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3).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大自然的语言(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自然的语言(3).pdf(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萌发、次第、翩然、孕育”四个双音节词,掌握它们的词义;积累“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五个短语,并学会使用。2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升学生阅读科普文的水平。2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使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
2、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教学难点 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实行全面概括。教学方法 1朗读法。生动的说明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基于这个点,教师宜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事理。2讨论法、点拨法。3竞赛激励法。初中生有好胜心理,在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时,宜用此法,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4涵泳品味法。对语言的理解使用尤须如此。5延伸拓展法。扩展使用从课文中学到的物候知识,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
3、识,便于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水平。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学生读课文两遍,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多媒体显示阅读要求如下:(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三、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选两位同学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并板示,其余同学评价。明确:第一部分(13 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45 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610 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自然 语言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