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器的基本特征及其仿制工艺的探讨.pdf
《古玉器的基本特征及其仿制工艺的探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玉器的基本特征及其仿制工艺的探讨.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4 年第 4 期珠宝科技第 16 卷2004 年 8 月JEWELRY SCIENCE AND T ECHNOLOGY总第 56 期古玉器的基本特征及其仿制工艺的探讨周树礼1,顾祖伟2(1.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广西 桂林541004;2.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广西 桂林541004)摘要:古玉器的仿制工艺历来是玉器加工业者难以适从的问题,探讨其中的奥妙,对传承和推动中国古玉器的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古玉器基本特征的进一步的认识,以及对仿制工艺的学习和实践,在琢工、伤残及沁色等仿制工艺上作了归纳和讨论。认为:把握住这些特殊仿制工艺的要领,可使仿制品近乎逼真,但难免也会留下某些
2、疏漏之处。关键词:古玉器;基本特征;仿制工艺;琢工;伤残;沁色;逼真;疏漏中图分类号:TQ876.8;TS9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68(2004)04-0052-05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ANTIQUE JADE ARTICLEAND ITS IMITATING TECHNOLOGYZHOU Shu-li1,GU Zu-wei2(1.Resource and Enuironment Dep t.,Guilin Institure of Technology,Guilin Guangxi541004China;2.Guilin Resear
3、ch Institure of Geology f or Mineral Resource,Guilin Guangxi,541004,China)Abstract:It has long been a puzzle for jade carvers in antique jade article imitating,adiscussion of which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succeed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prosperity of Chinese antique jade carving.T he imitat
4、ing technologies about carving,incompleteness and color seeping are summarized and discussed through the furtherunderstanding of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antique jade articles and study and practiceof the imitating technology.It is believed that the imitations can be made vivid if onlymasterin
5、g the essentials of these special imitating technologies and leaving some carelessmarks behind.Keywords:antique jade carving;general characteristics;imitating technology;carving;color seeping;imcompleteness;vividness;carelessness0前言古玉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一支灿烂奇葩,了解其基本特征,掌握其辨别技巧,对认识和鉴赏古玉器有着积极的意义。古玉器的仿制技术是在各时代
6、人们在古玉器的收藏价值不断提升,以及对其基本52收稿日期:2004-08-05作者简介:周树礼(1950-),男,广西南宁人,实验师,主要从事珠宝玉石工艺教学和研究。特征的反复认识与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民间技艺,探讨其仿制工艺的特点,对传承和保护中华民间传统工艺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笔者就古玉器的基本特征及其仿制工艺的几个关键问题展开以下讨论。1古玉器的基本特征一般来说,按照古玉去仿古玉比较难,其一是很少能碰到相同的古玉,即难仿其玉质;其二是古玉有沁色,即玉在地下埋久了,受地下介质影响,产生侵蚀变质和变色,而人工难仿其质和色;其三是随着各代玉器业的兴衰,从业者技术优劣不等,工艺风
7、格变迁,其工艺造型技术特点难于再现。因此,在讨论仿制古玉器的工艺之前,有必要先了解古玉器的基本特征。根据对前人资料 12的学习以及笔者对古玉器的认识与实践,古玉器的基本特征大致为以下四点:(1)形制与做工符合古代制玉的古朴风格;(2)琢工明显地繁缛和费劲;(3)磨制痕迹或残缺痕迹表现得古老陈旧;(4)表面沁色及其分布符合受自然侵蚀的特点。1.1形制与风格无论是在鉴定古玉器或者是仿古玉制作中,正确把握各个历史时期玉器的时代特色和艺术风格,都是致关重要的。大致可以从形制、饰纹、琢工、玉质等方面着眼,以各时代的时间线索来分析考察。以下就新石器时代玉器、夏与商前期的玉器、春秋战国等历史时期玉器进行简要
8、分述。1.1.1新石器时代的玉器此类玉器主要为简单的礼器、象征性武器、工具及装饰品等。多为片状,形制简单,薄厚不匀,造型不很规则,以素面居多。有些有较繁缛的阴线刻纹。动物造型或纹饰多侧重于头部,尤为突出眼目的表现。由于制玉工具比较落后,常在器表留下明显的制作残痕;而在穿孔玉器的孔壁上,则由于工具的不断磨损,造成愈至深处孔径愈小的现象。1.1.2夏与商代前期玉器此类玉器主要是象征武器、工具和少数简单装饰品。制艺较粗糙。有些器物两侧已出现锯齿状扉棱,并在刻纹上开创双线勾勒之先河。1.1.3商代后期玉器此时期玉器数量繁多,种类丰富,主要有礼器、礼杖、工具、器皿、装饰品、简单艺术品等多类。人物、动物形
9、玉器大量出现是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片状玉雕绝大部分呈弧扇状,并出现了一定数量造型各异的立体圆雕作品。商代后期常见的纹饰有重环纹、菱形纹、同心圆弦纹、兽面纹等。双线勾勒法普遍,器物的一侧或两侧,起扉棱的现象极为常见。穿孔玉器的孔内亦可常见回旋形的琢痕。阴线刻划刚劲有力,被誉为“折铁线”,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阴线上有许多毛刺,略显粗糙,这些都是由于工具不利所造成的。1.1.4西周玉器西周玉器主要是礼器和装饰品。在造型和纹饰等方面,基本是商代后期的延续。1.1.5春秋战国玉器春秋战国的玉器主要有礼器、装饰艺术品和一些实用器、丧葬用品等,装饰品特别是玉佩饰极为发达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纹饰主要有风
10、鸟纹、云纹、谷纹等,一般均无通体纹饰,饱满和谐,不留空间。伴随着工具的改进,这一时期玉器线条遒劲,钻孔光滑,镂雕镶嵌技艺运用得极为普遍。玉质优良,做工精致。1.1.6汉代玉器汉代玉器是我国古代玉器的一个辉煌的时代。这一时期玉种繁多,造型丰富,主要有礼器、陈设艺术品、装饰艺术品和葬玉等几类。常见的纹饰有云纹、鸟纹、龙纹、螭虎纹、谷纹、蒲纹等。汉玉常运用“跳刀”勾出细如游丝、若断若继的细线,刚劲有力。线条的构图准确,常使用在玉壁、玉人、佩饰、剑饰上,是鉴别汉玉的一个重要依据。此外还有刻划简练,勾勒神韵的“汉八刀”琢玉风络,是极具汉代特色的雕琢技法。1.1.7唐代玉器唐代玉器与前代玉器在风格上迥然不
11、同,大量的写实花、鸟、虫、鱼造型和纹饰的出现是其显著特点,常见的有折枝花卉、葵花、云朵纹、人物鸟兽等。琢工颇为精细,充满生活气息和勃勃生机。在雕琢中常采用一种似凸实凹的表现手法,获得相当成功的立体效果。1.1.8宋、辽、金、元玉器宋、辽、金、元玉器将唐代玉器进一步推向深入,出现了大量的写实的花卉、虫鸟、虎鹿山林、龙凤呈祥图案,在形神兼得上达到了很高的造诣。镂雕手法在这一时期运用得极为普遍,并出现一些形似逼真的仿古玉。这一时期玉雕题材大多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53达到了生活与艺术的高度统一。1.1.9明代玉器明代玉器质料优良,器形方正规矩,雕琢细致,线条流畅。出现以谐意美、吉、瑞的新型图案,构图罗
12、列散漫,不拘一格。许多玉器图案还受到文人书画的影响,追求高雅的情趣,往往镌刻有名人款识。北方的玉器,一般粗犷,次要部位不求甚精;南方苏杭一带则追求工艺精巧,玲珑剔透。1.1.10清代玉器清代玉雕空前繁荣,玉器种类、数量繁多。造型极为规整,方、圆、弧、折的雕琢一丝不苟。底子平,线条直。尖如锋锐,圆似满月,棱角分明。器表抛光细致,多呈油脂或蜡状光泽。从上述可以看出,随着古玉器的制作时代逐步向现代靠近,其形制与风格有如下变化:(1)形制从器形简单、造型多为不规则形或象征性形,逐渐过渡为造型规则形或写实形的复杂器形。(2)形制种类从为数不多的简单礼器、工具及装饰器,逐渐过渡为种类丰富、数量繁多的礼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玉器 基本特征 及其 仿制 工艺 探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