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咚》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咕咚》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咕咚》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咕咚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教育部审定 2016 义务教育教科书 内容来源: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主 题:本单元围绕“问号”这个主题编排了棉花姑娘 咕咚 小壁虎借尾巴3 篇课文,其中 棉花姑娘 小壁虎借尾巴 是童话故事,咕咚 是一个民间故事。课文融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于故事情节中,既有教育性,又富有童趣。棉花姑娘告诉学生不同的动物能消灭不同的害虫;咕咚以木瓜掉湖中的声音引起小动物们惊慌逃窜的故事,让学生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小壁虎借尾巴则让学生知道动物尾巴有不同作用,壁虎尾巴有再生功能。课 时:共二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
2、求(1)基于识字与写字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2)基于阅读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喜欢阅读。(3)基于口语交际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内容。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2.教材分析 咕咚 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民间故事。课文讲的是一只小兔偶然听见“咕咚”一声,吓得撒腿就跑,其他动物也跟着逃跑,只有野牛提出质疑,大家去看了才明白:“咕咚”原来是成熟的木瓜掉到湖里发出的声音。这个故事告诉大家: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筋
3、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跟从。3.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比较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而且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笔画和常见的偏旁部首,能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教学目标:1.认读“咕、咚”等 12 个生字,会写“吓、怕”等 7 个生字。正确认读并理解“拔腿就跑、拦住、热闹、大伙”等词语的意思,能读准带“哇、啊、呀”等语气词的句子。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3.通过比较朗读小动物“叫”的句子,体会小动物盲目听信和跟从他人,让事情越传越变样的道理;通过朗读描写野牛的句子,发现正确对待事情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懂得遇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咕咚 基于 标准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