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畜牧兽医局工作总结.doc





《区畜牧兽医局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畜牧兽医局工作总结.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区畜牧兽医局工作总结区畜牧兽医局工作总结2018 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及农牧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以“调结构、转方式、优供给、促增收”为目标,不断强化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加快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着力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展。全区畜禽饲养总量达到843.6 万头只,出栏达到 582 万头只。其中:牛饲养量 19.7 万头,出栏 9.8 万头;羊饲养量达到 160.2 万只,出栏达到 79.3万只,出栏新增达到 12.1
2、 万只;猪饲养量达到 18.6 万头,出栏达到 9.8 万头;鸡饲养量达到 645.1 万只,出栏达到 483 万只;肉蛋奶产量达到 8.4 万吨。一、主要做法和成效一、主要做法和成效(一)抓规模,促创新,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一)抓规模,促创新,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今年,我区畜牧业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畜牧业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1 1、标准化规模养殖持续推进。一是、标准化规模养殖持续推进。一是以建设“绿色畜牧业发展示范区”为重点,大力推进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创建活动,引导广大养殖场户发展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清洁养殖、生态养殖。年内创建区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 20 个,全区规模化养殖比
3、重达 67%。二是二是继续抓好肃州区标准化养殖产业园管理和服务工作,指导养殖企业规范管理,高效运行,加大补栏力度,肉羊存栏达到了 12 万只,牛存栏 4000 头。2 2、良种工程建设步伐加快。、良种工程建设步伐加快。按照良种引进、改良扩繁、杂交育肥的发展思路,大力开展肉牛肉羊二元、三元杂交、腹腔镜人工授配等改良技术,培育建成肉羊纯繁场 1 个,良种羊杂交繁育场 7 个,肉牛冻配改良点 31 个,并指导其规范运行。先后调引良种羊 8126 只,杂交改良羊 32 万只,绵羊冷冻精液腹腔镜冻配改良羊 800 只;引进肉牛冻精 6 万支,冻配改良牛5.08 万头;引进种猪 450 头,杂交改良猪 2
4、.3 万头;调引入孵种蛋 320 万枚,孵化出雏 270 万羽。全区牛、羊、猪、鸡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了 99%、85%、99%、98%。3 3、畜禽养殖废弃物专项整治效果明显。、畜禽养殖废弃物专项整治效果明显。按照肃州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的要求,培育建成有机肥、基质生产加工企业 2 个;开展规模养殖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调查 149 个;建立了养殖场污染减排治理台账,全面完成了 2 个养殖场污染减排项目建设任务;划定禁养区养殖场 30个,按照肃州区畜禽规模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要求,2018年已关闭 4 个。积极探索适合我区产业发展、符合生态化养殖要求的畜禽养殖污染处理技术,大力
5、推行“一场一策”粪污综合利用,引导养殖场户采取“堆积发酵后还田、发酵沼气后还田、生产有机肥、有机基质等模式”处理利用粪污,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 85.5%。4 4、畜牧业种养结构不断优化。、畜牧业种养结构不断优化。以牛羊产业发展为重点,进一步扩大粮改饲种植面积,大力推广饲用玉米、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料品种,积极推广全株玉米青贮。全区人工牧草种植面积达到 27.3 万亩,其中苜蓿留床面积 9.3 万亩;种植青贮玉米 3 万亩,加大秸秆粉碎、打捆、揉丝、颗粒饲料、等加工技术推广力度,发展社会化专业收贮组织 12 个,发展千吨以上青贮示范户 15 户,秸秆饲草转化利用量 75 万吨,青贮
6、饲草48 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 83.4%。5 5、畜牧兽医技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一是、畜牧兽医技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一是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包乡挂项”,技术人员“蹲点服务”工作机制,开展“一对一”、“下沉式”、“针对性”、“带动式”等多种形式的畜牧技术推广服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创建规模养殖场户微信群等技术交流平台,不断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二是二是推行“科技入户、科技特派员下乡入户”工程,对养殖园区、规模养殖场户,从良种引进繁育、饲料加工利用、科学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生产实际各环节全程开展技术指导,以技术指导服务促进产业发展。三是三是围绕科技创新、试验、示范、成果转化等项目,引进新
7、品种 2 个,新技术 2 项,开展试验示范 3 项,发表学术论文 15 篇。发放技术资料 2 万余份,在省市区宣传平台发表信息 48 篇;全区畜牧科技入户率达到了 92%。三是三是强化科技培训与宣传。全年开展各类养殖技术培训 147 场次,培训人数 20620 人次;邀请有关专家开展种草养畜、动物疫病防治、贩运户管理、饲料兽药经营管理等培训班 9 场次,培训人数 2300 人次;开展法律法规、畜禽养殖及疫病防控技术咨询宣传活动 27 次,接待咨询群众 1730 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3700 余份,张贴横幅 73 条;制作永久性宣传牌 150 处。6 6、畜牧科技创新不断加强。一是、畜牧科技创新
8、不断加强。一是自列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生产有机水溶肥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依托酒泉富农生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试验示范点,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将畜禽粪便、屠宰场下脚料、秸秆等废弃物,经过厌氧发酵,高温灭菌乳化,制成有机水溶肥,广泛应用于大田作物,经济作物种植冲施、喷施、滴灌,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年处理秸秆、畜禽废弃物 2 万吨,生产有机水溶肥 1 万吨。二是二是大力实施质量兴牧、品牌强牧战略,着力打造“陇”字号知名品牌,创建“陇祁连山、祁连雪”等畜产品品牌 4 个,生产的牛羊肉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全区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明显提升。三是三是依托甘肃西部牛羊
9、交易市场和酒泉玉鑫源贸易有限公司,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电商与实体结合、互联网与产业融合、推动“互联网+”与畜牧业生产经营主体深度融合,使畜产品精深加工增值延伸,延长产业链条。7 7、项目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一是、项目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一是争取项目资金 947.4 万元,谋划 500 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或招商引资项目 5 个,引进落实 500 万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 6 个,固定资产投资 3230 万元;引进落实招商引资 7000 万元。二是二是全面完成了 2017 年度第一批、第二批草原植被恢复项目、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项目已通过区级验收。2018 年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生
10、猪家禽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已通过区级验收,草原植被恢复项目已进入实施方案编制阶段,同时加强了对2013-2015 年度草原植被恢复项目后期管护力度。(二)靠责任,抓防控,全面保障行业安全。(二)靠责任,抓防控,全面保障行业安全。今年,我区春、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全面完成,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全区无内源性重大动物疫病发生。1 1、动物疫病防控责任落实到位。、动物疫病防控责任落实到位。全面落实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责任体系,健全完善行政技术双包责任机制,区乡村层层签订防控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创新考核机制,实行日常检查与春、秋两季防疫集中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乡镇畜牧站分别与辖
11、区内 1326 个规模场户、80 个贩运户签订防疫责任书、承诺书和告知书共计 4218 份,乡村两级与规模场户防疫督查面达到了 100%,与村民小组督查面达到了 80%以上,防疫工作的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实。2 2、重大动物疫病安全屏障有效构筑。一是、重大动物疫病安全屏障有效构筑。一是严格落实国家动物疫病“免、检、消、杀、管”的综合防控策略,持续夯实口蹄疫、禽流感、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和猪瘟差别化基础免疫工作,春秋两季集中免疫畜禽 479 万头只,应免畜禽的免疫密度均达到了 100%,各类畜种和免疫病种的抗体平均合格率均高于或超过农村农业部规定的 70%的标准,免疫档案使用率达到了 100%
12、。二是二是按照因病设防的原则,加大规模养殖场户自主预防常见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控力度,累计预防各类畜禽 469.84万头只,驱虫畜禽 490.4 万头只。三是三是加强规模养殖场户、养殖密集区、交易市场等重点区域场所的消毒力度,坚持日常消毒和应急消毒制度,累计统一配发消毒药物 12.6 吨、消毒器械450 台套、消毒防护用品 5500 余套,消毒养殖场户 3.85 万户。四是四是严格落实动物疫情报告和 24 小时应急值守制度,增强应急处置能力,组建疫情诊断、排查、消毒等应急工作队 6 个,配备扑杀器、诊断箱等专业应急装备 150 套件,储备应急消毒药品 10 余吨,物资 5000 余件,确保了一旦发
13、生疫情能够迅速行动,及时处置。3 3、人畜共患病防控有效遏制。一是、人畜共患病防控有效遏制。一是稳步推进布病监测净化免疫行动,制定种畜场布病检测净化计划,累计监测养殖场(群)147 个,检测牛羊 14787 头只,检出布病阳性牛羊 60 头只,全部进行了扑杀无害化处理,秋季对存栏羊只进行布病强制免疫,免疫羊 83.2 万只,免疫密度达到了 100%,二是二是深入实施包虫病防治计划,乡村犬只登记率达到了 95%以上,发放驱虫药 6.3 万片,与区疾控中心同步驱虫犬只 7.75 万条次。在牛羊定点屠宰场,开展脏器检查,共检查牛羊肝肺 1006 个,检出阳性肝肺 84 个,开展羊血清学包虫病检测 1
14、80 只,检出阳性7 只,感染率 3.9%。通过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人畜共患病得到有效遏制。4 4、疫病监测预警能力明显提高。、疫病监测预警能力明显提高。根据养殖分布和畜种,分片建立健全了定点定人的监管机制和疫情监测网络。一是一是春秋集中免疫结束后,及时对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和布病进行免疫抗体评价,准确掌握免疫水平。二是二是在全区范围内设立了固定疫情监测点 170 个,定期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疫情排查,至目前,累计排查 15 个乡镇 122 个村 38735 个养殖场户,共排查畜禽 313.66 万头(只),均未发现畜禽异常死亡。三是三是全面开展疫病监测工作,至目前,全区监测出二、三类动物疫病 2
15、4 种,发病动物 1145 头只,发病率 3.9%,死亡率 1.4%。按时向省动物疫控中心采样送检样品 5175 份,所有送检样品均未检出重大动物疫病阳性。四是四是全面完成兽医实验室能力提升项目, 4 月份通过市级验收,实验室疫病监测能力进一步提升。5 5、非洲猪瘟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非洲猪瘟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自 8 月初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以来,我局严格落实农业农村部、省市区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以及主要领导的批示指示,积极行动,加强培训宣传告知力度,印发非洲猪瘟明白纸 5000 份、挂图 500 份,防控知识手册 1500 册,消毒规范 1500 份,累计使用消毒药物 10.3 吨,每天对养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畜牧 兽医 工作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