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1讲铜及其化合物金属材料讲义.pdf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1讲铜及其化合物金属材料讲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1讲铜及其化合物金属材料讲义.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 11 讲 铜及其化合物 金属材料 考纲要求 1.了解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2.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考点一 铜及其化合物 1单质铜(1)物理性质:紫红色固体,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热性和导电性。(2)化学性质 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2CuO2CO2H2O=Cu2(OH)2CO3(绿色固体)。化学方程式:2CuS=Cu2S。与氧化性酸反应 a与浓硫酸共热的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CuSO4SO22H2O;b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8H2NO3=3Cu22NO4H2O。与盐溶液反应(写离子方程式
2、)a与硝酸银溶液:Cu2Ag=2AgCu2;b与 FeCl3溶液:Cu2Fe3=2Fe2Cu2。2氧化铜和氧化亚铜 名称 氧化铜 氧化亚铜 颜色 黑色 砖红色 与酸反 应(H)CuO2H=Cu2H2O Cu2O2H=Cu2CuH2O 与 H2 反应 CuOH2=CuH2O Cu2OH2=2CuH2O 转化 关系 4CuO=高温2Cu2OO2 3.氢氧化铜(1)物理性质:蓝色不溶于水的固体。(2)化学性质及应用 4CuSO45H2O CuSO45H2O 为蓝色晶体,俗称蓝矾、胆矾。无水 CuSO4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色(生成CuSO45H2O),可作为水的检验依据。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
3、的划“”(1)铁锈和铜锈的成分都是金属氧化物。()(2)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一定没有一氧化氮生成。()(3)检验 CO2中是否含有 H2O(g)可将气体通入装有无水 CuSO4的干燥管中。()(4)浓 H2SO4使 CuSO45H2O 失水是物理变化。()(5)用胆矾炼铜不涉及化学变化。(2015高考重庆卷,1A)()答案:(1)(2)(3)(4)(5)2由铜屑制备硫酸铜时,一般不用铜与浓硫酸反应,而是将热空气通入铜和稀硫酸的混合物中,为什么?答案: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Cu2H2SO4(浓)=CuSO4SO22H2O;将热空气通入到稀硫酸中发生的反应为 2CuO2=2CuO
4、,CuOH2SO4=CuSO4H2O。两种方法相比较,前一种方法会产生有毒的 SO2,且制取相同质量的硫酸铜,消耗的硫酸较多,故制备硫酸铜时,一般采用第二种方法。1Cu 在加热条件下与 O2非常容易反应,利用这一性质,可把 Cu 作为 O2的吸收剂。若在实验题中看到加热的铜网或铜粉,应想到这一作用。2无水 CuSO4常用作水的检验试剂;由于其吸水效率不是太高,一般不作干燥剂使用。3铜盐属于重金属盐,可使蛋白质变性,故铜盐有毒。农业上常用石灰乳和 CuSO4混合使用,两者的混合液是被称为“波尔多液”的农药。考向 1 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016河北衡水模拟)下表中,对陈述、的正确性及其有无因果
5、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选项 陈述 陈述 判断 A 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可用稀盐酸除铜器表面的铜绿 对;对;无 B 铜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铜制容器可以盛放浓硫酸 对;对;有 C 向硫酸铜溶液中通入氨气,有深蓝色沉淀产生,过滤后灼烧滤渣,最后变成黑色固体 把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铜丝表面变黑 对;对;有 D 蓝色硫酸铜晶体受热转化为白色硫酸铜粉末是物理变化 硫酸铜溶液可用作游泳池的消毒剂 错;对;无 解析 稀盐酸可以与 Cu2(OH)2CO3反应,而且稀盐酸不能与 Cu 反应,所以可用稀盐酸除铜器表面的铜绿 Cu2(OH)2CO3,、有因果关系,A 错误;铜表面不能形成致密的氧化
6、膜,铜与浓硫酸在一定温度下能发生反应,所以不能用铜制容器盛装浓硫酸,B 错误;硫酸铜与氨水生成 Cu(OH)2,Cu(OH)2受热分解生成黑色 CuO,、均正确,但没有因果关系,C 错误;蓝色硫酸铜晶体受热转化为白色硫酸铜粉末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uSO4可用作消毒剂,但与前者没有因果关系,D 正确。答案 D 1下列有关铜的化合物的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CuSO4变成 CuSO45H2O 是物理变化 B一定条件下,新制的 Cu(OH)2悬浊液能与乙醛反应但不能与乙酸反应 CCuO 是黑色固体,与水反应可生成 Cu(OH)2 DCu2O 遇硝酸可能会被氧化成 Cu2 解析:选 D。C
7、uSO4变成 CuSO45H2O 属于化学变化,A 错;Cu(OH)2是碱,能与酸反应,B 错;CuO 不能与水反应,C 错;Cu2O 中铜处于低价态,能被强氧化剂硝酸氧化。2 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 Cu 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并加热,反应后再加入水,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B常温下将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 CuCl2的生成 C将 CuCl2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得到无水 CuCl2固体 D将表面有铜绿Cu2(OH)2CO3的铜器放入盐酸中浸泡,除去铜绿 解析:选 D。A 项浓硫酸溶于水时放热,应该是把反应后的溶液倒入水中,故该项错误
8、;B项需要先加热铜才能与氯气发生反应,故该项错误;C 项氯化铜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加热蒸干最终得到的是氢氧化铜,故该项错误;D 项铜和盐酸不反应,只有铜绿Cu2(OH)2CO3与 盐酸反应,故该项正确。熟记铜及其化合物的颜色 物质 颜色 物质 颜色 Cu 紫红色 CuSO4 白色 CuO 黑色 CuSO45H2O 蓝色 Cu2O 砖红色 Cu2(OH)2CO3 绿色 Cu2S 黑色 Cu(OH)2 蓝色 考向 2 铜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含有较多杂质的铜粉,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精制 CuO,其设计的实验过程为 (1)杂铜经灼烧后得到的产物是氧化铜及少量铜的混合物,灼烧后含有少量铜
9、的可能原因是_(填字母)。a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还原 b灼烧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 c氧化铜在加热过程中分解生成铜 d该条件下铜无法被氧气氧化(2)由粗制氧化铜通过两种途径制取纯净 CuO,与途径相比,途径有明显的两个优点是_ _。解析(1)灼烧后含有少量铜,其原因可能是灼烧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也可能是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还原。(2)根据途径的反应方程式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和途径的反应方程式 2CuO22H2SO4=2CuSO42H2O,可以看出途径的优点是产生等量的CuSO4,比途径消耗硫酸少;途径不产生污染大气的气体 SO2。答案(1)ab(2)耗酸少
10、;无污染性气体 SO2产生 名师点拨 废铜综合利用的常见流程框图模式 3工业上由黄铜矿(主要成分 CuFeS2)冶炼铜的主要流程如下:(1)气体 A 中的大气污染物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吸收。a浓 H2SO4 b稀 HNO3 cNaOH 溶液 d氨水(2)用稀 H2SO4浸泡熔渣 B,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加 KSCN 溶液后呈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_(填 离 子 符 号),检 验 溶 液 中 还 存 在Fe2的 方 法 是_(注明试剂、现象)。(3)由泡铜冶炼粗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 _。解析:(1)由转化关系可知 A 中含有 SO2,故可利用碱性溶液吸收。稀 HNO3虽然也能与 SO2反应,但又会
11、放出有毒气体 NO,故不能选 b。(2)Fe2具有强还原性,可利用 KMnO4溶液来检验,若 KMnO4溶液褪色,则说明溶液中含有 Fe2。(3)由泡铜冶炼粗铜利用了铝的强还原性(铝热反应)。Cu2O 中铜元素为1 价,利用得失电子守恒配平反应方程式:3Cu2O2Al=高温Al2O36Cu。答案:(1)cd(2)Fe3 取少量溶液,滴加 KMnO4溶液,KMnO4溶液褪色(3)3Cu2O2Al=高温Al2O36Cu 4铜器久置,表面会生成一层绿色固体,某化学兴趣小组收集家中铜器表面的绿色固体进行探究。查阅相关资料后,得知该绿色物质是碱式碳酸铜。该小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碱式碳酸铜的分
12、解产物。对试管内的绿色固体进行加热至完全分解,观察到 A 装置中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B 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C 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取少量加热后生成的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成蓝色。取少量上述蓝色溶液于试管中,浸入一根洁净的铁丝。观察到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请回答下列问题:(1)加热后试管中剩余的黑色物质是_。(2)写出该绿色物质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3)上述实验步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实验装置最后的干燥管的作用是_。(5)已知:物质 开始沉淀时的 pH 完全沉淀时的 pH Fe(OH)3 1.9 3.2 Fe(OH)2 7.0
13、 9.0 Cu(OH)2 4.7 6.7 若提供的药品有:Cl2、浓硫酸、NaOH 溶液、CuO、Cu,试结合题给表格,简述除去步骤溶液中Fe2的实验步骤:_ _。解析:根据无水硫酸铜变蓝,可知反应中有水生成;根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知有 CO2生成;根据黑色固体溶于稀盐酸溶液变蓝色,插入铁丝后有红色物质析出,知黑色物质应是 CuO。(1)加热后试管中剩余的黑色物质是 CuO。(2)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OH)2CO3=2CuO H2OCO2。(3)上述实验步骤中铁置换出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u2Fe=CuFe2。(4)该实验装置中最后的干燥管中装有碱石灰,目的是防止空
14、气中的 CO2进入广口瓶中,干扰实验。(5)要除去 Fe2,根据表格可知 Fe2开始沉淀的 pH 为 7.0,而 Cu2完全沉淀的 pH 为 6.7,所以当 Fe2开始沉淀时 Cu2已完全沉淀,要保证 Cu2不被沉淀,只有把 Fe2氧化为 Fe3,再调节 pH 除去杂质,根据提供的氧化剂,只能选择氯气,为了不引入杂质,选择 CuO 调节溶液的 pH,注意沉淀后一定要过滤。答案:(1)CuO(2)Cu2(OH)2CO3=2CuOH2OCO2(3)Cu2Fe=CuFe2(4)防止空气中的 CO2进入广口瓶(5)通入足量 Cl2将 Fe2氧化成 Fe3,加入 CuO 调节溶液的 pH 至 3.24.
15、7,过滤除去 Fe(OH)3 1溶液中的 Cu2常为蓝色浓 CuCl2溶液为绿色,稀 CuCl2溶液为蓝色,可作为 Cu2的鉴别依据。如 CuSO4溶液呈蓝色,在推断题中,“蓝色溶液”基本可作为 Cu2的存在依据。2Cu2与碱反应生成蓝色沉淀CuOH2,这也是鉴定 Cu2的原理之一。考点二 金属材料及金属矿物的利用 1合金(1)合金 形成: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性质特点:具有金属特性。(2)性能:合金具有不同于各成分金属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熔点: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低。硬度和强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大。如生铁的熔点比纯铁的熔点低。2常见的金属材料 1金
16、属材料黑 色 金 属 材 料 铁、铬、锰以及它们的合金 有 色 金 属 材 料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及其合金(2)重要的黑色金属材料钢:钢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3金属冶炼的一般步骤 4金属冶炼方法(1)热分解法(适用于 Hg、Ag 等不活泼金属)例如:2HgO=2HgO2,2Ag2O=4AgO2。(2)热还原法(适用于 ZnCu 等中等活泼金属)焦炭还原法。例如:C 还原 ZnO、CuO,其化学方程式依次为 C2ZnO=2ZnCO2,C2CuO=2CuCO2。一氧化碳还原法。例如:CO 还原 Fe2O3、CuO,其化学方程式依次为 3COFe2O3=2Fe3CO2,COCuO=CuCO
17、2。氢气还原法。例如:H2还原 WO3、Fe3O4,其化学方程式依次为 3H2WO3=W3H2O,4H2Fe3O4=3Fe4H2O。活泼金属还原法。例如:Al 还原 Cr2O3、V2O5,其化学方程式依次为 2AlCr2O3=高温Al2O32Cr,10Al3V2O5=高温6V5Al2O3。(3)电解法(适用于 Al 以前的活泼金属)例如:Al2O3、MgCl2、NaCl 的电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依次为 2Al2O3(熔融)=电解冰晶石4Al3O2,MgCl2(熔融)=电解MgCl2,2NaCl(熔融)=电解2NaCl2。特别提醒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隐含的重要信息 比较 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
18、、Na Mg Al Zn Fe、Sn、Pb(H)Cu Hg、Ag Pt、Au 自然界存在形态 化合态 多数是化合态,极少数是游离态 游离态 主要冶炼方法 电解法 热还原法 热分解法 物理方法 与 O2反应 常温下 易反应 常温生成氧化膜 加热化合 不反应 与 H2O 反应 常温下生成 碱和氢气 与热 水 反应 有碱存在 与水反应 与高温水 蒸气反应 不反应 与 H反应 从酸中把氢置换出来,生成盐和氢气 不 反 应 与盐溶液反应 先与水反应,生成的碱再 与盐反应 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铝合金的熔点比纯铝的高。()(2)合
19、金材料中不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3)合金中的金属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4)合金中各元素的含量一定,所以合金是纯净物。()(5)用焦炭和空气反应产生的 CO 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6)用黄铜矿经电解精炼得到纯度为 99.9%的铜。()(7)电解氯化镁溶液制取金属镁。()(8)用金属钠置换四氯化钛(TiCl4)溶液中的钛来制取单质钛。()(9)将 MgO 和 Al 粉末混合能发生铝热反应。()答案:(1)(2)(3)(4)(5)(6)(7)(8)(9)2能否用电解 AlCl3和 MgO 的方法冶炼 Al、Mg?答案:不能。因为 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时无法电离出自
20、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而MgO 虽是离子化合物,但其熔点太高,熔融会消耗大量的电能,成本较高。考向 1 合金的性能特点及性质 (2016河南信阳高三模拟)如图是三种稀酸对 FeCr 合金随 Cr 含量变化的腐蚀性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稀硝酸对 FeCr 合金的腐蚀性比稀硫酸和稀盐酸的弱 B稀硝酸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6HNO3(稀)=Fe(NO3)33NO23H2O CCr 含量大于 13%时,因为三种酸中硫酸的氢离子浓度最大,所以对 FeCr 合金的腐蚀性最强 D随着 Cr 含量增加,稀硝酸对 FeCr 合金的腐蚀性减弱 解析 根据图像可知,Cr 的含量不同,三种酸对 F
21、eCr 合金的腐蚀性不同,当w(Cr)较小时,稀硝酸对其腐蚀性最强,A 不正确;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是 NO 而不是 NO2,B 错;三种酸的质量分数相同,盐酸中的氢离子浓度最大,C 错;根据图像中稀 HNO3的曲线变化,可知 D 正确。答案 D 1合金与纯金属制成的金属材料相比,优点是()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大 一般地,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更低 改变原料的配比、改变生成合金的条件,得到有不同性能的合金 合金比纯金属的导电性更强 合金比纯金属的应用范围更广泛 A B C D 答案:B 2合金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分析下表数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化学 一轮 复习 第三 金属 及其 化合物 11 金属材料 讲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