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STEAM校本课程.pdf
《二年级STEAM校本课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STEAM校本课程.pdf(7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目 录 第一章 会跳舞的蛇.2 第二章 空气炮.5 第三章 风向标.7 第四章 神奇泡泡.11 第五章 三维立体贺卡.14 第六章 初识维生素 C.18 第七章 排箫.21 第八章 悬浮风车.24 第九章 魔术存钱盒.26 第十章 明轮船.29 第十一章 反冲小车.33 第十二章 解密照相机.35 第十三章 空气空间.38 第十四章 考古大发现.40 第十五章 无限镜像.44 第十六章 单眼看世界.48 第十七章 瓶中彩虹.51 第十八章 谁动了我的西瓜.54 第十九章 传音小能手.57 第二十章 气功瓶.60 第二十一章 潜望镜.63 第二十二章 彩虹试纸.68 第二十三章 指纹探案.
2、70 第二十四章 连锁反应.73 2 第一章 会跳舞的蛇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2.了解为什么声音会有高低。3.学会利用声音让小蛇跳舞。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教学难点:声音高低的产生原因。三、教学准备 教师用 学生用/每组 备注 器材 小刀*1、毛绒铁丝*1、纸杯*1、纸*1、剪刀*1 毛绒铁丝*1、纸杯*1、纸*1、剪刀*1 试剂 四、教学过程(一)回顾:请小朋友们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做了什么有趣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到了哪些有趣的知识?哪位小朋友愿意举手和大家分享一下呢?找 2-3 位同学分享,老师总结。(二)情景引入 玩游戏:请三位同学到讲
3、台,其余同学闭紧双眼。老师随机让讲台上的同学说一句话,请同学们猜一猜说话的是哪位同学?为什么同学们会猜出是谁在说话呢?因为我们听到了他的声音,而且他的声音是和其他两位同学的声音是不一样的。那声音是怎么产生的,我们为什么可以听到声音还能猜出是谁在说活呢?(三)探究声音 任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先来做一个小游戏:把手轻轻的放在喉咙上,然后先尝试着只是张嘴作出说话的口型,但是不发出声音,感受下喉咙有什么变化,然后再轻轻的发出声音,再感受下喉咙的变化。根据这个对比两个结果,你能猜出来我们说话为什么(发声的时候,喉咙有点震震的)能发出声音了吗?发出声音就是靠喉咙里面的一个东西振动,比如我们把手放在桌子
4、上,桌子如果想要发出声音,我们只要敲一敲就有了,此时桌子有没有振动呢?给你们三秒钟的时间感受一下,3、2、1 挺停,感受到了么?我们人能发出声音,是因为我们有声带振动;桌子发出声音,桌子自身也振动。我们在说话或者唱歌的时候声带就会在我们的喉咙里振动,正是这样的振动 3 发出了声音。可是接下来老师又有个问题了,这个声音是振动产生的,可是这个声音又是怎么传到我们的耳朵里,让我们听到声音的呢?同学们自由发言,老师总结:是我们身边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这种振动在空气中传播,一直传到我们的耳朵里,带动我们耳膜的振动,这样我们的大脑就能让我们听到声音了。所以如果声带不能正常的
5、振动,我们就不能发出声音;如果我们周围没有空气,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也就不能传到我们的耳朵里。可是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我们都有声带,我们周围都有一样的空气,可是为什么每个人说话的音调都不一样呢?为什么爸爸说话的声音要比妈妈低很多呢?声音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接下来老师准备了一个神秘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任务二:跳舞的小蛇 1)桌子上的挑战 接下来我们就要来完成一个任务了,我们先从材料盒中拿出一根短的毛绒铁丝,我们自己把它做成我们喜欢的形状,比如说绕成一条小蛇,卷成一个圆、一个爱心等等,做好之后我们把它放在桌子上,现在我们在手不碰到这个毛绒铁丝的情况下想办法让它动起来。学生思考尝试,如果做成功了就
6、举手告诉老师,请同学们分享下你们都是用的什么方法。学生分享(例如用手敲桌子它就会动,吹它也会动)。那我们现在改变一下方式,把难度加大,如果我们现在把纸杯倒扣在桌上,再将我们做好的毛绒铁丝放到纸杯的底部,现在我们的手不可以触碰到桌子和纸杯,你们还有什么办法能让纸杯上的毛绒铁丝动起来吗?2)纸杯上的挑战 老师提示:(想一想,刚才放在桌子上的时候我们用手敲桌子,是为了什么(学生思考回答),为了让桌子振动,桌子振动就会带动毛绒铁丝动起来了。那在纸杯上的毛绒铁丝在什么情况下会动呢?(纸杯振动的时候),那除了手还有什么东西能够在我们不碰到桌子和纸杯的时候让纸杯振动呢?)学生讨论。是声音,看来有同学想起来我
7、们这节课的最重要的是什么了,前面讲的声音并不是白讲的哟。现在利用你们材料盒里用的材料(白纸、纸杯)想一想怎么利用声音让纸杯和毛绒铁丝动起来吧,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步骤:a)每人一个纸杯;b)先用笔在纸杯的一侧中间的位置画上一个“”,大小适中,然后用剪刀将这个“”划开(老师做);c)将纸卷成圆筒状,插在纸杯上划开的“”里;d)将纸杯倒扣,杯底朝上,将做好的小蛇放到杯底的中间位置;e)让学生对着纸卷成的圆筒的一端发出“啊”的声音,观察毛绒铁丝。原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并且在空气中这种振动会向远处传播,当我们对着纸杯上的圆筒的一端喊话时,我们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就通过圆筒中的空气传播到
8、纸杯中,引起纸杯中空气的振动,从而带动纸杯底部的振动,这种振动就会让纸杯上方的小蛇翩翩起舞了。(五)生活中的应用 1)夏天买西瓜时,敲一敲判断其是否成熟了:这是因为熟西瓜多水,声音低沉,也就是音调低;而生西瓜发出声音音调相对较高,声音清脆。所以人们就 4 凭拍西瓜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低就可判断西瓜是否熟。另外生西瓜与熟西瓜的结构有区别,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相同,凭此也可区分西瓜是否熟。2)宇航员在月球上谈话,即使离得再近,也必须使用无线电对讲机: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上没有空气,即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因此,宇航员即使离得很近也听不到对方说话。宇航员要听到别人说话,需要用对讲机将声音转化为电磁波
9、后再还原为声音或在口中含有一根金属棒作为声音的介质来传播声音。3)用录音机录一段自己朗诵课文的声音,然后放出来听,其结果是自己听录音机里录到自己的声音怎么也不像自己的声音;但让别的同学听来比较却又说录音机里的声音与自己的声音没什么两样:原来当别人听你说话或听录音机里放出的录音,都是通过空气、外耳道、中耳、内耳、听觉神经这途径传导入耳内的,它们都是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播声音的,因而其效果也是一样,所以别人直接听你说话或听你的录音,都会觉得两者很像。而自己听自己说话,声音是经过牙齿、牙床、上鸽骨、下鸽骨等骨头传入自己的内耳,也就是说听自己说话是通过骨导式传递听到。由于空气和骨头是两种不同的传声音介质
10、,它们在传播同一声源发出的声音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于是我们就会觉得从录音机里放出来的声音并不像自己的声音。五、分享总结 学生回顾 老师总结 5 第二章 空气炮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大气压力的存在,认识大气压的力量 2.锻炼动手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3.通过自主探究提升学生分析、总结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大气压力 教学难点:了解大气压力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 教师用 学生用/每组 备注 器材 吸盘*1、乒乓球*1、空气炮实验套装*1 空气炮实验套装*1、吸盘*1 试剂 无 无 注:试剂和器材多备 2 组 四、教学过程 回顾 回顾上次课所学知识,(1-2 个学生回答),教师
11、总结 情境引入 你们看,老师手中的东西是什么?(吸盘)是吸盘,我现在需要两个小助手,来帮我做一个小实验!好,两个小助手,一人一个吸盘。现在,我要请你们两个轻轻的把吸盘放在桌子上,轻轻的,看谁的速度最快!准备好了吗?预备,开始!两个人的速度都非常快!那接下来,我们来做第二个实验!我的要求是,用你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把吸盘紧紧的按压在桌子上,看哪个小朋友最快?好了,现在我们两个小朋友都做完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谁的吸盘最紧?(教师让两个孩子分别拉对方的吸盘)哇,是不是都很紧?根本就拉不起来。好了,请两位小助手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想一想,吸盘为什么拉不起来呢?实验过程 1)解释大气压力 这个就是空气这个大
12、力士的威力。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了解一下!(空气大力士)看过视频我们了解到空气是有压力的。地球表面覆盖这一层厚厚的大气层,我们每天呼吸的时候吸的是什么啊?(空气)非常棒!我们的周围充满了空气,很多很多的空气聚在一起就形成了厚厚的大气层。大气层里面的空气都会受到地球重力的影响。对各个方向都会产生压力,这种压力叫大气压力!6 小朋友一起来看看自己的吸盘。首先把它轻轻放在桌子上,这时候观察一下,吸盘中间的空气存不存在?(存在)这时候我们很容易就把吸盘拉起来了。然后同学们用力按压吸盘,把里面的空气挤出来,再拉一拉。能不能拉起来?是的,不能。现在相邻的两个同学都伸出我们的右手。面对我,左边的小朋友的手
13、掌代表吸盘和桌面中间的空气,右面的小朋友代表吸盘外面的空气。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实验:首先,两个小朋友都用力推对方,但是要保证用一样的力,用力,保证平衡。好,非常棒!接下来,我要吸掉吸盘里面的空气,左边的小朋友跟着我做,1、2、3 抽掉你的手掌哇!我们右面的小朋友也就是外面的空气会怎么样?(往左边跑。)是的,当我们抽掉吸盘里面的空气时,外面空气的大气压力大,里面的大气压力小,它会把吸盘往桌面上挤压,所以我们不容易把吸盘拉开。这就是大气压力。2)影响“空气大力士”效果的因素 制作空气大力士空气炮,完成如下探究。接下来看看老师的空气炮,它能够把我们的蜡烛熄灭。那同学们,你们觉得它离蜡烛最远多远还
14、能把蜡烛熄灭?空气大力士为什么能够把蜡烛吹灭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首先,放的距离近一点,1、2、3 嘭!蜡烛熄灭了。当拉起塑料杯底的气球膜时,杯内的体积、空间增大,空气量有什么变化?(增多)松开手后杯内体积瞬间发生了什么变化?(减少)杯里的空气被挤压后压力变大还是变小?(变大)对,压力变大,杯中的空气流就会向唯一的开口集中冲出去。又因为开口小,空气威力大,所以能把远处燃烧的蜡烛吹灭。想一想,空气大力士一定能把蜡烛吹灭吗?拉起和刚刚一样的长度,1、2、3(离蜡烛远一点)咦?蜡烛怎么没有灭?是的,距离太远了。当气球膜拉伸形变大小样的时候,空气大力士的炮口离蜡烛近会更容易把蜡烛熄灭!我们来看一看当我
15、们的空气大力士和蜡烛之间的距离相同的时候,是气球膜拉伸变形大蜡烛能够被吹灭,还是拉伸变形小蜡烛能够被吹灭?请试一试。非常棒!当气球膜拉伸形变大的时候,蜡烛很容易熄灭;当气球膜拉伸形变小的时候,蜡烛不容易熄灭。但这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什么?(空气大力士距离蜡烛的远近相同)。这说明,蜡烛能够熄灭和空气大力士炮口与蜡烛的距离有关系,也和空气膜拉伸形变的大小有关系。3)生活中的大气压力 在我们生活中大气压无处不在,说一说生活中大气压有哪些应用呢?吸管喝奶茶、钢笔吸墨水你还知道哪些呢?和同学们分享吧。五、教学总结 学生回顾 教师总结 7 第三章 风向标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风产生的原因,理解风向标的工
16、作原理,了解风向标的使用发展史。2.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风产生的原因。教学难点:制作风向标 三、教学准备 教师用 学生用/每组 备注 器材 纸张*1、剪刀、细线、蜡烛、笔、风向标套件 纸张*1、剪刀、细线、蜡烛、笔、风向标套件 试剂 四、教学过程:(一)回顾 请小朋友们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做了什么有趣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到了哪些有趣的知识?哪位小朋友愿意举手和大家分享一下呢?找2-3 位同学分享,老师总结。(二)情景引入 老师想问问同学们,你们有谁去过海边吗?我们请去过海边的同学来和我们分享下他在海边的感受吧。(学生自由回答)他说的真棒,老师听得都
17、动心了,现在就想飞去海边啦!你们想不想去呢?那就让我们一起飞过去吧,好不好?但是这里一个小小的问题哎。我们怎么飞过去呢?(发挥想象,自由回答)其实我们有很多种方法,比如坐飞机等等,但老师刚才听到有个同学说,风!风可以把我们吹过去,带着我们一起飞。这个想象力超级棒。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风,看看风如何能带着我们飞去海边。(三)实验过程 1、风产生的原因 我们的周围存在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但离开了它,我们的生命就会受到严重威胁,想一想,这是哪种物质呢?(空气)但你们知道空气也是有温度的吗?就像我们的天气,有时热,有时冷。这么神奇的空气,你们想不想认识下呢?那接下来就让同学们自己通过一个实验,深
18、入的认识有温度的空气。材料:每组一张纸、一支笔、一把剪刀(可公用)、一段线、一只笔、一支蜡烛(多组公用,确保安全,也可老师演示蜡烛环节,学生回家在父母的陪伴下操作最后点蜡烛环节)。8 1)将纸剪成螺旋状(像一条盘卧的小蛇)。2)剪好后将细线系在蛇的头部,将螺旋纸吊起来。3)细线的另一端拴在笔上。4)横着拿起笔举高,将蜡烛放到螺旋纸的下面,点燃蜡烛,仔细观察纸的动向。注意安全,防止纸(小蛇)的下端被烧着。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呢?请同学们讨论并分享。我们看到小蛇动啦!请同学们想想小蛇为什么会动起来呢?(因为下面放了蜡烛。)能具体说说和蜡烛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吗?(蜡烛点燃了,在燃烧。)点燃的蜡烛我们能不
19、能直接用手去摸它?为什么呢?(因为非常烫,会把手烫伤的。)燃烧着的蜡烛不单单它自己本身很烫,温度高,它还会把周围的空气温度也变得很高呢。此时蜡烛周围的空气就变成高温度的空气啦,我们喊它热空气。那离蜡烛比较远的空气相对来说就是冷空气了。冷热空气有什么特点呢?你们见过妈妈在家里做饭、烧菜吗?你们有没有注意过做饭、烧菜时有出现“冒白烟”这种现象吗?冒出来的白烟往什么地方跑?(往上面跑的。)我们的冷热空气也如此,热的往上跑。蜡烛燃烧使底部的空气变热,热空气轻,所以会往上升,不断上升的空气会推动小蛇的身体,导致小蛇开始旋转。总结来说,就是热空气轻,往上跑,冷空气重,往下跑。这样上下一交错,就形成了风。(
20、观看视频)现在我们知道这个小蛇为什么会旋转了。现在大家再想想我们的生活中或者你在书本上电视上看到的还有哪些东西跟这个小蛇旋转运用的是同一个原理呢?例如走马灯、热气球、抽油烟机安装在灶台的上方(为了方便抽吸油烟)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风形成的原因,接下来一起认识风的大小和方向吧。只有知道了这些,我们才能知道在合适的风力和方向中飞向海边,而不会跑偏啦。探究(2):风力和方向 风力其实就是指风的强弱、风的速度大小。那你们知道风的大小分为几个等级吗?每一级风有多大呢?风的大小一般分为 13 个(0 至 12)等级,数字越高代表等级越高,也就意味着风越大。播放风力歌。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一般用八个方位来表
21、示。分别为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因此,我们常说的北风就是指风是从北方吹来的,西北风就是指风是从西北方向吹来的。如果风向在某个方位左右摆动不能肯定时,则加个“偏”字,如偏北风。9 探究(3):方向标 下面老师就要考考你们啦,首先我们来制作个风向标。风向标原是西欧一些国家教堂塔尖上的装饰物,随着大批欧洲移民涌入新大陆,风向标也“移居”美国,而且渐渐成为美国文化的特色之一。当时,乡村屋顶上的风向标为农夫提供原始的气象预报,风向标的动物头型象征主人的职业。后来,不少城市居民也开始在自家屋顶安装风向标,不过,他们不求实际意义,仅仅出于对恬静田园生活的由衷向往。目前一些化工厂等会产生一些
22、危险物质等工厂要求建设有风向标,为了在发生事故时,人员在疏散和逃离的时候能够很方便的判断风向,从而往上风向跑,避免工厂散发的有害物质对人员造成伤害。通过这个要考考同学们是否能正确判断风向,简单了解风力啦。学生自己设计方案,思考零部件的功能。老师注意利用套件中的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怎么样判断风的方向,怎么判断风力大小。材料:风向标套件 1)将在风兜座上将三个风兜组装好,风兜按照同一方向转圈组装。10 2)把尾翼插入箭头的尾部。3)把组装好的风兜、箭头组装在立柱上并整体插入底板的小孔上。4)尝试用电风扇(回家尝试用电扇)或者嘴吹,风兜转动的快慢就是风力的大小等级,箭头的方向就是风的方向。注意:里面的小
23、零件比较多,注意安全,防止误食。五、教学总结 学生回顾 老师总结 11 第四章 神奇泡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吹泡泡的实验探究,了解液体表面张力有关的知识。2.锻炼学生利用生活中简单常见的材料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3.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专注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液体表面张力 教学难点:液体表面张力的影响因素 三、教学准备 教师用 学生用/每组 备注 器材 吸管*1、广口塑料杯*1、搅拌棒*1、泡泡液、棉手套、洗洁精 吸管*4、广口塑料杯*4、搅拌棒*1、泡泡液、棉手套*1、洗洁精、肥皂水、洗衣粉 试剂 无 无 注:试剂和器材多备 2 组 四
24、、教学过程 回顾 回顾上次课所学知识,(1-2 个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情境引入 大家都吹过泡泡,有的泡泡能吹很大,有的泡泡吹很小就破了,有的水不能吹泡泡,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今天一起走进泡泡中的科学,这节课同学们不仅会探索怎么样能将泡泡吹大,还会尝试让泡泡可以像乒乓球一样被接住。实验过程 1)吹泡泡 在广口塑料杯中加入自来水,给每个学生发一根吸管,让学生试着吹泡泡。观察现象并分享。然后向每组塑料杯中加入少量的泡泡水(肥皂水),让学生搅拌,搅拌均匀后继续尝试吹泡泡,观察现象并分享(发现泡泡可以吹起来)。学生思考:为什么清水不能吹起泡泡,而泡泡水(肥皂水)可以吹起泡泡。水是由很小的水分子组成,水分
25、子之间存在表面张力,他们之间就像用手相互拉着一样,这样就不容易吹起泡泡。加入泡泡水或肥皂水后,水分子之间的拉力就会减小,这样能能更容易地吹起来。2)知识点 12 水分子和水分子之间存在一种引力,这种引力在水与空气的交界处就形成一种张力,我们叫做水的表面张力。纯水的表面张力很大,所以无法形成很薄的水膜,但是当我们在其中加入洗洁精或肥皂水等表面活性剂时,这些物质会破坏水的表面张力,让这种张力变小,小到不足以将水膜拉破,所以我们能吹出比较大的泡泡。尝试这几种物质哪些加在水中后能吹出泡泡:洗洁精、洗衣粉。3)探究泡泡的表面张力 实验器材:吸管、泡泡水、棉手套 小组讨论制定方案 动手探究,观察现象、汇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STEAM 校本 课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