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管理制度_1.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_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器械管理制度_1.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疗器械使用前质量检查制度 为了加强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保证产品的安全、有效,在医疗器械使用前,严格遵循医疗器械使用前质量检查制度。一、医院采购医疗器械,要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暂行)的要求进行索证.凡证件不齐者,一律不予投入临床使用.二、医疗器械投入使用前,必须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标签标识,建立真实完整的记录,记录应包括供货单位、产品名称、生产厂商、生产许可证、注册证号、规格型号、产品批号(编号)、生产日期(灭菌日期)、有效期、购进数量、购进日期、验收结论、验收人签名等。三、根据采购计划、进货发票或送货单,对产品名称、生产厂商、生产许可证、
2、注册证号、规格(型号)、批号(编号)、生产日期(灭菌日期)、有效期、供货单位、数量、日期等逐项核对、清点。如有不相符或破损应及时做好记录,严禁投入临床使用.四、医疗器材投入使用前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其中:1、外包装检查:包装、密封等是否牢固;外包装上的中文标识是否符合要求;包装注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商、批准文号、规格型号、批号(编号)、生产日期(灭菌日期)、有效期等是否清晰齐全;有关特定储运图示及使用的包装标志是否清晰。不合格的,不予投入临床使用.2、内包装检查:医疗器械内包装应完整、无破损、无污染、无变形、封口应严密。不合格的,不予投入临床使用.设备科工作职责制度 1、负责医疗设备、医用耗材日
3、常使用的监管和年度采购计划的审核、上报.2、负责全院医疗设备的验收、维修、保养、培训、等工作.3、负责全院医用耗材的计划汇总、审核、论证及库房验收和领用等工作.4、负责医疗计量仪器的定期强制检定工作.5、医疗设备的保养、维修,保证处于正常状态。6、负责组织大型设备购置的可行性论证,并按照法规进行配置许可。7、负责对接省、市、区的卫计、环保、药监、质监等监管部门的事务性工作。设备科科长职责 1)在院长和分管院领导的指导下主持开展设备科的全面工作,建立健全医院医疗设备、卫生耗材管理的各种制度、人员职责及工作流程,以保证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2)熟悉国家有关医疗器械卫材的法律法规及管理办法,组织对
4、全院医疗设备、卫生耗材的管理工作。3)协调科内、外各种工作关系,组织安排科室有关人员进行全院医疗设备日常维修、保养、报废及计量检定等工作。4)负责对医疗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负责对全院医疗设备进行档案管理和计量管理。5)负责组织科内业务学习和培训,提高全科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6)检查了解各科室对医疗设备的使用管理情况,做到合理供应和调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7)组织全院临床医技使用科室的医疗器械、卫材的培训管理工作,督促使用人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充分发挥仪器的使用效能。8)组织有关人员对购入的国内外贵重设备、仪器验收工作 9)组织全院医疗器械使用维护管理以及卫生耗材使用情况的检查。10)负责
5、组织医院各科室生命急救类设备运行调配工作。11)完成院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耗材保管员职责 1.在科长领导下,负责对全院的耗材保管工作.2.负责每月耗材购进计划汇总;3.负责耗材在库管理、库存量监控和库房盘点;4.负责耗材的验收,发放工作;5.负责应急物资的管理;6.严格把控送货单,出库单,发票的一致性,办理耗材出库手续;7.统计各科耗材领用支出;8.严格按照出库单核对实物,保证出库单与实物一致;9.及时将医用耗材发放到出库单上的指定科室;10.与出库科室现场核对所送医用耗材并签字确认;11.收集日常科室对医用耗材的反馈信息,并告知科长汇总;12.每月对科室耗材进行抽查;13.及时完成科长交办的
6、临时工作;设备维修管理制度 1.全院医疗器械设备的维修工作由设备科负责完成,未经设备科技术人员同意,禁止私自拆修。2.常规医疗器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由使用科室负责,由专人进行操作.3.贵重、精密、大型医疗设备,各科室要指定专人负责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汇报设备科,严禁设备带故障运行。4.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时要认真填写好维修使用登记手册,认真做好设备故障、维修、维护等记录。5.使用科室要按规定做好医疗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并定期检查执行落实情况。6.医疗设备应按操作规程正确操作,非操作人员严禁上机.7.每年定期组织全院计量设备的年度校验,对校验不合格的医疗设备及时维修,维修后仍无法满足临
7、床科室需求的医疗设备,强制报废。8.对使用科室提出的设备维修申请,维修人员应及时予以响应和处理,维修完毕,维修人员应详细填写维修记录,并由使用科室签字认可。9.医疗器械设备在使用中出现故障时,临床科室要认真、清晰、及时地填写维修单,写明故障现象,及时报修设备科技术人员修理,临床科室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10.医疗设备的修理,力求在院内进行,如必须外送修理或外请公司修理,须经设备科科长批准,使用科室及他人不得擅自外送修理,贵重医疗器械设备应报院领导批准后可外送修理。11.对无法解决的或疑难的故障问题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12.对急救设备的维修,维修人员应积极抢修,保证临床第一线需要。13.对保修期
8、内或购置保修合同的设备,要掌握其使用情况,出现问题,及时与保修方联系,对维修结果做好相应的维修记录,并检查保修合同的执行情况。设备保养、维护、巡检下查/监督制度:1。设备保养 1。1 使用科室应做好本科室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安排专人负责。日常保养内容包括:表面清洁除尘、检查是否运转正常、零部件是否完整以及基本参数校正等。1。2 除日常维护保养外,医疗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由设备科维修工程师或仪器设备的生产经营厂商的专职工程技术人员实施.1。3 维修工程师对大型医疗设备(百万元以上设备和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如呼吸机、除颤仪等)要做到一年两次维护保养,详细做好相关维修记录,科室签字确认后存档。2.设备
9、维护制度 2.1 使用科室对设备的日常维护完成后,如未发现异常,可用于临床科室,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设备科处理。2.2 大型、计量、特种及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维护完成后,须经过设备试运行,合格后才能继续使用于临床。3.设备巡检下查和监督制度 巡检人员师应对责任范围内的使用科室医疗仪器设备进行 1 次/月巡检,并做好相关巡检记录,内容包括:1)设备的安全隐患、故障,当发现安全隐患、故障时,应立即通知使用科室停止该设备的使用,同时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清除隐患。2)设备使用人员是否正确维护保养设备,使用人员设备操作情况,发现医疗设备操作不当或未正确保养设备时,应及时进行纠正与培训。设备报废制度 1.凡使
10、用期满、功能性能严重落后,不能满足设备使用要求或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损坏无法修理(或无维修价值)的医疗设备可申请办理报废手续。2。医疗设备的报废,须由使用科室提出书面申请,并说明设备报废原因,经医疗设备技术人员鉴定,报经设备科,财务科和医院领导批准后,方可办理报废手续。1)医疗设备 5 万以下报废设备由设备科维修人员负责鉴定,报设备科财务科审查,院长批准.2)医疗设备 550 万(含 50 万元设备)经设备维修人员和设备售后维修工程师讨论后给出鉴定意见,并填写设备报废鉴定表,报设备科,财务科审查,院长批准。3)医疗设备 50 万元以上设备由医院组织专家、维修组人员进行鉴定,报设备科财务科审查,院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器械 管理制度 _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