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总结]职业危害现场急救知识培训.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学习总结]职业危害现场急救知识培训.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总结]职业危害现场急救知识培训.pdf(8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职业危害现场急救知识培训 内容:1、现场急救的目的和原那么 2、紧急救护的程序 3、根本急救知识与技术:呼吸中断急救法人工呼吸法 心脏停止跳动急救法胸外心脏挤压法 4、紧急止血法 5、中毒窒息急救 6、触电急救 7、中暑急救 1、现场急救的目的和原那么:目的:最大限度的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提高伤者愈后的生存质量。原那么:快抢、快救、快送,即“三快。2、紧急救护的程序:拨打120 迅速将伤者移至就近平安的地方 快速对伤者进行分类 先抢救危重者 优先护送危重者 3、根本急救知识与技术:呼吸中断急救法人工呼吸法 心脏停止跳动急救法胸外心脏挤压法 3、紧急止血法:一、止血 1、指压法:通常是将中等或
2、较大的动脉压在骨的浅面。例如,将颈总动脉压向第五颈椎横突,将肱动脉压在肱骨干上。此法仅能用于短时间控制动脉血流。应随即继用其他止血法。2、压迫包扎法:常用于一般的伤口出血。注意应将裹伤的无菌面贴向伤口,包扎要松紧适度。3、加垫屈肢法:在肘、膝等侧加垫,屈曲肢体,再用三角巾等缚紧固定,可控制关节远侧流血。适用于四肢出血,但已有或疑有骨关节损伤者禁用。4、填塞法:用于肌肉、骨端等渗血。先用 12 层大的无菌纱布铺盖伤口,以纱布条、绷带等其充填其中,外面加压包扎。此法的缺点是止血不够彻底,且增加感染时机。5、止血带法:能有效的制止四肢出血。但用后可能引起或加重肢端坏死、急性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因此主
3、要用于暂不能用其他方法 控制的出血。使用止血带的考前须知:必须作出显著标志如红色布条,注明和计算时间,优先后送伤员。连续阻断血流时间一般不得超过 1 小时,勿用绳索、电线等缚扎;用橡胶管带时应先在缚扎处垫上 1-2 层布。还可用帆布带或其他结实的布带,。止血带位置应接近伤口减少缺血组织范围。但上臂止血带不应缚在中 1/3处,以免损伤桡神经。二、包扎:目的是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固定敷料和帮助止血。常用的材料是绷带和三角巾;抢救中也可将衣裤、巾单等裁开作包扎用。无论何种包扎法,均要求包好后固定不移和松紧适度。1.绷带卷包扎法:有环行、螺旋反折包扎,“8字形包扎。包扎时要掌握“三点一走行,即绷 带的
4、起点、止点、着力点多在伤处和走行方向顺序。2.三角巾包扎法:三角巾制作较为方便,包扎时操作简捷,且能适应 各个部位,但不便于加压,也不够牢固。三、固定:骨关节损伤时均必须固定制动,以减轻疼痛、防止骨折片损伤血管和神经等,并能帮助法治休克。较重的软组织损伤,也宜将局部固定。固定前,应尽可能牵引伤肢和矫正畸形;然后将伤肢放到适当位置,固定于夹板或其他支架可就地取材如用木板、竹竿、树枝等。固定范围一般应包括骨折处远和近的两个关节,既要牢靠不移,又不可过紧。急救中如缺乏固定材料,可行自体固定法。如将受伤上肢缚在胸廓上,或将下肢固定于健肢。四、搬运:背、夹、拖、抬、架。考前须知:对骨折、特别是脊柱损伤的
5、伤员,搬运时必须保持伤处稳定,切勿弯曲或扭动。对昏迷伤员,搬运时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6、中毒窒息急救:窒息性气体是指那些以气态吸入而直接引起窒息作用的气体。根据毒物作用机理不同,窒息性气体可分两大类,一类为单纯性窒息性气体氮气、甲烷、二氧化碳等,因其在空气中含量高,使氧的相对含量降低,使肺内氧分压降低,致使机体缺氧。另一类的化学性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氰化物、硫化氢等,主要对血液或组织产生特殊的化学作用,血液运输氧的能力发生障碍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发生障碍,造成全身组织缺氧,引起严重中毒表现。急救:迅速脱离有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6、触电急救:导致人体电生理紊乱,特别是心脏电生理紊乱,发生严重的心
6、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7、中暑急救:正常人体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产热的散热处于动态平衡,使体温维持在 37左右。担当周围环境气温超过皮肤温度,尤其当湿度较高,通风不良时,身体通过一系列调节,仍不能维持体温平衡,畜积余热,引起水盐代谢紊乱及神经功能损害等一系列病症,成为中暑。夏季暴晒于烈日下,由于受热较多,而引起中暑者,成为日射病。个人防护用品知识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和有害因素,会伤害劳动者的身体,损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劳动防护用品就是在劳动过程中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有害因素伤害人体而穿戴和配备的各种物品的总称。个人防护用品分类 个人防护用品可按防护部位分为防护头、面、眼、
7、呼吸道、耳、手、脚、身躯等8 类,也可以依据用途分为防尘、防毒、防噪声、防高温热辐射、防微波和激光、防放射、防冲击、防机械外伤、防油、防碱、防坠落、防寒、防触电、防水和水上救生等。个人防护用品主要有:1.防护服。防护服包括帽、衣裤、围裙及鞋盖等,主要是防止热辐射、射线、微波和化学污染物损伤皮肤或经皮肤侵入人体。2.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有电焊工护目镜、炉窑工护目镜和面罩、防微波和防碎屑眼镜等。3.呼吸防护器。根据结构和原理呼吸防护器可分为自吸过滤式和送风隔离式两大类:1)自吸过滤式是以佩戴者自身的呼吸为动力,将空气中有害物质予以过滤净化的防护器。使用在空气中有害物浓度不很高,且空气中的含氧量不低
8、于 18%的场所。它分为机械过滤和化学过滤两种,机械过滤主要是用于防止粒径小于 5m 的呼吸性粉尘的吸入,通常称防尘口罩和防尘面具;化学过滤主要用于防止有毒气体、蒸气、毒烟雾等的吸入,通常称为防毒面具。2)防毒面具有滤毒盒或滤毒罐,又有全面罩与半面罩之分,常用的防毒滤料有相应的防护对象,各种型号涂有不同颜色,要注意其适用范围。3)隔离式呼吸器工作原理是将戴用者的呼吸器官与污染环境隔离,通过输入空气或氧气来维持人体正常呼吸的防护器。用在缺氧、尘毒污染严重、情况不明或有生命危险的工作场合。4)隔离式呼吸器按供气形式可分为自给式和长管式两种类型。自给式呼吸器自备气源,属携带型,根据气源的不同又分为氧
9、气呼吸器和空气呼吸器和化学氧呼吸器;长管式呼吸器需借助机械动力经气管引入空气。4.护耳器。护耳器包括耳塞、耳罩、耳帽,其作用主要是防止噪声危害。5.防护手套。主要是棉手套,也有用新型橡胶体或聚氨脂塑料浸塑制成的手套。不同材质的手套可用于不同的工作场所,如防溶剂、耐油、耐漆、防污染、耐热,耐寒冷手套等。6.防护膏膜。在戴手套感到阻碍操作的情况下,可用膏膜防止手部皮肤污染。膏膜一般由药物、成膜剂、油脂活性剂乳化制成,用后用温水和肥皂冲洗,可用在使用有机化合物的场所,如各种溶剂、油漆和染料操作时。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原那么 1 企业有义务为工作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企业工人应了解自己的工作需要哪些个
10、人防护用品,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所及工作岗位的不同防护要求,正确选择性能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绝不能选错或将就使用,特别是不能以过滤式呼吸防护器代替隔离式呼吸防护器。2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者必须了解所使用的防护用品的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对结构和使用方法较为复杂的防护用品,如呼吸器要进行反复训练,到达能迅速正确使用。3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前,必须严格检查,损坏或磨损严重的必须及时更换。用于急救的呼吸器更要定期检查,以免急救时无法正常工作。急救呼吸器平时要妥善地存放在可能发生事故的邻近地点,便于及时取用。4 妥善维护保养防护用品。这样不但可延长防护用品使用期限,更重要的是能保证用品的防护效果,要仔细阅读防护
11、用品的使用维护说明书,按要求正确维护防护用品。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工作场所设置的可以使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产生警觉,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图形标识、警示线、警示语句和文字。本标准适用于可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设备及产品。根据工作场所实际情况,组合使用各类警示标识。2 图形标识 图形标以分为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以和提示标识。见附录 A 和 B。禁止标识禁止不平安行为的图形,如“禁止入内标识。警告标识提醒对周围环境需要注意,以防止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如“留神中毒标识。指令标识强制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如“戴防毒面具标识。提示标识提供相关平安信息的图
12、形,如“救援 标识。图形标以可与相应的警示语句配合使用,见附录 B 和 C。图形、警示语句和文字设置在作业场所入口处或作业场所的显著位置。3 警示线 警示线是界定和分隔危险区域的标识线,分为红包、黄色和绿色三种。见附录 B。按照需要,警示线可喷涂在地面或制成色带设置。4 警示语句 警示语句是一组表示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或描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的词语。警示语句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图形标识组合使用。根本警示语句见附录 C。5 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根据实际需要,由各类图形标识和和文字组合成?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以下简称告知卡)。参见附录 D。?告知卡?是针对某职业病危害
13、因素,告知劳动者危害后果及其防护措施的提示卡。?告知卡?设置在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6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警示标识的设置 在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入口或作业场所的显著位置,根据需要,设置“留神中毒或者“留神有毒气体警告标识,“戴防毒面具、“守防护服,“注意通风等指令标识和“紧急出口、“救援 等提示标识。依据?高毒物品目录?,在使用高毒物品作业岗位醒目位置设置?告知卡?。在高毒物品作业场所,设置红色警示线。在一般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设置黄色警示线。警示线设在使用有毒作业场所外缘不少于30cm处。在高毒物品作业场所应急撤离通道设置紧急出口提示标识。在泄险区启用时,设置“禁止入内、“禁止停留
14、警示标识,并加注必要的警示语句。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发生故障时,或者维修、检修存在有毒物品的生产装置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置“禁止启动或“禁止入内警示标识,可加注必要的警示语句。8其他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警示标识的设置 在产生粉尘的作业场所设置“注息防尘警告标识和“戴防尘口罩指令标识。在可能产生职业性灼伤和腐蚀的作业场所,设置“留神腐蚀警示标识和“穿防护服、“戴防护手套、“穿防护鞋等指令标识。在产生噪声的作业场所,设置“噪声有害警告标识和“戴护耳器指令标识。在高温作业场所,设置“注意高温警告标识。在可引起电光性眼炎的作业场所,设置“留神弧光警告标识和“戴防护镜指令标识。存在生物性职业病危害因
15、索的作业场所,设置“留神感染警告标识和相应的指令标识。存在放射性同位素和使用放射性装置的作业场所,设置“留神电离辐射警告标识和相应的指令标识。9设备警示标识的设置 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上或其前方醒目位置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10产品包装警示标识的设置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放射性物质的材料的,产品包装要设置醒目的相应的警示标识和简明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载明产品特性、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平安使用考前须知以及应急救治措施内容。11贮存场所警示标识的设置 贮存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材料的场所,在入口处和存放处设置相应的警示
16、标识以及简明中文警示说明。12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警示线的设置 在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临时警示线,划分出不同功能区。红色警示线设在紧邻事故危害源周边。将危害源与其他的区域分隔开来,限佩戴相应防护用具的专业人员可以进入此区域。黄色警示线设在危害区域的周边,其内外分别是危害区和洁净区,此区域内的人员要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具,出入此区域的人员必须进行洗消处理。绿色警示线设在救援区域的周边,将救援人员与公众隔离开来。患者的抢救治疗、指挥机构设在此区内。附录 A 标准性附录 警示图形标准规格及设置 A1 式样及颜色 A11 根本几何图形式样、颜色及含义见ISO3864-1。根本几何图形式样、
17、颜色及含义见表 A1 表 A1 根本几何图形式样、颜色及含义 A12 平安色 红色表示禁止和阻止的意思。蓝色表示指令,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定。黄色表示提醒人们注意。绿色表示给人们提供允许、平安的信息。A2 制作 A21 禁止标识 禁止标识按以下格式进行设计,如图 A1 所示。图 A1 禁止标识的根本形式 背景:白色 圆圈带和斜杠:红色 标识图:黑色 外圈:白色 平安色至少应覆盖总面积的 35%A22 指令标识 指令标识按以下模式进行设计,如图 A2 所示。图 A2 指令标识的根本形式 背景:蓝色 标识图:白色 外圈:白色 平安色至少应覆盖总面积的 50%A23 警告标识 警告标识的根本形式是等
18、边三角形边框,按以下格式进行设计,如图 A3 所示。图 A3 警告标识的根本形式 背景:黄色 三角形内带:黑色 标识图:黑色 三角形外圈:黄或白色 平安色至少应覆盖总面积的 50%A24 提示标识 提示标识按以下格式进行设计,如图 A4 所示。图 A4 提示标识的根本形式 背景:绿色 标识图:白色 外圈:白色 平安色绿色至少应覆盖总面积的 50%A25 附加提示标识 附加提示标识如图 A5 所示。图 A5 附加提示标识的根本形式 A26 组合标识的编排 组合标识的编排按以下位置设立,如图 A6 所示。图 A6 组合框标识的编排 A27 多重标识 多重标识的根本形式如图 A7 所示。图 A7 多
19、重标识的排列 A28 提示标识、方向标识和文字组合 提示标识、方向标识和文字组合按以下方式设立,方向提示标识在说明方向时应设附加提示标识。“出口字体用楷体。如图 A8 所示。图 A8 方向组合标识 A29 警示线 警示线分为黄色警示线、红色警示线和绿色警示线,如图 A9 所示。图 A9 警示线 A3 警示标识设置和使用 警示标识设置和使用见 GB16179。A31 警示标识和设置高度 除警示线外,警示标识设置的高度,尽量与人眼的视线高度相一致,悬挂式和柱式的环境信息警示标识的下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 2m;局部信息警示标识的设置高度以视具体情况确定。A32 使用警示标识的要求 A321 警示标
20、识设在与职业病危险工作场所有关的醒目位置,并有足够的时间来注意它所表示的内容。A322 警示标识不设在门、窗等可移动的物体上。警示标识前不得放置阻碍认读的障碍物。A323 警示标识不包括警示线的平面与视线夹角应接近 90角,观察者位于最大观察距离时,最小夹角不低于 75角,如图 A10 所示。图 A10 警示标识平面与视线夹角不低于 75角 A324 警示标识设置的位置应具有良好的照明条件。A325 警示标识不包括警示线的固定方式分附着式、悬挂式和柱式三种。悬挂式和附着式的固定要稳固不倾斜,柱式的警示标识和支架应牢固地连接在一起。A33 警示标识的其他要求 警示标识不包括警示线要有衬边。除警告
21、标识边框用黄色勾边外,其余全部用白色将边框勾一窄边,即为警示标识的衬边。衬边宽度为标识边长或直径的 0025 倍。A331 警示识标的材质 警示标识不包括警示线采用巩固耐用的材料制作,一般不宜使用易变形、变质或易燃的材料。有触电危险的作业场所使用绝缘材料。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放射性物质的材料产品包装上,可直接粘贴、印刷或者喷涂警示标识。A332 警示标识不包括警示线外表质量 除上述要求外,标识牌图形要清楚,光滑、无孔洞和影响使用的任何缺陷。A333 警示标识牌不包括警示线的尺寸,见表 A2。表 A2 警示标识牌的尺寸 A334 设在固定场所的警示线宽度为 10cm
22、,警示线可用涂料制作。临时警示线宽度为 10cm,可用纤维等材料制作。A4 颜色 警示标识所用的颜色要符合 GB2893 规定的颜色。A5 检查与维修 警示标识每半年至少检查一次,如发现有破损、变形、褪色等不符合要求时要及时修整或更换,见 GB16179。附录 B(标准性附录)图形标识的分类及使用范围 B1 根据图形标识的设置位置,可将其分为:B11 环境信息标识(H):所提供的信息涉及较大区域的图形标识。B12 局部信息标识(J):所提供的信息只涉及某地点,甚至某个设备或邮件的图形标识。B2 图形标识的分类 根据图形标识所表达的意思分为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提示标识和警示线。B21
23、禁止标以禁止标识见表 B1。表 B1 禁止标识 编号 名称及图形符号 标识种类 设置范围和地点 1 禁止入内 H 可能引起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入口处或泄险区周边,如高毒物品作业场所、放射工作场所等;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发生故障时;或维护、检修存在有毒物品的生产装置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置 2 禁止停留 H 在特殊情况下,对劳动者具有直接危害的作业场所 3 禁止启动 J 可能引起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暂停使用或维修时,如设备检修、更换零件等,设置在该设备附近 B22 警告标以 警告标以见表 B2。编号 名称及图形符号 标识种类 设置范围和地点 4 留神中毒 H,J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 5 留神
24、腐蚀 H,J 存在腐蚀物质的作业场所 6 留神感染 H,J 存在生物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 7 留神弧光 H,J 引起电光性眼炎的作业场所 8 留神电离辐射 H,J 产生电离辐射危害的作业场所 9 注意防尘 H,J 产生粉尘的作业场所 10 注意高温 H,J 高温作业场所 11 留神有毒气体 H,J 存在有毒气体的作业场所 12 噪声有害 H,J 产生噪声的作业场所 B23 指令标识 指令标识见表 B3 表 B3 指令标识 编号 名称及图形符号 标识种类 设置范围和地点 13 戴防护镜 H,J 对眼睛有危险的作业场所 14 戴防毒面具 H,J 可能产生职业中毒的作业场所 15 戴防尘口罩
25、H,J 粉尘浓度超过国家标准的作业场所 16 戴护耳器 H,J 噪声超过国家标准的作业场所 17 戴防护手套 H,J 需对手部进行保护的作业场所 18 穿防护鞋 H,J 需对脚部进行保护的作业场所 19 穿防护服 H,J 具有放射、高温及其他需穿防护服的作业场所 20 注意通风 H,J 存在有毒物品和粉尘等需要进行通风处理的作业场所 B24 提示标识 提示标识见表 B4 表 B4 提示标识 编号 名称及图形符号 标识种类 设置范围和地点 21 左行紧急出口 H,J 平安疏散的紧急出口处,通向紧急出口的通道处 22 右行紧急出口 H,J 平安疏散的紧急出口处,紧急出口的通道处 23 直行紧急出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习总结 学习 总结 职业 危害 现场 急救 知识 培训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