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州市第一中学初中部高三生物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年广州市第一中学初中部高三生物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广州市第一中学初中部高三生物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 年广州市第一中学初中部高三生物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各项实验,能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是 A.F1个体的自交实验 B.不同类型纯种亲本之间的杂交实验 C.F1个体与隐性个体的测交实验 D.鉴定亲本是否为纯种的自交实验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A.CO2、O2 B.H2O、Na+C.C6H12O6、尿素 D.血红蛋白、氧化酶 3.图表示某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分裂后产生了基因型为 AbY 的精子,则说明该细胞减数分裂过程
2、中发生了交叉互换 B.如果处于某个分裂时期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则该时期细胞中只有 1 个染色体组 C.如果处于某个分裂时期的细胞中出现两条 X 染色体,则说明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D.如果分裂后产生了一个 AbXW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可能是 ABXW、abY、aBY 4.图中 A、B、C 表示环境条件差异较大、存在地理隔离的三个地区,A 地区某种群部分个体迁移至 B、C 地区(t1、t2 表示不同时期),经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乙、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留居在 A 地区甲种群的基因频率也将发生改变 B.乙、丙两物种的形成经历了从地理隔离到生殖隔离的过程 C.乙、丙新物种的形成
3、是两地不同自然环境选择的结果 D.乙、丙新物种的形成是甲、乙、丙物种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5.20 世纪 80 年代,Blackburn 发现了可以保护并稳定 DNA 的端粒,它是染色体末端的 DNA 序列,其长度依赖于端粒酶的活性。人类 DNA 复制的特性之一是随着细胞的分裂会导致端粒的缩短。当端粒酶活性提高时,通过促进细胞分裂过程中端粒上 DNA 序列的增加,可以增加端粒的长度。研究还发现,当饮食中的脂肪摄入量减少时端粒酶活性会显著增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端粒酶基因在人体不同细胞中进行选择性表达 B.癌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C.正常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有限的,这可能与端粒不断被损耗有关
4、 D.减少脂肪的摄入会增加端粒酶的活性从而延缓衰老 6.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体内的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B.激素作为信息分子会影响细胞的基因表达,从而起到调节作用 C.植物根中具有感受重力的物质和细胞,可以将重力信号直接转换成生长素 D.冬小麦需经历低温诱导才能开花结实说明开花结实与植物体内的激素无关 7.“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渊明的这首归园田居中第一句隐含的种间关系及第三句反映出的生物学知识是 A.竞争关系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无
5、影响 B.竞争关系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 C.捕食关系和撤去人类活动后群落演替方向会发生变化 D.捕食关系和撤去人类活动后群落演替方向不会发生变化 8.季节性河流常出现枯水期和丰水期,在丰水期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在枯水期容易出现水体污染。一年中,季节性河流沿岸的物种丰富度及多种动植物的种群密度会发生季节性变化,该生态系统中某种鸟类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季节性河流沿岸的群落出现规律性变化属于次生演替 B.枯水期河流沿岸居民对河水的利用可能会降低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从种群数量特征的角度分析,影响该鸟类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迁入率和迁出率 D.调查河流沿岸物种的丰富
6、度时可以用记名计算法调查个体较小、种群数量较多的群落 9.某生物的基因型为 AaBb,已知 Aa 和 Bb 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那么该生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基因的走向是()A.A 与 B 走向一极,a 与 b 走向另一极 B.A 与 b 走向一极,a 与 B 走向另一极 C.A 与 a 走向一极,B 与 b 走向另一极 D.走向两极的均为 A、a、B、b 10.大豆子叶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呈深绿色,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呈浅绿色,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呈黄色,黄色个体在幼苗阶段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 n 代,成
7、熟后代中深绿色个体的概率为(2n-1)/(2n+1)B.浅绿色植株自由交配 n 代,成熟后代中深绿色个体的概率为 n/(n+2)C.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其成熟后代有深绿色和浅绿色,且比例为 l:1 D.浅绿色植株自花传粉,不会产生黄色子代 11.下列关于细胞骨架的叙述,正确的是()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分布于所有细胞中 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等生命活动有关 A.B.C.D.12.遗传学上的平衡种群是指在理想状态下,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再改变的大种群。某哺乳动物的平衡种群中,棕色和黄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多对棕
8、色个体交配,每对的子代均为棕色,则说明棕色为隐性 B.1 对黄色个体交配,若子代有棕色个体出现,则说明黄色为显性 C.观察该种群,若新生的棕色个体多于黄色个体,则说明棕色为显性 D.若该种群棕色与黄色个体的数目相等,则说明显隐性基因频率不等 13.各种细胞器在功能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中的液泡与维持细胞的渗透压有关 B.中心体分布在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C.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合成有关 D.叶绿体、线粒体与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有关 14.李斯特氏菌是一种致死食源性细菌,当它侵入人体后,该菌的一种名为 InIC 的蛋白可通过阻碍人
9、类细胞中的 Tuba 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在人类细胞之间快速转移,使人患脑膜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李斯特氏菌含核酸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等 B.Tuba 蛋白和 InIC 蛋白的合成场所均是核糖体 C.Tuba 蛋白不需要内质网的加工,而 InIC 蛋白需要内质网的加工 D.该菌能在人类细胞之间快速转移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15.下列关于“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现象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B.环境因子只能通过激素来影响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 C.乙烯和脱落酸协同调节了“瓜熟蒂落”的过程 D.适当喷 2,4D 能延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广州市 第一 中学 初中部 生物 试题 答案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