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案(3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一年级数学教案(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教案(3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一年级数学教案(3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我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教案(3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数一数教学设计 篇一 【活动目标】 1、认识11-15的数字和数量。 2、正确点数11-15,并说出总数。 3、按照顺序排列数字11-15。 【活动准备】 11-15的数字卡、10朵红色的纸花、5朵黄色的纸花等。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老师告诉幼儿美丽村开了很多美丽的花,引导幼儿想象。 2、基本部分 然后出示10朵红色的纸花,
2、请幼儿数一数,一共开了多少朵。在10朵花的旁边,放一朵黄色的花,请幼儿再数一数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朵,告诉幼儿10多花,再加1朵就是11朵花,出示11数字卡让幼儿认读。活动以此类推。 请幼儿按顺序排列11-15的数字卡。 分别出示物品图,请幼儿数一数总数,然后找到正确的数字放在图的旁边。 请幼儿将5张图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并相应地排列数字卡。 3、结束部分 请幼儿在教室里找到相同的11、12、13、14、15个物品,如:11块积木,12颗珠子、13片拼插玩具等,拿回来后大家一起数一数,看他拿的数量是否正确。 数一数教学设计 篇二 活动目标: 1、认识简单的立体图形。 2、正确点数完整作品中
3、的各个积木的数量。 活动准备: 1、我的数学第1415页。 2、多个积木。 3、胶棒。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积木,让幼儿识别各个形状。 1、这是什么形状的积木。 二、教师随意地使用多种形状的积木拼搭出造型,请幼儿观察使用到了哪些积木,并点数相应的数量。 1、仔细看看老师搭的房子中用到了哪几种积木? 2、每一种积木分别有多少块? 三、再请幼儿随意搭建几种积木造型,幼儿进行观察并点数积木的数量。 四、请幼儿翻开我的数学到第1415页,先看看第14页画面上的积木有哪几种,每种分别有多少块,并取下玩具卡上的数字,贴到方框里。再看第15页的画面,从数量和积木种类上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积木造型。 活动反
4、思: 今天的活动较为顺利的开展了,也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还成为了我园计算专题组的“一课多研”研讨的课例,反思一路走来获得成功的的原因,我的教学对象是一群中班的孩子,所以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不仅关注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也为孩子们创造了很多合作互动和思考的机会,无形中提高了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数一数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以便进一步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3、知道用乘法表示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
5、奠定基础。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数一数”是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的起始课,为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理解乘法的意义奠定基础。它从学生已有的数数经验与技能(特别是跳着数的技能)出发,经历从数数的问题中抽象出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的过程,体验这种相同加数的连加运算与生活的联系。教材中有4个数数的问题,其中熊猫、圆片和方格都是方阵排列的;苹果是分堆摆放的。应注意到“数熊猫”和“数圆片”教材所用的方法不同,前者是跳着数的方法,后者先数一排几个再数有几排(或者先数一列几个再数有几列)。“数方格”给学生提供了应用前面数数活动的经验、独立解决问题与交流的机会。“数苹果”的重点在于如何计算冗长的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
6、,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好奇心和愿望。 教学重点:计算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好奇心和愿望。 教学难点:计算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从前往后数一数我们班的课桌,一共有几排?每一排坐几个小朋友?再从左往右数一数,课桌有几列?每一列有几个小朋友? (让学生自由地数一数,指名两位学生分别说一说,体会什么是“排”,什么是“列”。)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结合“数数”的活动,来学习新的数学知识。 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活动一:数一数熊猫有几个 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2页)第一个情境图。 师:这些熊猫跟我们教室里的课桌一样,排列得非常整齐有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数学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