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汽车城核心区十三五.pdf
《上海国际汽车城核心区十三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国际汽车城核心区十三五.pdf(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上海国际汽车城核心区“十三五”发展规划 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 I 目录 一、“十二五”发展总结与回顾.1(一)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创新引领特征明显.1 1、产业发展实现规模与效益双提升,汽车产业引领经济增长.1 2、电动汽车示范区建设卓有成效,引领作用不断加强.3 3、研发设计企业不断集聚,产业创新引领功能进一步增强.4 4、科教研发助力行业制高点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初具规模.4 5、新能源产业基地建设顺利推进,产业特色逐渐凸显.4 6、人才基地建设成效初现,创新人才不断流入.5(二)城市建设加速推进,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形象初显.6 1、城市形态规划合理有序.6 2、市政配套设施进一步
2、完善.6 3、重点功能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6 4、汽车文化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7 5、区域管理品质不断提升.7(三)存在的问题.7 1、工业投资增速放缓,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压力大.8 2、区域品质化发展缺乏大项目、大品牌、大环境.8 二、“十三五”时期发展环境.8(一)面临的挑战.9 1、产业技术变革对创新发展提出新要求.9 2、土地资源“零增长”约束加大产业转型升级压力.9 3、“自贸区及大虹桥”效应将弱化汽车城吸引力.9 4、财税制度改革带来政策、平台配套挑战.10(二)产业发展新机遇.10 1、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推动产业创新提升.10 2、“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新动力.1
3、0 3、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带来新发展机遇.11 4、嘉定产城融合效应释放和新优势的确立支撑区域转型发展.11 三、“十三五”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12(一)总体思路.12(二)发展目标.12(三)发展指标.13 四、“十三五”产业与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14(一)形成“一轴、两圈、三带、四区”的总体布局.14(二)具体布局.15 II 1、明确一条发展轴.15 2、完善两大服务圈.15 3、打造三条产业带.16 4、优化四大功能区.16 五、“十三五”重点领域与重大项目.17(一)聚焦汽车产业链核心价值领域,推动汽车全产业链互动与升级,建设国际汽车产业创新中心.17 1、打造汽车高端制造集聚
4、区.18 2、继续建设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区.18 3、建设上海乃至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18 4、发挥汽车创新港载体功能,打造汽车研发创新集聚区.19 5、加快同济科技园项目建设,引领环同济经济圈升级.20 6、设立汽车产业引导基金,支撑汽车产业创新.20(二)以汽车文化旅游为突破口,加速资源整合与对接,引导汽车特色文化与城市文化的深度融合.20 1、建设汽车文化旅游一体化体验中心.21 2、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21(三)以构建舒适优美环境、建设先进城市公共配套、吸引高端人才聚居为目标,打造产业特色鲜明的国际化社区.21 1、有序推进市政配套项目建设.22 2、打造微型 CBD 集聚区
5、.22 3、完善教育、医疗配套.22 4、建设高品质国际化社区.23 六、保障措施.23(一)政策环境保障.23(二)组织机制保障.24(三)公共服务保障.24(四)人才队伍保障.24 七、涉及项目的简要情况汇总表.25 1 上海国际汽车城核心区“十三五”发展规划(最终稿)“十三五”时期是上海国际汽车城拓展完善汽车产业链、优化城市功能与布局的重要时期,是加快建设汽车产业高地、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的关键时期。汽车产业在“互联网+”的渗透下迎来产业发展新机遇,同时技术变革、资源约束将进一步引导汽车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并对汽车城未来发展提出新要求。科学制定上海国际汽车城核心区“十三五”发展规划,对建设汽
6、车产业国际创新中心、打造“人车城市完美融合”的高品质国际化社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十二五”发展总结与回顾“十二五”期间,上海国际汽车城进一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市区两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立足“汽车嘉定”和“一核两翼”发展战略,积极引导科技创新,大力推进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及全产业链构建,不断加强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区先行先试区建设,有力推动了汽车产业高地及宜居城市建设,汽车城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一)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创新引领特征明显 1、产业发展实现规模与效益双提升,汽车产业引领经济增长 工业产值及利润规模不断扩大,汽车产业效益提升明显,但产业发展增速趋缓。“十二五”以来,汽车
7、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 及利润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利润增速逐渐赶超产值规模增速,但2015 年经济呈现下行态势,产值及利润有所下降(见下图)。2015年,汽车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3037.05 亿元,同比下降 4.1%,实现工业利润 228.45 亿元。2014 年,汽车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3148.1 亿元,同比增长 10.2%,实现工业利润 469.7 亿元,同比增长 17.6%。注:数据来源于上海国际汽车城统计月报。图 1-1 2010-2015 年汽车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利润及同比增长率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汽车贸易、旅游、物流等服务业比重不断增加。服务业增加
8、值占比由“十一五”末期的 8.61%上升至“十二五”末期的 11.36%,汽车贸易、旅游、物流业不断发展:汽车贸易规模呈扩张态势,2015 年新车交易 2.4 万辆,2011-2015 年年均增长 4.85%,实现销售额 44.92 亿元,2011-2015 年年均增长2.87%;汽车旅游 2015 年实现收入 866.27 万元,其中汽车博物馆贡献了汽车旅游总收入的 83.54%;汽车物流业营业收入水平3 整体呈上升趋势,2015 年汽车物流营业总收入达到 51.7 亿元,2011-2015 年年均增长 5.09%。2、电动汽车示范区建设卓有成效,引领作用不断加强“十二五”期间,汽车城不断加
9、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并先后建成试乘试驾中心、新能源汽车中央党校体验中心、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中心,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及服务。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方面,现已建成 1797 个充电桩、一座小型换电站、一座“加油+充电”站、一座加氢站、一座大型“充换储”一体化站和全国第一座特斯拉超级充电站。试乘试驾中心累计已引进国内外25 个品牌 33 种车型共计 64 辆新能源汽车参与示范,累计接待超过 14 万人次。同时,汽车城集团不断探索电动汽车运营模式,并于 2014 年率先启动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新模式,截至 2015 年年底累计建成分时租赁网点 410 个、运营电动汽车扩容至 960 辆,发展 EV Ca
10、rd 会员 2.96 万名,已经在上海、北京、丽水等地顺利推广分时租赁模式。集团还成立驿动汽车服务公司,提供新能源大巴定线、专线服务,同时探索互联网共享班车模式发展,电动大巴业务已进入实际运营阶段,共有纯电动大巴、中巴 148 辆,开通了汽车城至虹桥枢纽、嘉定工业区(北)专线 2 条共享班车专线。此外,集团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不断吸纳示范城市伙伴组织 成 员,加 强 示 范 区 引 领 作 用,同 时 发 布“EVREADYSHANGHAI 电动汽车友好城市计划”并已得到 15家企业的积极响应。4 3、研发设计企业不断集聚,产业创新引领功能进一步增强 截至 2015 年年底,汽车城内企业技术中心
11、达到 81 家,其中市级、区级企业技术中心 64 家,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 126 家,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数累计达到 268 个,区域研发创新水平不断提升。汽车创新港被授牌“上海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智能网联汽车)”,项目 20 万平方米建筑于 2014 年竣工,2015 年 10月 26 日正式开园,保时捷工程技术、蔚来汽车、上汽阿里、宾尼法利纳、翼锐汽车科技、欧菲智能车联、Auto Space 等十余家企业已入驻,员工人数已达 500 余人,预计将吸引约 100 家独立研发机构、研发人员约 2300 名入驻。4、科教研发助力行业制高点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初具规模“十二五”期间,汽车城着力推进同
12、济科技园建设,项目被列入张江高新区嘉定园的 18 个子项目之一,享受相关优惠政策,项目一期 216 亩土地自 2013 年 3 月 20 日完成土地摘牌后正式启动,首批开工 19 万平方米建筑已全部结构封顶。“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多功能振动实验中心”、“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试验平台”等研发平台建成运营,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的国家级和省部级实验室、研究基地中心增至9 个。机动车检测中心再获授权,新增国家级资质并建成总投资3.18 亿元的“国家新能源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5、新能源产业基地建设顺利推进,产业特色逐渐凸显“十二五”期间,汽车城进一步推进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建设,孵化
13、基地一、二期共计 2 万余平方米厂房先后于5 2011、2012 年竣工,基地在首期 2 平方公里的基础上拓展至 2.64平方公里。基地首期 2 平方公里目前已基本完成招商,共引进企业 30 家,包括捷新、精进、电驱动、大郡、海能、道之、航盛等 9 家新能源整车及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基地同时引进“联东 U 谷”总部综合体项目,预计建成后将引进20-30 家总部研发型企业。目前已出让土地共 30 个项目,其中竣工项目 19 个,在建项目 8 个。二期 0.64 平方公里规划调整完毕,正处于招商阶段。2015 年基地实现工业总产值 50 亿元,同比增长 19%,其中新能源汽车及关
14、键零部件企业实现产值 15 亿元,占基地总产值的 30%。6、人才基地建设成效初现,创新人才不断流入“十二五”期间,汽车城坚持产城融合和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相结合,有序推进海外人才基地建设,建立和完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体制和机制,为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居住证、就医、孩子就读、注册创办企业等 20 多项服务。同时,开展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系列活动,举办精英人才俱乐部、高层次人才家庭趣味运动会、体检疗休养等活动,为高层次人才推广高科技项目和投融资交流创造条件;推出“嘉定区创新创业人才家园(安亭新镇)”、“万科驿”等人才公寓项目,进一步落实人才政策,完善人才服务保障。截至 2015 年,汽车城累计引进
15、中央千人计划特聘专家 54 名,吸引各类人才 11128 名。6 (二)城市建设加速推进,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形象初显 1、城市形态规划合理有序“十二五”期间,聚焦重点区域,以墨玉路和曹安路十字交叉口为核心的城市标志性区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嘉亭荟为核心基本建成汽车城乃至周边区域的重要商业、休闲区域。汽车城同时在博览公园及同济大学周边积极推进安亭瑞仕华庭、同济大学里等优质住宅项目建设,进一步推动职住平衡,博览公园及同济周边成为核心区内的重要居住承载区。2、市政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十二五”期间核心区道路系统结构进一步得以优化,核心区街道风貌更新一、二期项目完工,核心区高密度路网基本建成,项目配套道
16、路建设进展顺利;郊野公园项目方案最终确定,单元规划已上报市规土局,一期搬迁安置、土地整治工作及配套设施建设已逐步启动。3、重点功能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商业配套项目日趋完善。墨玉路曹安公路商业圈基本形成,嘉亭荟城市生活广场、安亭财富广场、三德商务广场、西上海大厦先后启用,核心区商业商务体量不断增加;教育、医疗配套不断完备。汽车城目前引进了三之三幼儿园、瑞仕东方幼儿园、华师大附属双语学校及幼儿园、同济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和小学等学校,东方肝胆医院安亭新院、上海瑞金广慈国际医疗健康诊所先后入驻;核心区房产项目进展有序。宾根花园、绿地苏河源、万立城、上海派、同济大学里等房地产项目相继销售和交房入住。7 4
17、、汽车文化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汽车会展博览成为汽车文化宣传的有力载体。“十二五”期间,汽车城依托汽车博物馆、会展中心、汽车博览公园等载体,举办了改装车展、高峰论坛、汽车音乐节、文化节、嘉年华等大型活动,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有效宣传推广,极大提升了汽车城及EVZONE 的品牌形象。汽车文化旅游及竞技体育赛事成为区域亮点。汽车城围绕汽车文化主题,依托赛车场、博物馆、博览公园等各项汽车文化设施以及同济大学、大众汽车厂等资源,大力发展汽车文化旅游,“汽车博览公园景区”2013 年 10 月被评为国家 4A 级景区。F1 大奖赛、世界耐力锦标赛、世界房车锦标赛等国际、国内赛事的举办更进一步彰显了汽车城的品牌
18、效应。5、区域管理品质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汽车城市政市容监督管理及绿化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11 号线汽车城站联合整治工作取得成效,商铺经营环境显著改观;安勇路、南安德路、安智路、博园路道路修复及南安德路、安驰路、安虹路、安研路、同济小镇市容整治工作、墨玉南路绿化改造工作按计划实施,有效改善了区域市容环境。同时,“十二五”期间还成立了上海国际汽车城警务站,加强安亭地铁站出入口安全维稳工作。(三)存在的问题“十二五”期间,汽车城坚持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导向,有力推动了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宜居城市建设取得较大突破,但汽车城在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汽车产业能级8 需进一步提升,产城
19、融合发展需进一步深化,区域整体品质需进一步加以提升。1、工业投资增速放缓,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压力大 汽车城经过近十年的高速发展,“一业特强”的单一产业依赖特征明显、格局稳定,但近年来工业投资总量减少、增速放缓,区域投资更多地流向房地产等服务业中,工业经济的增长空间渐趋饱和。同时,核心区内汽车 4S 店发展情况仍然欠佳,汽车贸易步行街空置率较高,区域内服务业以娱乐、餐饮、住宿等生活性服务业或检测、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为主,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仍然滞后,区域产业结构面临调整升级压力。2、区域品质化发展缺乏大项目、大品牌、大环境 汽车城核心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在汽车全产业链构建方面已经取得明显成效,汽
20、车制造、研发、教育、贸易、旅游、文化、博览等各方面取得良好发展,但重点领域仍然缺乏重大项目支撑,区域内现代服务业集聚特征及辐射引领效应尚不明显,区域对优质项目的吸引力有待加强。未来汽车城在发展过程中仍需关注区域品牌及环境的打造,以增强区域竞争力,并进一步吸引重大项目及优秀人才入驻。二、“十三五”时期发展环境“十三五”是汽车城核心区加快产业调整升级,加强创新投入,加速汽车产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战略时期;是继续完善区域配套,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的关键时期。汽车产业发展新趋势及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则对区域汽9 车产业提出新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核心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一)面临
21、的挑战 1、产业技术变革对创新发展提出新要求 互联网产业对汽车产业的不断渗透与融合,催生了汽车产业技术变革需求,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创新的要求不断加大,汽车产业自身及关联产业都将面临创新挑战。核心区在推进汽车产业国际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需关注汽车产业的智能化、互联化、节能化发展趋势,创新商务模式,加大创新投入,提升创新创业项目的导入力度,推进汽车产业调整升级。2、土地资源“零增长”约束加大产业转型升级压力 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明确了未来集约节约的土地利用机制,提出“五量调控”发展策略,强调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倒逼城市发展转型。未来上海将锁定建设用地总量,严控新增用地并加强存量用地的优化,对
22、产业转型发展的要求也势必更高。3、“自贸区及大虹桥”效应将弱化汽车城吸引力“后世博”阶段,大虹桥、大浦东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大虹桥板块依托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对总部经济、高端商务商贸及现代物流构成极大的吸引力;而自贸区依托制度创新优势则吸引了金融、服务贸易、航运等领域大量资本的流入。与虹桥商务区、自贸区强大的资本、人才吸引力相比,汽车城在区位、交通等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从而对高端资本、人才的吸纳力尚10 显不足。4、财税制度改革带来政策、平台配套挑战 新一轮财税制度改革背景下,地方政府融资改革进一步深化,政府融资平台逐步退出、融资功能逐步被剥离,设立统一的投融资平台的必要性不断显现。而财
23、税优惠政策清理之后,未来在企业引入过程中的土地、财税优惠待遇减少,汽车城需进一步优化区域品牌效应,明确全产业链优势并完善人才、服务等配套保障,进而增强区域竞争力。(二)产业发展新机遇 1、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推动产业创新提升 一方面,互联网+汽车领域的迅猛发展,催生了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以及汽车后市场领域的创新需求,推动相关产业的技术升级及业态、模式创新;另一方面,能源、环保约束趋紧以及新能源汽车鼓励扶持政策不断出台,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广泛,相关领域创新的内外驱动力不断增强。2、“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新动力 国家“一带一路”致力于深化区域经济双多边合作,强化区域开放交流,而长江
24、经济带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打造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传统产业的提升,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的实施会进一步激发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并扩大产品需求空间,进而推动产业的不断创新与发展。11 3、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带来新发展机遇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背景下,上海将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围绕产业链重点部署创新链,瞄准重点领域并不断吸引、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嘉定作为重要承载区也将全力打造自主创新产业化引领区,建设宜业宜居的现代化科技城。汽车城内传统及新能源汽车制造业能滋生良好的创新沃土,汽车创新港、同济科技园及企业创新平台可为汽车产业把握“互联网
25、+”浪潮、进一步加强创新提供基础支撑。汽车城将紧抓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带来的新机遇,以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区域建设、打造区域品牌,吸引创新型企业入驻,打造汽车产业创新高地,并建设汽车科创特色功能区。4、嘉定产城融合效应释放和新优势的确立支撑区域转型发展 嘉定新城作为上海“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的新城,经过近些年的建设,新城产城融合概念逐步实现,新城也逐渐成为上海辐射长三角的传动轴。“汽车嘉定”的品牌效应已逐步显现,同时物联网等产业也得以蓬勃发展,嘉定科技城将进一步打造成为自主创新产业化引领区。随着各项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的逐步完善,嘉定产城融合的效应将进一步释放,为汽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国际 汽车城 核心区 十三
限制150内