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平仄律的形成与嬗变_李飞跃.pdf
《中国古典诗歌平仄律的形成与嬗变_李飞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典诗歌平仄律的形成与嬗变_李飞跃.pdf(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 国古典诗歌平仄律的形成与嬗变李飞跃摘要:作为中国古典诗歌最重要的格律形式,平仄律的形成经过了语句内的音声对立、二四异声、四声二元化,以及篇句间的声对、粘缀与定体等历 史过程。前者以一平对三仄的确立为标志,后者以律绝排体式的定型为标志。平仄规范的形成,体现为诗人群体的创新与共识、多种律诗体式的成熟与定型以及诗律概念的明晰与理论自觉。“开元十五年后”,以杜甫诗 歌为标志,律体定型;“律诗”“诗律”“平侧”等概念亦 相继出现。随着不同时代语言形态与声律观念的变化,律体定型后出现了拗体,词曲兴起后出现了平仄通叶,新诗创立后基本废弃了平仄律。我们应从平仄律的历史性 和相对性出发,重新认识当代新诗体的
2、建构问题。关键词:平仄律四声二元化对粘法则律体定型作者李飞跃,中国艺术研究 院研究 生院艺术学系助理研究员(北京10 0029)。“文学通变不穷,声律实其关键。”对近体诗而言,声律主要是指平仄,字词的相连、相对、相生,篇句的押韵、换头、拗救等皆以平仄为基础,以致有人认为诗律就是“平仄之学”。平仄律是六朝及隋唐诗人根据当时的语言形态和 审美观念不断探索而形成的诗体规范。这种规范的形成,不仅是一人一诗之合律,更是群体的共识与自觉;不仅是句、联、篇的合律程度,更是多种体式的成熟与定型;不是诗歌与声律的偶合、暗合,而是自觉的理论探索与体式创新。平仄律的形成是历代诗人不断探索的结果,是造成中古诗坛“新制
3、迭出、词章改革”的重要原因,标志着古、近体诗歌之分野。但是关于平仄律演进的确切过程,各种律体定型与概念术语提出的具体时间,不同人物所起的历史作用,以及平仄律的兴替原因与影响,能否以平为基础建构新诗体等,目前学术界尚有不少争议和抉发未明之处,有必要结合历代诗人的理论探索与创作实践予以重新考述、辨正。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556页。吴可:藏海诗话,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41页。?136?中国古典诗歌平仄律的形成与嬗变一、从音声对立到四声二元化平仄律的实质是诗歌语句内与篇句间的平仄字声的排列组合规律。六朝时期, 四声初被发
4、明,平仄尚未分立,诗歌创作与理论探索主要致力 于诗歌语句内的音声协调。当时诗歌语句中出现的从音声对立到四声二元化的变化,是平仄律形成的第一阶段。所谓“音声对立”是指诗歌语句中对于字声差异规律的自觉追求,不一定是平对立,既可能是五音中的音声差异,也可能是声、韵、调中的二元对立。“四声二元化”则指在四声范畴内的音声对立,既可 能是四声的一分为二,也可 能是任意一声与其他三声的对立。将“音声对立”“四声二元化”等同于平仄,是造成后人论诗经常套用平仄律来解析六朝诗歌的重要原因。诗句中的音声对立与二四异声现象出现较早,东汉文人五言诗已开始注意到每个单句的字声对立与二四字异声现象。班固咏史、辛延年羽林郎、
5、赵壹疾邪诗、孔融临终诗等文人诗,多处单句的第二字与第四字声调不同。古诗十九首中巳有多处语句暗合平仄规则。东汉末年,曹植诗中巳多处出现对仗工整、平仄交替的诗句,范文澜认为曹植诗平仄调谐,“故谓作文始用声律,实当推原于陈王也”。但当时尚未有平仄观念,不能指证其为平仄律句。曹诗部分篇句“多直语,少切对,或五字并侧,或十字俱平”,整体上与律体形态差别较大。当时虽有探求诗歌音声差异规律的意识,但与近体诗平仄律并不相同。如陆机文赋提出诗歌创作须“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兴膳宏以为用平仄来分析,便是主要的文字平仄整齐对应:音声迭代平平仄仄;五色 相宣仄仄平平。“音声迭代、五色相宣”实指五音,是大体的音声
6、异代而非四声或平仄范畴内的相对相生。谢灵运、鲍照等南朝宋代诗人的作品已 出现合格的律联,尤其谢灵运诗句语尽雕刻,“其平仄皆于掩映顾盼出之”,以致有人认为“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一些诗人的作品与近体声律暗合、偶合,这种现象并不普遍,亦非刻意为之,不能据以为古、近体之分野。人们还往往将“音声对立”误解为平仄律,如沈约提出诗歌应“宫羽相变,低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第555页。王克让:河岳 英灵集注,成 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1页。陆机撰,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94页。兴膳宏:文镜秘府论译注,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北京:中
7、华书局,20 06年,第205页。翁方纲:五言诗平仄举隅,丁福保辑:清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第26 6页。陆时雍:诗镜总论,周维德集校:全明诗话,济南:齐鲁书社,2 005年,第5110页。?137?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 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任学良认为浮声即平声,切响即侧声,兴膳宏也认为“这已经奠定了作为唐以后作为近体诗基础的平仄交替的理论”。实则“音韵尽殊”、“轻重悉异”是指在创作中避免一句内使用同声或同韵的字,音步停顿间错开声调的高低轻重,使诗句具有较强节奏感。两声相比,必有一强一弱。音声对立是四声二元化与平
8、仄律形成的基础,沈约所谓“宫羽”“低昂”“浮声”“切响”等只是音声相对,非指四声二分或平仄对立。首先,无论声、韵、调都有二元对立,不仅有四声的二元化,还有音韵和声纽的二元化。其次,沈约谈声律时从未直接讲过“平上去入”,而是用宫商、宫羽、角徵等指代,包括声、韵、调等要素而不仅指平上去人等声调。其三, 即便以四声言之,这种对立既可理解为平声与上去人三声的对立,也可理解为上去人三声之间的对立。其四,“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可以推导出多种声律格式,何处是前、后,如何尽殊、悉异,不易判定。五言诗一句内分前后,结构或许会是“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两句间分前后,上句全平,下句全仄,也可说“前有浮声,后须切
9、响”。此外,沈约等人提出的“四声八病”说,与后来律诗的实际样式并不相同,前四病在近体诗中多数已演变为正常句式。沈 约诗中屡 有与八病抵梧之处,回避声病亦草率行事。其诗虽能做到一句内平仄相对,但对句平仄相对仅有一首,对联平仄相粘则无。虽然沈约等人的作品没有做到完全回避八病,其诗律理论也不同于近体诗声律,但正是有了这种音声异对思想,才有后来更为简明易行的四声二元化与平仄律的形成。刘勰文心雕龙声律论是在沈约声律理论基础上的补充与发展,但仍未完成四声二元化。他提出:“凡声有飞沈,响有双叠;双声隔字而每舛,叠韵杂 句而必睽?,沈则响发而断,飞则 声飏不还。”刘勰未从“四声八病”具体规定上详加论述,只是谈
10、到了调声、押韵和双声叠韵诸问题,强 调声律的规整与声、韵、调之和美。与沈约相比,刘勰的四声二元化意识已较明显。异音相从,避免“双声隔字”与“叠韵杂句”,都是沈约声律论所未提及。但刘勰的论述只是对声字组合变化的一种描述,远未达到平仄组合交替、对粘地步,甚至“飞沈”也不一定与四声相关, 宋书卷6 7,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 79页。遍照金刚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第55页。兴膳宏:文镜秘府论解说,异域之眼兴膳宏中国古典论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08页。参见卢盛江:文镜秘府论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第478
11、页。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第552553页。据此,黄侃认为“飞法”或指平仄:“飞谓平清,沈谓仄浊。”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 0 年,第120页。?138?中国古典诗歌平仄律的形成与嬗变遑论与平仄对应了。四声二元化问题,到梁代刘滔 时才有了进一步发展。空海文镜秘府论曾引刘滔语云:“四声之中,入声最少,馀声有两,总归一人,如征整政只、遮者柘只是也。平声赊缓,有用处最多,参彼三声,殆为太半。”说明他已注意到四声量的区别,这是将平声与其他三声相对的最早记载。四声二元化实质就是突出、强调平声的过程,平声之所以被特殊看待,一是字数接近四声中大半,二是赊缓。平声字最多,用得
12、最多,不是说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平与上去入相对。永明以来,作诗讲究二五字异声,刘滔首次提出二四字不应同声相犯的调声之法:“凡用声,用平声最多。五言内非两则三,此其常也。亦得用一用四。若四,平声无居第四;若一,平声多在第二,此谓居其要也。”五言中用四个平声字时,平声无居第四,即第四字为仄声;用一个平声字时,平声多在第二,和第四字的仄声不同。他提出了五言诗二四字应避免同声相犯的问题,从句中字声的对立到二四字位上的平声与上去入三声的对立,已开始走向平仄二分。如果五言诗各旬都贯彻这项原则,一个崭新的五律声谱系列就可以建立起来。但是,刘滔只是注意到平声的特殊性,接近还不等于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声类。以沈约、谗
13、跳、王融等为代表的文人,在创作中较早探索了句内四声协调的声律理论,促进了律句、律体的形成。律句在他们五言四句、八句及十句诗的总句数中所占比例分别是47、4 8和41。在永明体中,已出现基本合律的诗联,每句的二四字不同声,且上下句二四字的平仄相反。这种诗联在谢灵运诗中巳肇其端, 在沈约诗中占27,庾肩吾诗中占60,庾信诗中占75,越来越占优势。在南朝宫体诗中,严格律句在各自作品总句数中所占比例分别是萧纲59、庾肩吾56、萧绎65、庾信70、陈后主63、徐陵69、江总46,他们诗句中严格的律句1396句,占总句数2313句的60。句内平仄组合日趋规范,律诗雏形开始显现。庾肩吾接近五律的诗作21首,
14、句联多数合律,被胡应麟称为洞合唐规”。庾信拟咏怀二十六、重别周尚书等近于规范的五律,被誉为“竟是唐人近体佳手”。阴铿有16首作品接近五律,其安乐宫诗“格调鸿整”,被称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第9 56页。遍照金刚撰,卢 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第1234页。刘跃进: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北京:三联书店,19年,第116页。高木正一著,郑清茂译:六 朝律诗之形成,大陆 杂志1956年第13卷第9期。归青:南朝宫体诗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 06年,第206页。胡 应麟:诗薮外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5 2页。贺贻孙:诗筏,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
15、清诗话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年,第161页。?139?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为“百代近体之祖”。虽然永明体、徐庾体等在两句之内的声律探索上有较大进步,但对于前后两句的关系,乃至全篇的声律调配,还没很好地兼顾,因而会造成五言诗以两句为单位在声调上的重复。如谢腆铜雀悲诗前后两联平仄格式基本相同,庾信完全做到一句平仄相对和对句平厌相对的诗仅占三分之一,对联平仄相粘的完全符合近体格律的仅占十分之一。五言八句诗2 5首,只有3首完全合律。永明体句式中常出现后三字“平平”或“仄平仄”现象,如谢姚诗中的“散成绮”“静如练”“辨江树”等,都是“仄平仄”。如果第二字与第三字相反,就成了“平
16、仄平仄”句式。谢眺临高台芳树离夜,王融巫山高有所思等,句内平仄既不谐调又无规律,联内对偶不工稳,篇内上下句平仄亦无定式。各联皆粘之诗,齐梁时期总共只有30首左右,其中四联诗25首。当时诗人们专注于诗歌的节奏、音律与技巧上的探索,促进了 四声朝着二元化方向发展,但还未最终确立为一平对三仄关系。律诗是建立在平仄律基础上的诗体,如果平仄二分法未确立,平仄律未形成, 便不能将永明体、齐梁体或其他合律程度较高的六朝诗歌视为律诗。隋朝刘善经著有四声指归一卷,其诗章中用声法式通过系统地标举平声,把含平声而又能体现“居其要”法则的诗句的平仄格式尽数排比出来,进一步解决了平仄在五言诗句中的应用问题。但标举平声不
17、等于最终的平仄二分,上去入三声作为同一声类尚未确立。唐初元魏开始将“去上入”合为一类,与平相对,使四声简化为平仄两类的事实进一步明朗化。以其于蓬州野望诗为例:“第一句头两字平,次句头两字去上人。次句头两字去上人,次句 头两字平。次句头两字又平,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又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又平。如此轮转,自初以终篇。”元兢这段话虽无平仄之名,但平与去上人相对,体现了平仄二分观念,四声二元化至此完成。一平对三仄,异音相从,通过变化和对立以求得整体的平衡与协调,为平仄的相生、相对与相粘等律诗法则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随着诗歌语句内音声组合规律的探索完成,一旦人们掌握了篇句结构方面的规则要领,将会促进
18、诗体形式的极大改变。二、对粘法则的确立与平仄律的完备粘法则的确立是平仄律形成的第二个阶段。六朝以来尤其初唐时期,诗人们持续探索诗体声律规范,“声谱之论郁起,病犯之名争兴,家制格式,人谈疾累”,涌现了诸多声律论著。它们多集中探讨以平仄为中心的声韵、病犯、对仗、粘缀等胡应麟:诗 薮内编,第62页。高木正一著,郑清茂译:六 朝律诗之形成,大陆 杂 志1956年第13卷第9期。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第159页。遍照金刚撰,卢 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第887页。?140?中国古典诗歌平仄律的形成与嬗变诗体规范,致力于探索建立和完善以篇句规范为中心的新诗体。平仄相对是古典诗律
19、的重要特征,有助于两句间句式结构的稳定。初唐上官仪把六朝以来的对仗技巧程式化,提出了“六对”“八对”等。文镜秘府论“二十九种对”前列十一对,八对袭自上官仪的笔札华梁。其中“双声对”“叠韵对”将诗歌中词义词性的相对扩展到声韵相对,首次提出声律在对偶中的运用。对仗规则作为平仄律完备的要件,在上官仪手中基本完成,到元兢和崔融手中又创立了诸多新奇模式。崔融在总结诗歌声律技巧的基础上,又补充了切侧对、双声侧对、叠韵侧对等。如果说上官仪的“六对”“八对”还拘泥于对仗的字面意义的话,那么, 元、崔二人在对仗类型与方式上又加以灵活变化,更加注重形式和声律的对应。元競诗髓脑承袭上官仪的诗学理论,将宫商角徵羽五音
20、分于文字四声,强调诗句中应注意平仄相协、音韵错落。他提出诗歌头两个字的声调应平仄轮转,尤其注意旬中第二字的换头,即其所谓“拈二”:“平声为一字,上去人为一字,安第一句第二字,若上去人声,与第二第三句第二字,皆须平声,第四第五句第二字还须上去人声,第六第七句第二字安平声,以次避之。”句中第二字作为音节点,将其从句头两个字中抽离出来,事实上相当于第二字的“对”和“粘”。“换头”名义上只拈第二字,实质上又拈第四字,即二四双拈。“换头”变成“拈二”(实即“粘二”),将上联对句和下联起句并提,因以第二三句、四五句、六七句各为一组, 表明联与联衔接处存在平粘合关系。后来近体诗把粘、对确立为两项重要的调声法
21、则,正是受“换头”术启发。“换头”术突破了律句的两句局限,句数的扩大又使整首诗成为统一的整体。元兢之前,四声二元化巳将五言诗律句的声谱系列建构起来,包括十六种二四字平仄对立句式,并最终确立四种平仄分布匀整的基本句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元兢于蓬州野望一诗利用粘对把每句都连接起来, 平仄相对使声律产生抑扬错落之美,平仄相粘又使句子上下钩连。通过一粘一对、循环往复的句式呼应,使全篇组成既浑然一体又富于变化的整体。他还提出了“护腰”“相承”等调声之术,从理论上界定了诗歌联与联之间“粘”的规则,解决了律诗定型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护腰、相承规定在特定句式中平声不为病,既对诗歌
22、空海:文笔眼心抄,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第1984页。兴膳宏:从四声八病到四声二元化,唐代文学研究第3辑,桂林:广西师 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495496页。“平平仄平仄”,在实际运用中可作为“平平平仄仄”的代用式。(何伟棠:永明体向律体衍变过程中的四声二元化问题(续),韩山师专学报1987年第1期) 腰,是指五言句的第三字,护腰就是指上句之腰与下句之腰不能同声,“同去上入则不可, 用平声 无妨”。相承是指“若上句五字之内,去上入字则多,而平声极少者,则下句用三平承之”。(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第16 5、167页) ?141?中 国社会科学2
23、015年第3期中两句间的平做了限定,又放宽了声律要求。北朝及陈、隋新体诗中,符合联间相粘的不到五分之一。齐梁时期四句或四句以上的诗,第二联的平仄经常重复第一联的样式,机械单调,有句无篇。元兢等人实现了对粘法则从实践到理论的确立, 为平仄律的完备奠定了基础。对粘法则的归纳与建构,具体限定了五言诗的起承协调、平仄互换、粘对勾连等创作规范,突出 了平仄相间、回环往复,体现了律诗所特有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标志着诗体的律化已有轨可循。对粘使声调多样化、规律化,又避免了句联雷同。在诗篇句数上,永明体或齐梁体尚未统一为四句、八句,还有六句、十句、十二句等。唐代试律诗一般要求五言六韵,而定型后的五律是四韵八句
24、,这与对粘法则的确立不无关系。“联绝黏缀,至于八句,首尾胸腹,俱已具足;如正格二联,平平相點也,中二联仄相動也,至二转而变有所穷,则已成篇矣。”粘对将两联四句或四联八句诗作为一个整体,使其内部相对独立又紧密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同中有异, 异中有同,变化丰富而又秩序井然,最终成为律诗正体。元兢曾自豪地说:“只如此体,词合宫商,又复流美,此为佳妙。”元競的诗学理论在调声“相承”部分还存在以三平调补救上句声过多的现象, 况且他提出的“换头”术没有马上被时人认可、采用,对当时新体诗的创作也没有立即发生影响。直到武周后期,“换头”理论才对诗人群体产生了明显影响。特别是上官婉儿重振祖风,“换头”术和上官体一
25、起大行于世,粘式律诗数量激增。杜审言时,五言诗中对、粘的联数比率均在90以上,“拈二”已成为创作中的不易法则。唐初君臣右文,在创作实践上对五言律诗及对粘法则的确立有不小的促进作用。唐太宗、虞世南、杨师道等都有合律的诗作,尤其王绩五言诗56首,近半数合律, 其五言诗野望被杨慎称为“王杨卢骆之滥觞,陈杜沈宋之先鞭”。“文章四友”和“初唐四杰”以其丰富的创作经验将对粘法则运用于多种诗体, 丰富和发展了律诗体式,促进了平仄律的推广。一是在促进五言律绝体成熟的同时, 完善了五言诗的平仄律。杜审言五言诗28首,仅一首失粘。其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诗,联与联之间巳实现了平与平、仄与仄相粘,被胡应麟誉为“初唐五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古典 诗歌 平仄 形成 嬗变 飞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