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全册.pdf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全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全册.pdf(8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82 第一单元 元、角、分与小数 教材分析:选择“元、角、分”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学习小数,首先是由于学生对于小数认识的最直接经验来自价格;其次,结合购物情境学习小数,可以突出“元、角、分”与小数的密切联系,有助于学生对小数的理解,并渗透了解决问题的要求。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比较及小数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1、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2、经历比较商品单价高低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3、在具体的购物活动中,学会小数的简单加减计算。4、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与同伴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
2、联系。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学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学会小数的简单加减计算。教具准备:元、角、分及教学挂图等 课时安排:7 课时 2/82 课 题 买文具(小数的意义)课 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三年级 教 师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 23 页 学 习 目 标 1、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景,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3、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带有元、角、分的数的相互转换。重点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结合具体的情境,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学会如何用小数表示一些钱数。课前准备 钱币
3、模型 相关知识窗 本节的知识是我们在一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元、角、分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因为我们对于小数的最直接经验来自价格,所以结合购物情境来学习小数,才能使我们充分体会到“元、角、分”与小数的密切关系。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独 立 尝 试 在超市中,每件商品的价钱是怎样表示的?观察商品的标签上的数字,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布置课前预习 点 拨 自 学 我们常常到文化用品商店去买文具,下面我们观察课本中情境,回答问题。1、用小数表示的商品的单价是几元几角几分?2、什么样的数是小数?小数由三部分组成:_、_和_。3、小数的读法。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 的 问题,教师加 以 点拨
4、。3/82 读法注意:1_ 2_ 4、把几元几角几分写成用“元”作单位的小数。注意:_ 解题误区 1、21.30 读作:二十一点三十 对吗?2、一个笔记本的单价是 3.50 元,售货员叔叔写成了 0.35元,错误的原因是什么?组 内 交流、解疑、个 别 汇报、老师点拨 课程小结 学生自己总结 活动 课本第3 页的“试一试”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 人人显身手 一、课本第3-4页“练一练”第1 题 二、课本第3-4页“练一练”第2 题 三、读一读、写一写 书包 3.05元 _ 元_分 帽子 2.95元 _ 元_角_分 雨伞 9.60元 _ 元_角_分 手电 2.88元 _ 元_角_分 球鞋 15.60
5、元 _ 元_角_分 胶卷 12.30元 _ 元_角_分 四、把商品的价格改成小数。电灯 30元 5 角 _ 元 火柴 5角 5 分 _ 元 计算器 25元 8 角 5 分 _ 元 五、我来显身手 一张伍元、一张贰角、一个伍分 _元_角_分 _ 元 一张 10 元、一个5 分、一个1 分 _元_角_分 _ 元 一张 50 元、一张2 元、1 元 _元_角_分 _ 元 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 4/82 一张 100 元、一个 1 分 _元_角_分 _元 六、找一找、连一连 3.56 4.05 13.78 35.06 四点零五 十三点七八 三十五点零六 三点五六 七、小小调查员。
6、调查你家附近超市中商品的价格,并用两种方法记录下来,填在表中。单价写法 品名 用元作单位的小数 写成几元几角几分 八、拓展题 用下面的卡片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两位小数,分别写下来。083.自 我 总 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 方面表现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我会注意的是。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5/82 课 题 货比三家(简单小数的大小比较)课 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三年级 教 师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 57 页 学 习 目 标 1、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景,学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并能正确地进行比较。2、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
7、多样性。重点难点 学会比较简单小数的方法,并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用多种策略比较小数的大小,并体会其中的多样性和有效性。课前准备 标有价格的物品 6/82 相关知识窗 本节的知识是我们已经初步掌握“元、角、分”与小数的联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想学习的过程中互相交流比较的方法和过程,分析各种不同方法或策略的特点,选择合适自己的策略,并加以掌握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独 立 尝 试 相同的东西在不同的超市中价钱是怎样的呢?如何选择购买呢?布置课前预习 1、读小数 0.5元 0.02元 1.05元 2.3元 6.00元 1.2米 10.5元 0.01米 2、写小数 零点二五 零点零四 二点四
8、 十六点零五 3、填一填 1.02元 _ 元_角_分 5.50元 _ 元_角_分 10.15元 _元_角_分 10 元 5 分 _ 元 课前旧知复习 点 拨 自 学 问题一:新学期开始了,丽丽要为自己买一个新的铅笔盒,请大家帮她选一选,哪家文具店最便宜?方法 1:方法 2:方法 3:方法 4:问题二:去哪家文具点买橡皮便宜?方法 1:方法 2:学 生 独 立思考,小组讨论,教师加以点拨。归纳总结 1、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方法:2、比较多个小数的大小方法:学 生 自 己总结 解题误区 1、0.2 元5.0 元 对吗?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 活动 课本第 5 页“试一试”学 生 独 立尝
9、试,同桌互相检查 7/82 人人显身手 一、课本第 67 页的“练一练”第 1 题 二、课本第 67 页的“练一练”第 2 题 三、课本第 67 页的“练一练”第 3 题 四、火眼金睛辩对错 1、比较小数大小时,位数多的小数比位数少的小数大。()2、比 2.8 大比 3.2 小的小数只有 3 个()3、整数都比小数大。()4、8.0 和 13 都不是小数。()五、三年一班一组同学为汶川灾区捐款情况如下 姓名 金额 姓名 金额 李翔 9.80 元 王辉 7.99 元 张璐 8.92 元 赵亮 8.89 元 马子傲 9.59 元 王晶 10 元 刘强 7.94 元 李亮 9.60 元 你知道捐款金
10、额的前三名是谁吗?第一名_第二名_第三名_ 六、拓展题 用下面的卡片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两位小数,分别写下来,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046.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 自 我 总 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 方面表现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我会注意的是。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课 题 买书(不进位或退位的小数加减法)课 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三年级 教 师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8 页 8/82 学 习 目 标 1、结合“买书”的具体情景,探索不进位或退位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2、能用小数
11、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难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课前准备 标有单价的课外读本 相关知识窗 本节的知识是我们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及整数加减法等内容的基础上学习的。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新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的方法,理解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的道理,知道小数加减法的竖式为什么一定对齐。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独 立 尝 试 1、学生口答 5.8 元 _元_角_分 _元 _角 3.3 元 _元_角_分 _元 _角 15.6 元 _元_角_分 _元 _角 2、计算下面各题 2 5 4 6 1 2 4 1 0 3+1
12、1 -1 8 -2 3 +2 8 说一说,整数加减法计算中注意什么?课前复习旧知 点 拨 自 学 问题一:今天淘气在书店买了一本童话故事,花了3.2 元,他又买了一本数学世界,花了 11.5 元,淘气想知道一共花了多少元,遇到的都是小数,该怎样解决呢?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问题二:一本数学故事11.5 元,一本童话故事3.2 元,一本数学故事比一本童话故事贵多少元?独 立 思 索小 组 交 流总 结 方 法教师点拨 9/82 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归纳总结 不进位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退位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学 生 自 己独立完成 解题误区 1、1.5 元+0.12 元=0.27 元 对吗?
13、2、1.6 元-0.3 元=13 元 对吗?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 人人显身手 一、课本第 910 页的“练一练”第 1 题 二、课本第 910 页的“练一练”第 2 题 三、竖式计算 0.5+2.2=4.8-3.2=5.4-4.4=2.3+7.0=17.5-6.4=20.5-0.5=四、我来显身手 1菊花降价多少元?康乃馨降价多少元?2菊花、康乃馨各买一束,原来要多少钱?现在只要多少钱?便宜多少元?3现在买 2 束菊花要多少钱?现在买 2 束康乃馨要多少花名 原价 现价 菊花 0.55 元/束 0.50 元/束 康乃馨 2.40 元/束 2.20 元/束 1、先独立答题 2、组内
14、交流 3、师生交流 10/82 钱?4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自 我 总 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 方面表现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我会注意的是。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课 题 寄书(进位或退位的小数加减法)课 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三年级 教 师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 11 页 学 习 目 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并能正确出来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出现的进位或退位问题。2、体验只需估算就能解决的那些问题的特征,培养估算意识,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重点难点 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
15、,并能正确处理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掌握估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课前准备 注明单价的课外读物或学习用具 相关知识窗 本节知识是前一节小数加减法(不进位或退位)内容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把已经掌握的整数进位加法的旧知识迁移到小数进位加法这一新情境中,理解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的道理。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独 立 尝 试 一、抢答 16.7-0.5=4.9-3.8=9.5+0.4=1.7+5.2=6.6+4.0=6.5-4.4=二、列竖式计算 80.45-63.24=7.29-6.18=3.6+47.5=课前旧知复习学生独立解答汇报结果 11
16、/82 4.38-1.35=3.27+15.3=1.56+0.62=三、笑笑到书店买了两本书。一本童话故事3.4 元,一本数学世界16.5 元。笑笑一共花了多少钱?点 拨 自 学 刚才同学们用学到的知识帮笑笑解决了一个问题,她要把这两本书寄给同学们阅读,以表示感谢,你们高兴吗?小红到邮局寄书,其中童话故事需要邮费 1.6元,数学世界 需要邮费 12.8 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问题一:她一共需要多少元?1、列出算式:2、估一估:大约需要多少元邮费?3、计算方法: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问题二:小红付给阿姨 15 元,应找回多少元?学 生 独 立思考,小组讨论,教师加以点拨。归纳总结 进位小数加
17、法的计算方法:小数加法的估算方法:退位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学 生 自 己总结 解题误区 1、11.6+4.8=15.4 对吗?2、10.6-2.3=12.9 对吗?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 活动 课本第 11 页“试一试”的第(2)题。学 生 独 立尝试,同桌互相检查 12/82 人人显身手 1、课本第 12 页“练一练”第 1 题。2、一本动物世界21.8 元,一本童话故事14.5元,小明想买这两本书,他只有40 元,够吗?解法一:解法二:3、小青有5 元钱,可以买哪两种食物?饼干 3.8元 面包 1.2元 瓜子 2.5元 解法一:解法二:4、下面是丁丁超市部分商品的价格 商品 单
18、价 商品 单价 薯条 3.5元 面包 1.2元 瓜子 2.8元 饼干 4.4元 山楂片 0.8元 蜜枣 8.5元 1买一袋饼干和一袋瓜子一共多少元?2一袋薯条比一包山楂片贵多少元?3小亮买一个面包和一袋蜜枣,他只有10 元,够吗?4小强有5 元,可以买哪两种食品?请给出两种买法,并计算花了多少元?5、拓展题 小林在计算小数加法时,把其中的一个加数4.2看成了 42,结果得52.6,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 自 我 总 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我在_方 面 表 现 好,在_方面表现不够,以后我会注意的是_。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
19、、痛苦)第二单元 对称、平移和旋转 教材分析:本单元把平移、旋转与对称轴等图形的变换作为学习与研究的内容,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首先呈13/82 现学生身边丰富、有趣的实例,让学生充分感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现象;其次,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图形变换的知识,掌握图形变换的技能,发展空间观念;再次,重视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习内容: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描绘出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以及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感知身边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2、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3、能在
20、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4、结合图案的欣赏与设计的过程,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图形变换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培养对图形的知觉能力和审美情趣。学习重点、难点:重点:1、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发展学生空间观念。2、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3、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4、感知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难点:1、初步空间观念的建立和培养。2、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3、能准确地在方格纸上画出符合要求图形。课时安排:6 课时 课 题
21、 轴对称图形 课 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三年级 教 师 14/82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 1617 页 学 习 目 标 1、结合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案,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2、通过折纸、剪纸、画图、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3、渗透图形类的教育,培养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重点难点 1、理解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判断对称图形,按要求画出对称图形。3、挖掘和利用身边丰富有趣的实例,充分感知平移现象。课前准备 白纸、剪刀等 相关知识窗 本节的知识是我们认
22、识了简单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轴对称图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人们装饰、布置生活环境时也经常利用这些图形。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活动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点,即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并知道这一条折线就是对称轴。学 学 案 导 案 独 立 尝 试 观察、收集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或动物是对称的,也就是左右一样或上下一样。布置课前观察、收集资料。15/82 习 过 程 点 拨 自 学 许多同学都喜欢看漂亮的窗花,下面的几个窗花作品都是人们用一双灵巧的双手剪出来的。观察图案,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那他们有着什么特点呢?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点。动手操作:取出一张纸,
23、对折,画出图案,用剪刀剪下图形,再打开,观察剪下来的图形有什么特点?2、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 对称点和对称线段 对称轴有什么功能呢?验证:试一试不沿着对称轴对折,图形的左右两边会不会完全重合?3、猜、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4、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5、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1理解题意。2作图方法:步骤一、二、三 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 的 问题,教师加 以 点拨。课程小结 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完全重合 有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止一条,可以有多条。学生自己总结 活动 课本第18 页的“试一试”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 人人1、寻找五角星有几条对称轴?2、课本地
24、19 页“练一练”第1 题 1、先独立答题 16/82 显身手 3、课本地 19 页“练一练”第 2-5 题 4、课本第 20 页“你知道吗”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 自 我 总 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 方面表现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我会注意的是。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课 题 镜子中的数学 课 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三年级 教 师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 21 页 学 习 目 1、结合“实例和具体活动,感知镜面对称现象。2、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一些特征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3、培养钻研数学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17/8
25、2 标 重点难点 掌握镜面对称现象的特征;利用镜面对称现象,判断图形的位置和方向。课前准备 一面小镜子 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圆形纸片各一张 相关知识窗 本节的知识是我们已经初步掌握轴对称图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学习过程中巩固轴对称图形的知识,体会镜面对称现象具有额一些特点。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独 立 尝 试 观察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的不同?布置课前预习 1、什么是对称轴和对称图形 2、对称轴有什么特点?课前旧知复习 点 拨 自 学 1、照镜子时,所看到的镜子中的人的大小、上下与前后的位置与实际情况有什么异同点?实际物体与镜面图形是对称的,它们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对折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三年级 下册 数学 导学案全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