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巧马中学2011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案:.3.功和能.pdf
《贵州省巧马中学2011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案:.3.功和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巧马中学2011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案:.3.功和能.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功和能 一、教学目标 1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础上,研究有重力、弹簧弹力以外其它力做功的情况,学习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2 对功和能及其关系的理解和认识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本节教学是本章教学内容的总结。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功和能的关系,明确物体机械能变化的规律,并能应用它处理有关问题。3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能更加全面、深入认识功和能的关系,为学生今后能够运用功和能的观点分析热学、电学知识,为学生更好理解自然界中另一重要规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打下基础。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是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物体机械能变化的规律,掌握应用这一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
2、深入理解和认识功和能的关系。2本节教学实质是渗透功能原理的观点,在教学中不必出现功能原理的名称。功能原理内容与动能定理的区别和联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要解决这一难点问题,必须使学生对“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的认识,从笼统、肤浅地了解深入到十分明确认识“某种形式能的变化,用什么力做功去量度”。3对功、能概念及其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不仅是本节、本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通过本节教学应使学生认识到,在今后的学习中还将不断对上述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认识。三、教具 投影仪、投影片等。四、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结合复习机械能守恒定律引入新课。提出问题: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及
3、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各是什么?评价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2如果有重力、弹簧弹力以外其它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如何变化?物体机械能的变化和哪些力做功有关呢?物体机械能变化的规律是什么呢?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不要求学生回答。在此基础上教师明确指出:机械能守恒是有条件的。大量现象表明,许多物体的机械能是不守恒的。例如从车站开出的车辆、起飞或降落的飞机、打入木块的子弹等等。分析上述物体机械能不守恒的原因:从车站开出的车辆机械能增加,是由于牵引力(重力、弹力以外的力)对车辆做正功;射入木块后子弹的机械能减少,是由于阻力对子弹做负功。重力和弹力以
4、外的其它力对物体做功和物体机械能变化有什么关系,是本节要研究的中心问题。(二)教学过程设计 提出问题:下面我们根据已掌握的动能定理和有关机械能的知识,分析物体机械能变化的规律。1物体机械能的变化 问题:质量m 的小滑块受平行斜面向上拉力F 作用,沿斜面从高度h1上升到高度h2处,其速度由v1增大到v2,如图所示,分析此过程中滑块机械能的变化与各力做功的关系。引导学生根据动能定理进一步分析、探讨小滑块机械能变化与做功的关系。归纳学生分析,明确:选取斜面底端所在平面为参考平面。根据动能定理W Ek,有 由几何关系,有sin L h2-h1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即 FL-fL E2-E1 E 引导
5、学生理解上式的物理意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明确指出:(1)有重力、弹簧弹力以外的其它力对物体做功,是使物体机械能发生变化的原因;(2)重力和弹簧弹力以外其它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变化量。这是物体机械能变化所遵循的基本规律。2对物体机械能变化规律的进一步认识(1)物体机械能变化规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W外 E2-E1或 W外 E 其中W外表示除重力、弹簧弹力以外其它力做功的代数和,E1、E2分别表示物体初、末状态的机械能,E 表示物体机械能变化量。(2)对 W外 E2-E1进一步分析可知:(i)当 W外 0 时,E2 E1,物体机械能增加;当W外 0 时,E2 E1,物体机械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贵州省 中学 2011 届高三 物理 一轮 复习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