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13 页例 4,做一做,练习三 1、2、题。教材分析:除法的认识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之上的。为此,教材中把对除法的初步认识设计在平均 分的后面。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明确平均分的含义,而我所说课的除法是在此 基础上的升华。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并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 式的写法和读法。教材中特别注重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创设一个生动的情景,有利于学生很快 地进入课堂。教材能按照儿童的认知规律来编写内容,先比较抽象地了解除法的含义,再到具 体地写除号、除法算式以及读除法算式等等。学情分析:除法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了解
2、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 行学习的。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 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 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分”,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 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 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让学生在明白“平均分”含义和会平均分的基础上
3、,认识除法,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掌握知识,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教学重点:认识除法,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1。出示 12 个竹笋和 4 个盘子。再出示题目:把 12 个竹笋平均放在 4 个盘子里,每盘可以放几个?提问:平均放在 4 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强调每盘要放同样多)学生独立分竹笋,然后汇报分的结果。小结:把 12 个竹笋,放在 4 个盘子里,就是把 12 个竹笋平均分成 4 份,每份是 3 个。
4、教师:像这样把 12 个竹笋平均放在 4 个盘子里,或把 15 个橘子平均分成 5份等,都是属于把 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平均分,在数学上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 除法来表示。(板书课题:除法)二、探究新知 1、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那今天我们学习除法,除法的符号是“”。指导书写: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上下两点要对齐。2、出示教科书第 18 页的例题 4。教师:“把 12 个竹笋平均放在 4 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要分的竹笋是几个?(12 个)把 12 写在除号的前面。把 12 平均分成几份?(4 份)把 4 写在除
5、号的后面。每份是几?(是 3)把 3 写在等号的后面。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124=3 教师再让学生回忆刚才的除法算式是怎样列的?让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教师:124=3 这个除法算式“表示把 12 平均分成 4 份,每一份是 3。这个算式读作:12 除以 4 等于 3。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并读一读算式。再互相说一说。3、出示:153=5 教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15 除以 3 等于 5)请一个同学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表示把 15 平均分成 3 份,每一份是 5)这一节课学了什么?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第 13 页的做一做。通过让学生平均分、写算式,再次体会除法的意义和巩固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可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下面两道小题。2、完成教科书第 15 页练习三的第 1、2 题。练习时,可以增加一些除法算式卡片,以增加学生练习的机会。同时,注意采用“开火 车”“接力赛”“抽卡游戏”不同形式组织练习,让学生在愉快的练习活动中掌握知识。四、全课总结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除 法 124=3 除号 读作:12 除以 4 等于 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