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形挂篮悬臂施工技术.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菱形挂篮悬臂施工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菱形挂篮悬臂施工技术.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菱形挂篮悬臂施工技术 王占东(中铁十六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1400)摘要:菱形挂篮主要受力构件为二力杆,具有结构轻巧、受力明确、拆锚方便的特点。本文结合六沾复线天生桥双线特大桥介绍了菱形挂篮的构造、设计、拼装和悬臂施工工艺。关键词:悬臂浇筑、菱形挂篮、设计、施工 1 概述 天生桥双线特大桥是六沾铁路复线跨度最大、墩身最高的特大桥,是全线的重难点工程,最高墩为 73m(4#墩),上部构造为(68+2128+72m)4 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梁体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箱梁,梁体全长 397。6m,混凝土悬灌最大节段重量为 2048kN,梁体采用自行设计制造的 6 套挂篮分段对
2、称浇筑,悬浇段最大长度 4m,连续梁结构见图 1。图 1 天生桥双线特大桥连续梁结构示意图 2 挂篮设计 2。1 设计思路 为保证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挂篮的合理设计是连续箱梁施工的重要环节。天生桥双线特大桥主桥菱形挂篮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根据箱梁设计的特点及预应力体系的布置,挂篮主构件为菱形架,挂篮前端及中部工作面开阔,便于挂篮轨道、腹板和底板钢筋、竖向预应力钢筋的安装,加快施工速度;挂篮设计结构简单,受力明确,行走方便。(2)挂篮设计要充分考虑挂篮所用材料与前后工序所有材料的周转,以降低工程成本。(3)挂篮在设计时应考虑加工简单,操作方便,为此本桥挂篮菱形架杆件间连接采用节点板
3、焊接联结。主要材料采用 Q235 型钢及钢板,加工制作简单、成本低.(4)利用箱梁竖向预应力筋锚固轨道及挂篮,取消了后平衡重,挂篮自重轻走行装置构造简单,外侧模、底模可一次就位,内模也能整体抽拉到位 2.2 设计参数()、取最重段 1#段重量(2048 KN)。()、施工人员机具荷载取:P1=2。5KPa。()、倾倒混凝土产生的冲击荷载:P2=2.0KPa.()、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P3=2.0 KPa.()、钢筋混凝土容重取 P=26.25KN/m3.()、钢材弹性模量取 2.1105MPa(A3 钢)。()、杆件承担混凝土重的弹性挠度取构件跨度的 1/400,即4001lf.()、杆件承
4、担挂篮自重的弹性挠度取构件跨度的 1/250,即2501lf。()、应力取值:A3 钢:MPaMPaMPa85145140,弯轴 45 钢:MPaMPaMPa125220210,弯轴 级精轧螺纹钢筋:Ry=550MPa 2.3 挂篮结构检算 荷载传递路径见图 2.检算内容包括:菱形组合梁。按最大重量节段荷载对组合梁各杆件进行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检算;上下横梁、吊杆、导梁、滑道、压紧器、前支腿、后锚、底纵梁进行强度和刚度检算;各连接螺栓、连接板、焊缝进行强度检算;图 2 荷载传递路径 挂篮为一个空间稳定结构,主桁架可以简化为平面静定结构(如图 3 所示),是一平面三角形杆系结构.挂篮横梁按多跨连续
5、钢梁检算,经检算,挂篮各系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均符合桥规等有关规范要求。图 3 菱形主桁架计算简图(单位:cm)3 菱形挂篮构造 菱形挂篮自重 45t,挂篮总重与最大梁段混凝土重量比为 0。22,由主桁系、悬吊走行系统和模板系统(含底模平台)三部分组成。挂篮结构如图 4 所示:底板荷载腹板荷载菱形梁翼板荷载底纵梁后横梁前横梁内导梁顶板荷载前支腿前下横梁底纵梁侧模前上横梁液压千斤顶吊杆0#1#2#1#2#滑道内导梁后锚后下横梁后上横梁菱形组合梁图 4 挂篮结构图 3。1 主桁系 主桁系包括菱形桁架、平联、上横梁三个部分;菱形桁架由40c 组合焊接而成,平联采用角钢组合结构,上横梁采用 240c
6、 型钢组拼。3.2 吊挂调整系统 吊挂调整系统包括前下横梁、后上横梁、后下横梁及吊带千斤顶等组成。横梁材料为40c,后上横梁固定在已完成梁段箱室混凝土底板顶面上,上横梁与下横梁连接采用32 精轧螺纹钢筋吊带,前后下横梁共同承托模板及梁段钢筋混凝土重量,吊带的升降采用千斤顶进行调整,以达到梁段所需标高。3。3 行走系 行走系是挂篮前后位移装置,包括内外滑移粱及走行轨道。菱形组合梁走行系统:在每片梁前端设滑动点 2 个,后部设平衡导向滑轮,箱梁顶面上设 2 个滑道,向前滑移。侧模走行:外模走行,在侧模上安装调节杆,当松开后锚栓、底模连接螺栓及支撑拆模时,在模板自重和调节杆共同作用下,侧模、底模向下
7、脱落在主梁上,主梁、侧模、底模、内模滑梁同时前进。内模走行:放松内模后,内模板即落在内导梁上,与主梁、侧模、内模同时前进。3。4 模板系 模板系统包括外模、内模和底模(含底模平台)三个部分;外模、底模均采用大块组合钢模,内模为组合钢模;内外模桁架采用型钢组拼;底模平台纵横梁均采用40c 型钢组拼。4、挂篮预压试验 为了消除挂篮的非弹性变形和实际观察挂篮承载情况,在灌注 1梁段混凝土前对挂篮进行加载试验,并在加载过程中观测弹性和非弹性变形之值作为今后梁段调整立模标高的参考.41 试验方法 综合考虑施工安全、现场条件以及工序安排等因素,挂篮使用前在地面进行预压试验.预压试验采用两个挂篮对顶布置,穿
8、心式液压千斤顶张拉的方法进行.试验布置如图 5 所示:图 5 挂篮预压试验布置图 经过计算得知挂篮的试验荷载取 508。6KN 即可满足要求,此荷载等于吊带主桁架支反力及施工荷载重量的 1。2 倍。每套挂篮安装前,都必须对主桁架采取千斤顶对拉预压。以达到消除其非弹性变形和测取其弹性变形值的目的。将主桁架反扣,利用现有的梁体张拉设备(精轧螺纹钢筋和液压千斤顶)对拉,加载力分 0、50%、100%、120等 4 级进行加载试验,测试前后吊点扰度值,以指导立模标高。压载时间自压载结束到开始卸载为 48 小时。42 变形观测 挂篮在每级加载或卸载的时候及时进行观测,记录数据。在加载过程中应注意检查挂篮
9、各个部位,如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加载,进行处理。对预压试验得到的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挂篮施工挠度,为悬臂施工提供依据。5 挂篮安装 0#块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预应力张拉,压浆施工完毕,即在其上进行挂篮拼装,灌注 1#梁段混凝土。菱形组合挂篮拼装程序:前后支座主梁后锚梁后锚杆中横梁后吊杆前横梁前吊杆底模外模内模。6 悬浇施工工艺 6.1 普通悬臂段:挂篮在 0#段、1段拼装完毕,即可进行悬臂段施工,并形成循环作业,每一循环施工过程如图 6 所示。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前移挂篮时,由于线路有较大纵坡,下坡方向后方用 2 台 10t 吊链作锚固,与前移所用倒链一同进行工作,防止因前方重量太大产
10、生溜车。钢筋成型时,因本桥是呈二次抛物线变化,需进行编号,按位置进行准确绑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前后两个挂篮同时对等放料,严禁出现两端混凝土数量不一致。张拉预应力钢绞线时,应力应变双控以应变为主,以保证梁体线型。图 6 悬臂节段施工工艺流程图 6.2 合龙节段施工 安装桥面钢筋底层,顶板纵向孔道波纹管,并固定孔道及支承板位,安装篮预留洞,安装模向 PE 包裹钢绞线束,并固定好支承位置,最后绑扎桥面顶层钢筋,并用立钢筋固定好。固定好竖向粗钢筋支承板 锚具制作、编制线束,张拉锚具准备 调整挂篮标高 纵向波纹管内穿压重钢筋,检查签证 灌注梁段混凝土 拆除纹管内压重钢筋,孔道通孔检查,混凝土常规养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菱形 挂篮 悬臂 施工 技术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