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pdf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pdf(9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豆沙镇中心完小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教学目标:、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懂得爱护图书的意义和要求,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爱护图书的意义,要求,学会方法。2、在实践中养成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好习惯。时间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讨论:如何写好作文?勤于观察,勤于积累,把观察的东西及时积累下来。二、讲明写日记的意义 写日记有什么好处?分组讨论。交流。小结。写日记能够为自己提供写作机会,帮助提高写作水平。通过对看到的
2、、听到的事情或者一些问题的思考,帮助自己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白自己该怎么做、怎么想,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三、交给写日记的方法 日记的内容和注意点。观察图画,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日记的主体部分可以写什么?该怎么写?怎样才能写好日记?1,要持之以恒。-,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成为日记的内容。3,用自己的语言写想说的话。日记的书写及格式 讨论交流。四、总结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在今后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要坚持写日记,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五、作业:按照写日记的要求、格式练习开始坚持写日记。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讲明爱护图书的意义 二、指导看图。书架上的图书
3、保管得怎样?指名说。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位同学是什么样的学生?为什么要爱护图书呢?怎样爱护图书 说说该怎么翻看图书、怎样摆放、怎样整理图书?三、说说自己今后打算怎么做。同学们,听了这些破书的哭诉,我们该怎样帮助他们呢?如何修补图书呢?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们懂得了爱护图书的意义,该怎样保护图书,希望在你们今后的日常生活中,从爱护课本做起,爱护书、读好书。五、作业:给新课本包上封皮。做书签。把办公室图书分类整理好。附:板书设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分类-整理 保持整洁 爱护图书 使用书签(或丝线)及时修补 1、走,我们去植树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
4、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3、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教学时间:2 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出示挂图 要求看图说一段话。(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什么人?他们去干什么?)板书课题:5 走,我们去植树 二、自读课文 1 出示自读要求。(1)借助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拼音,读准、读顺课文。(2)利用熟字自学生字和书写方法。(3)联系上下文,借助查字典来理解词语的意思。(4)在不理解的诗句旁打上?。.按要求自读课文。3.检查自读情况。(1)指名分段读课文(2)检查字形掌握情况。()交流词语的意
5、思。和煦 乖乖 版图 )(指名说说自己没读懂的地方。三、范读课文 指名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四、作业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 用钢笔描红。(文后练习)3 读一读,再抄写。(文后练习)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看拼音,写词语。.组词区别。二、细读课文 1 细读第 1、2 节。(1)自由读课文。(2)讨论。从哪儿看出少先队员去的决心很大?(走单音词后面的停顿,我们一起去植树后面的感叹号)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有关句子。哪些词句说明少先队员的心情很高兴?(和煦的春风、轻快的脚步、欢声笑语)引导想象少先队员在路上行走和植树时欢乐的情景。指导用欢快的语气读有关句子。少先队员在什么地方植树?谁能
6、在省略号处补充内容?告诉学生到处和青翠要重读。(3)练习有感情地背诵。.细读第节。(1)指名读课文。思考:植树有哪些好处?(2)读后交流。(相机板书:绿色工厂 绿色宝库 增添新绿 绿色希望)()进一步理解词句,指导朗读。讲解光合作用帮助学生理解绿色工厂,指导读好给我们送来清新 的空气,让每个人都健康幸福。绿色宝库指什么?为什么说森林是绿色宝库?除了盖房,架桥,造船,铺路外,树木还有哪些用处?指导读好第 4 节。(离不开、宝库要读重音)联系上下文理解亿万棵树连起来,就染-绿了祖国的版图一句,说 说绿色的希望指什么。想象祖国处处是参天的大树后的景象,练习有感情地读第 5、6 节。()练习背诵。2
7、细读第 7 节。指导朗读。师述:植树的好处如此之多,植树的意义如此重大,让我们动员所有 的朋友一起去植树。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节。学生练读课文。三、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分组背诵课文。3.读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植树有哪些好处。四、布置作业 选择学校的一种树木,按名称、外形特征、作用三个方面写一段 教学反思:2.第一朵杏花 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
8、抓住学习中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难点 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第一课时 一、出示挂图,揭示课题 1、出示教学挂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花?谁能看图说说杏花的样子?画上的三个人分别是谁?他们在讨论什么问题?2、读“竺、桢”2 个字,能读准字音即可。3、讨论第二题,相机板书课题:第一朵杏花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出示投影片上自读要求:(1)轻声自读课文两遍(2)画出生字词,结合生字表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卡片,抽读字音。(2)指导读长句子。指名读句子,
9、相机指导停顿断句。(3)指名朗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三、范读课文 1、范读课文 出示分段提示:(1)按时间先后顺序,本文应该如何分成两段?(2)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能不能独立成一段?2、范读后根据提示讨论分段。说说段意。第一段(15):竺可桢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孩子不明白什么原因。第二段(6-15):第二年在孩子的帮助下,竺可桢爷爷准确地记下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第三段(1):竺可桢爷爷通过长年精确观察,掌握了气候变化规律。四、指导书写生字 五、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下一堂课交流。第二课时(一)导入 1.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板书
10、:竺可桢.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两次)分别是什么时间?(一年前,一年后)(二)第一次(学习第 1-5 自然段)1 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2.讨论(学生可相互解答,教师只作点拨)。.3 指导朗读。.重点指导第 3 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用。出示投影片:“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弯下腰来: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习惯地问”说明竺可桢在坚持长期物候观测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5.四人小组练读。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6 指名练读。(三)第
11、二次(学习第 6-15 自然段)1.师述: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 6 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2 指名读,突出“绿、皱、鼓”等关键词。3.齐读 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 ()读第一遍: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讨论之后,出示投影片。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竺爷爷()地问:“什么事情呀?”小孩子()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竺爷爷()地问:“什么时候?”小孩子()地说:“刚才。”竺爷爷()地问:“是第一朵吗?”小孩子()地说:“是。”(2)读第二遍:同桌讨论
12、,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指名说说,归纳答案: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读第三遍:根据提示与读出语气,指导朗读。(4)读第四遍:指名生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子的话,其余读旁白。(7-1).师述: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那王老师不禁要问小孩子为什么高兴?竺爷爷为什么高兴?(小孩子是为自己终于完成了竺爷爷去年交给的任务而高兴,竺爷爷是为自己终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而兴奋。)6除了对话部分,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出示投影片,朗读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竺爷爷顷刻间象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7“郑重”什么意思?你从“郑重
13、地计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郑重”的意思是严肃认真。从“郑重地计下”可以看出竺可桢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板书:一丝不苟师述:是的,“一丝不苟”,竺爷爷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四点明中心(学习第 16 自然段)1出示投影片:“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2 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3.你怎样理解“精确”一词?(非常准确)能不能结合前文来说说。.指导朗读5 竺爷爷作为一名物侯学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你找到原因了没有?.6 小结:正如竺爷爷所说的,他正是通过长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花的规律。板书:精
14、确观察师补充竺可桢和自然日记:竺可桢精确观察大自然: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落叶,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再读读竺爷爷的话,加深体会 五.总结迁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总结:课文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学了本文,你觉得应向竺爷爷学些什么?六.作业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下一堂课交流。-板书 第一朵杏花 竺 精确 观察 可 桢 一 丝 不 苟 教学反思:3、燕子 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
15、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通过朗读、观察和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各种各样的动物,空中的飞鸟地上的走兽,水里的游鱼。但是稍不留心,它们就会从我们的眼前溜走等到要写时不知从哪儿写起。就说我们春天里常见的燕子(出示燕子图片),我们会怎样描绘它呢?(学生自由发挥)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作家郑振铎是怎样描述燕子的。2、读题:(板书“燕子”)(1)、指导“燕”的结构:象形字,各部分要写得紧凑()、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 1、自渎课文-(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
16、,划出不理解的词、句。(2)、检查:A、小黑板出示字词:自由读指名纠正读齐读、读课文:(分段指名读)看谁读得又准确又流利。(教师评)2、理清课文层次()、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那些内容?(小组讨论)(2)、指名回答(相机板书:外形,春天赶来,飞行,休息)。三、细读第一自然段 1、理解内容 默读课文:第一段写了什么?(一起回答:外形)作者是抓住它的什么特点来写的?(相机板书:羽毛乌黑光亮;翅膀俊俏轻快;尾巴剪刀似的)、指导朗读(1)、情感准备:既然燕子是这样的漂亮、机灵,大家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喜爱、欢快的语气)(2)、练读:(3)、指名读男生女生比赛读齐读 、指导背诵(1)、思路:课
17、文是怎样写燕子的外形的?(指板书:羽毛翅膀尾巴、指图)(2)、请学生自己试着把这一段背给同桌听。(提示:可看板书或看图)()、看板书,分一二排、三四排背。(4)、齐背。四、布置作业 、习字册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前课 1、请学生说说回忆第一段写了什么?(外形)、作者是怎么写的呢?(请学生带感情背诵)二、细读课文 -、学习第二自然段 (1)、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燕子的模样,那么着可爱的精灵是什么时候来到我们身边的呢?(春天)(2)、自由读这一段,想想它描绘了春天里的哪些事物?用横线划出来。它们是什么样的?圈出描写的词语。(微风吹拂;细雨洒落;柔柳)、)3(重点品味描绘春天的句子
18、 A、出示小黑板。指名口头填空第一句。(吹拂、洒落)你有什么样的感觉?(舒服、惬意)你怎么读出这个感觉?(示范读,教师评价)指名口头填空第二句。(展开)你怎么读出柳叶的嫩呢?(示范读,教师评价)指名口头填空第三句。(赶集似的,烂漫无比)你怎么理解“赶集似的”?说明花草很多,很热闹)你准备怎么读?(教师评价)B、在这样美的春天里,还有燕子从南方赶来了,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生趣是什么意思?(生机和趣味)大家想象一下这样的场面,有什么感觉?(高兴、兴奋)C、完整地练读分小组比赛读齐读(4)、指导背诵 A、理思路:春天到了,微风和细雨怎样?柔柳怎样?青草怎样、绿芽、鲜花怎样?小燕子又怎样?B、同桌互
19、背。2、学习第三自然段、)1(理解内容:A、自渎:思考这一段写了燕子的哪个方面?(飞行的形态)找出描绘的词语。(斜着、掠过、横掠)、掠过写出了什么?(飞的速度快)(板书:快)横掠写出了什么?(飞得轻)(板书:轻)、)2(指导朗读 A、小燕子飞得又轻又快,我们应该怎么读?(轻快)、指名读,评价齐读。(3)指导背诵 、燕子图片演示。(指名表演)、练背齐背(教师同时演示)、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过渡:燕子轻快地飞呀飞,累了,就停在电线上休息。(板书:休息)、)2(默读。找出比喻句,说明把什么比做什么?(板书:电线五线谱;-燕子音符)()、比较:教师故意读错“痕”为“根”,请学生说说哪个好。、)(指
20、导朗读:飞倦了怎样读?春天的歌怎样读?(5)、指导背诵:三、总结课文 学习这一课,我们认识了春天里活泼可爱的燕子。在外形上,它有着(指名说),它在春天里到来,轻快地飞到我们身边,连休息的姿态都那么美。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一起读它。四、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2、围绕春天景物写一篇日记。附板书:羽 毛 乌 黑 光亮 外形 翅膀 俊俏轻快 尾巴 剪刀似的 3、燕 子 春 天 赶 来 飞行 快,轻 休息 电线五线谱 燕子音符 教学反思:4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2、学会本课的 3 个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
21、的美,培养学生对自 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教学重点:1、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结合古诗简洁的语言想象丰富的画面,先说再写。教学难点: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 法。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 法。、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 来。教学准备:1、师生查找有关诗人、诗作的相关资料。、教学挂图。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调动积累,揭示课题、启发学生回忆背诵过的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2、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22、介绍作者: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 了一些好事。他和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二、自学古诗,整体感知、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2、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意。、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4、检查学习效果(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2(解释词语:“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楼台”、“四百八十寺”)3(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大致即可)三、反复诵读,体会意境(一)前两行写今-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边读边思考:江
23、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 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3、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二)后两行怀古 1、提问:诗歌的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2、学生默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4、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 意境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
24、?5、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6、练习背诵古诗。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2、默写江南春。、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 配一幅画。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诗题导入 1、背诵江南春。、师: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诗歌。(板书诗题:春日偶成)教师简介作者程颢。程颢(0215),北宋 著名儒家学者。字伯淳,号明道。河南洛阳人。少年时曾与胞弟程颐同学于当 时名儒周敦颐。嘉祐二年(1057 年)登进士第。历官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宗宁寺丞-等职。在政治下,他虽然坚决反对王安石新政,但并不
25、成司马光等旧党官僚东 山再起后对王安石集团贬逐无遗的政策。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宋代理学的主要 奠基者,世称“二程”。因二程兄弟长期讲学于洛阳,故世称其学为“洛学”二、自读古诗,疏通文字 1、学生自由读春日偶成。(要求同前首)2、集体交流对诗歌的理解。()指名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互相启发。()边读边引导想象,逐句谈理解。(3 师生小结:一、二句写景云淡、风清、花红、柳绿,加上 近午的阳光,长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三、四句抒情生处这宜人的春色中,诗人完全陶醉了,可有谁 知道他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为他像少年人一样偷闲贪玩呢!三、反复品味,精读古诗、学生自由读古诗,思考:从字里行间感受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四年级 下册 语文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