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十五模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





《《试卷》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十五模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卷》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十五模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十五模理科综合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 液泡中含有花青素、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可维持细胞渗透压B. 破坏低等植物的中心体或高尔基体,均有可能得到染色体数加倍的细胞C. 生物膜上的蛋白质与物质交换有关,而与生物催化作用无关D. 洋葱根尖细胞无叶绿体,但根尖细胞可培养出含叶绿体的个体【答案】C【解析】液泡中的物质包括糖、蛋白质、磷脂、单宁、有机酸、植物碱、花青素和无机盐等,液泡的功能主要是调节细胞渗透压,维持细胞内水分平衡,积累和贮存养料及多种代谢产物,A正确;低等植物的中心体在有丝分裂中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牵引染色体移向
2、两极,分裂末期在赤道板位置通过高尔基体密集而形成细胞板,它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若破坏中心体或高尔基体,低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或不能形成细胞壁,均有可能得到染色体数加倍的细胞,B正确;生物膜上的蛋白质有的是受体,有的是载体,有的是与细胞代谢有关的酶,故与物质交换有关,也与生物催化作用关,C错误;洋葱根尖细胞无叶绿体,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但根尖细胞中含有洋葱的一整套遗传物质,可培养出含叶绿体的个体,D正确,所以选C。2. 科学家利用蝎子毒液中的一种蛋白质制成了一种蝎毒“染色剂”,这种能发光的染色剂可以选择性地“绑定”在癌细胞表面,从而帮助医生识别癌细胞。下列叙述
3、错误的A. 蝎毒“染色剂”可能会被癌细胞表面的某些糖蛋白识别B. 最终制成的蝎毒“染色剂”中氨基数自与羧基数目一定相等C. 蝎子细胞加工蛋白质时所需的ATP不都由细胞质基质提供D. 蝎毒中的蛋白质最初是在核糖体中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的【答案】B【解析】这种能发光的染色剂可以选择性地“绑定”在癌细胞表面,因此可以推测,“染色剂”可能会被癌细胞表面的某些糖蛋白识别,A正确;蝎毒“染色剂”是一种蛋白质,在其肽链的R基上有可能有氨基和羧基,故氨基数自与羧基数目不一定相等,B错误;蝎子细胞加工蛋白质时所需的ATP,主要来自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进行,C正确;蝎毒中的蛋
4、白质的合成,首先在核糖体上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D正确,所以选B。【点睛】学生容易误认为只有在肽链的一端为氨基,另一端为羧基,没有考虑到R基上的氨基和羧基,导致误判B是正确的。3. 2017年三位美国科学家因为关于“生物钟”的研究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发现,在夜晚Per蛋白会在果蝇体内积累,到了白天又会被分解;在该过程中,Tim蛋白会结合到Per蛋白上并一起进入细胞核,并在那里抑制Per基因的活性,DBT蛋白又可延迟Per蛋白的积累,因此让Per蛋白增加和减少的周期固定在24小时左右,下列关于“生物钟”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与激素调节类似,生物钟的形成过程也存在反馈调节B. 人
5、体生物钟调节的神经中枢可能在下丘脑C. Tim蛋白与Per蛋白的结合是通过肽键相连接D. 若破坏DBT蛋白基因,则可能导致果蝇的生物钟周期改变【答案】C【解析】Per蛋白,夜晚会在果蝇体内积累,白天又会被分解,在该过程中,Tim 蛋白会结合到Per蛋白上并一起进入细胞核,并在那里抑制Per基因的活性,DBT 蛋白又可延迟Per蛋白的积累,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抑制性的反馈机制,形成了昼夜节律,可见,“生物钟”与激素调节类似,生物钟的形成过程也存在反馈调节,A正确;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所以人体生物钟调节的神经中枢可能在下丘脑,B正确;Tim蛋白与Per蛋白的结合不是通过肽键相连接,C错误;D
6、BT蛋白可延迟Per蛋白的积累,若破坏DBT蛋白基因,则不能编码DBT蛋白,可能导致果蝇的生物钟周期改变,D正确。4. 下列相关实验中涉及“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A.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B.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色素分离是因其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C. 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的过程D. 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分离【答案】B【解析】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蔗糖溶液使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A错误;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因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可以用纸层
7、析法分离色素,B正确;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通过解离使细胞死亡固定在某个时期,可以找到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不能观察到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的过程,C错误;在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把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被侵染的细菌分离开来,D错误,所以选B。5.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下列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A. 前摘未熟红柿,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据格物粗谈)B. 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据种艺必用)C. 荔枝根浮,必须加粪土以培之。(据树艺果部下荔枝)D. 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植株开花结实,(据农桑辑要)【答案】C6
8、. 若控制草原野兔某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某种基因型的雄性胚胎致死。现将捕捉到的一对雌雄草原野兔杂交,F1雌雄野兔数量比为2:1,则叙述正确的是A. 若致死基因为b,则F1代雌兔有2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B. 若致死基因为B,则F1代雌兔有1种基因型、1种表现型C. 若致死基因为B,则F1代草原野兔随机交配,F2代存活的个体中隐性性状占6/7D. 若致死基因为b,则F1代草原野兔随机交配,F2代雌兔中的显性个体:隐性个体=3:1【答案】C【解析】A、由于控制野兔某性状的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致死基因为b,则F1代雌兔有2种基因型(XBXB和XBXb),1种表现型,A错误;
9、B、由于控制野兔某性状的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致死基因为B,则F1代雌兔有2种基因型(XBXb和XbXb),2种表现型,B错误; D、由于控制野兔某性状的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致死基因为b,则F1代野兔随机交配,F2代雌兔中都是显性个体,D错误。二、非选择题7. 将某高等植物放在密闭透明的容器内,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容器内CO2浓度的变化如图1所示(AB段为暗处理,B点开始给予一定强度的光照)。(1)图1在BC段,装置内CO2浓度的增加速率逐渐减慢,其原因主要是 _。(2)若在C点时,向容器中注入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发现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并没有发生变化,其原因是_。(3)气
10、孔关闭会阻止O2溢出叶片,高氧浓度下产生图2光呼吸现象。下列对光呼吸与有氧呼吸的说法错误的是_。A.光呼吸与有氧呼吸都有线粒体参与B.光呼吸消耗ATP,有氧呼吸产生ATPC.光呼吸与有氧呼吸都消耗O2释放CO2D.光呼吸在光照下发生,有氧呼吸在黑暗条件下发生(4)取某植物生长状况相同的叶片进行实验。实验前测定叶片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lh,测其重量,再立即光照lh(光强度相同),测其重量。得到如下结果组别12345温度/ 1828303540暗处理lh后干重变化(mgcm-2)-1.1-1.8-2.2-2.5-2.2光照lh后与暗处理前干重变化(mgcm-2)+1.1+4.1+7.2+6
11、.2+1.9据表分析,第3组单位叶面积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最大为_mgcm-2h-1。【答案】 (1). 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小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 (2). 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而不是CO2浓度 (3). D (4). 11.6【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综合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图1中AB段没有光照,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释放CO2,使其浓度逐渐增加;B点开始给予一定强度的光照,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但BC段表示容器内CO2浓度逐渐增多,说明呼吸作用速率大于光合作用速率;图2所示的光呼吸是在有光、高氧及低二氧化碳情况下,在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参与的一个
12、生化过程。它是光合作用一个损耗能量的副反应,光呼吸可消除多余的H和ATP。(1)在BC段,由于B点开始给予一定强度的光照,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此光照强度下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小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所以装置内CO2浓度的增加速率逐渐减慢;(2)在C点时,装置内CO2浓度已增加到最大值,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而不是CO2浓度,所以向容器中注入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不会发生变化;(3)据图2可知,光呼吸吸收O2释放CO2,消耗H和ATP,该过程要在光下借助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共同完成,故与有氧呼吸区别是
13、光呼吸消耗ATP,有氧呼吸产生ATP;光呼吸只有在光下才能发生,而有氧呼吸在黑暗和光照下都能发生;相同点是都有线粒体参与,都消耗O2释放CO2,所以A、B、C正确,D错误,所以选D;(4)表格中,暗处理l h后的重量变化可以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立即光照l h后的重量变化=1h光合作用的总量2h的呼吸作用消耗量,故第3组单位叶面积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最大为7.2+2.22=11.6 mgcm-2h-1。【点睛】本题关键要弄懂光照l h后的重量变化为1h光合作用的总量与2h的呼吸作用消耗量的差。8. 蟾蜍的坐骨神经(含有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由腰骶部的脊髓沿大腿后面下行连接到足,管理下肢的活动。
14、为研究可卡因对坐骨神经的麻醉顺序,研究人员用已被破坏大脑并暴露出坐骨神经的蟾蜍进行如下实验:刺激趾尖和腹部皮肤,后肢均出现收缩现象;将含有一定浓度可卡因的棉球放在坐骨神经上,刺激趾尖和腹部皮肤,前者无反应,后者后肢出现收缩现象;一段时间后,再刺激腹部皮肤,收缩反应消失。(1)在刺激趾尖和腹部皮肤前,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_。(2)中两次收缩的反射弧,除感受器不同外,_也不同。(3)分析该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4)蟾蜍毒素能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结合。先用蟾蜍毒素处理坐骨神经,一段时间后再将坐骨神经移至高浓度氯化钠溶液中,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结果动作电位峰值大幅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
15、。【答案】 (1). 静息时,神经细胞膜主要是对K+有通透性,K+外流导致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 (2). 传入神经 (3). 可卡因先麻醉传入神经,再麻醉传出神经 (4). 蟾蜍毒素与Na+通道蛋白结合导致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Na+内流减少【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的途径及机理的有关知识。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明确动作电位(钠离子内流)和静息电位(钾离子外流)产生的机理、反射与反射弧等相关知识。(1)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静息时,神经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2)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卷 全国百强校 精品 解析 全国 百强校 河北省 衡水 中学 2018 三十五 理科 综合 生物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80656908.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