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仪表课后答案第1,2,3章部分.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控制仪表课后答案第1,2,3章部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制仪表课后答案第1,2,3章部分.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 1 章模拟式控制器 思考与练习题(1)工业上常用控制器的控制规律有哪几种 答:工程上常用的控制器的控制规律有比例(P)、比例积分(PI)、比例微 分(PD)以及比例积分微分(PID)四种,由此产生相应的四种常用控制器。(2)在模拟控制器中,一般采用什方式实现各种控制规律 答:可以用负反馈放大器来实现。其原理组成如图所示。放大器K 图(a)负反馈放大电路图 Uf K 1k R2 Ui Uf 由图可知:图(b)负反馈放大电路方框图 Ui Uf Uo K Uf FU。根据上述三个关系式可求得输出与输入的关系为:Uo K Ui 1 FK 当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足够大时,FK1,则
2、上式分母中的 1 可忽略不计,上 式可近似表示为:Ri 这就是说,只要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足够大,那么在引入负反馈构成闭环后,其闭环放大倍数 K 就只与反馈系数 F 有关。而反馈系数就是前面分析的分压系 数,这样就实现了比例控制规律。由于闭环放大倍数 K 与反馈系数 F 成倒数关 系,即后者衰减,前者放大,或者是,后者为除的关系,则前者就是乘的关系。换句话说,两者之间互成逆运算关系。由此得到了启发,若要闭环放大器起积 分运算作用,它的反馈电路应是微分运算电路。反之,要得到微分运算关系的 放大电路,其反馈电路应该用积分电路。试述 DDZm 型控制器的功能。答:DDZm 型控制器的作用是将变器送来的
3、15VDC 测量信号与 给定信号进行比较得到偏差信号,然后再将其偏差信号进行 PI D 运算,20mADC 信号,最后通过执行器,实现对过程参数的自动控制。一台 DDZ-m 型工业控制器除能实现 PID 运算外,还具有如下功能,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需要。获得偏差并显示其大小 显示控制器的输出 提供内给定信号并能进行内外给定选择 进行正/反作用选择 进行手动操作,并具有良好的手动/自动双向切换性能 基型控制器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基型控制器由控制单元和指示单元两大部分组成。控制单元包括输入电 路、比例微分(PD)电路与比例积分(PI)电路、软手动与硬手动操作电路和输 出电路等,
4、指示电路包括测量信号指示电路和给定信号指示电路。输入电路的主要作用是将测量信号与给定信号相减,获得偏差信号。并将两 个以零伏为基准的输入电压转换成了以电平 VB=10V为基准的偏差电压输出,从 而实现了信号的电平移动,使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电压进入其共模电压范围内。比例微分运算电路的作用是接受由输入电路送来的以 10V 电平为基准的输出 信号对它进行比例微分运算,再经比例放大的后输出,送给比例积分电路。比例积分运算电路主要是给控制器的控制规律引入积分作用。手动操作是由手动操作电路实现的。输出电路其作用是将比例积分电路送来的以 10V 为基准的 15VDC 电压信号 转换成以0V 为基准的 420
5、mADC 输出电流送给执行机构。1 5VDC 输出 4 以适应 指示电路的作用是将以零伏为基准的 420mADC 转换成以VB=10V为基准的 15mADC的输出电流信号,用电流表加以指示(5)DDZm 型控制器的输入电路为什么要采用差动输入方式为什么要进行 电平移动 答:采用差动输入方式,使引线电阻 RCN上的压降VCM以共模电压形式加入 输入电路,由于输入电路对共模电压信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使 VCM 不致引起 误差。输出电压V01与引线电阻上的附加压降 VCM1、VCM2无关,因而消除了它们 对输出电压 V01的影响。在输入电路中进行电平移动,将偏差电平抬高到+10V 的基准上,这样在同
6、样 条件下,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电压数值就在共模电压范围要求之内,输入电路 就能正常工作了。输入电路将两个以零伏为基准的输入电压转换成了以电平 VB=10V为基准的偏差电压输出,从而实现了信号的电平移动,使运算放大器的 输入端电压进入其共模电压范围内。(6)DDZm 型控制器有哪几种工作状态什么是软手动状态和硬手动状态 答:DDZ-m 型控制器有自动(A)、软手动(M)和硬手动(H)三种工作 状态,软手动操作又称速度式手操,是指控制器的输出电流随手动输入电压成 积分关系而变化。硬手动操作又称比例式手操,是指控制器的输出电流随手动 输入电压成比例关系而变化。(7)什么是控制器的无扰动切换 DDZ-
7、m 型控制器如何实现“手动/自动”无扰动切换为什么从软手动方式向硬手动方式切换需要事先平衡 答:所谓无扰动切换是指在切换时控制器的输出不发生变化,对生产过程无 扰动。m 型控制器由自动或硬手动向软手动的切换(AH M)以及由软手动或硬 手动向自动的切换(M-H A)均为无平衡无扰动的切换方式。所谓无平衡切换,是指在自动、手动切换时,不需要事先调平衡,可以随时切换至所需要位置。当从任何一种操作状态切换到软手动操作时,运算放大器 IC3 的反向端为 浮空状态,V 03都能保持切换前的值,所以,凡是向软手动(M 方式)方向的 切换,均为无平衡无扰动的切换。控制器处于软手动(M 方式),或硬手动(H
8、方式)时,电容 0 两端电压 值等于V02,而且 C 的一端与VE相连,在从手动向自动切换的前后是等电位的,在切换瞬间,CI 没有放电现象,V03不会突变,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也不会突变。所以,凡是向自动(A 方式)的切换也均为无平衡无扰动的切换。凡是向硬手动方向的切换,从自动到硬手动或从软手动到硬手动(A、Mf H),均为有平衡的无扰动切换。即要做到无扰动切换,必须事先平衡。因为硬手动 操作拨盘的刻度(即VH值),不一定与控制器的输出电流相对应,因此在由其 它方式向硬手操方式切换前,应拨动硬手动拨盘(即调 WH 电位器),使它的 刻度与控制器的输出电流相对应,才能保证切换时不发生扰动。第 2 章
9、 变送器 思考与练习题 1)变送器主要包括哪些仪表各有何用途 答:变送器主要包括压力变送器、差压变送器、流量变送器、液位变送器、温度变送器等;各自将被测工艺参数,如压力、差压、流量、液位、温度等物 理量转换成相应的统一标准信号,并传送到指示记录仪、运算器和控制器,供 显示、记录、运算、控制、报警等。(2)变送器是基于什么原理构成的如何使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呈线性 关系 答:变送器都是基于负反馈的原理来工作的;保证放大器的放大系数和反馈 系数为常数可使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呈线性关系。3)何谓零点迁移为什么要进行零点迁移零点迁移有几种 答:使变送器输出信号的下限值 ymin与测量范围的下限值
10、Xmin相对应,即在 Xmin 工 0时,使丫=ymin的调整,为零点迁移;零点迁移是为了保证变送器的在不同的 输入范围时其输出仍是标准信号;零点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4)何谓量程调整和零点调整 答:量程调整是使变送器输出信号的上限值 ymax与测量范围的上限值 Xmax相 对应。零点调整是使变送器输出信号的下限值 ymin 与测量范围的下限值 xmin 相对 应,即在 xmin=0 时,使 Y=ymin。(5)电容式、扩散硅式、电感式、振弦式差压变送器与矢量机构式差压变 送器相比有什么优点 器、答:与矢量机构式差压变送器相比,电容式差压变送器是微位移式变送器,无杠杆系统,体积小,它以差动电容
11、膜盒作为检测元件,并且采用全密封熔焊 技术,因此整机的精度高、稳定性好、可靠性高、抗振性强,其基本误差一般 为或土。扩散硅式差压变送器也是微位移式两线制差压变送器。它的检测元件采用硅 杯压阻传感器,由于单晶硅材质纯、功耗小、滞后和蠕变极小、机械稳定性好、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和精度高。采用微位移式电平衡工作原理,没有机械传动、转换部分;外形美观、结构 小巧,重量轻;调整方便,零点、满量程、阻尼均在仪表外部调整,且零点和 满量程调整时互不影响;具有独特的电感检测元件,敏感检测元件所在的测量 头部分采用全焊接密封结构;计算机进行温度、压力补偿,不需要调整静压误 差。振弦式差压变送器通过振弦去改变
12、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将差压的变化转换 成振弦张力的变化,输出可以是频率或电流。(6)电容式差压变送器如何实现差压-位移转换差压-位移转换如何满足高精 度的要求 答:在电容式变送器中,电容膜盒中的测量膜片是平膜片,平膜片形状筒单,加工方便,但压力和位移是非线性的,只有在膜片的位移小于膜片的厚度的情 况下是线性的,膜片在制作时,无论测量高差压、低差压或微差压都采用周围 夹紧并固定在环形基体中的金属平膜片做感压膜片,以得到相应的差压-位移转 换。由于膜片的工作位移小于 0.1mm,当测量较低差压时,则采用具有初始预紧 应力的平膜片;在自由状态下被绷紧的平膜片;具有初始张力。这不仅提高线 性,还减少了
13、滞后。对厚度很薄,初始张力很大的膜片,其中心位移与差压之 间也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满足高精度的要求。(7)电容式差压变送器如何保证位移-电容转换关系是线性的 答:中心感压膜片位移 S 与差动电容的电容量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设中 心感压膜片与两边弧形电极之间的距离分别为 S1、S2。图差动电容变化示意图 当被测差压 Pi=0 时,中心感压膜片与两边弧形电极之间的距离相等,设 其间距为SD,则=a;在有差压输入,即被测差压 PR0 时,中心感压膜 片在Pi 作用下将产生位移 S,则有 S=&+S 和 9=S0 A S。若不考虑边缘电场影响,中心感压膜片与两边弧形电极构成的电容 Cl和 C2,可近似地
14、看成是平行板电容器,其电容量可分别表示为 可见,两电容量的差值与中心感压膜片的位移 S 成非线性关系。显然不能 满足高精度的要求。但若取两电容量之差与两电容量和的比值,则有 Ci2 Ci1 差动电容的相对变化值Ci2 Ci1 与 S 成线性关系,要使输出与被测差压成 线性关系,就需要对该值进行处理。(8)对于不同测量范围的 1151 电容式差压变送器,为什么整机尺寸无太大 差别 答:由于膜片的工作位移小于 0.1m m,当测量较低差压时,则采用具有初始 预紧应力的平膜片;在自由状态下被绷紧的平膜片;具有初始张力。这不仅提 高线性,还减少了滞后。对厚度很薄,初始张力很大的膜片,其中心位移与差 压
15、之间也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当测量较高差压时,膜片较厚,很容易满足膜片的位移小于膜片的厚度的条 件,所以这时位移与差压成线性关系。可见,在 1151 变送器中,通过改变膜片厚度可得到变送器不同的测量范围,即测量较高差压时,用厚膜片;而测量较低差压时,用张紧的薄膜片;两种情 况均有良好的线性,且测量范围改变后,其整机尺寸无多大变化。Cii A ST Ci 2 S2 Ci2 1 1 Ci1 A(Ci2 Cii Ci2 Cii 1 1 A(-)So S So s 1 1 A(-)SS K2S S So(9)简述扩散硅式、电感式、振弦式差压变送器力-电转换的基本原理。答 对于扩散硅式,当被测差压 P 作用
16、于测量室内隔离膜片时,膜片通过 硅油将压力传递给硅杯压阻传感器,于是电桥就有电压信号输出到放大器。当 硅杯受压时,压阻效应作用使其扩散电阻(即应变电阻)阻值发生变化,使检 测桥路失去平衡,产生不平衡电压输出。对于电感式,被检测的工业过程流体(液体、气体或蒸汽)的压力或差压通 过膜盒的隔离膜片和灌充液体(硅油)传递到中心敏感膜片上,从而使中心敏 感膜片变形,即产生位移,其位移的大小与过程压力(或差压)成正比,中心 敏感膜片的中央部位装有铁淦氧磁片,它与两侧固定的电磁回路组成一差动变 压器。差动变压器电感量的变化与中心敏感膜片的位移量成正比。从而实现了 将压力(或差压)变化转换成电参数(电感量)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控制 仪表 课后 答案 部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