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填海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卫填海教学设计-.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这个故事。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知道这则神话赞美了精卫鸟坚韧不拔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按照文言文的节奏正确朗读,并读出韵味。难点:用自己的话说说精卫填海这个神话故事。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阅读精卫与山海经的相关资料。教学方法:1范读教学法:短文生动活波,想象丰富,意蕴深刻,宜于诵读体味。2设疑引导法:通过设疑引导,鼓励学生多角度探究短文的寓意。诵读法:短文生动活波,想象丰富,意蕴深刻,宜于诵读体味。讨论法:针对教师提问展开讨论。讲述法:通过讲故事的方法
2、。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走近山海经 1同学们,你都读了哪些神话故事?你们知道的神话故事真多呀!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一个个精彩而有趣的故事出自哪部书吗?(课件出示:山海经)如果学生回答不出,就直接告诉他们。2简介山海经。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民族等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3联系自己读的神话故事,说说神话的特点。大家回忆一下自己读过的神话故事,你觉得它与我们身边发生的故事有什么不同?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山海经,读一读几千年前的神话故事,感受故事语言的韵味。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读准确。(1)打开课本,借助文中注音自由读一读这
3、段话,把句子读通顺,感觉难读的地方就反复多读几遍。生自由朗读,老师巡视的时候,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解决生僻字的读音。(2)同学们,读完了吗?这些文字都是几千年前的语言,那时的语言显然不同于现在,谁来说说你在读这段文字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生硬,难读,生字多)(3)我们都感到了它的生硬、艰涩,难读,这么难读的古文,谁来试一试?指名读,引导大家注意倾听并纠正读音。2教读难读的句子。同学们,老师发现读这些句子时我们应该适当停顿,读出节奏。下面,老师读一遍,大家感受一下。师配乐范读,生注意倾听。教师领读两遍。3借助停顿,读出节奏感。同学们,现在,你可以学着老师的样子读一读,读的时候,注意停顿和节奏,相信你
4、们一定能读出古文的韵味。学生自由练习,评价鼓励。4借助注释,了解故事内容。对照文中的注释,粗知这段话的大意,再去读的时候,就会能读出古文的意思了。同学们借助注释,默读思考:本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炎帝的小女儿,在东海游玩时被淹死了,化为精卫鸟,立志要将大海填平。)三、研读课文,理解感悟 1了解故事的内容,复述故事。(1)再读课文,借助注释或字典,在小组里逐句说说这则故事的意思,可以适当的加上一些词语使句子更通顺。(2)分句出示课文,交流句子的意思。(3)同桌轮流逐句讲译文与古文,指名互讲。(4)朗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2感受精卫坚韧不拔的精神。(1)出示句子:女娃游于东海,溺而
5、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2)指名读,齐读。(板书:溺而不返 堙于东海)(3)想象说话:大海广阔无垠,无边无际,小小的精卫能把大海填平吗?大海会怎么说?精卫又会怎么回答呢?出示:大海奔腾着,咆哮着,嘲笑她:_。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_。(4)教师小结:不管春夏秋冬,酷夏严寒,刮风下雨,精卫鸟每天都衔西山的小树枝、小石块,丢到大海里。一只小鸟想用这种办法填平大海。真是谈何容易!不过它有这样的决心和毅力,却是难能可贵的。它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人敬佩。(板书:坚韧不拔)(5)感情朗读句子。3齐读全文。四、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1精卫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人可敬可叹。中国的神话故事富有浓浓的人情味,表达了古代人民的理想和愿望,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2中国神话传说浩如烟海,除了精卫填海,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交流自己读过的神话故事。3除了中国古代神话,还有许多国家和地区也有神话故事,如希腊神话,北欧神话等,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阅读有关的书籍。板书设计:精卫填海 溺而不返 堙于东海 坚韧不拔 教学反思: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很重视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时时刻刻地给学生以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学,自己发现,自己体验。在今后教学设计时,我要多准备些学生独立思考、自读自悟、质疑解疑的时间,多根据学生的需求及实际设定教学环节,这样学生乐学,教师轻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