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公益数字化转型-腾讯研究院-2021正文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公益数字化转型-腾讯研究院-2021正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公益数字化转型-腾讯研究院-2021正文版.doc(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公益数字化研究报告1目录C o n t e n t s020405091730核心观察研究方法调研样本背景:公益数字化的内涵和演变公益数字化的研究范畴公益数字化发展呈现“四浪叠加”公益数字化的必由之路现状:本土公益数字化发展“任重道远”公益组织数字化程度:理念不清晰、应用不均衡、基础不牢固公益组织数字化差异:大机构持续发力不足,小机构初期起步困难公益数字化生态:资方支持少、市场不成熟、人才不匹配公益行业数字化期待:驱动机构持续成长,打造行业融合生态蓝图:重塑公益数字化价值链,实现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公益数字化价值公益数字化蓝图数字化公益服务:精准革新可评测数字化公益组织:高效透明可信赖数字化公益
2、生态:普惠共享可持续5254面向未来的公益数字化倡议研究团队公核益心数观字察化的内核和演变22核心观察公益数字化的必由之路:传统公益的痛点正在成为数字化的起点全球已经步入数字社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逐步深入社会生产和大众生活,不可逆转的数字化浪潮,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基本面。公益数字化是公益组织应时代之需,解决长期以来公益运作的痛点,以科技助力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价值实现的新路径。公益数字化势必将成为公益各方思考下个十年发展的核心命题。公益数字化深入内核:四浪叠加,回归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公益数字化任重道远:有意愿但投入不足,面临资金、人才、供给等多重掣肘历经二十余年发展,
3、公益数字化围绕着“传播 - 捐赠 - 服务”呈现出四个阶段的螺旋式演进。站在 2021 年展望未来,公益数字化正在回归以社会价值为中心,步入“公益服务创新”内核。意味着公益数字化从散点式突破,逐步进入深水区。调研显示,虽然近七成公益组织负责人表示对于数字化有需求,但矛盾的是,66% 的公益组织投入数字化的金额仅在总募资额的 1% 以下。有想法但不投入,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人才、资金、产品等多方掣肘。例如公益组织仍未找到“如何做数字化”的答案,负责人和团队成员对于数字化理解有限,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支持。同时也面临着数字化资金不足、数字化产品不适配等问题,都限制了公益数字化发展。公公益益数数字字化化
4、研研究究报报告告33公益数字化蓝图广阔:以向善为准则,数字化助力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公益数字化始于足下:机构为本、平台互连、跨界共振数字化与公益的融合发力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提升专业度、深化信任感和加强敏捷性,走出公益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并行之路,最终在科技向善的理念引导下,助力公益行业在数字社会创造更大、更广和更为创新可持续的社会价值。数字化能够创新公益服务运作模式,在需求识别、执行与评估等环节优化服务链路,链接更广泛的社会参与方,重构社会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效果;数字化能够帮助公益组织与人建立更加粘性和归属感的信任关系,提升人、资金、项目的运营效能。并通过重塑整个公益协作网络的效率,促进公益理
5、念和文化在数字社会静水流深。公益组织要以终为始,始于足下。一方面积极拥抱公益数字化,以开放的心态和生态各方合作,另一方面要保持理性,以解决社会问题和提升社会价值为出发点,以向善为精神内核,寻找组织适配的数字化路径,提升数字社会的全新竞争力。平台正在塑造相互连接的全新公益数字化生态。依托于平台的基础设施和资源开放,“独立”的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们能够更低门槛的成为公益数字化生态一部分。平台生态在推动公益数字化普惠、共享、可持续方面意义非凡。外部跨界的专业机构和个体正在成为共建公益数字化生态的重要力量,技术服务商需要保持耐心与公益组织共同成长,资源支持方同样需要重视数字化对于公益事业的长期红利。研究方
6、法4研究方法 本报告综合采用调研问卷定量分析与定性访谈、案头研究方法,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由表象深入到本质,提炼当前国内公益组织数字化的需求、痛点、期待,洞察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定量研究:公益组织问卷调研定性研究:行业专家深度访谈腾讯基金会与腾讯研究院于 2021 年 4 月 22 日 -4 月 30 日联合开展调研,共回收 308 份问卷,其中机构问卷 270 份,覆盖国内 28 个省市以及 14 个公益服务领域,触达不同规模和发展阶段的公益组织。2021 年 4 月 -5 月期间,项目组共开展 15 场专家访谈,访谈对象囊括一线公益组织负责人、公益数字化产品供应商负责人、基金会秘书长、IT
7、 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以及公益平台负责人等。访谈致力于与行业专家进行深度沟通,听取并传递行业相关方的声音,力求更准确地洞察公益数字化现状和未来趋势。研究样本调研公益组织基本情况从参与调研的公益组织基本情况来看,类型以社会服务机构为多,公募基金会次之。从成立时间来看,主要集中在 2013-2021 年间。调研主体以公益组织中的法人 / 理事长 / 负责人、秘书长 / 主任和项目负责人居多。公益数字化研究报告5图 1 调研公益组织的类型分布图 2 调研公益组织的成立时间分布图 3 调研参与者的主要职位(含副职)分布公益数字化的内核和演变6调研公益组织的地域及领域分布情况从调研公益组织的地域分布来看,
8、全国性机构(业务范围分布全国各地)占比达到 35%;区域型机构(业务仅在单一、固定区域开展)中,排名靠前的省份是广东、四川与湖南。在公益组织的运营领域方面,教育领域占比最高,其后是助残、妇女儿童、扶贫与农村发展。图 4 调研公益组织的运营区域类型图 5 调研公益组织的地区分布 1图 6 调研公益组织的领域分布 21 176 家区域型公益组织地区分布2 每个公益组织可重点覆盖 3 个及以下运营领域公益数字化研究报告7调研公益组织的募资及项目开展情况图 7 调研公益组织的年募资金额分布从调研公益组织的年募资金额来看,募资金额区间的分布差异较小,募资小于 20 万元与募资超过 5000 万元的机构占
9、比相对较高。从项目开展数量来看,绝大部分机构一年开展的项目数量集中在 10 个以内。图 8 调研公益组织的项目开展数量分布研究样本8调研公益组织的员工及志愿者情况图 9 调研公益组织的全职人员数量分布从调研公益组织的员工规模来看,全职员工为 1-5人的机构相对较多,近八成的组织全职员工规模小于 20 人。近五成的公益组织兼职或志愿者团队小于 30 人,也有 31% 的组织能够拥有 100 人以上的兼职或志愿者团队。图 10 调研公益组织的兼职 / 志愿者数量分布公益数字化研究报告9背景公益数字化的内涵和演变背景:公益数字化的内涵和演变10公益数字化的研究范畴在本次研究中,公益数字化的概念界定为
10、“公益组织和相关方,利用数字化技术和工具,创新公益服务模式,提升公益组织的运营效率,重塑公益事业价值链和协作网络,以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创造社会价值”。谁在用?哪里用?怎么用?为什么用?图 1-1 公益数字化的三层视角公益数字化的使用主体为公益组织 3 和公益人,并通过数字化链接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共同推动面向受助群体的社会问题解决和社会价值创造。公益数字化的载体为数字技术和工具,典型应用场景围绕公益组织的价值链开展,核心为公益组织面向受助者群体提供的数字化服务,及公益组织自身运作的数字化转型。并通过数字化建立公益上下游和内外部协作网络,服务整个社会价值的创造。公益数字化并不仅是数字化产品的简单
11、应用,而是要实现从数据积累到价值创造的有效转化。同时公益组织的组织运作、管理决策、流程标准、人员思维与技能等要素需要同步融入数字化变革。公益数字化是为破解公益运作痛点,帮助公益行业用数字科技可持续创新社会价值。在这其中,改变的是传统社会问题解决思路和方案,不变的是公益人的公益理念与担当。3 本报告探讨的公益组织主要包括基金会、志愿服务类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企业。公益数字化研究报告11对于业内常提到与“公益数字化”类似的“技术公益”概念,在本次研究中认为二者各有侧重,不尽相同。公益数字化以公益组织为主体,强调公益组织主动应用数字化技术的转型过程。包括技术应用、文化塑造、组织重构、人员适
12、配、业务流程重组等一系列的变革管理,具有系统性和持续性等特点。技术公益以信息技术为主体,强调技术在公益项目及服务的具体应用场景带来的创新成果。主要指将技术应用于公益领域的领先实践,往往具有颠覆性和独立性特点。公益数字化发展呈现“四浪叠加”当前中国正在步入数字社会,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相互促进,一体化发展,创新驱动着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数实共生正在成为当前中国社会不可逆的发展潮流,数字化也正在成为众多传统产业的时代命题。公益数字化是数字社会发展浪潮在公益领域的延伸和独特实践,当前公益数字化主要围绕“传播、捐赠与服务模式”演变发展,呈现为四个阶段相对清晰的螺旋式发展路径。除此之外
13、在公益组织其他的运作环节,数字化发展也在同步迭代前行。图 1-2 公益数字化发展呈现“四浪叠加”背景:公益数字化的内涵和演变12第一阶段:以公益组织为中心,数字传播塑造品牌影响力主要体现为网络求助信息和门户公益频道扩大公益信息的传播范围、提升传播效率。该阶段的代表事例:1999 年:天涯论坛开设天涯互助板块,首批民间互助论坛诞生;2006 年:各大门户网站相继开设公益频道,首批公益频道诞生;2007 年:腾讯公益基金会成立,为首家由互联网企业发起的非公募基金会。第二阶段:以捐赠人为中心,数字化“传播 - 筹款”促进公众筹款普及主要体现为社交网络和移动支付构建数字化“传播 - 筹款”场景,而越发
14、普及的线上公众捐赠也对公益组织的财务透明度和捐赠人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该阶段的代表事例:2007 年:腾讯公益平台成立,成为首个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2008 年:汶川地震后网络捐赠平台迅速发展,公众捐赠首度超过企业捐赠;2009 年:“公益宝贝”计划面向商家开放,为电商公益的典型模式;2012 年:公益数字化通用产品“灵析”、“恩友”系统上线;2013 年:腾讯月捐平台捐款总额突破 1 个亿,公众捐赠成为主流;2015 年:腾讯打造“99 公益日”全民公益日,成为线上公众筹款标杆;2016 年:民政部指定首批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公众筹款规范化。第三阶段:以多元主体为中心,泛行动激发“传播
15、和筹款”模式创新主要体现为平台流量和创新模式深度融入各类公众生活场景和企业业务场景,推动了泛公益行动的多元参与。该阶段的代表事例:2014 年:冰桶挑战赛火遍全国,社交裂变引发公众参与;2014 年:腾讯公益率先探索出益行家活动,创新参与形式;2016 年:“蚂蚁森林”公益平台上线,公益泛行动创新模式发展;2017 年:阿里云工程师自建“码上公益”平台,为首个技术公益服务平台;2017 年:腾讯公益联合腾讯超过 20 个产品推出创新性公益活动,跑步、听音乐、扫码支付等都可以做公益,公益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救助期间,从物资筹集到多元服务,在线协作平台、疫情信息平台等数
16、字化力量凸显价值。公益数字化研究报告13第四阶段:以社会价值为中心,新兴技术步入公益“服务创新”内核主要体现为公众数字化产品使用习惯养成,公益组织效率提升和规模扩展需求增加,新兴技术开始回归公益服务的初心,围绕解决社会问题推陈出新,推动公益数字化朝着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前进。该阶段的代表事例:2018 年:在国家脱贫攻坚的号召下,“幸福乡村带头人计划”、“乡村振兴官计划”、“福苗计划”等直播扶贫、电商扶贫项目涌现;2019 年:腾讯公司使命愿景升级,发起“科技向善”倡议,成为行业共识;2020 年:阿里巴巴基金会发布公益链技术和应用规范团体标准,首个公益区块链行业标准诞生;2021 年:腾讯战略
17、升级迈向“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持续推动公益数字化发展。公益数字化的必由之路数字化是公益行业与数字社会接轨的关键路径回望过去二十年,互联网作为一种新技术与自由平等精神的代表横空出世,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广度与深度,介入了全球半数以上人口的日常生活,将人类社会带入数字社会。从消费端,人们享受前所未有的效率与便利:从社交到娱乐、从网购到出行、从信息获取到个人发展,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深度数字化,数字技能和数字素养已经成为数字公民的基本标签,极大地改善生活效率,对增进社会福祉作用巨大。从产业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科技的价值应用于实体经济,既直接推动产业生产力的提升,带来“技术效应”,
18、又优化产业资源配置,提升产业链运转效率焕发“配置效应”。在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运用数字化技术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对公益慈善事业而言,回顾过去互联网公益的发展,信息流转加速、传播链条缩短、社交圈层打穿,有价值的公益项目借助互联网平台直接诉诸大众,互联网正在重塑公益网络生态,也给公益组织带来巨大的影响和无限可能。站在历史的节点上展望下个十年,未来的数字技术力量,如何更有效的作用于公益事业,借助数字红利实现高质量持续发展;未来的公益组织,如何以数字化、甚至智能化方式开展工作,构建数字世界的新生产力和竞争力。无疑是数字社会发展浪潮下,
19、值得公益组织和公益各方思考的未来方向。背景:公益数字化的内涵和演变14数字化是破解公益痛点的核心思路公益行业面临的生存、壮大、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如悬在公益组织上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牵动人心。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可以帮助公益组织和公益行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传统公益的痛点正在成为数字化的起点。获得更广泛的社会价值认可公益服务的社会价值难以评测体现,当前公众对于公益的认知度更多停留在感性的“同理心”层面,对于公益服务背后的专业性、价值性和对社会发展的推动感知度较低。其本质原因在于,公益解决方案创新度低、服务效果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撑和清晰的展现、价值传递缺乏有效的传播手段和互动机制,难以获得进一步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公益 数字化 转型 腾讯 研究院 正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