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发展现状及前景.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发展现状及前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发展现状及前景.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 52 航天器环境工程 SPACECRAFT ENVI R0NM ENT ENGI NEERI NG 第 3 0卷第 4期 2 0 1 3年 8月 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发展现状及前景 唐见茂(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北京 1 0 0 0 4 8)摘要:文章通过空客 A一 3 5 0 XWB飞机和波音公司B 7 8 7飞机复合材料之战的实际案例,介绍了航空航天应 用复合材料,特别是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 F R P)的发展现状、特点以及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结构一体化 综合等新技术,并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讨论。关键词:航空航天应用;先进复合材料;碳纤维;一体化智能结构;综述 中图分类号:T B 3 3 4
2、:V 2 5 8 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6 7 3 1 3 7 9(2 0 1 3)0 4 0 3 5 2 0 8 DoI:1 0 3 9 6 9 i s s n 1 6 7 3 1 3 7 9 2 0 1 3 0 4 0 0 3 复合化是当代材料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而大量采用高性能复合材料是航 空航天飞行器发 展的重要方向。其 中在 民用飞机领域,应用发展非 常迅速。2 0 1 3年 6月 1 4日,空客研制的新型超宽 体 A 3 5 0 XWB客机成功首飞,这是继波音 的B 7 8 7 “梦想”飞机之后,全球航空业界的又一个亮点。A 一 3 5 0 X WB和 B 一 7
3、8 7飞机 的复合材料用量分别达 到 5 2 和 5 0,这标志着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发展 新的里程碑,表明新的发展时期已经拉开序幕。在航天领域,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用量也在迅速 扩大,各种航天飞行器 的重要结构件(如运载火箭 和导弹壳体,航天飞机与宇宙飞船部件,卫星天线,天文望远镜等)正在越来越多地采用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 由两种或两种 以上异质、异形、异 构 的材料通过专 门成型工艺复合而成 的一种高性 能 的新材料体系,复合 的 目的是要改善材料的性 能,或使材料能满足某种特殊 的物理性能(如光、电、热、声、磁等)要求。复合材料按使用要求大 致分为结构复合材料和功能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 领域,目
4、前和今后 2 0 3 0年的发展主流是用于制 造空天飞行器结构件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 料(简称 C F R P),在此基础上发展结构 功能一体 化和智能化结构复合材料,以满足越来越先进 的空 天飞行器的要求 J。碳纤维是一种直径极细的连续细丝材料,直径 范围在 6 8 岬,是 2 0世纪 6 0年代 由美 国首先开 发并形成规模产业的一种具有全新概念 的新材料。目前用在复合材料中的碳纤维主要有聚丙烯腈基 碳纤维和沥青基碳纤维两大类,前者是用一种高分 子合成纤维_聚丙烯腈纤维的原丝,或称之为前 驱体(p r e c u r s o r),通过专 门而又复杂的碳化工艺 制备而得。由于高温碳化,
5、使纤维中的氢、氧等元 素得 以排出,成为一种含碳量高于 9 0 的纯碳材 料,而本身质量大为减小;而且由于碳化过程 中对 纤维进行沿轴 向的预拉伸处理,使得碳分子沿轴向 进行取 向排列,大幅提 高了碳纤维 的轴 向拉伸 强 度,成为一种轻质、高强、高模量、化学性能稳定 的高性能纤维材料。沥青基碳纤维 的制备原理与聚丙烯腈基碳 纤 维的大致相同,沥青基碳纤维还可 以继续进行石墨 化处理,使碳含量超过 9 8,因而具有更高的弹性 模量。用它制造的复合材料,具有非常高的尺寸稳 定性,例如卫星的复合材料太阳能 电池板及反射天 线,在太空数百摄氏度 的高低温温差下,仍能保持 尺寸基本不变。C F R P
6、最大的优点是轻质、高强,航空航天高 端应用仍是其主要发展方向,用 C F R P制造飞机的 结构件,同铝合金相比,减重效果可达 2 0 4 0,体现 出巨大的节能效益。现在 C F R P应用已迅速扩 收稿日期:2 0 1 3 0 7 0 9;修回日期:2 0 1 3 0 7 2 9 基金项目: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 目“材料延寿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编号:Z D2 0)作者简介:唐见茂(1 9 4 4 一),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c F R P 研发3 O 多年,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咨询部主任 兼咨询专家,参与我国 新材料产业化规划定位研究及有关政府职能部门的决策咨询服务。E-m
7、a i l:c h u n r o n g 0 6 2 5 s i n a c o m。第 4期 唐见茂: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发展现状及前景 3 5 3 大到能源、交通、海洋、机械等领域。业 内专家分 析,未来 2 0 3 0年,航空复合材料将迎来新的发展 时期,C F R P 的大范围应用,将带来航空产业链革 命性的变革,包括设计理念的创新、设计师的知识 更新和设计团组 的重组,航空产品供应链 的战略性 改变,以及对航空维修业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 J。从材料技术的发展来看,有人认为,2 0世纪 是硅材料的世纪,而 2 1世纪将是碳材料 的世纪,其中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占有重要一席。1 航空应用 1
8、 1 军机应用 2 0世纪 6 O年代,美国首先将 C F R P用在军机 上,用于舱 门、口盖、整流罩 以及副翼、方向舵等 受力较小或非承力部件。8 O年代初,发展到垂尾、平尾等尾翼一级的次承力部件,如 F 一 1 5、F 1 6、F 1 8、幻影 2 0 0 0和幻影 4 0 0 0等均采用 了复合材料 尾翼,此时复合材料用量有 限。到 8 0年代末,美 国推 出的第 四代战斗机 F 一 2 2、F 3 5 J S F 上,复合 材料开始应用于机翼、机身等主要的承力结构,军 机结构的复合材料化进程加速,复合材料用量不断 增加(见表 1),现在复合材料的用量已经 占军用飞 机结构质量 的 2
9、 0 5 0。有些飞机在发动机结构 上也采用 了复合材料,这些复合材料采用耐高温树 脂(聚酰亚胺)制造,工作温度可达 2 5 0 3 5 0,用作发动机冷端部件,主要是在发动机的外涵道机 匣、风扇静子叶片、转子叶片、包容机匣以及发动 机短舱、反推力装置等部件上得到应用l 2 4】。此外,军用旋翼机的螺旋桨及机体结构也大量 使用复合材料,如 V-2 2“鱼鹰”倾转旋翼机所用 复合材料 占结构质量的 4 0 以上,包括机身、机翼、尾翼、旋转机构等,共用复合材料超过 3 0 0 0 k g。欧洲最新批次的“虎”式武装直升机结构部件的复 合材料用量高达 8 0,接近全复材结构。相对而言,军用运输机上复
10、合材料用量不多,如 C 一 1 7占 8、C 1 3 0 J仅占 2,但空客 A4 0 0 M 军用运输机上采 用全复合材料机翼,复合材料用量 占飞机空载时结 构质量的 3 5 J。表 1 几种军用飞机 C F R P应 用情 况 T a b l e 1 CF RP u s e d i n mi l i t a r y a i r c r a f t 机种 国别 用量 应用部位 首飞年份 阵风(R a f a l e)法国 3 0 垂尾、机翼、机身结构 1 9 8 6 J AS 一 3 9 瑞典 3 O 机翼、垂尾、前翼、舱门等 l 9 8 8 F 一 2 2 美国 2 5 机翼、前中机身、垂
11、尾、平尾及大轴 1 9 9 0 台风(E F 2 0 0 0)英 德 意 西 4 0 机翼、前中机身、垂尾、前翼 1 9 9 4 F 一 3 5 美国 3 5 机翼、机身、垂尾、平尾、进气道 2 0 0 0 现代战争理念的改变,使无人机倍受青睐。无 人机除在情报、监视、侦察等信息化作战中的特殊 作用外,还能在突防、核战、化学和生物武器战争 中发挥有人军机无法替代 的作用。无人机 的发展方 向是飞行更高、更远、更长,隐身性能更好,制造 更加简便快捷,成本更低等,其中关键技术之一就 是大量采用复合材料,超轻超大复合材料结构技术 是提高其续航能力、生存能力、可靠性和有效载荷 能力的关键 J。1 2
12、民机应用 全球两家航空巨头美国波音公司和欧洲空 客公司多年形成的竞争似乎愈演愈烈,其中一个重 要表现就是复合材料的用量不断增加(图 1)。F i g 1 CF RP u s e d i n Bo e i n g a n d Ai r b u s 相对于军机,民机 的安全可靠性要求更高。而 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结构材料,在对材料特性认 识、保证工艺稳定的措施和有关试验数据尚不十分 充分的情况下,其发展经历了较谨慎而又漫长的历 程。复合材料在军机上的应用从起步到主结构件 3 5 4 航天器环境工程 第 3 0卷 的应用,也就是 1 0多年;而在民机上的应用从 2 0 世纪 8 0 年代开始到大范围
13、的应用,经历了3 0多年。随着复合材料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实践 的 积累,复合材料在民机结构上的应用近年来取得较 大进展。复合材料的优 点不仅仅是轻质,而且给设 计带来创新,通过合理设计,还可提供诸如抗疲劳、抗振、耐腐蚀、耐久性和吸 透波等其他传统材料 无法实现的优异功能特性,增加未来发展的潜力和 空间。尤其与铝合金等传统材料相比,复合材料可 明显减少使用维护要求,降低寿命周期成本,特别 是当飞机进入老龄化阶段后差别更明显。同时,大 部分复合材料飞机构件可以整体成型,大幅度减少 零件数 目和紧固件数 目,从而减小结构质量,降低 连接和装配成本,并有效降低总成本。民用 飞机 结构 复合材 料 的
14、使用 量上 限 约为 6 0。2 0 1 l 一2 0 2 0年,通用航 空领域 可望增加 1 2 4 0 0架飞机,公务机市场将新增 1 3 6 0 0架。新飞 机上 的复合材料质量 占比约为 5 4,公务机 中占 6 8 左右。随着民机对碳纤维复合材料 的需求不断 增长,未来 2 0-3 0年航空复合材料将进入新的发 展时期。1 3 A 一 3 5 0 XWB和 B 7 8 7的复合材料之战 空客最近完成首飞的 A 3 5 0 XWB超大型宽体 客机,包括机身在 内的复合材料用量达 5 2,这是 对波音 B 7 8 7“梦想”飞机 的 5 0 复合材料用量的 回应。波音推出 B 一 7 8
15、 7,旨在挽回 自2 0世纪 8 0年代 中期以来 与空客竞争的失利,“出奇制胜”推出复 合材料机 身的方案,实现波音重振雄风的梦想。为了生产第一架全复合材料的飞机机身,波音 采用了类似于 R a y t h e o n所应用的纤维铺设方法。生产出一个长 7 m、宽约 6 m 的复合材料机身部件,这一构件是在一个巨大的旋转芯模上采用 自动纤 维铺放(Au t o ma t i c F i b e r P l a c e me n t,AF P)技术生 产 出来的。芯模上预制有与长桁、大梁的外形和尺 寸一致的槽,将预成型的长桁与梁(均 由碳纤维预 浸料铺设和加压 同化而成)在缠绕前预先放在槽 内
16、,工作时芯模随心轴在设备上转动,使纤维连续 地缠绕到芯模上,形成机身壳,并留出窗口位置,再将机身壳与梁、长桁一 同送入热压罐固化,得到 一个整体 的复合材料机身段,最后卸模取 出成品(图 2)【。(a)缠绕成型的机身壳(b)机身段内部共凼化的桁、梁 图2 B 一 7 8 7复合材料机身段 Fi g 2 CFRP f us e l a g e s e c t or of B一 78 7 B 一 7 8 7 复合材料机身段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缠 绕机身部件,而且被认为是用碳纤维制造出的最大 的压力容器。复合材料极高的拉伸 环 向强度使它 能承受更高的客舱 内部压力,使得舱 内的压力保持 在海拔 6
17、0 0 0英尺(1 8 3 0 m)高度时的气压,而不 是通常的 7 0 0 0 9 0 0 0英尺,乘员会感觉更加舒适。复合材料抗腐蚀(金属机 身的最大弱点是易被腐 蚀),机舱 内湿度可以恒定在 l 0 l 5 (金属机 身内湿度只能保持在 5-l 0 之间),这也同样增 加了乘员的舒适度。B 一 7 8 7的推 出成为近几年 民用 航空领域最热 门的话题。复合材料影响力如此之大,迫使空客改弦易辙,彻底重新设计 A 3 5 0。新飞机改名为 A一 3 5 0 XWB,X WB意为超宽机身,并采用复合材料,使原计划 4 0 的复合材料用量提升到 5 2。A 一 3 5 0 XWB的机 体比 B
18、 一 7 8 7还宽 1 3 c m,在高密度下可以每排布置 9座,而 B 一 7 8 7 每排最多只能布置 8座。A一 3 5 0 XWB 也将把座舱压力设在相当于 6 0 0 0英尺的高度,采 用增大的机窗和先进的机上 电子娱乐系统,更体现 出人性化。民机复合材料机身可被认为是复合材料发展 的一个里程碑,不仅使复合材料用量跨越式提升,而且对设计、制造和维修提出新的挑战。空客之前 曾对B 7 8 7 略有微词,提到全复合材料机身的安全 问题。现在 自己面对 同样 问题时,空客决定不套波 音的老路,而是另辟蹊径,对 A 3 5 0 X WB 复合材 料机身提出了一个所谓“4个蒙皮壳板”的创新概
19、 念(4 一 s h e l l s k i n p a n e l c o n c e p t f o r i n n o v a t i v e f u s e l a g e),如图 3(a)所示 J。不 同于 B 7 8 7的全复 合材料机身,这种创新型的机身采用铝合金框架,3 5 6 航天器环境工程 第 3 0卷 度功能复合材料是新近研发的一种热防护材料,成 为倍受关注的研究热 J。与均匀功能复合材料不同,梯度功能复合材料 的主要特征一是材料的组分和结构呈连续梯度变 化;二是材料 内部没有明显的界面;三是材料 的性 质也相应呈连续梯度变化(图 5)。l耐热程廑 热传导宰 (a)梯度功
20、能复合材料(b)均匀功能复合材料 图5 两种功能复合材料比较 F i g 5 Co mp a r i s o n b e t we e n t wo k i n d s o f f u n c t i o n a l c o mp o s i t e 梯度功能复合材料的设计思想是高温侧壁采用 耐热性好的陶瓷材料,以适应几千摄 氏度高温气体 的环境。低温侧壁使用导热和强度好的金属材料,与飞行器表面连接。由于该材料内部不存在明显的 界面,陶瓷和金属的组分呈连续变化,物性参数也 呈连续变化。材料从陶瓷过渡到金属的过程中,其 耐热性逐渐降低,机械强度逐渐升高,热应力在材 料两端均很小,可有效地保护飞行
21、器表面【1 。3 航空航天复合材料未来发展 3 1 材料新技术 3 1 1 碳纤维 碳纤维是复合材料 中的重要组分材料,分宇航 级和工业级,其 中宇航级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其发 展特点总的来说是高性能化和多元化。高强度是碳 纤维不断追求的目标之一,以国际上最大 的 P AN 基碳纤维供应商曰本东丽(T o r a y)为例,自 1 9 7 1 年 T 3 0 0(强度 3 5 3 5 MP a)进入市场以来,碳纤维 的拉伸强度得到很大提高,经过了T 7 0 0和 T 8 0 0到 T 1 0 0 0三个阶段,T1 0 0 0的拉伸强度 已达 6 3 7 0 MP a,T 8 0 0是 目前 民机
22、复合材料生产的主流纤维。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发展相应的产品。如东 丽碳纤维 目前分三大类:1)高拉伸强度(H T)纤维,具有相对较低 的 杨氏模量(2 0 0 2 8 0 G P a)。2)中模(I M)纤维,杨 氏模量 3 0 0 GP a。3)高模(H M)纤维,杨氏模量超过 3 5 0 GP a。碳纤维另一个重要发展特点是大丝束产 品。大 丝束是碳纤维产品多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 目 的是加快纤维铺放速率,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生产效 率,降低制造成本。这方面的研究 内容主要是制取 廉价原丝技术(包括大丝束化、化学改性、用其他 纤维材料取代聚丙烯腈纤维)、等离子预氧化技术、微波碳化和石墨化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航空航天 复合材料 发展 现状 前景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