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与航天公式总结(可编辑修改word版).pdf
《万有引力与航天公式总结(可编辑修改word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有引力与航天公式总结(可编辑修改word版).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一.三种模型 万有引力与航天重点规律方法总结 1.匀速圆周运动模型:无论是自然天体(如地球、月亮)还是人造天体(如宇宙飞船、人造卫星)都可看成质点,围绕中心天体(视为静止)做匀速圆周运动 2.双星模型:将两颗彼此距离较近的恒星称为双星,它们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各自转动的向心力。3.“天体相遇”模型:两天体相遇,实际上是指两天体相距最近。二.两种学说 1.地心说:代表人物是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 2/日心说:代表人物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三.两个定律 1.开普勒定律:第一定律(又叫椭圆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 的一个焦点上 第二定律(又叫面积定律):对每一个行星而
2、言,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 过相同的面积。第三定律(又叫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 R 的三次方跟 公转周期 T 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3 表达式为:R T 2 K(K GM)42 k 只与中心天体质量有关 的定值与行星无关 2.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1687 年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正式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内容: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两个物体间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跟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Mm.数学表达式:F万 G r2.适用条件:a.适用于两个质点或者两个均匀球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两物体为均匀球体时,r 为两
3、球心间的距离)b.当 r 0 时,物体不可以处理为质点,不能直接用万有引力公式计算 c.认为当 r 0 时,引力 F 的说法是错误的 对定律的理解 a.普遍性:任何客观存在的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都有这种相互作用力 b.相互性: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而不是平衡力关系。c.宏观性:在通常情况下万有引力非常小,只有在质量巨大的星球间或天体与天体附 近的物体间,它的存在才有实际意义.d.特殊性: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只与它们本身的质量、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与所在空间的性质无关,与周期及有无其它物体无关.(5)引力常数 G:GM r 11 2 大小:G 6.67 10 N m/kg,由英
4、国科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测出 意义:表示两个质量均为 1kg 的物体,相距为 1 米时相互作用力为:6.67 10 N 四.两条思路:即解决天体运动的两种方法 1.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Mm v2 42 2 F万 F向 F 万 G r 2 man m r mr T 2 mr 2.天体对其表面物体的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Mm G m g R 2 注意:即 GM gR 2(又叫黄金代换式)地面物体的重力加速度:g GM 9.8m/s2 R2 高空物体的重力加速度:g GM (R h)2 9.8m/s2 关系:g R2 g (R h)2 五.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1.计算天体运动的线速度、角速度、周
5、期、向心加速度。a.线速度:v b.角速度:c.周期:T 2 r3 GM d.向心加速度:a向 GM r2 2.计算中心天体的质量:方法一:根据转动天体运动周期 T 和转动半径 r 计算:42 r3 M GT 2(适合于有行星、卫星转动的中心天体)方法二:根据中心天体半径 R 和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g 计算:g R2 M (适合于没有行星、卫星转动的中心天体)G 注意:转动天体的质量是求不出来的。只能求中心天体的质量。3.计算中心天体的密度:方法一:根据转动天体运动周期 T、转动半径 r 和中心天体半径 R 计算:3r3 GT 2 R3(适合于有行星、卫星转动的中心天体)方法二:根据中心天体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万有引力 航天 公式 总结 编辑 修改 word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