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平远县冬青实验学校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年平远县冬青实验学校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平远县冬青实验学校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 年平远县冬青实验学校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张文宏医生强调中国孩子早餐要喝牛奶,除了增强体质,还有助于长高,多喝牛奶有助于补充蛋白质。下列有关人体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每种独特的蛋白质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 B.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能使溶液呈现紫色 C.牛奶中的蛋白质在人体的消化系统中被水解成小分子氨基酸进而被吸收 D.细胞中蛋白质控制和决定着细胞及整个生物体的遗传特性 2.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经过不断发展完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都以 DNA
2、 为模板,碱基配对方式相同 B.人体造血干细胞的细胞核内可以发生过程 C.过程中运输同种氨基酸的 tRNA 可能不同 D.在 HIV 体内通过过程可以将遗传信息从 RNA 流向 DNA 3.下图所示的细胞可能是()A.酵母细胞 B.原核细胞 C.动物细胞 D.植物细胞 4.胰岛素由 51 个氨基酸组成两条肽链,如果用肽酶把其分解成 1 个三肽、2 个五肽、4 个六肽、2 个七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和肽键总数的变化依次是()A.增加 7 个、减少 7 个 B.增加 9 个、增加 7 个 C.增加 7 个、增加 7 个 D.减少 9 个、减少 7 个 5.下列关于内环境和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
3、是()A.神经递质要通过内环境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结合 B.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D.渗透压的稳定与温度、酸碱度无关 6.如图为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H5N1病毒无图示任何结构,但其体内也存在遗传物质 B.大肠杆菌和青霉菌的体内都没有核膜包围的 C.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是紫色的 D.蓝藻细胞不含,但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7.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但是,当长翅品系的幼虫在 35温度条件下培养(正常培养温度为25)时,长成的成体果蝇是残翅的,这种现象称为“表型模拟”。现有一只残翅果蝇,要判
4、断它是纯合残翅(vv),还是“表型模拟”,则应选用的配种方案和培养温度条件分别是()A.该残翅果蝇与异性正常残翅果蝇、35 B.该残翅果蝇与异性正常长翅果蝇、35 C.该残翅果蝇与异性正常残翅果蝇、25 D.该残翅果蝇与异性正常长翅果蝇、25 8.人体免疫球蛋白中,IgG 由 4 条肽链构成,共有 764 个氨基酸,则该蛋白分子中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数分别是()A.746 和 764 B.760 和 760 C.762 和 762 D.4 和 4 9.研究人员发现约有 1300 种微生物和其他物质飘浮在北京的雾霾中,如肺炎双球菌、H7N9 病毒、酵母菌、蒲公英的种子,其中属于最基本生命系统
5、层次的有()种 A.1 B.2 C.3 D.4 10.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以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方式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则()A.甲物质的运输被促进 B.乙物质的运输被促进 C.甲物质的运输被抑制 D.乙物质的运输被抑制 11.图 1 表示图 2 中 C 点对应 pH 条件下,一定量的淀粉酶的反应速率与淀粉含量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 1 中 A 点酶促反应速率的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淀粉酶的含量 B.若把图 2 中的 pH 改成温度,则 C 点和 D 点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机理是相同的 C.升高 pH,则图 1 中 B 点有可能不变
6、D.若把两图中反应速率都改为酶活性,则两图中的曲线大体形状还是跟原来相似 12.染色质(体)、DNA 和基因三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有较大区别。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染色质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DNA 和基因还可存在于细胞质内 B.基因可以是 DNA 片段,但 DNA 片段不一定是基因 C.摩尔根通过白眼果蝇和红眼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基因和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13.下列关于科学研究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A.摩尔根利用类比推理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B.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是“数学模型”C.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
7、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设计思路相同 D.孟德尔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杂合子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分离 14.图中 A、B、C 表示环境条件差异较大、存在地理隔离的三个地区,A 地区某种群部分个体迁移至 B、C 地区(t1、t2 表示不同时期),经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乙、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留居在 A 地区甲种群的基因频率也将发生改变 B.乙、丙两物种的形成经历了从地理隔离到生殖隔离的过程 C.乙、丙新物种的形成是两地不同自然环境选择的结果 D.乙、丙新物种的形成是甲、乙、丙物种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15.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R)结合使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
8、症肌无力病人的神经与肌肉接头(结构类似于突触)处的乙酰胆碱受体被当作抗原而受到攻击,使该受体失去功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重症肌无力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理最相似 B.刺激“重症肌无力“病人的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 C.正确的治疗措施是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 D.注射乙酰胆碱可缓解肌肉收缩无力症状 二、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6.受精卵第一次分裂时雌、雄原核各形成一个纺锤体,之后二者夹角逐渐减小,形成一个双纺锤体,分裂后形成两个单核细胞,其过程如图 1
9、所示。如果双纺锤体相对位置异常,会导致子细胞出现多个单倍体核现象。科研人员利用药物 N 处理小鼠(2n=40)受精卵后,观察受精卵第一次分裂,结果如图 2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受精卵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完成了雌雄原核的融合 B.细胞 A 分裂完成后可形成一个单核细胞和一个两核细胞 C.细胞 B 形成的子细胞中一个细胞核含有 40 条染色体 D.药物 N 可能通过影响细胞骨架的功能导致双纺锤体异常 17.ATP、UTP、GTP、CTP 是生物体内的四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四者除碱基外组成及结构均相同,后三者分别在多糖合成、蛋白质合成、磷脂和脂肪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平远县 冬青 实验学校 生物 学期 期末考试 试卷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