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语文素养_提高途径有哪些.pdf
《什么是语文素养_提高途径有哪些.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什么是语文素养_提高途径有哪些.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什么是语文素养 提高途径有哪些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 发展的基础。什么是语文素养呢?下面是 整理的什么是语文素养,欢迎阅读。什么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 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 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语文素养概念 1、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 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 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2、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 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
2、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 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的一个核心概 o 语文素养要点高中语文培训资料语文素养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说它包含语文的积累、语感、句式、语法、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 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口语交际能 力,一般都能接受,要说它包含思维品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 识视野、情感态度,特别是“思想观念”,可能有人觉得不好理解。语文素养详解按一般的理解,“素养”是指“平日的修养”,也指“学2 识、造诣、技艺、才能、品格”等方面的基本状况。此次课程改 革,许多学科的课程标准中都采用了“素养”一词。如,普通高中 物理
3、课程标准(实验)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均将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放在突出地位,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 验)提出要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总目 标 中 也 提 出“进 一 步 提 高 作 为 未 来 公 民 所 必 要 的 数 学 素 养”……课程标准中采用“素养”一词,还有这么两层意思:一是将“素 养”理解为“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 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二是认为基础教育中各个阶段的“素 养目标”是有层次差别的。至于大家为什么不用“素质”而用“素养”,可能是因为“素养”一词,较之“素质”
4、更具有“后天的教养效果”的意味。语文素养渊源语文作为一门母语教育课程,既是一种交际工具,也是一扇认识人类文明尤其是本民族精神发展的窗户。语文学科在促 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 谐发展上,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原先限于认知领域的“语文能力”很难全面地概括新时期语文教学的目的和功能,因此“语文素养”的 概念诞生了。新中国成立到现在,语文教学和研究走过不少弯路:出于政治的 需要,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政治课;为了突出思维训练,把生动活泼 充满感情的语文教材当成了枯燥的思维训练材料,语文课变成思维训 练课;片面强调语文的实用性,甚至主张不要进行文学因素的教育,课文只要“规
5、范”,不要“典范”,语文课成了日常交际课。改革开放 以来,现代3 化建设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语文学科的地位得 到重新确认,语文教学研究空前繁荣,也取得了很多先进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我们对语文学科的本质和内容把握不准,再加上应试教育 的影响,语文教学还是出现了一些偏差。其中的偏差之一就是“能力 中心论”的盛行。在十年动乱后的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之后,“科学的春天到了”,各行各业掀起了科学研究的热潮,语文学科也在考虑如何“科学化”。当时引进了许多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如实验法、系统分析法,对语 文教学的各个部分进行实证研究。例如,语文学科目标操作化研究,把语文目标分解为一系列的知识点和训练点
6、,按年级编排成系统化的 教学目标操作序列。应该说,这对克服语文教学的随意性、经验性,提高语文教材编写和教学评价的科学性,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起到了积 极的推动作用。然而,这种以听说读写(书)能力要素为框架、以字词 句篇知识为内容、以分项训练为手段构建的语文教学体系,容易导致 教师片面理解语文的教学要求,把语文当作纯粹的工具和技能,追求 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语文的整体性、情感性和实践性,使语文教学走向“烦琐主义”的死胡同。如,有人提倡阅读教学 100 练;有人提出作文教学的 108 项微格训练法;有人甚至把学习方法也作 为一种知识来传授,编写语文学习方法指导,里面提到的方法不 下 400
7、种。为了培养语文能力,我们对听说读写方面的知识点和训 练点规定得越来越全面、越来越细密,而教会学生做人,尤其在让学 生受到人格和审美的熏陶方面却越来越淡薄。语文教改实验中的“能力中心”倾向就更明显了,几乎所有实验 都提4 出了远远超出大纲要求的语言能力目标。如,一项阅读教改试验,要求小学生每分钟的阅读速度达到 2000 多字,理解率 80%以上;还 有一项著名的试验,要求小学生在 40 分钟内写出 1000 字的作文,并要做到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没有错别字;低段识字教学改革,流 派纷呈,在识字量上“你争我夺”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你识 800,我 识 1000,你识 1200,我识 1500,恨不
8、得在一年级就完成小学阶段 3000 字的识字任务。上述“深、难、多”的认知教学目标既脱离教 学现实,又脱离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如果不在课外加班加点,实现 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即使实现了,那种抓住一点,不顾其他,只见 树木,不见森林,以牺牲其他语文能力、其他学科能力以及学生的个 性、兴趣、爱好为代价的“教改成果”,究竟有多少推广价值?20 世纪快要走到尽头的时候,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对语文教学 现状产生了“忧思”。1997 年底,北京文学中国青年等几家刊 物发起了一场关于语文教育的大讨论,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积弊展开 尖锐的批评。一批文化界的元老、文学界的泰斗、教育界名人的参与,使这场讨论引起了上至
9、中央领导、下至普通教师的普遍关注。讨论中 涉及到语文教学的许多根本问题,例如,怎样评价五四新文化运动以 来语文教改的成就,语文教学的功能到底是什么,语文教学如何体现 人文性,如何吸取古代传统语文教育的成功经验,语文教育如何体现 时代性。有些文章尽管观点片面,言辞偏激,但对活跃气氛、解放思 想所起的作用是不能磨灭的。这场大讨论是中国语文教学的转折点,是语文教学现代化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讨论中形成的许多共识成了 课程标准的立论基点。5 其一,语文教学要确立“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语文是人类“诗 意地栖居”的精神家园。于漪说:“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而民族语 言负载民族文化,是根之根。”“汉语言文字负
10、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 古老文化,它不是没有生命的符号,而是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 精灵”。语文教学除了让学生学习祖国语言及其各种表现形态(口头 语、书面语等),学习利用语言进行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外,更重 要的是通过学习祖国语言,继承民族精神和人类遗产,提高文化修养,培养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塑造高尚的灵魂。语 文教学应当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学生的发展 打下“精神的底子”。这里的先进文化不能单纯地理解为中华民族优 秀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富有时代气息的 现代文化。其二,语文教学要贯彻终身教育思想,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放到 重要地位。语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什么是 语文 素养 提高 途径 哪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