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考研真题.pdf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考研真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考研真题.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考研真题 一、一、名词解释 1 哲学的基本问题(南开大学 2015 年研;电子科技大学 2013 年研)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思维与存在何者第一性,何者第二性;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哲学从总体上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而人与世界关系最本质的方面就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因此,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两个重要方面: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是物质还是精神。对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的回答,是一切哲学理
2、论体系得以建立的基础,它规定着哲学的性质以及解决一切哲学问题的方向。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亦即人的思维能否认识以及如何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这在哲学史上属于认识论问题,它所涉及的是认识的本质、认识的可能性及其实现等问题。(2)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意义 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其主要包括:对其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是主张物质自然是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或精神第二性,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认识路线的,属于哲学唯物主义;凡是断言精神、意识是本原,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认识路线的,属于哲学唯心主义。对其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区分
3、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人们能够认识世界的是可知论。而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统一性,否认人们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则是不可知论者。2 意识(华中科技大学 2014 年研;浙江工业大学 2013 年研)答: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它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它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由生物的感觉和动物心理发展而来,与高级神经系统密不可分,是在劳动基础上同语言一起产生的;它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并对客观世界产生能动的反作用。意识来源于物质,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物质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物质发展。在阶级社会里,反映社会现象的意识一
4、般具有阶级性。3 客观辩证法(电子科技大学 2012 年研)答: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形式,离开人的意识、思维而独立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物质世界本身的联系与发展。4 理想与现实(北京师范大学 2014 年研)答: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现实是指一切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理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理想来源
5、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但它不等于现实,而是现实的升华;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但它并不脱离现实,与现实是相互统一,必然联系的。总之,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向现实的转变,就要把握理想的科学性,要在正确认识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树立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人生理想。5 矛盾(华中科技大学 2013 年研;电子科技大学 2009 年研)答:矛盾,是指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所固有的两种基本关系或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反映矛盾双方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表现为对立面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结、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等,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它使事物处于相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李秀林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原理 考研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