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0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全解全析全分类)上篇十七、实验.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00-2010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全解全析全分类)上篇十七、实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0-2010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全解全析全分类)上篇十七、实验.pdf(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560-说明:(1)此书近 600页,原想放在一个文档中,由于内容多,运行太慢,因此分成几个文档。(2)点击目录可浏览相应页面。(3)此书用 word排版,将近六年的全国及各省市的高考试题按高考考查知识点分类,有利于广大教师备课和学生系统复习,如有不足和遗漏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证。2000-2010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十七、实验 113长度的测量 1.非选择题 2003 夏季高考理综全国卷 第 II 卷大题 23 小题 15 分 考题:23(15 分)用伏安法测量电阻阻值 R,并求出电阻率。给定电压表(内阻约为 50 k),电流表(内阻约为 40),滑线变阻器、电源、电键、待测电阻(约为
2、250)及导线若干。(1)画出测量 R 的电路图。(2)图 1 中的 6 个点表示实验中测得的 6 组电流 I、电压 U 的值,试写出根据此图求 R 值的步骤:。求出的电阻值 R。(保留3 位有效数字)(3)待测电阻是一均匀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用游标为 50 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与直径,结果分别如图 2、图 3 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直径为。(4)由以上数据可求出。(保留 3 位有效数字)2.非选择题 2004 夏季高考理综全国4 卷 第 II 卷大题 22 小题 18 分 -561-0 5 15 10 考题:22(18 分)(1)图中给出的是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板厚度时的示数,读数应为 mm
3、。(2)图中给出器材为:电源 E(电动势为 12V,内阻不计),木板 N(板上从 下往上依次叠放白纸、复写纸、导电纸各一张),两个 金属条 A、B(平行放置在导电纸上,与导电纸接触良 好,用作电极),滑线变阻器 R(其总阻值小于两平行 电极间导电纸的电阻),直流电压表V(量程为 6V,内 阻很大,其负接线柱与 B 极相连,正接线柱与探针 P相连),开关 K。现要用图中仪器描绘两平行金属条 AB间电场中的等势线。AB间的电压要求取为 6V。()在图中连线,画成实验电路原理图。()下面是主要的实验操作步骤,将所缺的内容填写在横线上方。a.接好实验电路。b.。c.合上 K,并将探针 P 与 A 相接
4、触。d.。e.用探针压印的方法把 A、B的位置标记在白纸上。画一线段连接 AB两极,在连线上选取间距大致相等的 5 个点作为基准点,用探针把它们的位置印在白纸上。f.将探针与某一基准点相接触,这一点是此基准的等 势点。用探针把这一点的位置也压印在白纸上。用相同的方法找出此基准点的其它等势点。g.重复步骤 f,找出其它 4 个基准点的等势点。取出白纸画出各条等势线。3.非选择题 2004 夏季高考理综全国1 卷 二大题 22 小题 18 分 考题:22(18 分)(1)图中给出的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薄板 厚度时的示数,此读数应为 mm。-562-E K A mV R (2)实验室内有一电压表
5、mV,量程为 150mV,内阻约为 150。现要将其改装成量程为 10mA 的电流表,并进行校准。为此,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干电池 E(电动势为 1.5V),电阻箱 R,滑线变阻器 R,电流表A (有 1.5mA,15mA 与 150mA 三个量程)及开关 K。(a)对电表改装时必须知道电压表的内阻。可用图示的电路 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在既不损坏仪器又能使精确度尽可能高的 条件下,电路中电流表A 应选用的量程是 。若合上 K,调节滑线变阻器后测得电压表的读数为 150V,电流表A 的读数为 1.05mA,则电压表的内阻 RmV为 。(取三位有效数字)(b)在对改装成的电流表进行校准时,把A 作为
6、标准 电流表,画出对改装成的电流表进行校准的电路原理 图(滑线变阻器作限流使用),图中各元件要用题中给 出符号或字母标注。图中电阻箱的取值是 (取 三位有效数字),电流表A 应选用的量程是 。4.非选择题 2004 夏季高考理综(新老课程)全国3 卷 第 卷大题 22 小题 20分 考题:22(20 分)(1)用游标为 50 分度的卡尺(测量值可准确到 0.02mm)测定某圆筒的内径时,卡尺上的示数如图,可读出圆筒的内径为 mm。(2)图中 E 为直流电源,R 为已知电阻,V 为理想电压表,其量程略大于电源电动势,K1和 K2为开关。现要利用图中电路测量电源的电动势 E 和内阻 r,试写出主要
7、实验步骤及结果表达式。-563-5.非选择题 2004 夏季高考理综(老课程)全国3 卷 第 II 卷大题 22 小题 20分 考题:22(20 分)(1)用游标为 50 分度的卡尺(测量值可准 确到 0.02mm)测定某圆筒的内径时,卡尺上的示数如图,可读出圆筒的内 径为 mm。(2)图中 E 为直流电源,R 为已知电阻,V为 理想电压表,其量程略人于电源电动势,K1 和 K2为开关。现要利用图中电路测量电源的 电动势 E 和内阻 r,试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及表达式。6.非选择题 2004 春季高考理综北京卷 第 II 卷大题 23 小题 16 分 考题:23(16 分)(1)用一主尺最小分度为
8、 lmm,游标上有 20 个分度的卡尺测量一工件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可以读出此工件的长度为_。(2)在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用一根细线和一均匀小球制成单摆。他已经测得此单摆 20 个期的时间为 t,从悬挂点到小球顶端的线长为 l,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为_。将 g 用测得量表示,可得 g=_。(3)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及内阻的实验电路如图 1 所示。图 2 中给出的器材有:待测的电源(电动势约为 4V,内阻约为 2),电压表(内阻很大,有 5V、15V 两个量程),电流表(内阻不计,有 0.1A、1A 两个量程),滑线变阻器(阻值范围 010),开关。另有导线若干。试按照图 1 中的电路在图
9、 2 中画出连线,将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要求正确选择电表量程,以保证仪器的安全并使测量有尽可能高的精确度)。-564-图 1 图 2 7.非选择题 2004 夏季高考物理江苏卷 二大题 11 小题 8 分 考题:11(8 分)(1)某实验中需要测量一 根钢丝的直径(约 0.5mm)为 了得到尽可能精确的测量数 据,应从实验室提供的米尺、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游标 尺上有 10 个等分刻度)中,选 择_进行测量(2)用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 50 个等分刻度)测定某工件的宽度时,示数如图所示,此工件的宽度为_mm。8.非选择题 2000 春季高考物理北京安徽卷 三大题 17 小题 4 分 考题:1
10、7(4分)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读数是mm 9.非选择题 2002 夏季高考物理广东广西河南卷 二大题 11 小题 5 分 考题:11(5 分)用螺旋测微器(千分尺)测小球直径时,示数如图所示,这时读出的数值是_,单位是_ 114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非选择题 2005 夏季高考物理广东卷 二大题 11 小题 9 分 考题:11(9 分)(1)如图 6 所示,在“用双缝干涉实验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件依次是光源、遮光筒、光屏。对于某种单-565-色光,为了增加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可采取 或 的方法。(2)如图 7 所示,某同学在做“
1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T=0.1s,其中 S1=7.05cm,S2=7.68 cm,S3=8.33 cm,S4=8.95 cm,S5=9.61 cm,S6=10.26cm,则 A 点处的瞬时速度大小是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 ,加速度的大小是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非选择题 2003 夏季高考物理(新课程)江苏卷 二大题 12 小题 7 分 考题:12(7 分)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左侧拴有一细软线,跨过固定在木板边缘的滑轮与一重物相连,木块右侧与打点
12、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在重物牵引下,木块在木板上向左运动,重物落地后,木块继续向左做匀减速运动,图 2 给出了重物落地后,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一些点,试根据给出的数据,求木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因数。要求写出主要的运算过程,结果保留 2 位有效数字。(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 50Hz,不计纸带与木块间的拉力。取重力加速度 g10m/s2)-566-3.非选择题 2001 夏季高考物理广东河南卷 三大题 15 小题 6 分 考题:15(6 分)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如图 1 所示.图 2 是打出的纸带的一段.(1)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
13、 50Hz,利用图2 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 a .(2)为了求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所受的阻力,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 .用测得的量及加速度 a 表示阻力的计算式为 f .4.非选择题 2003 夏季高考物理广东卷 二大题 12 小题 7 分 考题:12(7 分)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左侧拴有一细软线,跨过固定在木板边缘的滑轮与一重物相连,木块右侧与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在重物牵引下,木块在木板上向左运动,重物落地后,木块继续向左做匀减速运动,图 2 给出了重物落地后,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一些点,试根据给出的数据,求木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因数。要求写出主要的运算过
14、程,结果保留 2 位有效数字。(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 50Hz,不计纸带与木块间的拉力。取重力加速度 g10m/s2)115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116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非选择题 2005 夏季高考理综全国1 卷 第 卷大题 22 小题 17 分 考题:22(17 分)-567-(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 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一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实验中需用两个 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像皮条。某 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C在使用
15、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其中正确的是 。(填入相应的字母)(2)测量电源 B的电动势 E 及内阻 r(E 约为 4.5V,r 约为 1.5)。器材:量程 3V 的理想电压表V,量程 0.5A 的电流表A(具有一定内阻),固定电阻 R=4,滑线变阻器 R,电键 K,导线若干。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图中各无件需用题目中 给出的符号或字母标出。实验中,当电流表读数为 I1时,电压表读数为 U1;当电流表读数为 I2时,电压表读数为 U2。则可以 求出 E=,r=。(用 I1,I2,U1,U2及 R 表示)117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非选择题 2000 夏季高考物理广东卷 三大题 14 小
16、题 6 分 考题:14(6 分)某同学用图 1 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 A、B 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 PQ 是斜槽,以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 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 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 10次,得到 10 个落点痕迹。再把 B 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 A球仍从位置 G由静止开始滚下,和下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568-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 10 次。图:中 0 点是水平槽未 端 R 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B 球落点痕迹如图 2 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 G、R、O 所在的平面,米尺的零点
17、与 O点对齐。(1)碰撞后 B 球的水平射程应取为_cm。(2)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答_(填选项号)。A 水平槽上未放日球时,测量人球落点位置到 O 点的距离 B A 球与 B 球碰撞后,测量 A 球落点位置到 O 点的距离 C 测量 A 球或 B 球的直径 D 测量 A 球和 B 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测量 G 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2.非选择题 2000 夏季高考物理天津江西卷 三大题 14 小题 6 分 考题:14(6 分)某同学用图 1 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 A、B 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 1中 PQ 是斜槽,QR 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 A球从
18、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 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 10 次,得到 10 个落点痕迹,再把 B 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 A 球仍从位置 G 由静止开始滚下,和 B 球碰撞后,A、B 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 10 次,图 1 中 O 点是水平槽末端 R 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B 球落点痕迹如图2 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 G、R、O 所在的平面,米尺的零点与 O 点对齐。(1)碰撞后 B 球的水平射程应为 。(2)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答:(填选项号)A 水平槽上放 B 球时,测量 A 球
19、落点位置到 O 点的距离 B A 球与 B 球碰撞后,测量 A 球落点位置到 O 点的距离 C 测量 A 球或 B 球的直径。D 测量 A 球和 B 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E.测量 C 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569-3.非选择题 2000 夏季高考物理全国卷 三大题 14 小题 6 分 考题:14(6 分)某同学用图 1 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 A、B 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 PQ 是斜槽,QR 为水平槽,实验时选使 A 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 G 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 10 次,得到 10个落点痕迹,再把 B 球放在水平槽上靠
20、近槽末端的地方,让 A 球仍从位置 G 由静止开始滚下,和 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 10次,图 1 中 O 点是水平槽末端 R 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B 球落点痕迹如图 2 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 G、R、O 所在的平面,米尺的零点与 O 点对齐。(1)碰撞后 B 球的水平射程应取为 cm。(2)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答:(填选项号)。A 水平槽上未放 B 球时,测量 A 球落点位置到 0 点的距离 B A 球与 B 球碰撞后,测量 A 球落点位置到 0 点的距离 C 测量 A 球或 B 球的直径 D 测量 A 球和
21、 B 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E 测量 G 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118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119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20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1.非选择题 2004 春季高考理综北京卷 第 II 卷大题 23 小题 16 分 考题:23(16 分)(1)用一主尺最小分度为 lmm,游标上有 20 个分度的卡尺测量一工件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可以读出此工件的长度为_。-570-(2)在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用一根细线和一均匀小球制成单摆。他已经测得此单摆 20 个期的时间为 t,从悬挂点到小球顶端的线长为 l,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为_。将 g 用测得量表示,可得 g=_。(3)测量
22、电源的电动势及内阻的实验电路如图 1 所示。图 2 中给出的器材有:待测的电源(电动势约为 4V,内阻约为 2),电压表(内阻很大,有 5V、15V 两个量程),电流表(内阻不计,有 0.1A、1A 两个量程),滑线变阻器(阻值范围 010),开关。另有导线若干。试按照图 1 中的电路在图 2 中画出连线,将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要求正确选择电表量程,以保证仪器的安全并使测量有尽可能高的精确度)。图 1 图 2 121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122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 123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1.非选择题 2005 夏季高考理综全国2 卷 第 卷大题 22 小
23、题 17 分 考题:22(17 分)(1)用游标为 50 分度的卡尺(测量值可准确到 0.02mm)测定某圆柱的直径时,卡尺上的示数如图。可读出圆柱的直径为 mm。-571-(2)利用图 1 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流表 mA 的内阻 RA。图中 R1、R2为电阻,K1、K2为电键,B是电源(内阻可忽略)。根据图 1 所给出的电路原理图,在图 2 的实物图上连线。已知 R1=140,R2=60。当电键 K1闭合、K2断开时,电流表读数为 6.4mA;当 K1、K2均闭合时,电流表读数为 8.5mA。由此可以求出 RA=。(保留 2 位有效数字)2.非选择题 2005 夏季高考理综全国3 卷 第 卷大题
24、 22 小题 17 分 考题:22(17 分)(1)用螺旋测微器测圆柱体的直径时,示数 如图所示,此示数为 mm。(5 分,在 8.1160.002 范围内都给 5 分)(2)利用图中给定的器材测量电压表 V 的内阻 R1。图中 B为电源(内阻可忽略不计),R 为电 阻箱,K 为电键。将图中实物连接为测量所用的电路。连线如图所示。写出实验中必须记录的数据(用符号表示)。并指出各符号的意义:用中记录的数据表示 R1的公式为 R1=。3.非选择题 2003 夏季高考理综(新课程)全国卷 第 II 卷大题 23 小题 15 分 考题:23(15 分)用伏安法测量电阻阻值 R,并求出电阻率。给定电压表
25、(内阻约为 50k)、电流表(内阻约为 40)、滑线变阻器、电源、电键、待测电阻(约为 250)及导线若干。-572-(1)画出测量 R 的电路图。(2)图 1 中的 6 个点表示实验中测得的 6 组电流 I、电压 U 的值,试写出根据此图求R 值的步骤:。求出的电阻值 R 。(保留 3 位有效数字)(3)待测电阻是一均匀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用游标为 50 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与直径,结果分别如图 2、图 3 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 ,直径为 。(4)由以上数据可求出 。(保留 3 位有效数字)4.非选择题 2003 春季高考理综全国卷 第 II 卷大题 27 小题 18 分 考题:27(1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0 2010 年高 物理试题 分类 汇编 全解全析全 上篇 十七 实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