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pdf
《2017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单元分析 一、教学内容:1、认识小数 2、小数的大小比较 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4、解决问题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包括认识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这两部分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四、教学重难点: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2、。五、教学时间:5 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小数 教学内容:课本第 91、92 页例 1 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2、过程与方法: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识别小数,会读、会写小数。教学重难点:知道小数的实际含义并会读、会写小数。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 让学生说一说学过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二、探究新知 1、引入小数。2、认识小数。同学们,你们会读小数吗?让学生读文具标价牌上的三个小数和学生拿的凭证小票 引导学生认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
3、际含义。让学生看圆珠笔、铅笔、橡皮的标价牌,说一说,它们分别表示多少钱。学生答复,教师板书 3、学习教材第92 页例 1.出例如 1 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图意和图中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出示米尺,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共 40 课时 教师提问:把 1 米平均分成 10 份,每份是多少分米?教师总结:1 米平均分成 10 份,每份是 1 分米,1 分米也就是10 份中的 1 份,所以 1 分米也可以表示为 米,还可以写成。教师提问:3 分米是几分之几米,还可以写成零点几米?3分米是 米,还可以写成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以米为单位鹅两位小数。教师指着米尺问:把 1 米平均分成 100 份,每份是多少厘米
4、?把 1 米平均分成 100份,每份是 1 厘米那么用分数表示就是 米,也就是。3 厘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18 厘米呢?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王东身高 1 米 30 厘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1 米 30 厘米写成小数是或。因为 30 厘米就是 3 分米 4、完成“做一做”。请同学们看教材第 92 页的“做一做”,请同学们读题,先说一说题目的含义再解答。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四、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小数比较大小 教学内容:课本第 93 页例 2 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探索掌握一位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一步理解小数的含义,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5、2、过程与方法:共 41 课时 在独立自主、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猜想、验证、比较、概括的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运动会等数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获取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会比较小数的大小,并理解小数大小的实际意义。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 1、读出下面各小数。2、说出以下小数的实际含义,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 93 页例 2.教师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在体育课上有没有进行过跳高这项运动呢?你能把你的跳高成绩向同学们汇报一下吗?老师这里有一份跳高成绩表,你们看一下。让学生把成绩单读一下。教师:这是四名男生参加跳高比赛的成绩,今天
6、请同学们帮助把这四名同学比赛的名次排出来。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或用手中的盒尺,动脑筋,想方法把四名同学比赛的名词排列出来,看哪一组排列得又对又快。学生合作学习后,让各组汇报排名的情况,教师把学生几种不同的情况分别板书在黑板上,并由各组代表说出排列的理由。最后教师根据同学们的汇报加以指导总结,选择正确的结果留在黑板上。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 小刚 小强 小林 小明 理由从三点说明:是 1 米 2 分米,是 1 米 1 分米,是 9 分米,是 8 分米。可以把四位同学的跳高成绩换算成用厘米作单位,分别是 120 厘米,110 厘米,90 厘米和 80 厘米。利用手中的卷
7、尺,根据四个成绩在卷尺上的位置来比较大小。还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是直接比较出来的。让学生在教材上,把四个同学的名次填写出来。2、完成“做一做”。请同学们看第 93 页的“做一做”。引导学生看图说一说,一个正方形表示多少?然后让学生看图在教材上完成“做一做”。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第三课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课本第 96 页例 3 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过程与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我那天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树立合作意识,培养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人教版 小学 三年级 数学 第七 单元 小数 初步 认识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