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提纲最终版.pdf
《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提纲最终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提纲最终版.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 火星 和 木星 之间。2、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 140 亿光年。3、八大行星运动的共同特点: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4、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1)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 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2)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 亿千米)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有利于生命过程
2、的发生、发展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适当的引力,形成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层 地球的物质演变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致热和重力收缩,使水汽逸出又冷凝降落,形 成海洋 自转周期适中白天升温和夜晚降温不强烈,保证生命物质的生存和发展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1、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 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4、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
3、为 8.24 焦/cm2.分。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 11 年。耀斑是太阳活动最剧烈的显示 (大气层)太阳活动 影响 外 日 冕 太阳风 磁暴、极光 色 球 耀斑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日珥 光 球 太阳黑子 对地球上气候的影响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特征 公转 自转 轨道 近似正圆的椭圆 内 第一章 行星地球 2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导致 昼夜交替现象,由此,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
4、。晨线和昏线的判读。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东早西迟。3、地转偏向力: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判读)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约为 2326。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 缩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大,热带、寒带缩小。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地球自转的轨道面叫做 赤道 面,地球公转的轨道面叫 黄道 面。地球的赤道 面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叫 黄赤交角,约为 23.5。也可以说,地轴与黄道面 之间约成 66.5的夹角。3、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
5、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运动。4、各节气的特点研究 夏至日 冬至日 春分或秋分日 正午太阳高度的 分布规律 由 北回归线 向南北两侧 递减 由 南回归线 向南北两侧 递减 由 赤道 向南北两侧 递减 正午太阳高度的 最大值范围 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 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 不填 正午太阳高度 最小值范围 整个南半球 整个北半球 不填 昼夜长短 北半球昼 长 夜 短 南半球昼 短 夜 长 北半球昼 短 夜 长 南半球昼 长 夜 短 全球 昼夜等分 出现极昼范围 北极圈及以北 南极圈及以南 无 方向 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
6、顺时针)周期 恒星年(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恒星日(23 时 56 分 4 秒)自转真正周期 角速度 平均 1/日 近日点(1 月初)最快 远日点(7 月初)最慢 各地相等,每小时 15(两极除外)线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相同,线速度大小相同。赤道 1670Kmh,南北纬 60处的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 一半,两 极为 0。节气 时间(前后)直射点位置 移动方向 春分 3 月 21 日 赤道 向 北 夏至 6 月 22 日 北回归线 向 南 秋分 9 月 23 日 赤道 向 南 冬至 12 月 22 日 南回归线 向 北 3 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
7、夜长短的变化:1)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2)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3)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4)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 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 12 点时的太阳高度。2)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3)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 月 22 日出现最大值,12
8、 月 22 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 月 22 日出现最小值,12 月 22 日出现最大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3、季节的形成和划分:天文四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例如我国传统的四季)、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 6、7、8,冬季 12、1、2)4、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 度-黄赤交角度数 五:光照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9、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 12 点的经线决定(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 12 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 0 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 6 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 18 点。(4)判断昼夜长短: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昼长=昼弧所跨经度数15/时 夜长
10、=夜弧所跨经度数15/时(5)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 某纬度正午太阳高度900该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纬距)。六: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1)“”的应用:东加西减(2)经度差: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经或西经:经度差=大的经度数-小的经度数;4 两地一处于东经,一处于西经,经度差=经度数+经度数)(3)时差=经度差4 分钟 2、区时:确定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区时相差多少个小时,东加西减。T1一 T2=N1一 N2 (东时区为正,西时区为负),T 为区时,N 为时区序号。时区的中央经线=15N(N 为时区序号)4、国际日期变更线:为避免地球上日期的紊乱而人为划定,有三处不与 1800经线重合
11、;在日期的换算上,从东向西经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从西向东经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外部结构 地壳以外可以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外部圈层。大气圈 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 减少。一般把 20003000 千米这个高度作为大气圈的上界。水 圈 由 液态 水、固态 水和 气态 水组成。按照存在位置可分为 海洋 水、陆地 水、大气 水和 生物 水,其中 陆地 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生物圈 生物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二、地球内部结构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纵波(P 波):能在 固体、液体 中传播,速度较 快 横波(
12、S 波):只能在 固体 中传播,速度较 慢 2、划分界面:莫霍面:距离地表平均约 17 千米,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 增加 。古登堡面:距离地表约 2900 千米,纵波传播速度明显 下降,横波则突然消失。位置:莫霍面以上 厚度:平均约 17 千米,变化规律:大陆较 厚,约 33 千米,海洋较 薄 ,约 6 千米地壳。海拔 越高 ,厚度 越大 。组成:含量最多的 3 种元素是 O、Si、Al;硅酸盐类 矿物在地壳中分布最广。结构:上层为 硅铝 层,相对密度较 小,分布不连续。下层为 硅镁 层,相对密度较 大,分布连续。位置: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 结构:上地幔 具有 固态 特征,主要由 含铁、镁
13、的硅酸盐类 组成。地幔 下地幔 岩石圈:地壳 和 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组成。软流层:位于上层地幔中,一般认为可能是 岩浆 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位置:古登堡面以下 地核 组成: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 铁 和 镍。结构:外核 呈 液态 或 熔融 状态 内核 呈 固态 态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地 球 内 部 三 大 圈 层 地壳 3、地方时与区时的关系:区时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1、划分依据:地震波 5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散射和反射作用 吸收:具有 选择性 ,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
14、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无选择性 ,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例: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散射:具有 选择性 ,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太阳暖大地”)大气中的 CO2 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大地暖大气”)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大气还大地”)。太阳 地面 大气 宇宙空间 3、影响地面辐射大小(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导致地面受热面积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长短,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它的大小受下垫面因素(反射率)和气
15、象因素等的影响。三、全球大气环流(一)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受热上升 地面冷热不均 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的 气压 差异 水平运动 冷却下沉 形成热力环流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根本原因:由于地面间冷热不均 直接原因:由于水平气压差异的存在,即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存在 高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 平行 2、风向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 削弱作用大气逆辐射 1、风的形成 6 近地面风:受摩擦力影响,风向 斜穿 等压线,指向低气压。(1)水平气压梯度力
16、: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2)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向右侧,南半球在左侧),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3)摩擦力:与风向方向相反,既减小风速,又改变风向(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大)3、风力(风速):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速越大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与位置,注意各风带的风向,气压带成因(热力或动力原因)。(四)气压和风带的移动:气压带风带 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而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四、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由于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破坏了气压
17、带风带的连续分布,使得北半球气压带呈断块状分布:7月前后,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亚洲低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夏威夷高压);1 月前后,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亚洲高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压)。五、季风环流(亚洲东部和南部最典型)1、季风环流的概念: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 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亚洲 东 部和 南 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7 地区 东亚季风 范围: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区 南亚季风 范围:印度地区,我国的西南地区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必修 一期 复习 提纲 最终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