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对勾】2021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高考真题练习:必修3第2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df
《【红对勾】2021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高考真题练习:必修3第2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对勾】2021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高考真题练习:必修3第2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一、选择题 1(2021海南单科)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突触前神经元具有合成递质的力量 B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能释放神经递质 C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 D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能引起后膜电位变化 解析:神经递质只在突触前神经元内合成,且只能通过突触小泡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A、C 正确;神经递质是传递兴奋的重要化学物质,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没有受刺激则不会有神经递质释放,B 错误;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能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产生兴奋或抑制,D 正确。答案:B 2(2021海南单科)关于细胞内外 K、Na和 Cl的叙述,错误的是()ANa与神经细胞膜上
2、兴奋传导有关 B人体血浆中 K的浓度比红细胞中的高 C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缘由是 K外流 DNa和 Cl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 解析:K主要维持人体细胞内液渗透压,Na、Cl主要维持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人体血浆中 K的浓度比红细胞中的低,B 错误。答案:B 3(2022新课标全国卷)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条件反射形成的相关学问。人看到酸梅引起唾液分泌是条件反射过程,需要大
3、脑皮层的参与,A 正确;这一反射过程中,感受器位于眼球的视网膜上,唾液腺是效应器,B 正确;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的是感受器,并不是神经中枢,C 错误;在突触部位,兴奋传递中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D 正确。答案:C 4(2022重庆卷)下列有关生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被阉割动物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 B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 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 D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小腿前踢过程中有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激素调整、神经调整等相关学问。膝跳反射过程中,兴奋传到突触时,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进而完成兴
4、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选项 D 正确。动物被阉割后,其血液中的性激素含量降低,通过反馈调整,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增多,选项 A 错误;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属于非条件反射,选项 B 错误;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发生的,这个生理反应的途径是“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并没有通过完整的反射弧,不是反射活动,C 错误。答案:D 5(2022上海卷)用电刺激离体蛙心的某条神经能使心跳变缓,有人做了如图所示的试验,本试验提示()A电流通过神经传导 B神经与心肌收缩没有关联 C神经通过放电使心跳变慢 D神经通过释放化学物质使心跳变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神经冲动传递的相关学问。电
5、刺激离体蛙心神经产生神经冲动进行传递,A 项错误。电刺激离体蛙心神经使心跳减慢,心跳与心肌收缩有关,故神经与心肌收缩有关,B 项错误。由题图可知,刺激离体蛙心神经后心跳减慢,吸取浸泡液注入受体心脏也能使心脏心跳减慢,说明浸泡液中有使心跳变慢的物质,而该物质是通过刺激离体蛙心神经产生,说明神经通过释放化学物质使心跳变慢,故 C 项错误,D 项正确。答案:D 6(2022上海卷)Ca2能消退突触前膜内的负电荷,利于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 Ca2的通透性,将引起的效应是()A加速神经冲动的传递 B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减缓神经冲动的传递 D使突触后神经元
6、持续性抑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兴奋在突触间传递的相关学问。由题可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 Ca2的通透性后,大量 Ca2在极短的时间内消退前膜内的负电荷,突触小泡快速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加快了神经冲动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故 A 项正确。答案:A 7(2022浙江卷)下列关于神经肌肉(肌肉指骨骼肌)接点及其相关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骨骼肌细胞中只有一个细胞核 B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 C突触后膜的表面积与突触前膜的相同 D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解析:此题考查突触的相关学问。骨骼肌细胞一般有多个细胞核,A 错误;神经肌肉接点类似于神经突触
7、,也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B 正确;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前膜为神经末梢,突触后膜为肌肉细胞膜,二者表面积不同,C 错误;使突触后膜产生电位变化需要足够量的神经递质,D 错误。答案:B 8(2022全国卷)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活动由肯定的刺激引起 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 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 D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 解析:本题以膝跳反射为例考查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兴奋传递的特点等学问。感受器在肯定的刺激下产生兴奋,通过反射弧的不同环节逐级传递,最终完成反射活动,故反射弧任一环节受损都会导致反射活动不能完
8、成;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完成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因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答案:B 9(2022海南卷)关于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B乙酰胆碱贮存于突触小泡中 C胰高血糖素可为靶细胞供应能量 D去甲肾上腺素可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 解析:本题考查激素、神经递质作用机制方面的学问。神经递质、激素类物质如胰岛素,发挥作用后即失活,使调整更精确。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贮存在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内,当受到刺激时,会以胞吐的方式排到突触间隙。胰高血糖素能猛烈促进肝糖原水解成葡萄糖,上升血糖浓度
9、,不能为靶细胞供应能量。去甲肾上腺素属于神经递质,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答案:C 10(2022海南卷)关于人体神经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 B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双向传递 C神经细胞外 Na内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 D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兴奋产生的机理、兴奋传导的机制等方面的学问。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与多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构成多个突触,A正确。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神经细胞内 K外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静息状态的神经细
10、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答案:A 11(2011江苏卷)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 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B切断 d、刺激 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C兴奋在结构 c 和结构 b 的传导速度相同 D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解析:d 是传入神经,b 是传出神经,切断 d,刺激 b,可以引起效应器收缩。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比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快。指突触后膜,处发生的信号变化为化学信号电信号。答案:A 12(2011浙江卷)在离体试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红对勾 2021 高考 生物 人教版 一轮 练习 必修 通过 神经系统 调节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80706740.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