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老师个人教学规划.docx
《关于数学老师个人教学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数学老师个人教学规划.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关于数学老师个人教学规划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比如工作职责,确定一下工作目标,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的明确自己的工作规划,可以先确定一个总的方向,在按时间分段完成。那么该如何写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数学老师个人教学规划,希望你喜欢。 关于数学老师个人教学规划篇1 一、班级情况分析: 我们班学生共有_人,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二、教学指导思想: 1、重视以
2、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三、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综合为2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的处理、空间与图形安排、分类与统计、实践活动。第一部分结合生动具体的情境,通过观察、记数、操作等数学活动来呈现实际学习内容,加减法的处理不以
3、10以内数的合成与分解作为学习加减法的逻辑起点。但教材并没有削弱对数可分可合的认识,强化数的分解与组成的意识,加减法学习混合,算法多样。空间与图形包括确定物体的位置与顺序、形状、大小。分类与统计都重视对过程的经历。 目的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20以内数的意义,会认、会读写020的数。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经历比大小、高矮、轻重、长短的过程。体验“比”的方法。 2、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感受日常生活与其的密切联系。 3、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学会认读整时、半时、记时方法,体验时间的长短。 4、认识物体的位置、顺序、大小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5、学会简单分类、统计,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 四、重难点: 1、认识2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五、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
5、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关于数学老师个人教学规划篇2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以有效课堂教学为研究的抓手,塑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具有较高数学素养的学生群体,构建动态生成、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们必
6、须抓好备课的管理,要求备课要做到五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法、备教学手段、备练习、作业的设计与辅导等。 备教材:要整体把握教材知识系统。弄清各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明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确定各章节、各部分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难点。要“用”好教材,对教材的处理要灵活,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教材情景的教学功能;另一方面,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灵活变通教材中与学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及时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并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 备学生: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及思想情绪,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 备教法学法:针对不同
7、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特点,设计适宜的施教方案。要设计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环节,分清各个环节的先后、主次、指向目标之间存在的联系等等。设计的教学情境合理,符合学生认识心理和年龄特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为学生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服务。活动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在方案中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时间和空间,为教学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在备课时,要充分设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可能遇到的困难、可能出现的“独特见解”以及应在哪些方面加强学法指导。教师要给予学生相应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备例题与练习: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精选例题、习题,突出例题、练习的针对性、目的性和有效
8、性。 备教学手段:能够根据需要选用各种教学手段,能够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效果,积极倡导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上课 上课是完成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时间,认认真真上好课。 (1)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确定课堂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明确,教材处理得当,知识讲授准确、清楚,既重视“双基”落实和能力培养,又重视思想品德教育。 (2)把教材思路和教学思路有机结合起来,主次分明,条理清楚。能运用多种方法手段,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学习难点,使学生觉得轻松、深入。 (3)讲练结合,课堂结构合理。新授时间一般控制在15-20分钟,
9、练习10分钟左右。 (4)面向全体学生、注重调动中、下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营造课堂学习的良好心理环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因材施教,努力处理好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矛盾,使全体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5)重视实验和实践课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6)上完每堂课、每个章节或单元,要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以不断改进教学。 3、作业设置与批改 设置和批改作业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反馈教学信息和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关于数学老师个人教学规划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
10、2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通过实践初步学会简单的分类,经历和体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过程,并完成相应的图表。根据统计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
11、,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数学思想方面: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认识20以内数时通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分与合”时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认钟表”时进行比较、综合和判断等。能用“分”与“合”的思想进行初步的数学思考,能联系具体情境探索一位数加、减法,并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有条理地说明自己的算法;对估计的过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释。在探索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数学老师 个人 教学 规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