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常见问题.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常见问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常见问题.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常见问题 一、哪些争议属于劳动、人事争议?以下争议属于劳动、人事争议:(一)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之间,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之间,因确认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二)实施公务员法的机关与聘任制公务员之间、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与聘任工作人员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发生的争议;(三)事业单位与其建立人事关系的工作人员之间因终止人事关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四)社会团体与其建立人
2、事关系的工作人员之间因终止人事关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五)军队文职人员用人单位与聘用制文职人员之间因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由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员会)处理的其他争议。提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员因对处分、考核、未按规定确定或者扣减工资福利等人事处理不服,依法应通过申诉解决,不属于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受理范围。二、发生劳动、人事争议,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第五条以及人事争议处理规定第三条的规定,发生劳动人事争议,当事人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协商。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解决,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
3、与用人单位协商。(二)调解。当事人不愿意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调解遵循双方自愿原则。(三)仲裁。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四)诉讼。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三、到哪里申请调解?根据广东省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发生劳动人事争议,当事人可以向以下组织申请调解:(一)用人单位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二)人民调解组织;(三)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人事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四)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五)其他依法设立的具有劳动、人事争议
4、调解职能的组织。当事人也可以在仲裁、诉讼过程依法申请调解。提示:上述第二、三项的调解组织不得拒绝受理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申请,原则上应当当场征求对方当事人的意见,并在 3 日内开展调解。村委、居委(社区)通常设有人民调解组织;第三项的调解组织通常设在街道乡镇的劳动保障所(站)或综治维稳中心,有的所(站)在村居、社区也设有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平台。四、到哪里申请仲裁?发生劳动人事争议,当事人可向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省、市、县均设有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机构),设在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部分市或县区在街道乡镇设有仲裁分庭。仲裁案件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
5、在地的仲裁机构管辖。可在各地仲裁机构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公共网站,或者广东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网的“各地仲裁快速指引”专栏查询各地仲裁机构受案范围和申请指南。五、当事人参加仲裁活动的权利义务及注意事项 在参加仲裁活动前,为更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当事人应当了解自己的权利义务,做好参加仲裁活动的充分准备。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广东省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办法等规定,在仲裁活动中,仲裁当事人(包含申请人、被申请人)主要有如下权利义务:(一)申请仲裁。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有依法提起仲裁申请的权利;申请仲裁的申请人,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和仲裁机构的仲裁申请指 南,向有管辖权的仲裁机构提交
6、仲裁申请书及有关材料,另一方为被申请人。提示:按照仲裁机构指引正确填写有关文书表格,有利于清晰准确提出仲裁请求和理据,更好维护自身权益。为确保及时准确送达,当事人、第三人应当提供本人(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及代理人的有效联系电话、地址,并书面确认其有效的送达地址。(二)仲裁答辩。仲裁机构受理仲裁申请后五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十日内向仲裁机构提交答辩书和有关证据。(三)委托代理人。当事人可以委托以下人员为代理人:1.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2.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3.当事人所在村(居)委会、单位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本村(居)委会、单位、社会
7、团体公民。提示:上述第 2、3 类代理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委托人收取费用。发生劳动、人事争议,职工在参加调解和仲裁活动中,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由法律援助律师提供免费法律服务。其中职工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待遇申请法律援助的,无需审查其经济困难条件。(四)提交证据。根据法律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当事人原则上在申请时和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提示:为更好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当事人尽可能收集和提供与案情有关的合法证据。(五)亲自参加仲裁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劳动人事 争议 调解 仲裁 常见问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