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钻钻孔作业指导书.pdf
《旋挖钻钻孔作业指导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旋挖钻钻孔作业指导书.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旋挖钻钻孔作业指导书 1、编制目的 明确桥梁桩基旋挖钻钻孔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钻孔作业施工。2、编制依据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3、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路桥梁各种土质层和砂类土、碎(卵)石土或中等硬度以下基岩的桥墩桩基施工。施工前应根据不同的地质采用不同的钻头。4、施工机械 旋挖钻机是一种适合在基础工程中成孔作业的施工机械,具有装机功率大、输出扭矩大、轴向压力大、机动灵活、施工效率高等特点,适应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土壤地质条件。配合不同钻具,适应于短螺旋、回旋斗及岩层的成
2、孔作业。对干硬性黏土可不用稳定液护壁的干式旋挖工法,一般的覆盖层采用静态泥浆护壁的湿式旋挖工法,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桥梁、市政建设、高层建筑等基础钻孔灌注桩工程。常见的旋挖钻头有螺旋钻头、旋挖斗、筒式取芯钻头、扩底钻头、冲击锥钻头和液压抓头。可根据地质情况选用钻头:黏土:选用单底层的旋挖钻斗,如果直径偏小可采用两瓣斗或带卸土板的钻斗。淤泥、黏性不强的土层、砂土、胶结较差粒径较小的卵石层,可配用双层底的旋挖钻斗。硬胶泥:选用单进土口的(单双底皆可)旋挖钻斗,或斗齿直螺。冻土层:含冰量少的可用斗齿直行螺钻斗和旋挖钻斗,含冰量大的可用锥形螺旋钻斗;螺旋钻斗用于土层(除淤泥外)皆有效,但常在没有地下水
3、的情况下使用,以免产生抽吸作业卡死。胶结好的卵砾石和强风化岩石:需要配备锥形螺旋钻头和双层底的旋挖钻斗(粒径较大的用单口,粒径小的用双口)。中风化基岩:配备截齿筒式取芯钻头、锥形螺旋钻头、双层底的旋挖钻斗或者截齿直行螺旋钻头、双层底的旋挖钻斗。微风化基岩:配备牙轮筒式取芯钻头、锥形螺旋钻头、双层底的旋挖钻斗,如果直径偏大,可采取分级钻进工艺。5、实施要求 5.1 施工前准备工作 施工方案应包括(但不仅限于)施工工艺、工料机计划、质量保证措施和环保、安全措施等。按分项工程施工方案中的计划落实工、料、机等资源,落实环保、安全措施。提前做好原材料检测试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钻孔桩施工前应组织所有相关
4、人员进行质量、环保、职业健康安全的交底。5.2 施工质量技术要求 钻机、泥浆泵、发动机等配套设备进场前必须检查合格。无检验合格证或出厂合格证的产品、原材料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6、工艺性试验 通过工艺性试验段施工,确定如下主要施工参数及相关工艺:通过试验,做好碴样留存和地质记录,确定现场地质情况,以及施工进度;通过试验对比确定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及泥浆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塌落度及泥浆比重;通过试验确定搅拌时间;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机械、人员配置方案;通过试验确定拔导管速度等各项工艺参数;通过试验确定钻孔顺序是否适宜 7、旋挖钻施工 7.1 施工准备 进行场地踏勘,对既有架空电线、地下电缆、给排水
5、管道等设施进行标记。如果妨碍施工或对安全操作有影响,应采取清楚、改移、保护等措施妥善处理。平整场地 桩位放样 挖埋护筒 钻机就位 钻 进 制作护筒 加工钻头 中间检查 挖泥浆池、沉淀池 泥 浆 制 备 补浆、测指标 测孔深、泥浆比重、钻进速度 收集工程地质资料,分析桩位地质情况、施工条件;组织进行图纸会审,根据地形、地质、水文资料和桩顶标高等情况进行施工工艺设计。同时准备地质核查表,施工过程中根据钻孔情况进行现场核对,填写核查资料。平整场地,清除杂物,更换软土,夯填密实。钻机座不宜直接置于不坚实的填土上,以免产生不均匀沉陷。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泥浆池、沉淀池的位置。桩位由测量班进行测设放
6、样,按照基线控制网及桥墩设计坐标,用全站仪精确放出桩位中心,用十字桩固定位置;用水准仪测量地面高程,确定钻孔深度,测量的误差控制在5mm 以内。经验收后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桩位变动。架设电力线路。配备合适的变压器或柴油机。组织水泥、砂石等材料进场、检验,取得各种原材料及其抽检试验报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以及有关资料。7.2 泥浆制备 在砂类土、碎(卵)石土或黏土夹层中钻孔,采用膨润土泥浆护壁。在黏性土中钻孔,当塑性指数大于15,可利用孔内原土造浆护壁。钻孔施工时随着孔深的增加向孔内及时、连续地补浆,维持护筒内应有的水头,防止孔壁坍塌。桩孔砼灌注时,孔内溢出的泥浆引流至泥浆池内,利用于下一基桩
7、钻孔护壁中。泥浆性能指标 地层情况 泥浆比重 粘度(s)含砂率(%)胶体率(%)PH 值 一般地层 1.02 1.06 16 20 4 95 8 10 易坍地层 1.06 1.10 18 28 4 95 8 10 卵石层 1.10 1.15 20 35 4 95 8 10 7.3 泥浆基本配合比 泥浆配比应视地质情况、施工机械等条件,选定基本配合比后,经过配置试验并修正后确定泥浆配合比。泥浆配合比参考实例 地层情况 膨润土(%)CMC(%)分散剂(%)其他 黏性土 6 8 0 0.02 0 0.05 砂 6 8 0 0.05 0 0.05 沙砾 6 12 0.05 0.1 0 0.05 防漏剂
8、 7.4 泥浆的净化与再生 按钻孔方法和地质情况,一般需采用泥浆悬浮钻渣和护壁,因施工中水泥、土粒等混入及泥浆渗入孔壁等原因使泥浆性能改变,以及为了回收泥浆原料和减少环境污染,可使用机械、物理、化学等方法使泥浆净化与再生,可在现场设置泥浆池、沉淀池等泥浆循环净化系统。泥浆池、沉淀池的池面高程应比护筒低0.5 1m,以利于泥浆回流畅顺,位置布局要合理,不得妨碍吊机和钻机行走。泥浆池的容量为每桩孔的排渣量,沉淀池的容量应为每桩孔排渣量的1.5 2 倍。设专人清除沟槽沉淀物,多余的泥浆要及时排除坑槽,保证不淤塞,维护泥浆沟、沉淀池、泥浆池的工作性能 7.5 埋设护筒 钻孔前设置坚固、不漏水的孔口护筒
9、。护筒一般用4mm 厚的钢板加工制成,护筒内径比桩径大20 25cm,长度为应满足设计要求。护筒顶部开1 2 个溢浆口,并高出地面25 35cm。护筒顶高程,采用反循环钻时顶部应高出地下水位2.0m;护筒位置按横纵轴线中心埋设。在护筒四周回填黏土并分层夯实。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应重合,偏差不得大于50mm,倾斜度不大于1%。7.6 钻机钻孔 钻机就位前,应对钻孔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包括场地与钻机坐落处的平整和钻机的加固,主要机具的检查与安装;钻机安装后的底座和顶端应平稳,在钻进中不应产生位移或沉陷。就位完毕,施工队对钻机就位自检。必须及时填写施工记录表,交接班时应明确钻进情况及下一班应注意事项
10、;钻孔作业应分班连续进行,经常对钻孔泥浆性能指标进行检验,不符合要求时要及时调整;每班检查孔体偏斜情况,及时采取纠偏措施。钻孔前,按施工设计所提供的地质、水文资料绘制地质剖面图,针对不同地质层选用不同的钻头、钻进压力、钻进速度及适当的泥浆比重。回转钻机顶部的起吊滑轮缘、转盘中心和桩位中心三者应在同一铅垂线上,偏差不超过2cm;开钻时使用低档慢速钻进,钻至护筒以下1m 后再以正常速度钻进。在钻孔过程中钻机提钻甩渣复位后,应检查钻头是否对中。钻孔作业应分班连续进行,在砂粘土和砂土中钻进,直接用旋挖筒成孔和取渣。在砾石和砂卵石层中钻进,应先用螺旋钻头将其松动,再用旋挖筒取渣。钻孔过程中应观察主机所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旋挖钻 钻孔 作业 指导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