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炉)专题11 诗歌鉴赏-2020年中考语文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新出炉)专题11 诗歌鉴赏-2020年中考语文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出炉)专题11 诗歌鉴赏-2020年中考语文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11 诗歌鉴赏【母题来源】2020年中考内蒙古卷【母题原题】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二月四日作宋陆游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玉满沟。飞蝶鸣鸠俱得意,东风应笑我闲愁。(注)此诗作于淳照八年(1181年),作者落职闲居家乡。1对本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流露出了诗人纵情自然的闲适自得之意。B诗人借轻柔之风、消残之雪、飞蝶鸣鸠描写了早春的景色。C诗的第一句和第二句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早春的赞美和喜爱之情。D第三句诗中“得意”二字,衬托出作者虽闲居在家却旷达乐观的心境。2诗的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请自选角度赏析。【答案】1B2示例一:运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方法,赋予“飞蝶鸣鸠”和
2、“东风”以人的情感。在“飞蝶鸣鸠俱得意”与我的“闲愁”的对比中,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失意苦闷的情绪。示例二:运用衬托的写法。以“飞蝶鸣鸠”的“得意”,反衬此时诗人心中的失意苦闷。【试题解析】1A这首诗写于作者落职闲居家乡时,“东风应笑我闲愁”形象地写出诗人落职闲居的苦闷。理解为“纵情自然的闲适自得之意”不正确。C诗的一、二句描写早春的景色,没有“鲜明的对比”。描写春景,为下文抒发自己的失意苦闷情绪蓄势,理解为“诗人对早春的赞美和喜爱之情”不正确。D第三句诗中“得意”二字,形容的是“飞蝶鸣鸠”,反衬自己落职闲居的苦闷。故选B。2本题考查赏析诗句。拟人对比的修辞方法。“飞蝶鸣鸠”“得意”,东风“笑”,
3、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飞蝶鸣鸠”和“东风”以人的情感。“飞蝶鸣鸠”“得意”与“我”“闲愁”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的失意苦闷情绪。衬托的写法。春天来临,蝴蝶飞舞,斑鸠鸣唱,无限生机,而诗人因落职闲居家乡,大好的春景在诗人眼里竟是“笑”我闲愁。“飞蝶鸣鸠”的“得意”,反衬此时诗人心中的失意苦闷。【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核诗歌的内容、标题和艺术手法,内容注意结合诗句概括,手法要答出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考试方向】考查要点如下:1考查学生对诗段或诗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2考查学生对诗歌主题或情感的理解归纳能力。3考查学生对诗句写作技巧和表达效果的赏析能力。4考查学生扩充性描写的能力,再现诗歌所
4、创造的艺术境界。5考查学生在原诗基础上举一反三的领悟力及对诗中句式、修辞的仿写能力。诗词鉴赏类的考题一般放在阅读理解或积累运用部分,一般一首诗两个小题,所占分值4分左右。考试的内容以赏析诗词的内容、主题、表达技巧为主,也有适当拓展,如考查学生的模仿运用能力。总之,要做好此类题,需具备一定的鉴赏技巧和表达能力。自中考诗歌鉴赏主观题的出现,对考生来讲无疑是增大了解题的难度。但无论如何变化,都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其思想内容,而在应考复习中,我们应该“舍远求近”,充分利用中考题,熟识各个常见作家的不同时期的写作风格,写作题材,以应对现有的变化。按照“精练精讲矫正”的思路训练。“精练”就是选题要典型,可以适
5、当选一些近年的中考题。“精讲”在于得法,了解考点所在,学生失分所在,对症下药。“矫正”至关重要,针对学生弱点反复操练。【得分要点】1概括内容主旨、感悟诗人情怀。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古人云“诗言志”,这里的“志”主要指诗人的情怀。诗人的情怀有直接抒发和间接抒发两种,但诗贵含蓄,所以,考思想感情绝大多数考那些耐人寻味的情怀。对于古典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细致地加以归类,我们不难发现,有忧愁、寂寞、伤感、孤独、恬淡、闲适、热爱、赞美、仰
6、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各种类型。在备考中应注意选用从不同角度表达不同思想感情的诗词材料,加强有针对性的训练。2把握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的巧妙使用。表达技巧的鉴赏,一方面指对修辞手法的鉴赏,即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现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另一方面指各种表达方法的运用,因为诗词的形象、感情、思想往往借助于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来展示,比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衬托对比、虚实结合
7、、托物言志等。网3理解整首诗意、体味意象意境。任何作品都会表达一定的主题或情感,而诗歌中主题或情感的表达,则大多依赖于意象、意境的营造。所谓意象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如杨柳、明月、梅花的表意物象;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其所描绘的生活图景的巧妙结合,是生活的外在景象与内在情思的统一。这类题型往往要求通过形象思维,借助联想和想象,感知诗词中的景物和形象,体会作品的情景、意境,领悟作者的情感。4体会炼字炼句,品味语言特色。语言是思想感情的载体,诗是语言的艺术,“语不惊人死不休”道出了炼字炼句追求的最高境界。品味语言类试题主要包括词语的锤炼、句子的推敲、名句的领悟等,要求学生能体味诗词语言的精妙。
8、这一类问题一般不规定回答问题的角度,考生需要从语言欣赏、情感体悟、内涵探究等方面作答。这类试题命题常见的角度有: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领会诗词中某个词的表达效果、欣赏其中最有意味、最具特色的一句或一联。【母题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西归绝句(之二)元稹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注释)本诗作于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春,元稹从被贬地奉召还京途中。作者因得罪权贵,于元和五年(810年)被贬为职位低微的江陵府(今湖北江陵,临近长江)士曹参军。书:信。“两纸京书”指元稹的好友李复言和白居易的书信。1首句写诗人“损容颜”的特点,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2清代王
9、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本诗第四句以景语收束全篇,其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做简要分析。【答案】1诗人被贬江陵长达五年,心情郁闷,因而容颜憔悴。2诗人写商山开满桃花,春意盎然,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抒发了作者奉召回京时内心的喜悦之情。【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重点词语的理解。解答此题,要认真阅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大意,根据诗歌内容及主题,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等来理解。诗人本在帝都长安任监察御史,由于得罪权贵,元和五年被贬为职位卑微的江陵府士曹参军。人世间的屈辱沉沦,长江边上的风风雨雨,使他身心交瘁,容颜憔悴。2本题考查学生体会诗人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学生首先要理解诗歌大意,然后根据
10、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判断诗人的情感。第四句“小桃花树满商山”的意思是:商山上的桃树全开满了花。结合全诗看,诗人不进一步从正面写喜悦之情,而是以景语收住全篇。诗人临水读罢友人书信,猛一抬眼,忽见岸上嫣红一片,惊喜中不禁吟出:“小桃花树满商山。”这桃花,开在山上,也开在诗人心田。至此,全诗戛然而止,画面上只留下一片花光水色。不言人的心情如何,只用彩笔点染商山妍丽春色,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在美丽春色中自然流露出诗人奉召回京时的愉快之情。【母题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谢赵惠芍药陈师道九十风光次第分,天怜独得殿残春。一枝剩欲簪双髻,未有人间第一人!注:惠:赠送。殿:殿尾,最后。剩欲:很想。1这首诗
11、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答案】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有才能却无人赏识的怀才不遇之情以及政治失意的郁愤情绪。2构思:前两句侧写芍药,老天独怜爱它,让它在残春之际还能够尽情地开放,后两句转而抒情,营造了一种悲伤的氛围,跌宕起伏。写法:托物言志。通过鲜艳的芍药无人与它相配,写自己同这芍药一样,有才能却无人赏识的怀才不遇之情。语言:一个“独”字写出了芍药的唯一性和独特性,体现了芍药受到大自然的偏爱,老天特别留了最后的春意给它。【解析】1这道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诗人一生刻苦努力,但政治上始终不得志。诗人通过写鲜艳的芍药无人与它相配,表达了自己怀才不
12、遇之情以及政治失意的郁愤情绪。2这道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能力。细读全诗,构思上,前两句以欢快的基调写芍药备受老天的喜爱,后两句写花虽开得鲜艳却无人与它相配,突然转入悲伤的氛围中,跌宕起伏。写法上,本诗表面写开得鲜艳的芍药无人与它相配,实则是诗人在说自己同这芍药一样,有才能却得不到重用,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语言上,“天怜独得殿残春”中通过“独”字将老天独怜爱芍药,偏心于芍药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由此分析概括即可。【点睛】谢赵惠芍药陈师道九十风光次第分,天怜独得殿残春。内容:前两句侧写芍药,当春天将要迅速逝去之时,老天却独怜芍药,特意让它在春意阑珊时开放。炼字:“独”字写出了芍药的唯一性和独
13、特性,体现了老天的偏心,独独怜爱芍药。一枝剩欲簪双髻,未有人间第一人!内容:一枝鲜艳的芍药很想插在姑娘的双髻上,可惜未能找到与它相配的人间第一美女。作者将自己比作芍药,也希望像这芍药一样,被用来簪双髻,即自己很想做出贡献,但是却没有找到让自己施展才能的人。写作手法:托物言志。透过鲜艳的芍药无人与它相配,写自己同这芍药一样,有才能却无人赏识的怀才不遇之情以及政治失意的郁愤情绪。【母题三】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望江南超然台作宋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注释)苏轼任密州太守时修建超然台
14、。壕:护城河。咨嗟:叹息声。故国:故乡。1描绘上片作者“上超然台”所见之景。2下片表达了作者_、_的复杂的情感。【答案】1示例:护城河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城内则是缤纷竞放的春花,家家屋舍笼罩在濛濛春雨中。2思念家乡 超然豁达【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中景物的描绘。首句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老。“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二句,直说登临远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设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然后以“烟雨暗千家”作结,居高临下,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于是,满城风光,尽收眼底。作者写景,注意色彩上的强烈对比,把春日里不同时空的色彩变幻
15、,用明暗相衬的手法传神地传达出来。据此分析描绘画面即可。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思想感情的能力。下片触景生情,与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寒食,在清明前二日,相传为纪念介子推,从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过后,重新点火,称为“新火”。此处点明“寒食后”,一是说,寒食过后,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说,寒食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但是,此时却欲归而归不得。以上两句,词情荡漾,曲折有致,寄寓了作者对故国、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排遣对故国的思念之情,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
16、脱苦闷的超然豁达。【母题四】赏析诗歌。送人之荆门明浦源长江风扬布帆轻,西入荆门感客情。三国已亡遗旧垒,几家犹在住荒城。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此去郢中应有赋,千秋白雪待君赓。(选自明清诗赏析)(注释)郢(yn):春秋战国时楚国国都,此处借指朋友去的地方,即荆门。白雪:也称“阳春”“阳春白雪”,古代楚国歌曲名,也用以比喻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赓(n):继续。1诗歌的颔联和颈联分别从_、_两个方面来表现荆门的特点。2此诗尾联与李白送友人诗中的尾联所抒发的情怀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答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出炉专题11 诗歌鉴赏-2020年中考语文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解析版 出炉 专题 11 诗歌 鉴赏 2020 年中 语文 母题题源 解密 全国 通用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