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基础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设备基础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基础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设备基础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施工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一般中、小型混凝土设备基础工程。2 施工准备 原材料要求 水泥:宜采用级以上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使用前必须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4cm,含泥量不大于。水:宜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外加剂、掺和料: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主要工机具 机具设备 混凝土搅拌机、机动翻斗车、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插入振动器、平板式振动器。施工工具 铁锹(尖、平头)、刮杠、木抹子、串桶或溜槽、胶皮管、磅
2、秤、线坠、手推车、钢卷尺等。作业条件 基础定位放线、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办完隐蔽手续。安装的模板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预检手续。在槽帮上、墙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记。较大型基础或阶梯形基础应设水平桩或弹上线。埋在基础中的钢筋、螺栓、预埋件、设备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并办完隐蔽手续。由试验室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经检查后,调整第一盘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用量,进行技术交底和试拌。同时准备好混凝土试摸。作业人员 主要作业人员:混凝土工、运转工、壮工。已经过专业安全和技术培训,并接受了施工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3 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操作工艺 清理 在地基或基
3、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对于干燥土应用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养护 预埋件安装 混凝土拌制 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浇筑 清 理 水湿润,表面不得有积水。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洒水湿润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预埋件及螺栓套的固定 对小型预埋螺栓,下部用钢筋框固定并与基础内钢筋焊接,上口用架管固定。对带有定位板的大型螺栓,下部设钢筋马凳或用架管支撑,保证支撑的刚度、稳定型。预留孔一般采用方木留设;对深度大于 1m 的螺栓孔,应用铁皮制孔或直接预埋钢管留设。对承受同一机构的设备基础群(如罐基础、塔基础、火炬基础等),应对称设置沉降观测点。混凝土拌制 后台要认真按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次
4、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和料)水(外加剂)。严格控制用水量并测其坍落度,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90S。雨期施工时,要测定砂石含水率,并以此调整用水量。冬期施工时,骨料中不得含有冰雪冻块。钢筋混凝土内掺氯盐类防冻剂时,氯盐掺量不得大于水泥重量的,且不得采用蒸气养护。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表面高度不得超过,若自由倾落超过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振捣密实。设备基础的混凝土浇筑应一次成型,不允许留施工缝。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注意观察模板、支架、螺栓、预埋件、管道和预留孔洞有无走动情况,四周混凝土应均匀上升;同时避免碰撞,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停
5、止浇筑,并及时修整和加固模板,完全处理好后,再继续浇筑混凝土。振捣密实后,表面用木抹搓平。施工缝留置 设备基础浇筑时,如因突然性停水、停电、混凝土搅拌设备发生故障、运输道路等原因必须留设施工缝时,施工缝的留设必须符合以下规定:250mm,并且不小于五倍螺栓直径;伸入相邻基础块体的钢筋必须留出。150200mm 处,或能包住螺栓 1/3L 或 3/4L(L地脚螺栓埋入深度)以上部位,或基础底板与上部块体或沟槽交界处,可留水平施工缝。1。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好后,应在 12h 左右加以覆盖和浇水,养护期不少于天。冬季施工 混凝土在运输中,不得有表层冻结、混凝土离析、水泥砂浆流失、坍落度损失等现象
6、。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严禁使用有冻结现象的混凝土。罐车必须装上保温套,遇下雪天气浇筑混凝土前及时将模板上的冰、雪清理干净。做好准备工作,提高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在混凝土泵体料斗、塔吊吊斗、混凝土泵管上包裹阻燃草帘被。入模温度的控制:塔吊浇筑时每车首吊、末吊、中间吊各测一次;地泵浇筑时每车测一次,用小桶在吊斗下、泵管端部接混凝土测温。测定数据填入冬期混凝土入模温度统计表。混凝土养护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蓄热法养护和综合蓄热法养护等方法。可采用塑料薄膜加盖保温草帘养护,防止受冻并控制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差。综合蓄热法即采用少量防冻剂与蓄热保温相结合。4 质量标准 主控项目 原材料 水泥进场
7、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 等的规定。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 200t 为一批,散装不超过 500t 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
8、剂GB 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 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当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时,混凝土中氯化物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 的规定。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混凝土中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和设计的要求。检验方法:检查原材料试验报告和氯化物、碱的总含量计算书。混凝土搅拌及浇灌 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
9、符合下列规定:(1)每拌制 100 盘且不超过 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 100 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 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 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检验方法:检查试件
10、抗渗试验报告。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 材料名称 允许偏差 水泥、掺合料 2%粗、细骨料 3%水、外加剂 2%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一般项目 原材料 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 等的规定。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设备 基础 混凝土 施工工艺 标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