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精编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精编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精编版.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资发评价2006157 号 关于印发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中央企业:为做好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根据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 14 号),我们制定了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企业实际认真执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六年九月十二日 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开展中央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有效发挥综合绩
2、效评价工作的评判、引导和诊断作用,推动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根据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 14 号),制定本实施细则。第二条 开展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应当充分体现市场经济原则和资本运营特征,以投入产出分析为核心,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横向对比与纵向对比互为补充的方法,综合评价企业经营绩效和努力程度,促进企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第三条 开展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应当制定既符合行业实际又具有标杆引导性质的评价标准,并运用科学的评价计分方法,计量企业经营绩效水平,以充分体现行业之间的差异性,客观反映企业所在行业的盈利水平和经营环境,准确评判企业的经营成果。第四条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
3、按照产权管理关系进行组织,国资委负责其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的综合绩效评价工作,企业集团(总)公司负责其控股子企业的综合绩效评价工作。第五条 企业年度综合绩效评价工作,一般结合对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审核工作组织进行;企业任期综合绩效评价工作,一般结合对企业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组织实施。第二章 评价指标与权重 第六条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由二十二个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和八个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组成。第七条 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由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状况、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状况和经营增长状况等四个方面的八个基本指标和十四个修正指标构成,用于综合评价企业财务会计报表所反映的经营绩效状况(定量评价指标计算公
4、式见附件1)。第八条 企业盈利能力状况以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两个基本指标和销售(营业)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成本费用利润率、资本收益率四个修正指标进行评价,主要反映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投入产出水平和盈利质量。第九条 企业资产质量状况以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两个基本指标和不良资产比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资产现金回收率三个修正指标进行评价,主要反映企业所占用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资产管理水平与资产的安全性。第十条 企业债务风险状况以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两个基本指标和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带息负债比率、或有负债比率四个修正指标进行评价,主要反映企业的债务负担水平、偿债能力及其面临
5、的债务风险。第十一条 企业经营增长状况以销售(营业)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两个基本指标和销售(营业)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技术投入比率三个修正指标,主要反映企业的经营增长水平、资本增值状况及发展后劲。第十二条 企业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包括战略管理、发展创新、经营决策、风险控制、基础管理、人力资源、行业影响、社会贡献等八个方面的指标,主要反映企业在一定经营期间所采取的各项管理措施及其管理成效。(一)战略管理评价主要反映企业所制定战略规划的科学性,战略规划是否符合企业实际,员工对战略规划的认知程度,战略规划的保障措施及其执行力,以及战略规划的实施效果等方面的情况。(二)发展创新评价主要反映企业
6、在经营管理创新、工艺革新、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品牌培育、市场拓展、专利申请及核心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措施及成效。(三)经营决策评价主要反映企业在决策管理、决策程序、决策方法、决策执行、决策监督、责任追究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实施效果,重点反映企业是否存在重大经营决策失误。(四)风险控制评价主要反映企业在财务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等方面的管理与控制措施及效果,包括风险控制标准、风险评估程序、风险防范与化解措施等。(五)基础管理评价主要反映企业在制度建设、内部控制、重大事项管理、信息化建设、标准化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包括财务管理、对外投资、采购与销售、存货管理、质量管理、安
7、全管理、法律事务等。(六)人力资源评价主要反映企业人才结构、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储备、人事调配、员工绩效管理、分配与激励、企业文化建设、员工工作热情等方面的情况。(七)行业影响评价主要反映企业主营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对国民经济及区域经济的影响与带动力、主要产品的市场认可程度、是否具有核心竞争能力以及产业引导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八)社会贡献评价主要反映企业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吸纳就业、工资福利、安全生产、上缴税收、商业诚信、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的贡献程度和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第十三条 企业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应当根据评价工作需要作进一步细化,能够量化的应当采用量化指标进行反映。第十四条 企业综
8、合绩效评价指标权重实行百分制,指标权重依据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各指标的引导功能,通过征求咨询专家意见和组织必要的测试进行确定。第十五条 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权重确定为 70%,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权重确定为 30%。在实际评价过程中,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和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的权数均按百分制设定,分别计算分项指标的分值,然后按 70:30 折算(各评价指标权重见附件 2)。第三章 评价标准选择 第十六条 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标准划分为优秀(A)、良好(B)、平均(C)、较低(D)、较差(E)五个档次,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标准分为优(A)、良(B)、中(C)、低(D)、差(E)五个档次。第十七条 对应五档
9、评价标准的标准系数分别为 1.0、0.8、0.6、0.4、0.2,差(E)以下为 0。标准系数是评价标准的水平参数,反映了评价指标对应评价标准所达到的水平档次。第十八条 评价组织机构应当认真分析判断评价对象所属行业和规模,正确选用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标准值。第十九条 企业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标准值的选用,一般根据企业的主营业务领域对照企业综合绩效评价行业基本分类,自下而上逐层遴选被评价企业适用的行业标准值。第二十条 多业兼营的集团型企业财务绩效指标评价标准值的选用应当区分主业突出和不突出两种情况:(一)存在多个主业板块但某个主业特别突出的集团型企业,应当采用该主业所在行业的标准值。(二)存在多个主业板
10、块但没有突出主业的集团型企业,可对照企业综合绩效评价行业基本分类,采用基本可以覆盖其多种经营业务的上一层次的评价标准值;或者根据其下属企业所属行业,分别选取相关行业标准值进行评价,然后按照各下属企业资产总额占被评价企业集团汇总资产总额的比重,加权形成集团评价得分;也可以根据集团的经营领域,选择有关行业标准值,以各领域的资产总额比例为权重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出用于集团评价的标准值。第二十一条 如果被评价企业所在行业因样本原因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或按第二十条规定方法仍无法确定被评价企业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标准值,则在征得评价组织机构同意后,直接选用国民经济十大门类标准或全国标准。第二十二条 根据评价工作
11、需要可以分别选择全行业和大、中、小型规模标准值实施评价。企业规模划分执行国家统计局关于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国统字200317 号)和国资委关于在财务统计工作中执行新的企业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国资厅评价函2003327 号)的规定。第二十三条 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标准具有行业普遍性和一般性,在进行评价时,应当根据不同行业的经营特点,灵活把握个别指标的标准尺度。对于定性评价标准没有列示,但对被评价企业经营绩效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在评价时也应予以考虑。第四章 评价计分 第二十四条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计分方法采取功效系数法和综合分析判断法,其中:功效系数法用于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的计分,综合
12、分析判断法用于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的计分 第二十五条 财务绩效定量评价基本指标计分是按照功效系数法计分原理,将评价指标实际值对照行业评价标准值,按照规定的计分公式计算各项基本指标得分。计算公式为:基本指标总得分=单项基本指标得分 单项基本指标得分=本档基础分+调整分 本档基础分=指标权数本档标准系数 调整分=功效系数(上档基础分-本档基础分)上档基础分=指标权数上档标准系数 功效系数(实际值-本档标准值)/(上档标准值-本档标准值)本档标准值是指上下两档标准值居于较低等级一档。第二十六条 财务绩效定量评价修正指标的计分是在基本指标计分结果的基础上,运用功效系数法原理,分别计算盈利能力、资产质量
13、、债务风险和经营增长四个部分的综合修正系数,再据此计算出修正后的分数。计算公式为:修正后总得分=各部分修正后得分 各部分修正后得分=各部分基本指标分数该部分综合修正系数 某部分综合修正系数=该部分各修正指标加权修正系数 某指标加权修正系数=(修正指标权数/该部分权数)该指标单项修正系数 某指标单项修正系数=1.0+(本档标准系数+功效系数0.2-该部分基本指标分析系数),单项修正系数控制修正幅度为 0.71.3 某部分基本指标分析系数=该部分基本指标得分/该部分权数 第二十七条 在计算修正指标单项修正系数过程中,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作如下规定:(一)如果修正指标实际值达到优秀值以上,其单项修正系数
14、的计算公式如下:单项修正系数1.2本档标准系数该部分基本指标分析系数(二)如果修正指标实际值处于较差值以下,其单项修正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单项修正系数1.0该部分基本指标分析系数(三)如果资产负债率100%,指标得 0 分;其他情况按照规定的公式计分。(四)如果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分子为正数,分母为负数,单项修正系数确定为1.1;如果分子为负数,分母为正数,单项修正系数确定为 0.9;如果分子分母同为负数,单项修正系数确定为 0.8。(五)如果不良资产比率100%或分母为负数,单项修正系数确定为 0.8。(六)对于销售(营业)利润增长率指标,如果上年主营业务利润为负数,本年为正数,单项修正系数为
15、1.1;如果上年主营业务利润为零本年为正数,或者上年为负数本年为零,单项修正系数确定为 1.0。(七)如果个别指标难以确定行业标准,该指标单项修正系数确定为 1.0。第二十八条 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的计分一般通过专家评议打分形式完成,聘请的专家应不少于 7 名;评议专家应当在充分了解企业管理绩效状况的基础上,对照评价参考标准,采取综合分析判断法,对企业管理绩效指标做出分析评议,评判各项指标所处的水平档次,并直接给出评价分数。计分公式为: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分数=单项指标分数 单项指标分数=(每位专家给定的单项指标分数)/专家人数 第二十九条 任期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计分,应当运用任期各年度评价
16、标准分别对各年度财务绩效定量指标进行计分,再计算任期平均分数,作为任期财务绩效定量评价分数。计算公式为:任期财务绩效定量评价分数=(任期各年度财务绩效定量评价分数)/任期年份数 第三十条 在得出财务绩效定量评价分数和管理绩效定性评价分数后,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重,耦合形成综合绩效评价分数。计算公式为: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分数财务绩效定量评价分数70管理绩效定性评价分数30 第三十一条 在得出评价分数以后,应当计算年度之间的绩效改进度,以反映企业年度之间经营绩效的变化状况。计算公式为:绩效改进度本期绩效评价分数/基期绩效评价分数 绩效改进度大于 1,说明经营绩效上升;绩效改进度小于 1,说明经营绩效下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央 企业 综合 绩效评价 实施细则 精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