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州市第一中学初中部高三生物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年广州市第一中学初中部高三生物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广州市第一中学初中部高三生物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 年广州市第一中学初中部高三生物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性激素可以优先通过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内部,这主要与细胞的哪项结构有关()A.膜表面的糖蛋白 B.膜内含有相应的载体多 C.膜的选择透过性 D.膜的骨架磷脂双分子层 2.于下图中种群数量变化说法错误的是()A.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 B.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 K 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 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 600 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 0 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 K 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3.细胞学
2、说的建立过程是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B.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红细胞、精子和细菌等 C.施旺提出了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4.用含有 14C 的二氧化碳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该碳原子的转移途径为()A.二氧化碳叶绿素ADP B.二氧化碳叶绿体ATP C.二氧化碳乙醇糖类 D.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 5.下列有关孟德尔定律的一些概念叙述,错误的是 A性状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征的总称 B根据
3、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可将显性分为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三种类型 C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种不同形式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D性状分离是指子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6.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大熊猫为原型设计。大熊猫最初是食肉动物,经过进化其 99%的食物都来源于竹子。某大熊猫种群数量较大,雌雄数量相等,可自由交配。若该种群中 B 的基因频率为 60%,b 的基因频率为 4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由“以肉为食”进化为“以竹子为食”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B.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显性个体中纯合子约占 3/7 C.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则 b 的
4、基因频率在雌、雄群体中明显不同 D.若某个体在发育过程中 B 基因突变成 B1基因,则该基因不一定遗传给后代 7.下列关于人体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素在胰岛 B 细胞中合成,胰高血糖素在胰岛 A 细胞中合成 B.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不是唯一升高血糖的激素 C.胰岛素激活胰岛素受体后,葡萄糖通过胰岛素受体进入细胞内 D.胰岛素分泌不足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8.有三个核酸分子,经分析知,共含有五种碱基、八种核苷酸、四条多核苷酸链,则它们最可能是 A.两个单链 DNA 分子,一个单链 RNA 分子 B.一个双链 DNA 分子,两个单链 RNA 分子 C.三
5、个单链 RNA 分子 D.一个双链 DNA 分子,两个单链 DNA 分子 9.科研工作者发现了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毒蛋白基因 B 和豇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D,均可导致棉铃虫死亡。现将 B 和 D 基因同时导入棉花的一条染色体上获得抗虫棉。棉花的短果枝由基因 A 控制,以基因型为 AaBD 的短果枝抗虫棉植株为亲代,自交得到 F1(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 F1表现型比例为 9:3:3:1,则果枝基因和抗虫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若 F1表现型比例为 3:1,则 B、D 与 A 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C.若 F1表现型比例为 9:3:3:1,则亲代产生配子的基因型
6、为 ABD、A、aBD、a D.若 F1表现型比例为 3:1,则亲代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 AB、aD、aBD、A 10.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B.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C.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生物与生物之间信息传递往往是单向进行的 11.利用紫色的洋葱外表皮细胞和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可以探究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观察了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有设计对照实验 B.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减弱 C.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D.不同浓
7、度蔗糖溶液下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滴加蒸馏水后都能复原 12.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有些疫苗需两次接种,初次接种产生免疫后,按规定时间间隔再次接种。若提前进行再次接种,则会减弱二次免疫效果,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提前接种导致初次免疫产生的记忆细胞凋亡数目少 B.提前接种导致初次免疫产生的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少 C.疫苗会与初次免疫后存留抗体结合被迅速清除 D.疫苗会与初次免疫产生的效应 T 细胞结合被裂解 13.下列相关实验与科学方法对应错误的是()A.丹尼利和戴维森探索膜成分实验归纳法 B.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显微观察法 C.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建构模型法 D.分离细胞中
8、的细胞器差速离心法 14.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研究能量流动的目的,就是使能量尽可能多地保留在生产者体内 B.在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社鼠的种群数量不可能呈“S”型增长 C.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都由光照条件决定 D.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15.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中某种酶分子和底物结合并发挥作用的过程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这种酶分子有可能在细胞核中合成的 B.高温和过酸环境都可以改变该酶的空间结构 C.这种酶遇双缩脲试剂可以发生紫色反应 D.该酶也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发挥作用的 二、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
9、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6.某同学用黑藻、菠菜、番薯等植物叶片为实验材料,借助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情况,从而得出绿色植物的活细胞中都有叶绿体且细胞质都能流动这一结论。以下是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有()A.若用黑藻作为实验材料,用撕取稍带叶肉的下表皮观察效果更好 B.可用叶绿体的运动作为细胞质流动的标志 C.在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叶绿体由两层膜包被 D.该同学结论的得出采用了不完全归纳法 17.下图为神经纤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被髓鞘包裹区域(b、d)钠、钾离子不能进出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广州市 第一 中学 初中部 生物 期中考试 试题 参考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