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九章压强.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九章压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九章压强.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p=F 和S=。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第九章 压 强 目录:核心知识归纳 考点题型分类 核心知识归纳 知识点一 压强 1压力(1)定义:_垂直_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2)方向:垂直指向 _受力面_。(3)作用效果:与 _压力_的大小、_受力面积_有关。2压强 (1)意义:表示压力 _作用效果_的物理量。(2)定义:物体所受 _压力的大小_与 _受力面积_之比。F(3)公式:_。变形式:_F=pS S p(4)单位及换算:1 Pa _1_ N/m2。(5)应用:通过 _增大_压力、_减小_ 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通过 _减小_ 压力、_增大_ 受力面积的方法减小压强。知识点二 液体压强
2、1液体压强(1)产生原因:由于液体受到_重力_作用且具有 _流动性_。(2)测量工具:压强计。(3)特点 A液体内部向 _各个方向_都有压强;B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上的压强都 _相等_;C同种液体,深度越大,压强 _越大_;D同一深度的不同液体,_液体密度_越大,压强越大。(4)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_pgh_。由公式可知,液体压强的大小只与 _液体密 度_和 _深度_ 有关。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2连通器 (1)定义:上端 _开口_,下端 _连通_的容器。(2)原理:连通器装相同的液体,当液体 _不流动_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总是 _相同_ 的。(3)应用:水渠的过路涵
3、洞、牲畜的自动饮水器、锅炉水位计以及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茶壶、洒水壶,自来水水塔等都是连通器,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是三峡船闸。知识点三 大气压强 1产生:由于空气受到 _重力_作用且具有 _流动性_。2著名实验(1)马德堡半球实验:不但说明大气压强的 _存在_,而且还说明大气压强 _很大_。(2)托里拆利实验:测出大气压强的 值_;标准大气压 p0 的值相当于 _760_ mm 水 银柱产生的压强,其值为 _ 1.01105 _ Pa。3变化(1)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 _减小_。(2)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 _降低_。知识点四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4、 1关系:在液体和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 _越小_。2飞机升力: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对机翼上表面的压强 _小_,下方空气流速小,对 机翼下表面的压强 _大_,在机翼的上下表面存在向上的 压力差_。考点题型分类 考点一 固体压强 命题角度 固体压强的计算 C ,F F 2 b 3 b D ,F 3F 3 b 本题选用公式 p gh 求出密度的关系,选用 p 求出压力关系。同时要注意 p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例 1 a、b 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均匀圆柱体,已知底面积 Sa3Sb,高度 hb2ha,对地面 的压强 papb,圆柱体的密度分别为 pa 和 p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 Fa
5、 和 Fb。则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A ,F F a b a b B 2,F 3F a b a b 1 1 a a 1 a a b【思路点拨】F gh 只适用于规则、均匀物体,如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等。S【自主解答】B 命题角度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例 2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思路点拨】利用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自主解答】D【解题技巧】解答增大或减小压强问题的思路有两个:一个是考虑压力,另一个是考虑受力面积。从 压力方面考虑,题目中比较明显,从受力面积考虑可利用关键字,题目中有“尖”“锋利”“窄”等字样的,一般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
6、变式训练:1如图甲所示,将一块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 F 向右匀速推 动木板,使其右端渐渐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推动木板使其右端逐渐离开桌面边缘至木 板中心到达桌面边缘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C)A长木板对桌面的压力减小 B长木板对桌面的压强减小 C水平推力 F 保持不变 D长木板受桌面的摩擦力减小 p FN 1.6 10 N 2 105 Pa。(1)利用 和 Gmg 求出容器和水的总重力,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与水的总 V F(2)利用 p gh 求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然后根据 p 计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p 2.5 103 Pa。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物理 一轮 复习 第九 压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