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本质考点笔记总结.pdf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本质考点笔记总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本质考点笔记总结.pdf(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本质考点笔记总结 单选题 1、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描述,正确的是()A基因就是遗传物质 BDNA 上的任意一个片段都可以称为基因 C真核细胞中的基因通常是成对的 D染色体是所有生物共有的细胞结构 答案:C 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B、基因是由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细胞结构的生物中遗传物质是 DNA,所以遗传物质的概念比基因更大,AB 错误;C、真核细胞中细胞核内的基因通常是成对的,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的位置,C 正确;D、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D 错误。故选 C。小提示:本题需要考生识记基因的概念,理清楚基因、遗传物质和
2、染色体之间的关系。2、下列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乳酸菌替代大肠杆菌进行实验,可获得相同的实验结果 B在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保温时间的长短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C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 D在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中出现放射性是 DNA 复制的结果 答案:C 2 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 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 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A、噬菌体专一性侵染大肠杆菌,若本实验用乳酸菌替代大肠杆菌,则不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A 错误;B、32P 标记
3、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保温时间过长,有部分子代噬菌体会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时间过短,亲代噬菌体的核酸不能完全注入到大肠杆菌内,因此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会偏大,B 错误;C、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在自身遗传作用下,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物质来合成自身组成成分,C 正确;D、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沉淀中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导致噬菌体还吸附在细菌表面造成的,D 错误。故选 C。3、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的说法,错误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染色体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 C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D具有细胞结
4、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 DNA 答案:A 解析:1)、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一定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A 错误;B、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B 正确;3 C、基因在染色体上,因此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C 正确;D、所有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都 DNA,D 正确。故选 A。4、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经典实验的叙述
5、,正确的是()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利用假说-演绎法获得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B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斯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 C摩尔根做了果蝇红眼和白眼遗传实验,利用类比推理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D罗伯特森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 答案:A 解析:1)、假说-演绎法又称为假说演绎推理,是指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2)、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
6、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 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4)、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A、由分析可知,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运用“假说一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A 正确;B、格里菲斯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 S 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并没有证明 DNA 是主要的遗
7、传物质;是艾弗里通过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B 错误;4 C、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运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 错误;D、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后,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模型,D 错误。故选 A。小提示:5、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 A 和 a 基因的本质区别是()A两者的碱基序列不同 B在进行减数分裂时,基因 A 和基因 a 分离 C基因 A 控制显性形状,基因 a 控制隐性形状 DA 是由 a 突变而来的 答案:A 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A 和 a 是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是基因突变产生的,两者的本
8、质区别是碱基序列不同。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等位基因 A 与 a 的本质区别在于基因片段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的差别,即碱基序列的不同。故选 A。小提示:本题考查等位基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等位基因的概念,明确 A 和 a 是基因突变产生的,理解和掌握两者的本质区别。6、下列有关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B细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 DNA C真菌的遗传物质是 DNA 和 RNAD动物和植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 5 答案:D 解析:1)、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是有细胞组成的生物,细胞内都含有 DNA 和 RNA 两种核酸,遗传物
9、质都是 DNA。2)、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 或 RNA,其遗传物质为 DNA 或 RNA。A、新冠病毒是 RNA 病毒,遗传物质是 RNA,A 项错误;B、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均为 DNA,细菌属于原核生物,B 错误;C、真菌具有细胞结构,属于真核生物,遗传物质为 DNA,C 错误;D、动物和植物具有细胞结构,属于真核生物,遗传物质为 DNA,D 正确。故选 D。7、下图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的流程图,有关该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A实验中噬菌体是用35S 的培养基直接培养标记的 B35S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32P 标记的是大肠杆菌的 DNA C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
10、染实验中,若搅拌不充分,上清液中的放射性会降低 D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降低上清液的放射性 答案:C 解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 或32P 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6 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A、噬菌体是病毒,只能用活细胞培养,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A 错误;B、32 P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 DNA,B 错误;C、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若搅拌不充分,含35S 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会随大肠杆菌进入沉淀物中,从而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降低,C 正确;D、32 P 标记的噬
11、菌体侵染实验中,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增强上清液的放射性,D 错误。故选 C。8、DNA 是由两条单链组成的,这两条单链按反向平行的方式盘旋成双螺旋。如果一条 DNA 单链的碱基序列是5-AGCTAC-3。那么它的互补链的序列是()A5-AGCTAC-3B5-TGCTAG-3 C5-TCGATG-3D5-GTAGCT-3 答案:D 解析:DNA 的结构目前一般划分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四个阶段。DNA 的一级结构是指构成核酸的四种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核苷酸),通过 3,5-磷酸二酯键彼此连接起来的线形多聚体。每一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由三个部分所组成: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
12、五碳糖(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根。DNA 的两条链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反向平行,因此互补链从 3开始应该为 TCGATG-5,写成 5-GTAGCT-3。故选 D。9、在噬菌体侵染细菌中,某科研小组搅拌、离心后的实验数据如下图,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7 A图中被侵染的细菌的存活率基本保持在 100%,本组数据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细菌未裂解 B细胞外的32P 含量有 30%,原因是有部分标记的噬菌体还没有侵染细菌 C上清液中35S 先增大后保持在 80%左右,原因是大约 20%T2噬菌体没有与大肠杆菌分离 D细菌或病毒作为遗传物质探索的实验材料优点之一是个体很小,结构简单,都可在培养基短时
13、间内大量繁殖 答案:D 解析:分析曲线图:细菌的感染率为 100%;上清液35S 先增大后保持在 80%,说明有 20%的噬菌体没有与细菌脱离,仍然附着在细菌外面,离心后随细菌一起沉淀了;上清液中32P 先增大后保持在 30%左右,说明有 30%的噬菌体没有侵染细菌,离心后位于上清液。A、图中被侵染的细菌的存活率始终保持在 100%,即本组数据作为对照组,说明细菌没有裂解,A 正确;B、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噬菌体和细菌混合培养的时间很重要,如果时间过短,部分被32P 标记的噬菌体还没有进入细菌体内,如果时间过长,32P 标记的噬菌体进入细菌后,细菌裂解释放出含32P 噬菌体。由题分析可知
14、,细菌并未裂解,因此细胞外的32P 含量有 30%,原因是有部分标记的噬菌体还没有侵染细菌,B 正确;C、上清液35S 先增大后保持在 80%,说明有 20%的噬菌体没有与细菌脱离,仍然附着在细菌外面,离心后随细菌一起沉淀了,C 正确;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依赖活细胞生存和繁殖,其不能单独在培养基中繁殖,D 错误。故选 D。10、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A噬菌体能利用宿主细胞 DNA 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 B两个实验都证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搅拌离心操作前的保温时间不宜过长 8 D两个实验的关键都是通过
15、物质分离提纯技术把 DNA 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去作用 答案:C 解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 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 或32P 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A、噬菌体利用的是自身的 DNA 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A 错误;B、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
16、染细菌的实验都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B 错误;C、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搅拌离心操作前的保温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导致细菌裂解,子代噬菌体释放,C正确;D、两个实验的关键都是把 DNA 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去研究它们所起的作用,前者是通过物质分离提纯技术把他们分开,后者是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 DNA 进入细菌的原理进行分离,D 错误。故选 C。小提示: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要求考生识记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过程及实验结论,能对两者进行比较,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1、某双链 DNA 分子(用15N 充分标记)含有 200 个碱基,一
17、条链上 A:T:G:C1:2:3: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 DNA 分子碱基排列方式共有 40100种 B该 DNA 分子连续复制 2 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210 个 C将该 DNA 置于含14N 的培养液中复制 4 次后,含15N 的 DNA 分子占 18 9 D若一条链上一个 T 变为 A,则复制后的子代 DNA 分子中嘌呤含量升高 答案:C 解析:已知一条链上 A:T:G:C=1:2:3:4,即 A1:T1:G1:C1=1:2:3:4,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 A2:T2:G2:C2=2:1:4:3双链 DNA 分子中含有 200 个碱基,则 A1=T2=10,T1=A
18、2=20,G1=C2=30,C1=G2=40,即该DNA 分子中 A=T=30 个,C=G=70 个。A、该双链 DNA 分子含有 100 对碱基,且比例已经确定,因此其碱基排列方式小于 4100,A 错误;B、根据分析可知,该 DNA 分子含有腺嘌呤 30 个,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2-1)30=90 个,B 错误;C、将该 DNA 置于14N 培养液中复制 4 次后,产生 16 个 DNA 分子,其中含15N 的 DNA 分子占 2/16=1/8,C 正确;D、双链 DNA 分子中嘧啶的数目始终和嘌呤的数目相同,若一条链上一个 T 突变为 A,复制后的子代 DNA 分
19、子中 A 与 T 配对,嘌呤还是与嘧啶含量相等,D 错误。故选 C。12、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蓝藻和绿藻都属于真核生物,它们的遗传物质均为 DNA B大肠杆菌的拟核内所含有的遗传物质为 DNA,该 DNA 分子呈环状 CHIV 所含有的遗传物质为 DNA 或 RNA D真核生物细胞内含有的核酸有 DNA 和 RNA,它们都是遗传物质 答案:B 解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含有 DNA 和 RNA,并以 DNA 为遗传物质,RNA 作为遗传信息表达的工具或媒介。病毒10 只含有一种核酸 DNA 或 RNA,遗传物质为 DNA 或 RNA。A、蓝藻属于原核生物,A 项错误;B、大
20、肠杆菌的拟核由一个环状的 DNA 分子组成,该 DNA 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B 项正确;C、HIV 的遗传物质为 RNA,C 项错误;D、真核细胞内含有的遗传物质只有 DNA,D 项错误。故选 B。小提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 DNA 不同:原核细胞拟核中的 DNA 为环状,真核细胞染色体中的 DNA 为链状,线粒体或叶绿体中的 DNA 为环状。13、如图为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降解过程中需要用到蛋白酶 B该实验不能说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该实验的关键思路是将 RNA 和蛋白质分开 D在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过程中会发生逆转 答案:B 11 解析:
21、据图分析,该实验对烟草花叶病毒进行降解,获得蛋白质 A、B 和 RNAA、B,此后再将不同的 RNA 和蛋白质重组,观察后代的表现型。A、TMV 降解得到蛋白质和 RNA,用蛋白酶处理将会破坏蛋白质,无法取得预期结果,A 错误;B、该实验说明 TMV 的遗传物质是 RNA,不是蛋白质,但不能说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 正确;C、据题图可知:该实验的关键思路是将 RNA 和蛋白质分开后再重组,C 错误;D、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在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过程中不会发生逆转,D 错误。故选 B。小提示:明确实验过程的原理及思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4、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 A 和 a
22、 基因的本质区别是()A两者的碱基序列不同 B在进行减数分裂时,基因 A 和基因 a 分离 C基因 A 控制显性形状,基因 a 控制隐性形状 DA 是由 a 突变而来的 答案:A 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A 和 a 是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是基因突变产生的,两者的本质区别是碱基序列不同。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等位基因 A 与 a 的本质区别在于基因片段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的差别,即碱基序列的不同。故选 A。12 小提示:本题考查等位基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等位基因的概念,明确 A 和 a 是基因突变产生的,理解和掌握两者的本
23、质区别。15、下列生理过程中,在生物膜上发生的是()A水绵细胞内 CO2的固定 B人体细胞内 DNA 分子的复制 C酵母细胞内H与 O2的结合 D人体细胞内丙酮酸分解成乳酸的过程 答案:C 解析:1)、有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场所:细胞质基质 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第二阶段:场所:线粒体基质 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20H+6CO2+少量能量(2ATP)第三阶段:场所:线粒体内膜 反应式:24H+6O212H2O+大量能量(34ATP)2)、无氧呼吸:场所:细胞质基质 反应式:C6H12O62C3H6O3(乳酸)
24、+少量能量 13 或 C6H12O6 2C2H5OH(乙醇)+2CO2+少量能量 3)、光合作用过程:光反应:场所:类囊体薄膜 反应式:H2OH+O2和 ADP+PiATP 暗反应:场所:叶绿体基质 反应式:CO2+C52C3和 2C3(CH2O)+C5 A、水绵细胞内 CO2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不在生物膜上,A 错误;B、人体细胞内 DNA 分子的复制主要是在细胞核内,也可以发生在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基质,B 错误;C、酵母菌细胞内H与 O2的结合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C 正确;D、人体细胞内丙酮酸分解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不在生物膜上,D 错误。故选 C。小提示:本题主要考察细
25、胞内的生化反应,熟悉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中分阶段的物质变化过程是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16、下列有关原核生物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基因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基因存在于拟核、核糖体等结构中 DNA 分子每一个片段都是一个基因 基因能够储存遗传信息 基因的分子结构首先由摩尔根发现 ABCD 答案:A 14 解析: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 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2)、原核生物的细胞没有细胞核,其遗传物质 DNA 主要存在于拟核中。对原核生物来说,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正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高中生物 必修 基因 本质 考点 笔记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