结果Tabl
25、e 3LCIA results of clinkers made by different technologies生产工艺一次能源消耗/(kg t1)温室效应/(kg t1)酸化效应/(kg t1)可吸入无机物/(kg t1)大型新型干法1 31 1029 05 102189301 101中型新型干法1 42 1029 37 102209332 101小型新型干法1 61 1021 00 103225362 101立窑1 91 1021 11 103188271 101JT 窑1 40 1029 52 102140171 101注:一次能源消耗以标准煤计;温室效应以 CO2当量计;酸化效应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水泥 生产工艺 生命周期 对比 分析 建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