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pdf
《2020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1-第 9 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学业达标 1(2018湖南师大附中期中)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材料中的诗()A奠定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基础 B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特征 C创造出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D体现大一统时代的气度 答案 A 解析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材料中的诗指的是诗经,故A 项正确。诗经是我国古代的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不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特征,故排除 B 项;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是赋,故排除 C 项;诗经出现于春秋末年,当时不是大一统时代,不具有大一统时代的气度,故排除 D 项。2(2018广东湛江一中月考)中国古代的一部作品,以神游
2、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大量运用“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和瑰丽的语言,闪耀着南方楚文化的奇丽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2-色彩.该作品是()A 诗经 B 老子 C 庄子 D 离骚 答案 D 解析 从题干中“以幻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比兴手法”“闪耀着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彩”等信息可知该作品应该是屈原的 离骚,故 D 项正确。诗经 是现实主义风格,B、C 两项与“比兴手法“南方楚文化的信息不符,故 A、B、C 三项错误。3(2018江苏宿迁期末)西汉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描绘了一幅天下大治的盛世景象:“于斯之时,天下大说,向风而听,随流而化。芔然兴道而迁义,
3、刑错而不用。德隆于三皇,而功羡于五帝.”上林赋文学体裁的特点是()A通俗易懂、豪放飘逸 B重章叠句、四言为主 C平实浅近、句式工整 D辞藻华丽、手法夸张 答案 D 解析 通俗易懂、豪放飘逸是元曲的特点,故 A 项错误;重章叠句、四言为主是诗经的特点,故 B 项错误;材料中看不出“平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3-实浅近”,故 C 项错误;汉赋具有辞藻华丽、手法夸张的特点,题干中也可以看出,故 D 项正确。4(2018河北辛集中学月考)安史之乱(755763 年)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
4、子散的悲哀。这位诗人应该是()A杜牧 B孟浩然 C杜甫 D白居易 答案 C 解析 杜牧是晚唐诗人,在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 A 项;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而材料内容是史实的真实反映,具有现实主义的特点,符合杜甫诗的特点,在时间上也相符合,故选 C 项,排除 B 项;白居易在时间上不符合,他出生在安史之乱后,排除 D 项.5(2018西藏林芝一中期末)“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是北宋著名词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它反映出作者的词风是()A刚健豪放 B清新婉约 C通俗易懂 D沉郁悲壮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4-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
5、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着重表达豪放的思想感情,词风气势豪迈,刚健豪放,故 A 项正确。词风清新婉约是婉约派的特点,与材料豪放派的特点不符,排除 B 项;材料反映的词风是气势豪迈,刚健豪放,与通俗易懂、沉郁悲壮不符,排除 C、D 两项。6(2018黑龙江哈三中月考)宋词数量巨大,近人唐圭璋主编全宋词及孔凡礼编全宋词补辑录存作品达2 万余首,可考作者 1430 多人.词在宋代文坛占统治地位,与唐诗前后相辉映。宋词的繁荣()A得益于社会政治的稳定 B导致诗歌走向了衰落 C是时人素质提高的反映 D迎合了市民生活需要 答案 D 解析 两宋时期社会政治并不稳定,故 A 项错误;宋词也没有导致诗歌走向衰落,故
6、B 项错误;宋词的繁荣也不能说明时人素质提高,故 C 项错误;宋词的世俗化风格迎合了市民生活需要,故繁荣起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5-来,故 D 项正确。7(2018江苏高考)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A贴近生活,易受欢迎 B寄情山水,意境悠远 C句式整齐,语言精炼 D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多发天然”表明贴近生活,“雅俗共赏”表明受欢迎,故 A 项正确。诗庄曲媚,意境悠远,与材料中“雅俗共赏”不符,也未涉及寄情山水,故 B 项错误;句式整齐,语言精炼属于诗的
7、特点,不是元曲,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少引圣籍,多发天然”不等于包罗万象,故 D 项错误.8(2018江西赣州期中)明代小说中的主人公,已不再局限于那种千篇一律的才子佳人,而变成了发迹的商人、市井的女儿种种过去最普通的人开始成为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这一现象反映出()商品经济的发展 文学创作日益平民化 市民阶层的扩大 反封建思想开始兴起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6-A B C D 答案 B 解析 明清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出现了新的景象,社会生活亦渐趋丰富,古典小说创作进入了繁盛时期。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壮大,这一时期产生了长篇白话小说,反映了现实社会生活,故选 B 项。9
8、(2018山西长治二中月考)曹雪芹在红楼梦开篇中写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里的“荒唐言”反映出()A 红楼梦极大地冲击了统治秩序 B封建社会将为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 C 红楼梦与当时的主流思想不符 D封建伦理道德在当时已无积极影响 答案 C 解析 红楼梦属于文学作品,对封建统治秩序冲击有限,故 A 项错误;红楼梦没有描绘新的社会制度,故 B 项错误;红楼梦通过四大家族展现出封建社会的衰落,与当时的主流思想程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7-朱理学不符,故 C 项正确;封建伦理道德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在当时还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故 D 项错误。10(2018四川阆中
9、中学期中)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 答案 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商业城镇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原本代表上层文化的赋、诗等已经不能满足市井生活的需要,代之而起的是表达形式越来越简单和直白的词、小说等文学形式,反映了古代中国文学逐渐平民化的发展趋势,故 A 项正确。“逐渐贵族化与史实相悖,故排除 B 项;“逐渐神秘化”“逐渐宗教化”表述有误,故排除 C、D 两项.等级提升 11(2018内蒙古赤峰二中月考)有学者认为,诗经多反映黄河流域的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中历史 第三 单元 古代 中国 科学技术 文学艺术 辉煌 灿烂 文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