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pdf
《中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pdf(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中 考 化 学 第 二 轮 专 题 复 习(共 4 1 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2 中考第二轮复习探究性试题 邢台市八中 邵英霞 2008 年中考探究性试题(部分)1(2008 年黄石市)2008 年初,我国南方地区遭受了一场特大雪灾,道路结冰,给交通带来极大不便。为了快速消除道路上的积雪,交通部门使用了大量的融雪剂,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是由 NaCl、CaCl2、Na2CO3和 CuSO4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化学兴趣小组的小红和小兰对融雪剂产生很大的兴趣并对融雪剂的成分进行 积极的探究。探究实验一取一定量的融雪剂分装两支试管,进
2、行如下实验,现象记录如下:分析思考融雪剂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由此看初步确定其成分有两种可能性:,。探究实验二为了进一步确定该融雪剂的成分,小红、小兰根据不同物质溶于水时的温度变化不同设计了如下实验:将等质量的 NaCl 固体、融雪剂、CaCl2固体分别溶于等体积的水中,并用温度计测定溶液的温度,装置如下图所示。小红、小兰预测:若装置 B 中温度计的读数介于装置 A、C 中温度计的读数之间,则可确定融雪剂的成分为 。(用化学式表示)实际操作中,测得 A、B、C 三个装置中温度计的读数非常接近,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试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只写一方面的原因即可)步骤 操作 现象 加
3、水溶解 得无色澄清溶液 加入 Na2CO3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3 2(咸宁市 2008 年)学习碳酸钠知识时,老师做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演示实验,并对浑浊液过滤,得到澄清滤液。课堂上老师的提问和同学们的回答如下图所示:(1)假设你是丁同学,请你也提出一个与甲、乙、丙同学不同的猜想,把猜想写在对话框中。并对你自己的猜想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加以证明。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自己的猜想成立(2)你认为甲、乙、丙同学的猜想都合理吗?如有不合理的请说明理由。(3)乙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没有气体产生 乙的猜想不成滤
4、液里可能含有哪些溶质呢?我们先猜想一下。可能含有 NaOH 和 Na2CO3 应该含有 NaOH、Na2CO3和 Ca(OH)2吧 可能恰好完全反应只含 NaOH哦 甲 乙 丙 老丁 4 盐酸 立 你认为乙同学的实验设计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3(2008 年自贡市)期末化学实验老师整理药品时,拿出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钙粉末Ca(OH)2,他让小刘和小赵对这瓶氢氧化钙粉末的组成进行实验探究。(1)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钙是否已经生成碳酸钙(CaCO3)而变质?(2)进行猜想:A:氢氧化钙全部变为碳酸钙;B:氢氧化钙部分变为碳酸钙;C:氢氧化钙没有变质。(3)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下表是对猜想 A进
5、行实验探究的过程示例: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加适量水,搅拌,过滤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 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盐酸 滤液不变色 有气泡产生 氢氧化钙全部 变为碳酸钙 请你另选择一种猜想参与探究,完成下表。(4)原理与用途:氢氧化钙俗称 ,农业上一般采用氢氧化钙改良 性土壤(选填“酸”或“碱”)。氢氧化钙变质是由于与空气中的 发生反应的缘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因此氢氧化钙应 保存。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加适量水,搅拌,过滤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 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盐酸 5 4(2008年泰州市)实验室有一保管不当的试剂瓶,其残缺的标
6、签中只剩下“Na”字样。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无机试剂。小宏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进行了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有关内容见下表:猜想 设计的实验步骤 可能的现象与结论 猜想一: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 用试管取少量样品,向其中滴入两滴酚酞试液。若酚酞试液变为红色,则猜想成立。若酚酞试液无明显变化,则猜想不成立。猜想二:用试管取少量样品,向其中先滴入适量的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然后滴入硝酸银溶液。若溶液先没有明显变化,后出现白色沉淀,则猜想成立。若与上述现象不同,则猜想不成立。猜想三:用试管取少量样品,向其中先加入适量盐酸酸化,然后滴入氯化钡溶液。若溶液先没有明显变化,后出现白色沉淀,则猜想
7、成立。若与上述现象不同,则猜想不成立。请你参与这一探究活动,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1)小宏的猜想二是:_。如果猜想成立,则产生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2)小宏的猜想三是:_。如果猜想成立,则产生沉 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3)小宏同学对猜想一所描述的实验现象和作出的结论是否正确?请判断并说明理由。_。(4)除了小宏的三种猜想,请你再补充一种猜想,模仿上述过程,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验证你的猜想,将有关内容填入下表。6 A 聚乙烯塑料碎片 你补充的猜想 设计的实验步骤 可能的现象与结论 5(2008 年三明市)在化学的学习中,同学们知道:聚乙烯塑料只含 C、H两种元素,如用焚烧方法处理废弃
8、塑料会造成大气污染。化学兴趣小组对聚乙烯塑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碳的氧化物物组成进行探究。【提出猜想】A.只有 CO2 B.只有 CO C.既有 CO2,也有 CO【查阅资料】微量 CO遇到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黄色试纸,门立即变蓝;而 CO2遇该试纸不变色【设计方案】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下图所示实验,通过观察装置 B、装置 C 的实验现象,验证猜想。【实验探究】请你帮助他们写成实验报告。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点燃酒精灯加热,随即打开弹簧夹,通入干燥的空气。观察装置 B、装置 C中的现象 装置 B中的现象是:装置 C 中的现象是:聚乙烯塑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碳的氧
9、化物中,既有 CO2,也有 CO。装置 C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讨论】(1)根据实验结论,从环保角度考虑,实验中应对尾气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是 。(2)聚乙烯塑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中除了 CO2、CO外,还应有的物质是 。7 6(2008 年肇庆市)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 CaO和固体 NaOH的混合物,极易与空气中水蒸汽和 CO2反应而变质。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作了如下探究:(1)【猜想】猜想:没有变质,“碱石灰”只含有 CaO、固体 NaOH;猜想:已完全变质,“碱石灰”全部变成了 CaCO3和 Na2CO3。则 CaO与水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2)【实验】如下图所示
10、:(3)【判断】a若 Ca(OH)2、CaCO3和 Na2CO3投入到水中不会放热,则由操作现象判断:猜想 (填:成立、不成立)b操作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由操作 的现象判断:滤液中含有 (写化学式);由此判断猜想 (填:成立、不成立)。c综合 a和 b 的结论,判断该样品变质情况为 。(4)【拓展】由上述实验说明,实验室中“碱石灰”应 保存;操作中玻棒的作用是 。7(2008年眉山市)同学们一起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铁丝、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只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1)填表 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在
11、试管中取少量盐酸,插入铁丝,充分作用。在所得的溶液中,插入 ,充分作用。无明显现象 碱石灰样 品取少量于试管中1加足量水2用手触摸试管试管外壁发热3浊液滤液滤渣滴入稀盐酸气泡滴入稀盐酸气泡滴入澄清石灰水白色沉淀4568 在所得的溶液中插入 ,充分作用。结论:金属活动性 Al Fe Cu (2)将铝丝插入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3)小华同学认为在小刚设计的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就可得出 Al Fe H Cu 的结论。小华要补充的实验是 ;(4)小强同学认为要得到 Al Fe H Cu 的结论,不必做补充实验,中需将小明同学方案中插入金属的顺序调整即可,你认为调整后插入金属的顺序是 。8(200
12、8年泰安市)小明同学在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他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桌面上,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M。请你与他一起对块状固体M 进行探究。【探究任务】(1)探究固体M 是否失效;(2)探究固体M 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探究方案】问题与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探究一:固体 M是否失效 取适量固体 M,加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加入前后的温度 温度没有明显变化 探究二:固体 M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 将上述烧杯内的液体充分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有氢氧化钙 【反思拓展】(1)你认为“探
13、究二”是否严密 ,其原因是 ;9(2)你认为固体 M 中除含有氢氧化钙外,还可能含有 ,请你设计实验是否含有该物质 。07 年中考题探究题汇编 烟台1根据维生素 C 能够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用右图所示的实验可以测定出苹果汁和橙汁中维生素 C 含量的相对多少。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控制的条件是D (A)烧杯中溶液的体积 (B)两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 (C)烧杯中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 (D)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 2(5 分)自然界有一种“雷雨发庄稼”的现象,即在雷雨过后,植物生长得更好。下面一段短文就是叙述雷雨中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变化过程:空气中的 N2在放电
14、条件下与 O2直接化合生成元色且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一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不稳定,常温下就易与空气中的 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气体有毒,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03)和一氧化氮;生成的硝酸随雨水淋洒到大地上,同土壤中的矿物相互作用,生成可溶于水的硝酸盐。请填写下列空白:(1)上述短文中,描述二氧化氮化学性质的是 (填序号)。(2)实验室制取一氧化氮时,下列收集方法不适宜的是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收集法 (3)写出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在此反应中发生的变化是 。A不变 B仅升高 C仅降低 D既有升高又有降低 (4)“
15、雷雨发庄稼”,植物生长得更好的原因是 2(5 分)(1)A、B (3)3NO2+H20=2HNO3+NO D (4)生成的硝酸盐可作氮肥 3(4 分)小刚和小强用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经查阅资料知:白磷着火点为 40,红磷着火点为 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有毒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10 (1)小刚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2)小强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
16、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3)“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3(4 分)(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下白磷不燃烧。(2)(3)乙 4(4 分)某兴趣小组围绕着“氢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进行探究,记录的现象和数据如下表所示:H2体积分数()5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空 气 体 积 分 数()95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点燃时现象 不燃
17、不爆 弱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弱爆炸 安静燃烧 安静燃烧(1)根据上述实验事实,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2)教材“单元探究活动”中提到: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点燃,如果发出“噗”的声音,表明收集的氢气已纯净。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分析“氢气已纯净”的真实含义是什么?。(3)近年来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频发(主要是甲烷气体燃烧爆炸)。你认为采取哪些措施可 以预防瓦斯爆炸事故?。(答出两条即可)4(4 分)(1)氢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约为 1070(1 分)(2)此时,氢气的体积分数已超出了爆炸上限,可以安全地点燃。(1 分)(3)通风及时检测甲烷浓度避免明火等(答出两条即可。2
18、 分)5(7 分)某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在探究碱的性质时发现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可溶性碱11 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他们想进一步探究:不溶性的氢氧化镁是否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为此,他们将适量的氢氧化镁加入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搅拌,然后向浑浊的液体中滴加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又消失了。四位同学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分别对上述酚酞试液变红、红色又消失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小明:可能是个偶然现象。小东:可能是浑浊液体中的固体氢氧化镁使酚酞试液变红,氢氧化镁沉降后溶液就变无色了。小花:可能是酚酞试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也可能是氢氧化镁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小红:可能
19、是在热水中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大,溶液中 OH 一离子较多,使酚酞试液变红;过一会儿温度降低,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减小,溶液中 OH 一离子变少,酚酞试液又变无色。(1)对小明猜想“是个偶然现象”,四位同学都认为可以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排除偶然现象。他们的方法是:。(2)小花认为小东的猜想不正确,她从碱使酚酞试液变色的原因上给予了否定:。(3)四位同学讨论后认为要验证小花的猜想,还需做如下实验,你知道其实验的目的吗?实验步骤 设计目的 将氢氧化镁加入到热水中搅拌,滴入酚酞试液,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4)对小红的猜想,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多种实验方案进行证明。请你写出其中一种。实验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
20、象 相应结果或结论 5(7 分)(1)做重复实验(1 分)(2)固体氢氧化镁中没有自由移动的 OH一离子,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1 分)(3)隔绝空气证明红色消失与氧气和二氧化碳无关(1 分)(4)(4 分)实验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相应结果与结论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镁和相同质量的热水振荡,各滴加数滴酚酞试液。一支保持温度不保持温度不变的红色不消失(或消失),自然冷却的红色消失。(1 分)红色消失与氢氧化镁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有关(或无关)。(112 CO 澄清石灰b 变,另一支自然冷却。(2 分)分)上海 6化学反应的程度与反应物的浓度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某实验小组
21、各取等质量的木炭和等质量的硫分别在容积相同的机器瓶中燃烧。记录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木炭红热 产 生 的 气体 都 能 使澄 清 石 灰水变浑浊 _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_ B 硫在空气中燃烧 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产 生 的 气体 都 有 刺激性气味 _ 硫在氧气中燃烧 _ 通过 A、B两组对比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规律是:_。7在加热条件下,H2和 CO两种气体都能还原 CuO固体,但是实验装置不同(如图)装置 A 装置 B(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a_,b_。(2)在装置 A中添加用于通入 H2的玻璃导管。(3)H2和 CuO反应的化学方程
22、式:_;反应的基本类型:_。H2 内装无13(4)实验装置的设计应考虑反应物、生成物的性质和反应条件等因素。比较A、B两套实验装置,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角度分析各有哪些不同点并说明原因:装置 A 与 B的不同点 原因(用物质性质说明)反应物角度 生成物角度 6(每空格 1 分)燃烧更旺,发出白光;C+O2 点燃 CO2;明亮的蓝紫色火焰;S+O2 点燃 SO2 7(1)试管、锥形瓶 (2)如右图(导管画到试管底部得 1分)(3)CuO+H2 Cu+H2O、置换 (4)本小题共 4 分,每组不同点和相应原因都写对得 1 分 A敞口,B密闭 A不用尾气处理,B 需要点燃尾气 H2无毒,CO有毒
23、H2无毒,CO有毒 A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B 玻璃管水平 A 产物的检验是滴入盛有无水硫酸 A 产物水是液体,倒流会引起试管破裂。B产物 CO2是气体 白色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H2 14 铜的蒸发皿,B 产物的检验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 徐州 8(7 分)右图为实验室研究炼铁的化学原理的装置,请回答和该实验有关的问题。A 处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B 处的实验现象 _ C 处酒精灯的作用 _ 现有含杂质的氧化铁样品 10克(杂质不参加反应),为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得到如下两组数据:反应前 氧化铁完全反应后 甲组
24、 洗气瓶和石灰水的质量为 190g 洗气瓶和石灰水的质量为 196g 乙组 玻璃管和氧化铁样品的质量为579g 玻璃管和氧化铁样品的质量为552g 你认为应选择 _组的数据来计算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其结果为_。9(12分)为探究CO2的化学性质,需要制取并收集干燥的 CO2,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_ 浓硫酸的作用是 _,收集装置为 _(填字母)15 化学课上,李芹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盛有 CO2的集气瓶中,钠在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粘附着白色物质。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可能是什么呢?进行猜想你认为黑色颗粒是_,小明认为
25、白色物质是氧化钠,小艺认为是碳酸钠,小亮认为是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小华认为是氢氧化钠。李芹同学认为小华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查阅资料CaCl2+Na2CO3=CaCO3+2NaCl 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实验探究李芹同学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实验方案 1: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结论:白色物质为氧化钠。实验方案 2: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 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然后过滤,再向溶液里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出现。结论:白色物质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化学 二轮 专题 复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