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中心项目基坑支护工程基坑变形监测方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金融中心项目基坑支护工程基坑变形监测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中心项目基坑支护工程基坑变形监测方案.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录 1、概况.1 1.1、工程概况.1 1.2、工程地质条件.1 1.3、水文地质条件.2 1.4、监测目的.2 1.5、监测范围及内容.3 2、技术依据.3 3、基坑监测实施方案.3 3.1、基坑监测控制网.3 3.2、支护桩测斜.6 3.3、支护桩桩顶水平位移监测.7 3.4、支撑轴力监测.8 3.5、立柱桩竖向位移监测.9 3.6、管线沉降监测.11 3.7、水位监测.11 3.8、建筑物沉降监测.12 3.9、巡视检查.13 4、监测频率、周期及报警制度.14 4.1 监测频率.14 4.2 监测报警制度.14 5、信息化监测及成果反馈.16 5.1、数据采集与传输.16 5.2、数
2、据处理.16 5.3、数据分析.16 5.4、安全预报和反馈.17 6、监测人员.17 7、成果资料提供.17 8、质量、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和安全措施.17 附图:佳兆业科技金融中心基坑支护工程基坑变形监测布点示意图 .佳兆业科技金融中心项目基坑支护工程 基坑变形监测方案 1、概况 1.1、工程概况 佳兆业科技金融中心项目位于深南中路和上步南路交叉口西南部,松岭路以东。拟建 4 层地下室,基坑开挖面积约为 12000 平方米,基坑深度约 22 米,基坑周长约 510m,基坑支护方案采用三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地下连续墙。基坑北侧为深南中路,地铁出入口风井已占用红线场地约 2.0m,南侧为上步大厦
3、和南园新村 6 层居民楼,西侧靠近松岭路,东侧临地铁科学馆二层地下商场。其中北侧相邻地铁 1 号线科学馆站主体结构约 29m,左线中心线约 33.1m;西北角地铁科学馆站 3 号出入口和风井已进入用地红线范围内 2.0m,北侧开挖线在轨道交通设施保护范围之内。根据深度、周边环境等因素综合判定基坑支护安全等级为一级。为反映施工期间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的变形情况,有效预防险情的发生。受丰隆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深圳市勘察测绘院有限公司承接了佳兆业科技金融中心项目基坑支护工程的第三方监测工作。1.2、工程地质条件 基坑开挖影响深度范围内土层分别为:人工填土层、粉质粘土层、砾质粉质粘土层、花岗岩层,各层
4、情况如下:(1)人工填土(Qml)人工填土:褐红、褐黄色,以粘性土为主,不均匀混少量碎石、细砂等,稍湿,松散稍密状态。层厚 0.407.00m,场区内均有分布。(2)第四系坡洪积层(Qdl+pl)粉质粘土:褐红、褐黄色,不均匀含有少量碎石,可塑状态。层厚 1.507.30m,场区内均有分布。(3)第四系残积层(Qel)砾质粉质粘土:褐灰、灰白、褐黄、褐红等色,系燕山晚期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原岩结构较清晰,残留少量石英颗粒,可塑硬塑状态。层厚 6.2027.80m,场区内均有分布。(4)燕山晚期花岗岩(53).拟建场地下伏基岩为燕山晚期(53)花岗岩,青灰色,风化后呈红褐、黄褐、肉红、灰白等色,
5、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及黑云母,含少量其它暗色矿物及蚀变矿物。似斑状结构,致密块状构造。全风化花岗岩():褐灰、红褐、黄褐色,大部分矿物已风化变质,其中钾长石风化后多呈粉末状,手捻有砂感,无塑性,双管合金钻具易钻进,岩芯呈土柱状。层厚 0.7016.80m,场区内均有分布。强风化花岗岩():褐红、褐黄、紫红色,大部分矿物已风化变质,其中钾长石风化后呈砂状及颗粒状,风化裂隙极发育,岩块用手可折断,双管钻具易钻进,局部地段分布有硬夹层,岩芯呈土柱状、砂砾状。局部有轻微变质现象,属极破碎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层厚 1.506.80m,场区内均有分布。中风化花岗岩():褐黄、灰褐、灰白、灰绿
6、色,部分矿物已风化变质,节理裂隙发育,节理面多被铁质氧化物浸染呈暗褐色,并可见绿泥石化现象,岩块用手难折断,敲击声较脆。合金钻具可钻进,岩芯呈块状及短柱状。微风化花岗岩():青灰、肉红、灰绿色,节理裂隙稍发育,沿节理面偶见暗褐色铁质氧化物浸染及绿泥石化现象,岩石坚硬,属较完整的较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金刚石钻具可钻进,岩芯呈长柱状。1.3、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内人工填土由于混有碎石,透水性较强,第四系坡洪积粉质粘土层、第四系残积砾质粉质粘土层及全风化、微风化花岗岩均为相对隔水层或弱透水层,其含水性及透水性较差。强风化、中风化花岗岩中赋存有少量基岩裂隙水。场地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的垂向渗入补
7、给。勘察期间测得稳定水位埋深主要在1.207.50m,标高 4.6410.89m。场地内不存在强透水地层,地下水对混凝土具弱腐蚀性;对混凝土中钢筋具微腐蚀性。1.4、监测目的 1)确保基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对基坑工程实施第三方监测。根据监测数据为信息化施工和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做到成果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2)保证基坑周边环境及建构筑物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满足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之要求。.3)积累工程监测数据,为以后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积累资料。1.5、监测范围及内容 基坑监测包括但不限于基坑监测控制网、墙顶位移,支护桩测斜、水位监测、立柱沉降、管线沉降、支撑轴力及周边建筑物沉降等监测工
8、作。2、技术依据(1)深圳市基坑支护技术规范(SJG05-2011)(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2007)(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4)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5)深圳市地铁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施工管理办法(暂行);3、基坑监测实施方案 3.1、基坑监测控制网 3.1.1、沉降监测控制网 3.1.1.1、基准点的埋设 基准点应埋设在基坑开挖影响范围以外的稳定区域内,基准点的埋设应牢固可靠,便于引测,本工程拟分别布设三个沉降监测基准点于基坑南侧的上田大厦、上步大厦及鼎昌大厦主体结构墙角,并定期进行基准点联测(一个月),以保持
9、精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基准点的造埋规格如下图所示:(图 1:沉降基准点埋设示意图)3.1.1.2、基准点测量(1)测量使用仪器 沉降观测采用常规几何水准测量的方法,仪器采用美国产 Trimble Dini03 电子水准仪进行观测,记录采用水准仪自带自动记录程序。.沉降观测仪器及其主要精度指标 表 1 仪器型号 标称精度 仪器照片 Trimble Dini03(水准尺采用条形码 LD12 铟钢尺)每公里偶然中误差0.3mm (2)测量技术要求 沉降基准点联测:采用假定高程系统,首先假定其中一基准点的高程,以该点为起算点,以闭合水准的观测方式联测其余 2 点的高程,作为各点高程的初始值。观测按 工
10、程测量规范沉降监测基准网二等精度要求进行,按“后-前-前-后”的观测顺序实施,沉降观测主要技术要求详见下表 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 表 2 等级 视线长度 前后视距离较差 前后视距离累计差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 测站两次观测的高差较差 二等 30(m)0.5(m)1.5(m)0.5(m)0.4(mm)3.1.2、水平位移控制网 3.1.2.1、基准点的埋设 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应设置在变形区域以外、位置稳定、易于长期保存的位置且互相通视,便于引测。本工程拟分别布设 3 个水平位移基准点于基坑南侧的上田大厦、基坑东侧的上步南路及基坑西侧的松岭路上。基准点根据实地情况可选用水泥地面标志及三角钢标等形式的
11、标志。水泥地面标志:水泥地面采用 30cm 长的不锈钢螺纹杆埋设铜质标志头。设置时用冲击钻钻好预留洞,安置好螺纹管与标志头,标志头与地面相齐,再用水泥加固好,水泥地面刻 30cm30cm 框。(图 2:水泥地面基准点)M20螺栓5cm20mm16cm14mm.三脚钢标:钢标高 1.2m,顶部装有强制对准器,形式规格见下图。由于使用强制对中基座,可消除仪器的对中误差。安装采用 8mm 的膨胀螺丝将钢标固定。(图 3:三脚钢标)3.1.2.2、基准点的测量(1)测量使用仪器 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采用极坐标法测量,仪器采用 Leica TS30 智能型全站仪。水平位移观测仪器及其主要精度指标 表 3
12、仪器型号 标称精度 仪器照片 瑞士徕卡制造的 Leica TS30 标称精度为:测角 0.5 秒、测距 0.6mm+1ppm (2)测量技术要求 本项目的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拟采用独立坐标系统,布点时应充分顾及网的精度、可靠性和灵敏度等指标。根据本项目工程情况,基准网按工程测量规范二等的精度要求进行。水平位移控制网技术要求 表 4 等级 相邻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mm)平 均 边 长L(m)测角中误差 测 边 相 对 中误差 水 平 角 观 测 测 回 数(1级仪器)二等 3.0 200 1.8 1/100000 6 监测基准网尽量布设为近似等边三角形,三角形内角不得小于 30;当受场地限制,个别
13、角可放宽,但不得小于 25。监测基准网的检查方法根据实地情况采用导线测量方法进行检测。导线测量法:对于监测区域周边建构筑物密集的监测基准点,则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对工作基点进行检测。根据实地情况,各水平位移基准点组成闭合导线。具体观测技.术要求与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相同。3.2、支护桩测斜 3.2.1、测点(孔)布置原则 支护桩测斜监测孔设置于支护桩内,共 19 个。深度为 25 米,深度方向上每 1 米布置 1 个测点。3.2.2、测斜管埋设 支护桩测斜监测,采用测斜仪进行测量。测斜仪器由测斜管(软质)、测斜探头、数字式测读仪三部份组成。埋设测斜孔时将测斜管在现场组装后绑扎固定
14、在桩钢筋笼上,并注意测斜管的一对凹槽与欲测量的位移方向一致,管底与钢筋笼底部持平或略低于钢筋底部,顶部到达地面,管身每 1.5m 绑扎 1 次。测斜管随钢筋笼一起下到孔槽内,并将其浇筑在混凝土中,浇筑之前应封好管底底盖并在测斜管内注满清水,防止测斜管在浇筑混凝土时浮起,并防止水泥浆渗入管内。埋设过程中要避免管身的纵向旋转,在管节连接时必须将上、下管节的滑槽严格对准,以免导槽不畅通。由于测斜仪的探头是贵重仪器,在未确认导槽畅通可用时,先用探头模型放入测斜管内,沿导槽上下滑行一遍,待检查导槽是正常可用时,放可用实际探头进行测试。埋设好测斜管后,需测量测斜管十字导槽的方位、管口坐标及高程,要及时做好
15、保护工作,如测斜管外局部设置金属套管保护,测斜管管口处砌筑窨井,并加盖。测斜管内有四条+字型对称分布的凹型导槽,作为测斜仪滑轮上下滑行轨道,测量时,使测斜探头的导向滚轮卡在测斜管内壁的导槽中,沿槽滚动将测斜探头放入测斜管,并由引出的导线将测斜管的倾斜角值显示在测读仪上。测斜管长度管底超过基坑开挖深度 13m,遇软土时取大值,硬土时取小值,管顶应超出地面1050cm。(图 4:测斜管安装).3.2.3、监测方法 将测斜探头插入测斜管,使滚轮卡在导槽上,缓导下至孔底,测量自孔底开始,自下而上沿导槽全长每隔 0.5m 测读一次,每次测量时,应将测头稳定在某一位置上。测量完毕后,将测头旋转 180插入
16、同一对导槽,按以上方法重复测量。两次测量的各测点应在同一位置上,此时各测点的两个读数应是数值接近、符号相反的值。如果测量数据有疑问,应及时复测。基坑工程中通常只需监测垂直于基坑边线方向的水平位移。但对于基坑阳角的部位,就有必要测量两个方向的水平位移,此时,可用同样的方法测另一对导槽的水平位移。水平位移的初始值应是基坑开挖之前连续 3 次测量无明显差异读数的平均值,或取开挖前最后一次的测量值作为初始值。测斜管孔口需布设地表水平位移测点,以便必要时根据孔口水平位移量对深层水平位移量进行校正。3.2.4、内业数据处理及分析 数据处理时,将观测的两组读数(A+、A-)相结合(用一组数据减去另一组数据)
17、,以此来消除倾角传感器零飘的影响。将测斜管每次的观测数据与原始观测数据进行比较,可求出测斜管的倾斜变化量和相应的位置变化。倾斜量变化分析的最好方式是通过计算上部滑轮相对于下部滑轮组所产生的倾角()与观测读数间距(L)的水平偏移。在测斜仪各位置处,两组读数(A+、A-),相减就可得出,把这个值乘以读数间距(L)和相应的系数,就得到一个以工程单位输出的水平偏移。3.3、支护桩桩顶水平位移监测 3.3.1、观测点埋设 水平位移监测点布设在支护桩顶,间距约 25m,共设置 26 点(同桩面沉降监测共点)。3.3.2、使用仪器 瑞士徕卡制造的 Leica TS30(标称精度为:测角 0.5 秒、测距 0
18、.6mm+1ppm)(图 5:Leica TS30).3.3.3、观测方法 水平位移按极坐标法计算坐标确定其位移量和位移方向。按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设计文件,位移监测按二等精度要求进行,其主要技术要求见下表:水平位移监测精度指标 表 5 等级 变形观测点的点位中误差(mm)平均边长(m)测角中误差()测边相对中误差 水平角观测测回数(1级仪器)适用范围 二等 3 200 1.8 1/100000 6 一般性的高层建筑、深基坑等。外业观测时温度、气压实时现场量测,并及时输入到仪器。仪器电脑自动录入,将各观测限差预编在记录程序里,超限处重测。3.3.4、内业数据处理及分析 采用极坐标法观测的水平位移
19、监测点坐标计算公式如下:xi=x0+sicosi;yi=y0+sisini 式中:xi、yi 为变形监测点的坐标;i为由观测的角值计算的坐标方位角;Si为基准点至测点的距离;i=1n。第 i 次水平位移量:Si=2121)()(iiiiyyxx。3.4、支撑轴力监测 3.4.1、测点布置 在每层混凝土支撑内的上、下两层钢筋处布置钢筋应力计,每道支撑各 15 组,共45 组。钢筋应力计与钢筋的主筋相连接。支撑轴力监测点埋设见下图。钢筋计连接杆对焊连接受力钢筋钢筋计与主筋监测点埋设示意图(图 6:应力计埋设示意图)3.4.2、监测仪器 钢弦式钢筋应力计及频率仪(规格型号:JTM-609,测频精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融中心 项目 基坑 支护 工程 变形 监测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