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州市禺山高级中学高三生物第四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年广州市禺山高级中学高三生物第四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广州市禺山高级中学高三生物第四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 年广州市禺山高级中学高三生物第四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信号肽假说认为,核糖体是通过信号肽功能而附着到内质网并合成分泌蛋白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信号肽可以引导新合成的多肽穿过内质网膜进入腔内 B.切下信号肽的酶不会破坏新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体现专一性 C.分泌蛋白在内质网中加工后通过囊泡形式运输到高尔基体上 D.图示过程可用于合成抗体、神经递质、DNA 聚合酶等物质 2.下列关于变异和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的原因是基因突变 B.
2、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但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方法获得 D.减数分裂联会时的交叉互换实现了染色单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 3.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 CO2 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植株在 a 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乙植株在 e 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 C.曲线 b-c 段和 d-e 段下降的原因相同 D.两曲线 b-d 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无法关闭 4.三刺鱼根据栖息环境可分为湖泊型和溪流型(如图所示)。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让湖泊型和溪流型三刺鱼进行几代杂交,形成一个实
3、验种群。之后将上述实验种群幼鱼放生到一条没有三刺鱼的天然溪流中。一年后,他们将这条溪流中的三刺鱼重新捕捞上来进行基因检测。发现溪流型标志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了约 2 5%,而湖泊型标志基因的基因频率则减少了。对上述材料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但不一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B.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导致基因频率改变,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C.溪流型和湖泊型三刺鱼不属于同一物种,两个物种存在竞争关系 D.溪流型三刺鱼在新环境中繁殖能力增强,导致两种三刺鱼发生协同进化 5.蛋白质是决定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
4、子进出细胞时也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 B.人体小肠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 C.加热、加酒精进行消毒的目的是破坏病菌蛋白质的肽键 D.人体蛋白质的合成会受核酸所携带遗传信息的控制 6.下图表示被转运的溶质以易化扩散(即协助扩散)方式排出细胞过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载体蛋白构象发生改变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 B.载体结合位点与被转运的溶质之间具有专一性 C.人体成熟红细胞以该方式吸收葡萄糖 D.该物质运输速率受图中所示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 7.已知水稻的高杆和矮杆、抗病和感病分别受一对基因控制,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孝感市科研人员用高杆抗病水稻和矮秤感病水稻杂交
5、,后代全为高杆抗病。再利用该高杆抗病水稻,通过不同的育种方法培育出矮杆抗病水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杂交育种培育的原理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利用诱变育种可在短时间内定向获得矮秤抗病水稻 C.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可以定向培育矮杆抗病水稻 D.单倍体育种中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种子产量低 8.被称为“生命的燃料”的是()A.葡萄糖 B.蔗糖 C.糖原 D.淀粉 9.某渗透装置如图烧杯中盛有蒸馏,图中半透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能将蔗糖水解成单糖)。从理论上分析,该实验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即下降
6、 B.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再下降 C.加酶前后,在烧杯中都可以检测出蔗糖 D.加酶后,可以在烧杯中检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10.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使细胞数目和细胞种类均增多 B.细胞经分化后,其分裂能力降低、全能性增强 C.胡箩卜经组织培养产生完整植株过程中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并没有细胞分化过程 D.细胞分化使细胞的化学组成趋向差异化,功能趋向专门化 11.两名身体健康的受试者在进行 60s 剧烈运动时,血乳酸峰值出现在运动后 710min;而在进行 12min 轻微运动时,血乳酸浓度均在运动后 1min 即达到最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7、剧烈运动时,人体产生的 CO2来源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B.剧烈运动后 7min 内,人体还在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C.人体在运动强度不大、氧气供应充足时不会有乳酸的生成 D.12min 轻微运动后血乳酸浓度峰值高于 60s 剧烈运动 12.小麦需要日照长度达到一定值才能开花,下面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小麦细胞内的光敏色素能感知光信号 B.光信号在细胞内通过信息传递系统被传导到细胞核 C.和小麦类似的植物通常在春末夏初开花 D.长日照能提高细胞核内与开花有关的基因数量 13.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
8、,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14.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作用的是 A.T 细胞 B.B 细胞 C.巨噬细胞 D.红细胞 15.下列有关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联会不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B.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C.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核 DNA 数目都相同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均有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利于保持亲子代遗传信息的稳定性 二、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
9、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6.阿尔获海默病(AD),又叫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及语言障碍等,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患者脑组织中 淀粉样蛋白沉积(A)和神经元纤维缠结(NFT),使其表现为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者设计了针对 淀粉样蛋白的抗体,开发出治疗 AD 的药物 X。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神经细胞膜外电位最低时,膜内外 Na+量相等 B.正常神经元兴奋时,细胞膜内 Na+/K+的值会降低 C.神经元纤维缠结可
10、能会导致兴奋在突触处传递受阻 D.药物 X 发挥作用时吞噬细胞中溶酶体代谢会更活跃 17.调定点学说认为,体温调节机制类似于恒温器工作原理。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调定点在 37左右。感冒病毒侵入人体后,会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使人误感觉到特别冷,导致发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接受冷觉感受器的神经冲动后,下丘脑产生冷觉 B.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后机体会增加产热 C.感冒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引起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D.下丘脑接受到寒冷刺激的过程是体液调节过程 18.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曲线是常见的表述形式之一。关于某同学建立如图所示曲线模型的说法,错误
11、的是()A.若横坐标代表酶促反应的时间,纵坐标代表生成物的量,则 P 点表示酶已经失活 B.若横坐标代表光照强度,纵坐标代表光合速率,则限制 P 点升高的因素可能是光合色素的含量 C.若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距离,则 P 点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 D.若横坐标代表物质浓度,纵坐标代表物质运输速率,则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可用该曲线表示 19.如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小麦与杂草 B.为大小两种草履虫 C.为大豆与根瘤菌 D.为细菌与噬菌体 20.下图为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分和 K+通道蛋白的立体结构的示意图。下列与通道蛋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广州市 高级中学 生物 第四 联考 试卷 参考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