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题型汇总之物理基础知识手册及解题技巧第二章声现象.pdf
《中考题型汇总之物理基础知识手册及解题技巧第二章声现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题型汇总之物理基础知识手册及解题技巧第二章声现象.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 声现象 知识网络构建 15340m/s0.1s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或气体),真空不能传声形式:以波的形式传播,也叫声波传播介质的种类影响因素声带介质的温度时空气中的声速是概念: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回声 区分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以上应用:声呐测距音调:取决于物体振动的频率声音的特性 响度声现象20000Hz20HzB:取决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音色:取决于物体本身超声波:频率高于的声次声波:频率低于的声大象利用次声波交流声学仪器接收到地震、台风、核爆炸产生的次声波人不能听到的声传递信息 来确定其方位和强度
2、声呐和 超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声的利用回声定位、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传递能量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种类20Hz20000HzdB频率范围:从到乐音:有规律、好听悦耳的声音概念: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所发出的声音等级单位:来源人能听到的声类型危害噪声噪声的危害和控制防止噪声产生控制噪声的途径 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高频考点透析 序号 考点 考频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 音调、响度、音色 3 控制噪声的途径 第一讲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知识能力解读 知能解读:(一)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生活
3、中有大量的事实可以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例如:人说话、唱歌时,用手摸着喉部,会感到此时喉部在振动;发声的音叉把悬挂的泡沫球弹起,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如图所示);敲鼓发出声音时,放在鼓面上的纸屑在跳动,说明鼓发声时,鼓面在振动(如图所示)。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知能解读:(二)声音的传播 1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形式: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知能解读:(三)声速 1声速:声速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340 m/s。2声速与介质的关系:声速的大小与
4、介质的种类有关。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的传播在气体中最慢,在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最快。知能解读:(四)回声 1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2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 0,1s 以上。因此声音必须被距离发声体超过 17 m 的障碍物反射回来,人才能听见回声。低于 0,1s 时,反射回来的声音与原声混合在一起,只能使原声加强,人耳就不能区分回声与原声了。(五)人耳怎样听到声音 1人耳的基本构造图(如图所示)2人耳听到声音的途径:外界传来的声波传播到外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刺激耳蜗中的听
5、觉神经,听觉神经把这种信号传递给大脑,就产生了听觉。声音传人大脑的顺序是: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注意:人对声音的听觉有一定的限制,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 Hz到20 000 Hz,如果振动物体的振动频率低于 20 比或高于 20 000 Hz,人耳就觉察不出来。解题方法技巧 方法技巧:判断产生声音和听到声音的方法 物体的振动是产生声音的原因,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但振动物体发出的声音不一定会被人耳听到。人听到声晋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振动发声;(2)有介质传播声音;(3)声波能够引起人耳鼓膜振动。跨越思维误区 思维误区:利用回声测距时声传播的时间易出错 利用回声和
6、速度公式可以测距离,即“回声测距”,如:测定海底的深度、冰山的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等。测量原理:12sv声,其中t为从发声到听到回声的时间,v声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注意v声在不同介质中是不同的。物理思想方法 思想方法:(一)转换法 当有些物理现象发生时,人们的感觉器官往往无法直接感知或不易观察到,在物理实验研究中,通常将这些感知不到的现象转换成人们可以感知或容易观察到的现象,这种方法就是“转换法”。如本讲中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很多物体发声时,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到物体的振动,我们把物体的振动转换成碎纸片、泡沫、乒乓球的跳动及水花等可见的现象来观察。思想方法:(二)科学推理法(理想实
7、验法)理想实验法就是要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忽略次要因素,进行合理的推理,得出结论,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应用这种科学方法探究和认识物理规律时往往分两步:(1根据实验目的尽量创造条件,设计并操作实验,为探究或验证某一物理规律而取得可靠的实验事实;(2)在获取可靠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假想在理想状态下进行实验,并通过科学的推理得出实验结果(或结论)。如在“研究声音的传播”实验中,随着罩内空气的不断抽出,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弱,通过科学推理可知,若罩内抽成真空,则不能听到铃声,这里利用的就是科学推理法。中考考点链接 考点链接:(一)中考考点解读 本讲的重点是声音的产生和传播,难点是利用回声测距离,主要
8、以填空题和选择题等形式进行考查。考点链接:(二)中考典题剖析 1声音的产生及传播 2与声速有关的分析与计算 第二讲声音的特性 知识能力解读 知能解读:(一)音调 1音调:物理学中用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音调是乐音的一个特性。音调由发声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2频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是用来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赫兹(Hz)。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振动越慢,频率越低。(如图)频率不同,声音的波形不同。频率高,声音的波形密集,频率低,声音的波形稀疏,如图所示。3声的分类 声 超声波 高于 20 000Hz 的声叫超声波,如蝙蝠发出的声 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题型 汇总 物理 基础知识 手册 解题 技巧 第二 现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