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大经济学考研西方经济学考点与配套考研真题.pdf





《上海财大经济学考研西方经济学考点与配套考研真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财大经济学考研西方经济学考点与配套考研真题.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上海财大经济学考研西方经济学考点与配套考研真题 1.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点难点归纳 一、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内容 1 经济学的定义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个体和厂商,以使人类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1)稀缺 经济学所说的稀缺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欲望)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一方面,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另一方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是有限的。因此,现实生活中便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2)资源的有效配置 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任何一个经济社会都必须采用一定的方式对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以实
2、现资源的最优利用。从资源稀缺性的角度出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或者说研究任务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稀缺的或有限的资源生产各种商品和服务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提供消费。2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由于资源相对需求而言的稀缺性,便产生了如何利用稀缺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人类必须用代价才能得到的物品)来更好满足人类需要的所谓选择问题。选择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1)生产什么以及多少?(2)如何生产?(3)为谁生产?(4)何时生产?从经济资源稀缺性事实出发解决人类经济生活的上述四个基本问题,实际上就是要解决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问题。资源配置和利用方式就是所谓经济体制问题。迄今为止人类经济体制大体
3、上经历了以下四种类型:自给自足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混合经济(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这种经济体制)。3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二、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 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是“经济人”假设和“完全信息”假设。“经济人”假设:人总以利己作为其行为的基本动力,具体而言是指人们要么在给定的经济代价下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要么是寻求在给定经济利益下所付出的经济代价的最小化;“完全信息”假设是指经济行为主体对相关经济情况具备完全的信息。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它对有关命题的逻辑分析,旨在理解经济过程实
4、际是什么,将会是什么,为什么,而不涉及对结果好坏和是否公平的评价,其中不包含任何价值判断。实证分析既有定性分析,也有定量分析。规范分析是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怎样解决的经济学研究方法。这种方法通常要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准则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和制定政策的依据,并考察如何才能符合这些准则。四、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在经济分析中,均衡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各个经济决策主体(如消费者、厂商等)所做出的决策正好相容,并且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不愿意再调整自己的决策,从而不再改变其经济行为。均衡分析包括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在均衡状态下,当事人决策的最优化是
5、通过边际分析来实现的。边际指的是一个微小的增量带来的变化。五、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在经济分析中,按照是否考虑时间因素,均衡分析分为: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静态分析就是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经济变量处于均衡状态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但并不论及达到均衡状态的过程,即完全不考虑时间因素。比较静态分析就是分析已知条件变化后经济现象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以及有关经济变量达到新的均衡状态时的相应变化。动态分析是指考虑时间因素对所有均衡状态向新的均衡状态变动过程的分析。二、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 外部性中山大学 2018 研、武汉大学 2019 研
6、答:外部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未经补偿影响。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又称外部经济,指一个人的行为增加了旁观者福利却没有得到报偿。外部经济可以视经济活动主体的不同而分为“生产的外部经济”和“消费的外部经济”。当存在正外部性时,物品的社会价值大于其私人价值。因此,市场均衡数量小于社会最优数量。负外部性,又称外部不经济,指一个人的行为减少了旁观者福利却没有为此付费。外部不经济也以视经济活动主体的不同而分为“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当存在负外部性时,物品的社会成本大于其私人成本。因此,市场均衡数量大于社会最优数量。外部性纠正办法主要有:使用税收和津贴;企业合
7、并;规定财产权。2 合作博弈厦门大学 2012 研;中山大学 2013 研 答:合作博弈是指各博弈方可以谈定能使它们设计联合策略的有约束力的合同的博弈。厂商之间进行的经济博弈既可以是合作的也可以是非合作的。如果不可能谈判并执行有约束力的合同,博弈就是非合作的;如果能设计出合同,则是合作的。合作博弈的一个例子是买方和卖方之间就一块地毯的价格讨价还价。如果地毯生产成本为 100 美元,而买方对其评价是 200 美元,因为双方同意以 101199美元之间任一价格成交都将最大化买方的消费者剩余与卖方的利润之和,并使双方都得到好处,因此该博弈可能有合作的解。合作和非合作博弈之间的基本差别在于签订合同的可
8、能性,在合作博弈中有约束力的合同是可能存在的,而在非合作博弈中它们是不可能的。3 英式拍卖北京大学 2013 研 答:英式拍卖是指,拍卖人先以一个保留价格起拍,这是商品的出售者所愿意卖出商品的最低价格;接下来,投标人要相继给出一个较高的价格,通常,每一个出价都要按某个最小的竞价增量超出前一个出价;当没有投标人愿意再提高出价时,出价最高的人就获得了这件商品。拍卖的最为流行的竞价结构形式是英式拍卖。由于在英式拍卖中出价最高的人获得商品,因此是帕累托有效的。4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中山大学 2015 研 答: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是指如果个人的偏好是凸的,如果所有消费者的偏好都是凸的,那么总存在着一组价格
9、,使得每个帕累托有效率的配置是某个合理配置禀赋的市场均衡,即只要消费者的偏好都是凸的,那么每个帕累托有效率配置都可以通过竞争均衡实现。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表明价格的配置作用和分配作用是可以分开的。该定理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每一帕累托有效率配置均能达到竞争均衡。在一个纯交换经济中,如果每个人的效用函数 ui(ui表示第 i 个人的效用函数)在 Rn上都是连续、严格递增与严格拟凹(严格拟凹的效用函数就意味着消费者的偏好是严格凸的)的,假定 x是该交易中的一个帕累托有效配置,同时假定禀赋经过再分配,使得分配后的禀赋向量为 x,那么 x必是该经济的一个竞争性均衡。只有在规模收益不变或递减时,福利经济学第二
10、定理才成立。其意义在于指出了分配与效率问题可分开来考虑,凸显了政府在再分配收入中的重要角色。5 替代效应北京大学 2010 研 答:替代效应是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即是指在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或效用水平)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由于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化。斯勒茨基替代效应中的“实际收入不变”是指消费者在价格变化后能够购买他想要购买的价格变动以前的商品购买量;希克斯替代效应中的“实际收入不变”是指使消费者在价格变化前后保持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6 公地的悲剧上海交通大学 2007 研;中央财经大学 2015 研
11、;北京师范大学2016 研 答:公地的悲剧是指公共所有的土地由于长期的超载放牧而日益衰落的现象,后特指公共资源可能很快就会因过度地使用而造成灾难性后果的社会现象。由于土地是公共所有的,每一个放牧者都只考虑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并不考虑自己可能给他人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此情况下,所有个人的最优放牧数量总和将远大于公共地整体的最优放牧数量,由此导致放牧超载,土地日益衰落。公地的悲剧可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当一个人使用公共资源时,他就减少了其他人对这种资源的享用。由于这种负外部性,公共资源往往被过度使用。政府可以通过管制或税收减少公共资源的使用来解决这个问题。此外,政府有时也可以明确产权关系把公共资源变
12、为私人物品。7 吉芬商品中山大学 2017 研 答:吉芬商品是指需求与价格之间成正向变化的一类商品,由英国统计学家罗伯特吉芬提出而得名。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即价格越低,购买的越少,价格越高反而购买的越多。如图 1 所示,横轴 OX1和纵轴 OX2分别表示商品 1 和商品 2 的数量,其中,商品 1 是吉芬商品。消费者最初选择 a 点,随着商品 1 价格的下降,消费者选择 b点,吉芬商品 1 价格的下降反而导致了对该商品需求的减少。商品 1 价格下降的效应可以被分解成替代效应 X1X1和收入效应 X1X1。吉芬商品的特殊性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 经济学 考研 西方经济学 考点 配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