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11师说课堂实录(2).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11师说课堂实录(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11师说课堂实录(2).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2 师说教案 教学目标:1、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2、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3、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4、掌握重要字词及古今异义词,背诵全文。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3、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多媒体展示 教学课时:3 课时 教学步骤:师:今天我们学习韩愈的师说。哪位同学说说,“师说”这两个字怎么解释。生:关于老师的说法。生:关于老师的观点。师:都不准确。这两个字,课文下面没有给出注释。正确的解释
2、应当是-论从师。说,是一种论述文体;师,是从师的意思。2/12 请记住,这是我们在这篇文章中遇到的第一个“师”字。这篇文章中“师”字多次出现,讲法不尽相同。我们要注意区别。师:请一位同学再解释一下作者。生:韩愈,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作品对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师:他是什么朝代的人?哪里的人?生:唐代,河南河阳(现在河南省孟县西)人。师:老师再补充一下,韩愈,是我们韩家的骄傲(学生笑),他是司马迁之后的又一个散文大家,他的文章“文起八代之衰”,他的文章雄奇奔放而又曲折变化,可说是汪洋恣肆,苏洵曾说:“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下面请一个同学把“标题”和“作者”均板
3、书到黑板上。今天,老师有点“犯懒”,不想板书,请同学们自己在笔记上,按照老师往常板书的样子,整理一个像样的板书。看看哪位同学整理得有条有理。(一个同学黑板上板书“师说”、“韩愈”。)师:下面我试试,给同学们背诵一遍课文,看看能不能背诵过全篇。(学生鼓掌)(师背诵完课文之后,学生热烈鼓掌)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开头出现了两个“师”字。这句怎么翻译?生:古代学习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两个师,都是名词,是老师的意思。3/12 师:是不是这样更好-老师,是承担传播思想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这句是讲老师的什么方面?
4、生:是讲老师的作用。师:“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请自译一下。生:人并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而不去从师,那些成为疑惑的东西,最终得不到解决。师:这里出现了第四个“师”字,怎么讲?生:名词,老师的意思。师:有一个“其”字,大家要留心一下。怎么讲?你说一下。生:其,在这里当“那些”讲。师:是什么词性?生:代词。师:哪种代词?生:指示代词。师:这两句讲的什么?生:应当是从师的必要性。师:“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
5、所存也。”4/12 生:出生在我前边的人,他们懂得道理本来先于我,我跟从他学习,拜他为师。出生在吾后边,他懂得道理如果也先于我,我也跟从学习并拜他为师。师:这里又出现了两个“师”字,各怎么讲?生:都当“拜师”讲。师:你联系“师之”这两个字解释一下。生:之,当“他”讲。拜他为师的意思。师:即,以之为师的意思。具体说说,这是什么语法现象?生:是意动用法。师: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到此,你们总结一下“师”字共有几种用法了?生:三种:动词,当“从师”讲;名词,当“教师”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之为师。师:其,有几种用法了?生:两种:指示代词,那些;人称代词,他们。师:很好!接着翻译。师:我从师的原则是,哪里
6、去了解他的出生年月先于我,还是后于我呢?因此,无论他身份高贵,还是身份低贱,无论年龄大,还是年龄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生:吾师道也-一句翻译的不对。应该是,我学习的是道理。师,是动词,学习的意思。师:谁的翻译准确?生:后面的翻译准确。5/12 师:这是“师”的第几个用法?生:第四个用法。师:对,活用为一般动词,当“学习”讲。师:“道”的内容在当时具体指什么?生:儒道吧?师:具体说应当是儒家的“六艺经传”,是诗、书、礼、易、乐、春秋。这几句讲的是什么?生:从师的标准。生:从师的原则。师:从师的原则。哪句话凝炼地表达了从师的原则?生: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7、师:也就是说,无论地位贵贱,无论年龄大小,谁懂得道理,谁懂得的道理多,就拜谁为师。师:注意,又出现了一个“其”,“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这个“其”怎么讲?生:他的。师:回头总结一下,这段的思路是什么?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生:由教师的作用说起,再讲从师的必要性,最后讲从师的原则。师:好,把这个思路在纸上设计成板书。(学生大都归纳成下面的样子)教师的作用 6/12 从师的必要 从师的原则 师:把“师”字和“其”字的用法在纸上归纳一下。(学生大都归纳成下面的样子)师:1)动词,从师 2)名词,教师 3)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之为师 4)动词,学习 其:1)指示代词,那些 2)人称代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人教版 必修 第三 单元 11 课堂实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