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评课的过程与方法.pdf
《听课、评课的过程与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听课、评课的过程与方法.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听课、评课的过程与技巧 听课评课是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重要途径,是教学管理者指导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听课评课具有教学管理功能、教学诊断功能、沟通协调功能、评估考核功能。怎样听课评课是一项十分有价值的科研课题,这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科学便有规律可循,是艺术便是见仁见智。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怎样卓有成效地听课评课呢?下面谈几点体会。一、听课前只有精心准备,才能有的放矢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管理者,听课前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否则,将影响听课评课的效果,听课前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准备。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听课的类型目不同,听课的侧重点就会不同,听课者的角色也就不同,不同的听课
2、者要有不同的心理预期,主要有四方面:一是了解情况性听课。如一种教学方法的改革摸底听课、听新教师的课、不同课型不同阶段听课。这类听课一般不就课论课,而是以一节课为基础,以一组课(多课时)为单位多方面比较,重在发现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二是专题调研性听课。这类听课实现设定预案、方式和方法,对可能出现的多重结论有先期预测,重在观察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情况,搜集充分理由数据,进行多角度考察与评价,一般不强调及时交换意见。三是观摩学习性听课。一般目的是树立典型、推广新经验、新思路、新做法。四是检查督导性听课。一般针对课堂教学,重在考查教师对教材与教学要求的落实情况、教法的运用情况、以及实际教学效果。如:不合
3、格课的回访,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寻求对策。这类听课必须有明确的优劣评价及改进建议。作为听课者都要放平心态,都要以学习者、参与者、促进者的身份来听课评课,即便是学校管理者也不要颐指气使;即便是学术权威也不要盛气凌人,这样才会达到最佳的效果。做好知识上的准备。无论是同学科听课还是跨学科听课,无论是教材熟悉还是生分,听课者都要做必要的知识准备。一要了解进度。讲课教师讲的是哪一单元、哪一章节的哪些知识点,老师的课型是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试卷讲评课还是实验实践课。二要学习课标。通过课标学习了解该学科的性质、地位和教学建议,所讲内容知识、能力和道德上的要求。三要熟悉教材和学生。要弄清听课班级班风学生特点
4、、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通过研究教材知道学生应该学习的知识点以及知识点的前后联系,还可以通过网络、光盘倾听名师关于这一章节的精品课,然后自己在心理上初步形成一个教学预案。做好物质上的准备。一要准备专用的听课笔记,以便记录授课教师的课堂实录,现实中许多听课者随性很大,有的用几张白纸做听课记录,有的听课笔记用一本丢一本,听课者一定要用专用的听课笔记认真记录,并把它当做一种教育资源收藏,这样既方便评课,又便于为以后同课异构提供参考。二要准备教材以及先关资料,许多教师听课时大多是借用学生的课本,这样不仅影响学生学习,也影响自己的听课效果,必要时,听课者还应当向讲课教师索要教案、讲学稿、随堂训练讲义等。三
5、要准备必要的信息技术工具,如;录音笔、录像机等,以便课后通过录音、录像反复研究,进行详细的评价。二、听课中只有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获 听课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必须全身心的投入,要在课堂启动以后,立即融入课堂之中。努力做好听、看、记、想四件事。听要做到声声入耳。在教学活动中听课者要集中精力听准下列三方面:一听教学内容。侧重五点:一是教师是否熟练掌握教材。教师能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有效的重组、广泛联系、设计有层次有分量习题训练。二是知识传授与要点讲解是否准确、有深度。这要平听课者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对学科知识与能力要求的认识程度来判断。三是课堂中是否重点突出、疑点突破、难点分散。课堂表现为相
6、对用时长,对应训练密集,多数情况下,能从教师的语言表述中体现出来。四是是否注意了新旧知识间、前后内容之间以及教学内容与自然与社会生活、与当前形势之间的广泛联系。体现出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五是是否有规律性的总结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体现出教方法、教教知识、教规律。二听教师语言。主要注意四点。第一、课堂用语是否规范。一是能否坚持用普通话教学,语音清晰而不含混、响亮而不刺耳、高低有致、急缓相间,让人听着舒服。二是学科术语的运用是否准确。如数学将三角形这条边、那条边,而不使用端点字母表述。三是表述是否简洁生动。四是对学生有亲和力,不居高临下,动不动就挖苦、否定、甚至训斥,而是多用商讨和鼓励上进来与学
7、生广泛交流。第二、课堂提问是否到位。看一节课提问是否有质量,一般有五个指标:一是能否抓住问题的关键设问;二是提问用语是否具有启发性;三是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一定的概括性,是否太琐碎;四是提问后是否给学生思考交流的准备时间;五是提问人员是否集中少数学生上。第三、指令性要求是否准确。指令性要求一般的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活动方式、时间范围等方面做出的带有规范性、约束力和指导性的要求,多数情况下表现为教学组织方面。现在,在我县课堂上,这一点正逐渐受到忽视。第四、评价性语言是否妥当。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性语言应做到是非清楚,抑扬得体。新课程改革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人文关怀”,主张教师在评价学生是注意保持和
8、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对学生思想和思维的尊重,这没错。但问题是我们有些教师因此不再拿起批评这个武器,甚至学生明显的失误也不敢鲜明地指出来,明明是学生答错了,也说“你说得很有道理”;分明是学生钻了牛角尖,也说“你很善于思考”;连其他学生都知道答得很一般,也说“答得很好,大家掌声鼓励”,于是向声一片,等等。这是个误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认知活动得不到准确的评价,其思维发展得不到有效的引导,这是教学活动最根本性的失败,甚至误人子弟。因为教师应有的作用被淡化,学生的学习很难进入较深的层面。三是听师生对话。师生互动的最重要的方式是语言交流,双方表达的是否贴切、准确,直接影响课堂的效果,听课者要注意
9、听师生的对话质量,使教师的单向传输;还是师生在共研究;是围绕一个主题传递双方认识,还是答非所问,不着边际;双方是轻松还是紧张等等。看要做到事事关心。现在听课,听的分量少些,而看的成分多些,在某种意义上说听课不如说看课似乎更准确,听课中要有五看。一看教学活动的过程性。指的是一节课的课堂结构相对严谨,有鲜明的节奏感。就像京剧讲究有板有眼,板是由一组音符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单位,板与板之间的空隙叫眼,板有快慢,而眼是中是桥梁、是纽带。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各教学环节、步骤要明确。从课堂导入、明确任务、自主学习、点播提示启发、课堂小结、巩固练习、延伸拓展,一招一式都要清清楚楚,这就是“板”。各环节、步骤之间的
10、衔接自然、合理。做到讲解精当、总结准确,揭示联系,明确要点、总结规律,指导学法这就是眼。二看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一是讲解与训练的密度合适,层次清楚,难易度合理。这往往在细节上表现出来。如:明明学生可以自己做的事,却偏偏有教师来代办,再如提问后不给学生思考时间,或学生正在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却不是的插话打断等等。这说明教师不能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活动。二是体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逻辑性,不作简单机械的重复性的低效活动。相反有些课堂表现为,从学生反映来看已经解决问题了,教师去不能及时地转移,还意犹未尽的反复在这个问题上绕圈子,高耗时、低效能。教学活动的科学程度,反映着一个教师的教法意识和运用水平,
11、这应该是听课者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三看活动的主动性。从三个方面着眼:一是师生间交流充分,学习环境宽松民主,课堂气氛活跃。并且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照顾全体。“互动、合作”可以作为交流的基本原则。二是活动的多样性,学生眼、耳、手、口、脑各种感官都参与活动,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从各方面调动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严重失误在与动口与动耳,而动笔动脑严重失调。这是十分危险的。三是教学活动组织灵活。学生板前演练、讨论、思考、或独立操作,或分组合作,不拘一格。四看教学活动的务实性。指的是教学所产生的实际效果,重点难点得以解决和突破,完成当堂教学任务。体现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智力开发指的是
12、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学科能力,如:数学的运算能力、空间知觉能力、语文学科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外语口语和书面语能力,自然科学的实际操作能力;艺术学科的构图能力、表现力、欣赏力等。课堂还特别注意培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注意力、毅力,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五看师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谐,教学效果更佳,课堂教学强调师生“心理、认识、思维、情感”四同步。讲课教师要做到四点:一是情绪稳定、精神饱满、言行举止从容自如,并能以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二是教师既要具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以我为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听课 过程 方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