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三讲铁及其重要化合物教材.pdf
《第三章第三讲铁及其重要化合物教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第三讲铁及其重要化合物教材.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讲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 2017 高考导航 考纲要求 真题统计 命题趋势 1.了解铁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2了解铁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3以 Fe2、Fe3的相互转化为例,理解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4能鉴别溶液中的 Fe2、Fe3。2015,卷 10T(AB)、27T(2);2015,卷 26T(4)、28T(4);2014,卷 8T(D)、37T(2);2014,卷 7T(D);2013,卷 10T(A)本部分在高考中以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为载体,考查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主要涉及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地方,如铁的腐蚀、水的净化等,题型有选择题、非选
2、择题,选择题一般较易,非选择题难度中等,有时稍难。预计 2017 年高考中,还会以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为载体,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进行考查。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内容,也是今后高考的趋势。复习备考时注意 Fe2、Fe3的检验和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与实验相结合的考查。考点一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学生用书 P64 1铁的存在形式 2铁的物理性质 纯铁具有金属的共性,如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具有导电、导热和延展性,具有能被磁铁吸引的特征。3铁的化学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铁单质性质活泼,有较强的还原性,主要化合价为2 价和3 价。(1)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与 O2的反应 常温:铁被腐蚀生成铁锈,其主要成分为 Fe
3、2O3。点燃:3Fe2O2=点燃Fe3O4。与 Cl2的反应:2Fe3Cl2=点燃2FeCl3。与 S 的反应:FeS=FeS。(2)与水的反应:常温下铁与水不反应,在高温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g)=高温Fe3O44H2。(3)与酸的反应 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2H=Fe2H2。与氧化性酸反应:遇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发生钝化,与稀硝酸或在加热条件下与浓硫酸、浓硝酸反应,但无 H2产生。(4)与盐溶液的反应 与 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Cu2=Fe2Cu。与 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2Fe3=3Fe2。4铁的氧化物 化学式 FeO Fe2O3 Fe
4、3O4 俗名 铁红 磁性氧化铁 颜色状态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有磁性)溶解性 难溶于水 难溶于水 难溶于水 铁的化合价 2 3 2,3 稳定性 不稳定 稳定 稳定 与 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O2H=Fe2H2O Fe2O36H=2Fe33H2O Fe3O48H=Fe22Fe34H2O 5.铁的氢氧化物 化学式 Fe(OH)2 Fe(OH)3 色态 白色固体 红褐色固体 与盐酸反应 Fe(OH)22H=Fe22H2O Fe(OH)33H=Fe33H2O 受热分解 2Fe(OH)3=Fe2O33H2O 制法 可溶性亚铁盐与碱溶液反应:Fe22OH=Fe(OH)2 可溶性铁盐与碱溶液反
5、应:Fe33OH=Fe(OH)3 二者的关系 在空气中,Fe(OH)2能够非常迅速地被氧气氧化成 Fe(OH)3,现象是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反应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用铁制容器可以运输浓硝酸和浓硫酸。()(2)将一定量的铁、铜的混合物加入到 100 mL 0.1 molL1的 FeCl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有固体剩余,则剩余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3)(2014高考全国卷,7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此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4)Fe 与 Cl2
6、、Br2、I2反应均生成3 价的 Fe。()(5)Fe 与稀 HNO3反应,无论生成 Fe(NO3)3,还是 Fe(NO3)2,还是二者混合物,被还原的 HNO3总是占参与反应 HNO3的14。()(6)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铁与水在高温下反应,粉末变红。()(7)1 mol Cl2和 Fe 反应生成 FeCl3转移电子数为 3NA。()答案:(1)(2)(3)(4)(5)(6)(7)2(高考组合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14高考山东卷)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Fe3、K、Cl、SO24 B(2014高考江苏卷)氧化铁能与酸反应,因此可用于制作红色涂料 C(2015高考江苏卷)Fe2O
7、3 盐酸FeCl3(aq)蒸发无水 FeCl3能一步实现 D(2015高考四川卷)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是起还原作用 解析:选 D。A 项,中性溶液中 Fe3因水解,不能大量存在,错误;B 项,氧化铁用作红色涂料是利用了其颜色呈红棕色,与其能与酸反应的性质无关,错误;C 项,氯化铁能够发生水解反应,因此蒸发氯化铁溶液不可能得到无水氯化铁,错误;D 项,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防止食品被氧化,起还原作用,正确。名师点拨 1铁分别与氯气和盐酸反应所得的氯化物不同,Fe 与 Cl2反应生成 FeCl3,而 Fe 与盐酸反应生成 FeCl2。2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的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Fe2O3,而铁在
8、纯氧中燃烧的产物是 Fe3O4。3铁与硫蒸气反应生成的是 FeS 而不是 Fe2S3;铁与碘蒸气反应生成的是 FeI2而不是 FeI3。4Fe3O4的组成可理解为 FeOFe2O3,与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稀硫酸反应时生成 Fe2和 Fe3;与氧化性酸如 HNO3反应时生成 Fe3;与还原性酸如 HI反应时生成 Fe2。(2016金考卷选粹)把 22.4 g 铁粉完全溶解于某浓度的硝酸中,如反应只收集到 0.3 mol NO2和 0.2 mol 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生成的盐只为 Fe(NO3)3 B反应后生成的盐只为 Fe(NO3)2 C反应后生成的盐为 Fe(NO3)3和 Fe(N
9、O3)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13 D反应后生成的盐为 Fe(NO3)3和 Fe(NO3)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31 解析 由于铁的物质的量为22.4 g56 gmol10.4 mol,所以在反应的过程中它失去的电子数应介于 0.8 mol(此时只产生 Fe2)和 1.2 mol(此时只产生 Fe3)之间,又产生 0.3 mol NO2和 0.2 mol NO,即反应过程中硝酸得到的电子物质的量为 0.3 mol(54)0.2 mol(52)0.9 mol,所以对应的产物既有 Fe(NO3)3又有 Fe(NO3)2。设前者的物质的量为 x,后者的物质的量为 y,则由铁原子守恒可得 xy0.4 m
10、ol,由得失电子守恒得 3x2y0.9 mol,解得 x0.1 mol,y0.3 mol。答案 C 铁元素是典型的变价金属元素,它在化合物中主要表现为2 价和3 价,请归纳总结:(1)Fe 单质通常与哪些氧化剂反应生成2 价?(2)Fe 单质通常与哪些氧化剂反应生成3 价?答案:(1)FeFe2:铁与氧化性比较弱的非金属单质(如 S、I2)、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稀硫酸)和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如 CuSO4溶液)反应,都可实现这种转化。例如:FeS=FeS、2HFe=Fe2H2、Cu2Fe=Fe2Cu。(2)FeFe3:铁与强氧化剂(如 Cl2、HNO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实现这种转化。例如:2
11、Fe3Cl2=点燃2FeCl3、Fe4HNO3(稀)=Fe(NO3)3NO2H2O。数轴法分析铁与稀 HNO3反应的产物 一是明确哪种物质过量,二是根据两种物质的量分析讨论判断,根据反应方程式:HNO3过量:Fe4HNO3(稀)=Fe(NO3)3NO2H2O;Fe 过量:Fe2Fe(NO3)3=3Fe(NO3)2;两者相加得总方程式: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可以用数轴表示:解题时需注意量的范围。即:nFenHNO314,产物仅有 Fe(NO3)3,稀 HNO3可能有剩余;nFenHNO338,产物仅有Fe(NO3)2,Fe 可能有剩余;14nFenHNO338
12、,产物为 Fe(NO3)3和 Fe(NO3)2,Fe 和稀 HNO3都反应完全。题组一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计算 1(2015高考北京卷)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步骤 现象 Fe 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 Fe 表面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迅速停止 Fe、Cu 接触后,其表面均产生红棕色气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2NOO2=2NO2 B中的现象说明 Fe 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 Fe 进一步反应 C对比、中现象,说明稀 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 HNO3 D针对中现象,在 Fe、Cu 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 Fe 是否被氧化 解析:选 C。
13、A.铁放入稀 HNO3 中发生反应 Fe4HNO3(稀)=Fe(NO3)3NO2H2O,NO 逸出,遇到 O2 生成 NO2,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B.铁放入浓 HNO3 中,在常温下会钝化,即在 Fe 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 Fe 进一步反应。C.浓 HNO3 的氧化性强于稀HNO3。D.在铁、铜之间连接一个电流计,根据电子的流向(与电流方向相反),可判断铁是否被氧化。若电子由铁移动到铜,则铁被氧化。2(2016安徽江淮名校第二次联考)5.6 g 铁粉与一定量的硫黄混合,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剧烈反应,冷却后用足量的盐酸溶解反应后的残留固体,产生了 2.0 L 气体(标准状况),通过分析可知其
14、小于应生成的气体量,其最可能的原因是()A硫黄量不足 B生成了 FeS C生成了 Fe2S3 D有部分 Fe 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 解析:选 D。当此混合物反应完全后,加入足量的盐酸时,如果铁过量,1 mol 铁对应 1 mol氢气,如果硫过量,硫化亚铁与盐酸反应,1 mol 硫化亚铁对应 1 mol 硫化氢气体,故 5.6 g铁反应,对应的气体为 2.24 L,但是实际产生的气体体积偏小,故可能原因是部分 Fe 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3向一定量的 Fe、FeO、Fe2O3、Fe3O4的混合物中加入 150 mL 4 molL1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 2.24 L NO(标准状况)
15、,往所得溶液中加入 KSCN 溶液,无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 H2在加热条件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所得到的铁的物质的量为()A0.21 mol B0.25 mol C0.3 mol D0.35 mol 解析:选 B。Fe、FeO、Fe2O3、Fe3O4的混合物与稀硝酸恰好反应后,溶液中只有 Fe(NO3)2,根据N元素守恒关系知反应后溶液中n(NO3)0.15 L 4 molL12.24 L22.4 Lmol10.5 mol,则 n(Fe)0.25 mol。题组二 Fe(OH)2的制备实验探究 4下列各图示中能较长时间看到 Fe(OH)2白色沉淀的是_(填序号)。解析:因为 Fe(OH)2在空
16、气中很容易被氧化为红褐色的 Fe(OH)3,即发生反应:4Fe(OH)2O22H2O=4Fe(OH)3。因此要较长时间看到 Fe(OH)2白色沉淀,就要排除装置中的氧气或空气。、原理一样,都是先用氢气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并使生成的 Fe(OH)2处在氢气的保护中;的原理为铁作阳极产生 Fe2,与电解 NaCl 溶液产生的 OH结合生成 Fe(OH)2,且液面用汽油保护,能防止空气进入;中液面加苯阻止了空气进入;由于带入空气中的氧气,能迅速将 Fe(OH)2氧化,因而不能较长时间看到白色沉淀。答案:制备 Fe(OH)2的关键与方法 由于 Fe(OH)2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易被氧化为 Fe(OH)3
17、,在实验室中制备 Fe(OH)2,并使Fe(OH)2长时间保持白色沉淀状态,成为物质制备实验探究的热点。制备原理:Fe22OH=Fe(OH)2(1)成功关键 溶液中不含 Fe3和 O2等氧化性物质;制备过程中,保证生成的 Fe(OH)2在密闭的隔绝空气的体系中。(2)制备 Fe(OH)2时常采用的方法 采用新制备的纯亚铁盐溶液(Fe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 Fe3);将溶解亚铁盐的蒸馏水煮沸(除去溶解的氧气);将碱直接加到亚铁盐溶液的底部使生成的 Fe(OH)2与空气隔离;在亚铁盐溶液的液面上加隔氧剂(如加入苯等密度比水小而又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考点二 亚铁盐、铁盐的化学性质学生用书 P67
18、 1Fe2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Fe2处于铁的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在中学阶段接触 Fe2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其主要表现还原性,如 Fe2遇 Br2、Cl2、H2O2、NO3(H)等均表现还原性。2Fe3的氧化性 Fe3处于铁的高价态,表现较强的氧化性,如 Fe3能氧化 Fe、Cu、HI、H2S 等。3Fe2与 Fe3的相互转化 用离子方程式实现下列转化:Fe2Cl2、NO3H、H2O2HFe、CuFe3 2Fe2Cl2=2Fe32Cl;3Fe24HNO3=3Fe32H2ONO;2Fe2H2O22H=2Fe32H2O;2Fe3Fe=3Fe2;Cu2Fe3=Cu22Fe2。4检验 Fe2、F
19、e3的常用方法(1)溶液颜色 含有 Fe2的溶液显浅绿色;含有 Fe3的溶液显(棕)黄色。(2)用 KSCN 溶液和氯水 溶液加KSCN溶液 无明显现象 加氯水 溶液变红色Fe2溶液变红色Fe3 涉及的反应:Fe33SCNFe(SCN)3(红色)2Fe2Cl2=2Fe32Cl(3)用 NaOH 溶液 溶液加NaOH溶液 白色沉淀灰绿色红褐色Fe2红褐色沉淀Fe3 涉及的反应:Fe33OH=Fe(OH)3(红褐色沉淀)Fe22OH=Fe(OH)2(白色沉淀)4Fe(OH)2O22H2O=4Fe(OH)3 1写出下列转化的主要离子方程式:(1)Fe2ClO(少量)、H,Fe3:_;(2)Fe3 S
20、2少量Fe2:_;(3)FeCl3溶液与过量 Na2S 溶液的反应:_。答案:(1)2Fe2ClO2H=2Fe3ClH2O(2)2Fe3S2=2Fe2S(3)2Fe33S2(过量)=2FeSS 2在 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加入 KSCN 溶液一定不变红色 B溶液中一定含 Fe2 C溶液中一定含 Cu2 D剩余固体中一定含 Cu 解析:选 C。铁粉与 FeCl3、CuCl2的反应依次为 2Fe3Fe=3Fe2、Cu2Fe=Fe2Cu。充分反应后的固体可能为 Cu 或 Fe 和 Cu 的混合物,又由于 2Fe3Cu=2Fe2C
21、u2,所以无论反应后的固体为 Cu 还是 Fe 和 Cu 的混合物,Fe3一定不存在,A 对;由以上分析知 B、D 均对;若反应后固体为 Cu 和 Fe 的混合物,溶液一定无 Cu2,C 错。名师点拨 1Fe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当遇到还原性离子如I、S2、SO23时,优先考虑氧化还原反应。2Fe2主要表现为还原性,Fe2与NO3在碱性条件下可共存,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共存。(高考组合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15高考全国卷,10A)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 KSCN 溶液,现象是有气体生成,溶液呈红色,原因是稀硝酸将 Fe 氧化为 Fe3 B(2015高考全国卷,10B)将铜粉
22、加入 1.0 mol/L Fe2(SO4)3溶液中,现象是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原因是金属铁比铜活泼 C(2014高考全国卷,8D)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是因为 FeCl3能从含Cu2的溶液中置换出铜 D(2014高考大纲卷改编)室温下,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 解析 A 项,过量铁粉与稀硝酸充分反应后铁元素转化为 Fe2,滴加 KSCN 溶液后不出现红色;B 项,铜粉与 Fe2(SO4)3 溶液发生反应 2Fe3Cu=2Fe2Cu2,溶液变蓝但不会有黑色固体出现;C 项,FeCl3与 Cu2不反应,制作线路板的原理为 Fe3能腐蚀铜,发生反应2Fe3Cu=2Fe2Cu2;D
23、项,室温下,Fe遇浓 H2SO4钝化,可用铁桶盛放浓H2SO4。答案 D 1在浅绿色的 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溶液颜色变化应是()A颜色变浅 B逐渐变深绿 C没有改变 D变棕黄色 解析:选 D。Fe(NO3)2溶液中加入盐酸时发生反应:3Fe24HNO3=3Fe3NO2H2O,有棕黄色的 Fe3生成。2下列试剂中,不能使 Fe2转化为 Fe3的是()氯气 NaCl 溶液 KMnO4溶液 稀硝酸 盐酸 A B C D 解析:选 D。要实现 Fe2转化为 Fe3,必须加强氧化性物质,NaCl、HCl 均没有强氧化性。题组一 Fe2与 Fe3的转化 1(2016北京重点中学第一次月
24、考)用 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铜,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对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析合理的是()A若无固体剩余,则溶液中一定有 Fe3 B若溶液中有 Cu2,则一定没有固体析出 C若有固体存在,则溶液中一定有 Fe2 D若溶液中有 Fe2,则一定有 Cu 析出 解析:选 C。无固体剩余,说明铜全部以铜离子形式存在,加入的铁粉没有与 Cu2反应,全部与 Fe3反应,溶液中一定含有 Fe2,可能含有 Fe3,A 错误;若溶液中有 Cu2,加入的铁粉不足,可能只与 Fe3反应,也可能与 Fe3反应后剩余的铁粉与部分 Cu2反应生成铜,所以可能有固体析出,B 错误;若有固体存在,固体中一
25、定有铜,可能有铁,溶液中一定含有 Fe2,C 正确;当加入的铁粉较少时,只发生 Fe2Fe3=3Fe2时,不会有铜析出,D 错误。2(2015高考四川卷)为了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某研究小组通过如下简化流程,将工业制硫酸的硫铁矿烧渣(铁主要以 Fe2O3存在)转变成重要的化工原料 FeSO4(反应条件略)。活化硫铁矿还原 Fe3的主要反应为 FeS27Fe2(SO4)38H2O=15FeSO48H2SO4,不考虑其他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第步H2SO4与Fe2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 _。(2)检验第步中 Fe3是否完全还原,应选择_(填字母编号)。AKMnO4溶液 BK3Fe(C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及其 重要 化合物 教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