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氧气精品教案新人教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氧气精品教案新人教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氧气精品教案新人教版.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课题 第二单元 课题 2 氧气 课型 新授 编写 集体研讨时间 月 日 使用修改时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 观察和描述木炭、硫粉、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会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化学变化。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会利用性质了解氧气的用途。认识化合反应,能判断化合反应;初步认识氧化反应;了解缓慢氧化。初步学会氧气的检验方法 过程与 方法 通过实验,认识到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学习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从实验中获取化学信息。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认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的良好习惯。从五彩缤纷的化学变化中,让学生体验化学美。通过硫的
2、燃烧实验进一步感悟绿色化学的含义,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1)正确读写文字表达式,正确了解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2)培养学生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认识物质的能力。教学用品 仪器 集气瓶、玻璃片、燃烧匙、坩埚钳、石棉网、酒精灯、药匙、镊子 药品 氧气、硫、木炭、细铁丝、澄清石灰水、水 其它 木条、火柴、课件、学案等 环 节 教 学 问 题 活 动 设 计 二次备课 情 景 导 入 问题 1:2008 年 5 月 8 日,北京奥运圣火在珠峰之颠点燃。登山队员需要携带氧气包,氧气的用途是什么?在珠峰传递的火炬内部也有供氧装置,氧气的用途又是什么?问题
3、 2:根据氧气的上述用途,你能推测氧气具有什么性质?教师提出问题 1,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调动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同学们的探究欲望。教师提出问题2,使学生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引入并板书:课题 2 氧气 探 究 与 交 流 知识点 1:氧气的物理性质 问题 1 通常状况下洁净的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你能推测通常状况下氧气的颜色、气味和状态吗?问题 2 假设空气中的氧气不溶于水,试想水中的鱼类靠什么呼吸?假设空气中的氧气易溶于水,空气中的氧气稀薄,人类又将呼吸什么?试推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问题 3 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 1.429gL,空气的密度为1.293
4、gL。试比较二者密度的大小。问题 4 在通常状况下(温度20左右,压强 101Kpa),氧气是以气体状态存在的,试推测氧气的熔点和沸点是高还是低?首先展示一瓶用排水法收集、正放的氧气,然后出示问题 14 作为导学提纲,经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结合 P33第一段的阅读,完成下表: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归纳小结,进行学法指导:通常情况下,我们研究气体物理性质的一般顺序是: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 【例 1】如图,实验桌上有一个向上放置的集气瓶,其中装有用排水的方法收集到的某种无色无味无毒的常见气体,请你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猜测,该气体可能是 ,由此说明其主要物理性质有 。
5、过渡:例 1 中的气体一定是氧气吗?如何证明它一定是氧气?知识点 2 氧气的化学性质 问题 1 用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分组实验 22 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有三瓶无色气体,分别是空气、氮气(或二氧化碳)和氧气,用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区分它们?问题 2 红磷、硫、木炭、铁丝在常温下分别呈现什么颜色和状态?把它们在空气里不点燃、在空气里点燃(或加热)、点燃后放进氧气里分别有什么现象?其生成物分别有什么特征、叫什么物质?你能书写这些变化的文字表达式和有关物质的化学符号吗?回忆实验 21 红磷在氧气里燃烧 演示实验 23 硫在氧气里燃解性等。分析指导:在常见气体中,最符合题意
6、的气体是氧气。其物理性质除了明显的“无色、无味、气体”外,根据它能用排水的方法收集到,说明它“不易溶于水”;根据它能瓶口向上放置,说明它“密度比空气的大”。注意“无毒”不能列为物理性质。参考答案:氧气 无色 无味 气体 不易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的大 由物理性质过渡到化学性质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讨、小组合议、分组实验、合作探究、小结归纳、反思交流。选择合适的试剂,设计合理的方案,运用恰当的文字描述,进行规范的实验探究。强调物质鉴别描述时的必不可少的“四个”要点:药品(或用品)、操作、现象和结论。引导学生回忆测定空气成分时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情景,指导学生按照问题 2 的设计路线完成各项问题,并让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第二 单元 我们 周围 空气 课题 氧气 精品 教案 新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